书城养生24节气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12007100000012

第12章 生命在于运动(1)

不同节气的健身运动

健身运动作为一种健康长寿的手段,其作用和功效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健身运动应充分考虑到二十四节气气候特点,顺应四时变化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因素。

健身运动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变化。健身运动为什么要顺应阴阳变化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什么相应?阴阳变化相应。所以,健身运动要顺应阴阳变化,这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阴阳?要能做到顺应阴阳变化健身运动,当然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阴阳。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产生于宇宙运动,具体是日、月的运动。

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变化。阴阳变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讲到阴阳,那就必须提到《周易》,《周易》是中国经典中的经典,一部((周易》就是讲阴阳运动、讨论阴阳哲理的书。

有这么一条真理:愈是简单的,就愈是实用的。太极图就是讲阴阳气化的最简单却又是最实用的图示,它浓缩了《周易》最高深的阴阳哲理。

美丽的太极图由阴鱼及阳鱼所组成,如上图所示。

太极图浓缩了阴阳哲理,是阴阳运动的象征。

太极图的含义其实就是一句话:阴阳平分天下。

说具体一点,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人的健身运动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那么,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

一天之中的子时(夜晚23~1点)、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11~13点)、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卯时是一天中的5~7时,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时是一天中的17~19时,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简要言之,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风)气通于肝。

夏(火)气通于心。

长夏(湿)气通于脾。

秋(燥)气通于肺。

冬(寒)气通于肾。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早已指出四季的方法,这其中也包括运动养生健身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春季的健身运动

春季6节气是运动的最佳时节。此时春暖花开,空气清新,万物生机勃发,使人赏心悦目,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因此春季6节气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到户外锻炼,进行健身运动。

1.一年健身运动在于春春天进行运动锻炼可以使人采纳其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瓜人精神振奋,生机勃勃。春季6节气是健身运动锻炼的最佳时节。

(1)春天是健身运动的好时节

唐代养生家孙思邈说过:“养身之道,常欲小劳。”春天是运动锻炼的最佳时节。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们在室内活动较多,因而各脏腑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到了春季,气候转暧,就应该加强户外锻炼,舒展肢体、活动筋骨。人体内的阳气经过一冬的闭藏,在春暖花开,春阳生发之际,也应随舂生之势而动,向外升发以与天地之气相应。

舂光明媚,空气清新,万物生机勃发,使人赏心悦目,这种环境气候也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在春天这个疾病的多发季节坚持体育锻炼,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不易得病。因此春季6节气,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到户外进行健身运动。让身体沐浴在春光之中,最大限度地汲取大自然的活力,以充生机。

所谓健身运动,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园、大自然中的一些运动,如赏花、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放风筝等。在室外,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丰富,负离子是地球上的生物维持健康的重要物质之一。空气中的负离子能促进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改善大脑皮层功能,促进造血功能与肺的换气能力,增加氧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使人精神充沛,头脑清醒,同时对人的寿命、情绪、记忆、生长发育、肌力等皆有一定作用。这种负离子在大城市室内较少,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只有30个左右,而街头绿化地带,每立方厘米可有100多个,在公园中能增到400~600个,郊外旷野里,能达到700~1000个,最多的是海滨、森林、山谷、瀑布等地,可高达2万个以上。

此外,室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比平时长得多,阳光中的天然杀菌剂——紫外线,可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削弱细菌和病毒的致病能力。同时,还可使人体皮肤中7一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机体的钙磷代谢,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

(2)春天健身受益无穷

春季6节气健身运动,对人体各器官能产生极好的影响与刺激,从而达到使身心健康祛病延年之目的。

①推迟大脑细胞的衰退

火脑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而衰老。其表现在神经细胞数目不断减少、脑重量减轻、质量降低。实验证明,衰老的老鼠在新鲜热闹、有秋千、有转轮、有猫走动的地方生活,不出3个月,原光秃的神经根又长出新的细胞来了。由此可见,坚持锻炼是推迟脑细胞衰老的有效手段。

②减缓肌肉萎缩

老人弯腰驼背,行走不便,劳力减弱都与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有关。春练可使肌肉纤维逐步变粗且坚韧有力,血管变丰富,可使动作、耐力、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提高,预防肌肉老化。

③增强呼吸功能

正常人的肺活量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坚持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强壮有力,肺活量增加,呼吸加深,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精力,对延缓衰老极为有利。

④减缓心力下降

人的生命是靠心脏不断搏动所输血液来维持的。平时每分钟排出5千克左右的血液,运动时可达40多千克/分钟。一旦心脏出了毛病,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坚持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变得发达有力,心肌增厚,搏动有力,延缓心力下降。

⑤增进消化功能

锻炼时,消耗的能量比安静时更多,从而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在做肢体运动时,内脏器官也得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液分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⑥提高骨质密度

舂练还可促进骨骼的代谢,使骨质更加坚固,提高抗折断、弯曲、压缩、拉长和扭转的能力,提高关节的韧性(弹性)和灵活性,有效地防止骨质增生、韧带和骨骼叽肉退化,使人步履轻松矫健。

2.顺应春季6节气的健身项目春季6节气是健身运动的最好时节在这个时节里最适宜养生健身的运动有散步、健身球、踏青、放风筝等等。

(1)散步

散步,这一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不受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约束,也不受场地、设备条件的限制。春季6节气外出散步对身心健康极为有利。

散步是最能促进体内各种节律正常的一项全身运动。双脚和双臂有节奏的交替运动,与心跳非常合拍。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是以散步作为陶冶情志、锻炼体魄的良好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闲逸的散步和缓行,四肢自然而协调地动作,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运动,加之轻松畅达的情绪,可使人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

现代运动医学认为,步行,首先使全身血液、骨骼、肌肉、韧带都活动起来,继而使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皆处于活跃状态中,从而达到调节内脏功能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的目的。

散步还能促进大脑皮层的活动,故有“散步出智慧”、“散步防老年痴呆”之说。许多人的才思也是在散步中涌现出来的。

散步的速度分为缓步、快步、逍遥步三种。老年人以缓步为好,每分钟60~70步,行步稳健,可稳定情绪、消除疲劳,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快步,每分钟行走120步左右,这种散步轻松愉快,久久行之,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适合于中老年体质较好者。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稍事休息,继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走一段,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逍遥步,则适合病后恢复期内的患者及体弱者。

散步的时间,可在日出后,或傍晚落日时,这是散步的黄金时间。散步的地点以河边、湖畔、公园的林荫道上,或乡村小路为好,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切莫在马路边散步,这些地方易积聚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污浊不堪。

散步时所穿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

(2)健身球

健身球运动是通过手掌搓揉铁制或玉石制作的小球,不断地对手部穴位进行良性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经常进行健身球锻炼,能改善微循环状况,调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心肌血流量增加,从而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病发生。健身球对手指末梢神经的刺激,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延缓脑组织的老化速度,并能使紊乱的植物神经得到纠正,改善睡眠质量。

锻炼者应根据自己手掌的大小、手力的强弱以及不同的锻炼方法,选择合适的健身球。锻炼应循序渐进,开始时可手托一球或二球,锻炼时间也不要过长,以免手掌及腕部肌肉的疲劳或损伤。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在技巧熟练、手力提高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小球的数量,并逐步延长锻炼时间,增加动作的复杂性,以加大运动量。要注意用双手交替运动,使大脑两个半球同时得到锻炼。

①单球法

用五指捏起一球,手掌朝上,自拇指开始,五指顺序用力捏压小球,然后五指按顺序拨动,使小球在手指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也可用手掌托住健身球,先用手指用力抓握数次,然后放松手指。反复几次后,将另一手掌面朝下置于健身球上,双手挤压或搓揉。还可用手抓住一球,掌心朝上,使用腕部力量将小球向上轻轻抛起,使球离开手掌后再用手掌接住。

②双球法

手握双球于掌中,手指要紧贴球体,双球在旋转时中间不要产生空隙,以避免双球互相碰撞乱响,只许发生轻微的摩擦声,顺旋转肘,用拇指发力同掌心扳球,使双球互绕顺转。倒旋转时,用无名指、小指向掌心发力,使双球互绕倒转,与顺旋转方向相反。在双球旋转时,主要靠五个手指屈伸收展,协调配合来完成。

熟练后可逐渐加快转速,同时五个手指要微伸开形同托盘状,并用力拨弄双球,使双球在旋转中产生离心力而飞速旋转,旋转方同及动作与前相同,要注意用五个手指要控制好双球,使球既不互相碰撞摩擦,也不会掉出掌外。转速越快,运动量就越大。

③三球法

单掌平托三只健身球,用手指拨动使三球依次按逆时针方向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指旋转,反复10~20次后,再按顺时针方向进行。也可用单手托三个健身球,使球在手中成一纵形直串,将球逐个向另一手滚落,如此双手来回滚落数次。还可左手托一球,右手托二球,右手借腕指力量将小球抛向空中,同时,左手将掌中小球传递给右手,并随手接住落下的健身球,如此反复数次后,左右手交换。

④复合法

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正直,一手叉腰,另一手托健身球2~3只,在旋转健身球的同时,将手从腋下自前向后到外盘旋而上,高过头顶,在头顶上方再自前向内到后盘旋并逐渐下降收回腰间,状若神龙盘旋。左右手可交替进行锻炼,也可双手托球,将健身球锻炼与太极拳的云手动作相结合进行锻炼。

(3)放风筝

春天放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如今,已经风靡全球,成了世界性的文体活动。每年春天在我国首都北京、风筝城潍坊都有世界性的风筝会,许多国家成立了“风筝协会”定期进行表演比赛,场面十分壮观。

风筝最早源于我国,据传,第一只风筝是巧匠鲁班受到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由于古时没有纸,制造风筝的原料多为轻质的薄木片,所以最早的风筝称为“鸢”。汉代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自此又出现了“纸鸢”一词。据明人陈沂《询刍录》说,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人作声如筝鸣”,从此才开始叫“风筝”。

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踏青时节,一线在手,视风筝乘风高举,随风上下,飘忽不定,实是一大快事。在放飞中,由于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全身的肌肉关节都要参加活动。急缓相问,有张有弛,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古人在《续博物志》中说:“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泄内热。”《燕京岁时记》中还进一步阐明放风筝对眼睛有好处:“儿童放(风筝)之空中,最新清目。”这是由于在放飞时,眼睛要一直盯着高空的风筝,远眺作用可以调节眼肌功能,消除眼的疲劳,从而达到保护儿童视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