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拯救情感:破译男性情感密码
12003900000024

第24章 男性的自由

是的。人重要的是要活个好心情,如果明明是一件非常正常而健康的事情,却让当事人不得不始终怀有一种内疚甚至是负罪的心情来进行的话,这样的生存方式你不觉得太累了吗?人的生命怎么可以常年如一日地在如此沉重的心理压抑下走向未来呢?所以伟的离婚并不针对伟妻子这么一个具体的人,而是针对着让伟无法摆脱的、像影子一样笼罩着伟的病态的婚姻形式。婚姻是由两个人组成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损害了另一半的愿望,那么你就无法让自己相信对方的行为始终是正确的;如果你为此不断作出让步,那么多年以后,你就变成了一个没有锐气,没有创造力的,只为生存而忙碌的庸人,这种人我们每天都可以在大街上看到——大街上的绝大多数男人都是这种形象,一副被婚姻腐蚀透支身心的疲惫之躯。

所以说,即使伟的妻子能够真正不再干预伟的社会行为,让伟重新找到做单身时代的感觉,伟仍然愿意选择独身生活,因为伟说过了,婚姻毕竟要体现一种责任,但是男人的天性又喜欢不受约束地天马行空,而自由自在的环境恰恰有利于男人的创造力的发挥。事实是,婚姻扼杀了男人最宝贵的自由天性。

可以这样理解,伟所说的婚姻容易让人丧失自由,指的并不仅仅是社会交往的自由,还包括婚姻束缚了人的创造力并限制了人的活动空间,而这一切都是由婚姻赋予人们的不自由所引发的现象。

是的。这里说的自由,是指人们在婚前的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而婚姻的确扼杀了它,所以丧失了自由天性的男女就自然会成为一个物质主义者,他们不再有理想和追求,不再去从事创造活动——因为创造活动的前提是沉思冥想和思维活跃。一个整天忙于从事谋取最大利润的人,怎么可能还会有创造力呢?这样一来,人们便不再对精神活动感兴趣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仅仅被限制在受到利益驱动的有限空问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被固定在利益的相互利用关系上,用不了几年,人就从最初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世俗的物质主义者。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知是否值得引起注意:为什么绝大多数男女在少男少女的时候,不仅在外表上看上去显得清澄灵透,充满了理想和抱负,可结婚几年后,就变成了一个形体臃肿、面目模糊、浑噩愚蠢的物质动物呢?能说婚姻形式不该对这一普遍现象负有责任吗?事实是,正是婚姻这种形式让绝大多数富有朝气的青年男女,在几年的婚姻生活中就变成了这样一种愚蠢的形象,而这种变化恰恰是由人们在婚后丧失了自由的天性所造成的。

自由与鸟笼

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过去做单身的时候,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并没有感觉到单身对绝大多数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青年男女来说有多么可贵。由于他们在未上大学前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生活,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并不自由,他们的一切行为总是在父母的监督之下,所以他们渴望能够进入大学,以期获得他们想要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但在进人大学以后,他们却发现,校园的竞争也是非常残酷的,既有学业上的也有人际关系上的,特别是在毕业前为解决就业问题所付出的努力更为艰辛。再加上大学的饮食与生存环境并不尽人意,业余生活也比较单调,所以他们都渴望能早点毕业走上社会,以便真正获得独立生活的机会。当然,这种渴望与青年男女对爱情和婚姻的憧憬有一定的联系,大学生们受到太多来自社会丰富生活的诱惑,包括影视中理想化的爱情生活镜头对他们的影响,再加上性的饥渴和希望通过家庭来改善物质生活的愿望,所以他们往往来不及用心体验走上社会后最初那几年的单身生活。相反,他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单身生活的孤独感和单调性。他们渴望通过婚姻来找到家的感觉,于是他们便尽可能早地结婚了。婚姻赋予他们许多特别的感觉,比如说他们的确从婚姻中获得了性的满足、饮食结构的自主性、稳定的归宿感和一对一式的温馨情感,然后便是孩子的出世——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

但几年后他们却发现,婚姻在赋予他们许多东西的时候,也掠夺了他们许多美好的天性。当然,每个男女对婚姻负面效应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伟来说,自由天性受到婚姻生活方式的限制是最为强烈的,真可谓“我飞不起来,是因为我有婚姻”。飞翔的概念在这里是指人的精神和想象力,人一旦感觉到飞不起来或是丧失了飞翔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就已经在发生变化了,他肯定会放弃精神与事业上的追求而变成了一种物欲主义的物质动物。

良和伟为了精神上的自由,为了捍卫追求自由的权利,从婚姻的笼子里飞出来,更新了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这种更新,同人的任何更新一样,都会是旧的矛盾解决了,又面临新的矛盾。但人类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对他们这类人来说,由于对婚姻的恐惧、厌恶,对婚姻造成的心灵寂寞的恐惧,使他们只能去选择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在性行为上,表现为一种新的形式。这种形式将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种情况是男女双方虽然有了性交活动,但却不想缔结婚约。即以一种同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这种同居的时期有长有短,或每天如此,或断断续续。他们也可以有共同的住房、共同的财产,除了没有结婚证一切与夫妻无异。这种关系中的性活动,主要以男女双方的情感状态决定,只要感情好,能共居一处就能保持性关系;一旦感情破裂,结束同居生活,两个人之间的性关系也就自然随之解除。

再有一种情况较为复杂,一些男女之间既没有多么热烈的爱情,也没有因为什么原因已经谈婚论嫁,甚至连对方的基本情况都未深入了解,但却很快有了实质性的性交行为,如一些经婚介机构相识或在互联网上产生“网恋”的男男女女,这种性关系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易变性,带有浓厚的“性游戏”色彩。

独身者的性关系

这里说的独身者是指不准备结婚的人,电包括那些曾有过婚史已经离异并且不想再婚的人。独身者不想结婚,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性生活,他们与异性没有婚姻关系,但可能也有着与异性的性关系,因为婚姻与性欲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在今天的现实中,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有一种并不少见的现象,独身男女们有着相互的、固定的或不固定的、持久的或短暂的性关系“伴侣”,并且常常以“夫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并不同居一处,经济上也是分开的,这似乎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大趋势,人们对待性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性行为的准则也有了全新的规范和解释。

一位独身者坦言:没有婚姻,就不能与异性有性关系吗?这显然是荒唐的结论!只要我不违法,不对谁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和谁发生性关系完全是我们自己之间的私事!我想,这完全可以代表相当一部分独身者的观点,这也是他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总之,独身者的性关系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仅仅从独身者也有性要求出发,引申出独身者可以性随意和性放纵,也不能一刀切地将所有独身者的性关系统统看做不应该、不健康的东西。对于独身者“内部”的性关系,只要双方情愿,彼此相爱,且不构成对他人的损害,是不应非议与苛求的。至于独身者与“圈外人”如已婚者或未婚者的性关系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理性的态度去对待。

但不论怎么去评说,一些人已放弃婚姻,选择情人,从这一点来看婚姻带给人们的那种无法言说的委曲,确是到了该引起社会注意的时候了。

如果在婚姻内部双方或一方对性关系有厌恶感,不愿做爱,拒绝任何性接触,以至双方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性交活动,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事实上的分居,这就表明这宗婚姻已经非常不正常了,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或者干脆早已名存实亡,只是一个婚姻的空壳。

除了年龄的关系,生理、心理上的疾病与障碍,婚姻内没有正常的性生活,这只能是对婚姻双方的一种摧残和折磨,无论什么原因,这种状态都是对两个人的莫大伤害。这种婚姻的维持已经毫无意义,也是最不道德的。与其维持这样的婚姻,真不如像良和伟这两位,毅然决然放弃婚姻。对自己、对对方,都是一种解脱。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像本文开头所述的那些应征小姐们,即便她们得到了婚姻,得到了“款爷”和有实权的乡镇企业厂长们的金钱和住房,但她们能够得到幸福吗?

生活在诉说

很多已婚男人不想回家,家里没有温暖,没有精神上的安宁。他们只想在办公室里。同了解他支持他的属下们互相相守。她们才有他需要的那份温情,那份素质。

他/她们是性伴侣,女人要结婚,男人吃醋。但她还是需要一个家。一个遮风挡雨的屋顶。

她向丈夫要婚姻、向他要性的满足。婚姻与爱情,为何不能统一?性,真的就是一杯水?

无论人们对爱情有着怎样的议论和评价;无论人们对爱情持有何种态度:感兴趣或不感兴趣,有所谓或无所谓,热烈地追求或伤心地拒绝,由衷地赞美或彻底地厌恶;也无论人们主观上承认不承认世界上有爱情的存在,作为一种人类思维中客观存在的情感,它是永恒存在的。只要人类不毁灭,爱情就不会消失。

男人需要爱情,而不仅仅是需要女人。他们的刚强坚毅粗犷,在女人的爱情中会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女人也需要爱情,男人的爱会使她们越发温柔贤慧细腻,体现出更加伟大的女性美德。没有爱情,人类也就将不再是人类。

没有爱过的人需要爱情,探索追求永远是人的天性,爱情的神秘无时不在诱惑着未曾尝过爱情之果的男女们涉足爱情的溪流,沐浴爱情的甘露,经历爱情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