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生活小窍门(居家生活宝典)
11999400000023

第23章 生活保健(10)

2.用食指、中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触到脉搏为宜。计数1分钟脉搏的次数。并注意节律和强度。

3.测量时,在小儿无哭闹、安静的情况下进行。

小儿呼吸的测量

1.在安静时观察小儿胸部或腹部的起伏,1吸1呼为1次。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并观察节律、深浅度,有无呼吸困难或呻吟情况。正常值见上表。

2.当危重患儿气息微弱难以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小儿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并计1分钟呼吸次数。

3.小儿呼吸次数,受激动、哭闹、活动等影响,因而应在安静时观察。

如何知道孩子已得病

1.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淡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大小便次数增多或减少,颜色改变。大便变稀或干结。

3.突然拒奶、厌食,或食量明显减少。

4.烦躁不眠或长睡不醒。即使醒来也精神不振,呈睡眠状态。

5.不会哭,或哄不住的哭闹不休。

6.有发烧、抽搐、咳嗽、喘息、呕吐、腹胀、腹痛、腹泻,颜色发黄、苍白、浮肿,皮肤发紫、出血、出疹子等症状者,说明孩子已经得病,需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的护理

1.新生儿不能一哭就给喂奶,必须先查明原因。可能是尿布湿了,或睡得不舒服等。倘若查不出,哭一会儿也无妨。啼哭使婴儿全身运动,能帮助孩子发育。

2.不要将被子盖住婴儿的口鼻,不要裹得太紧,以免影响呼吸。如果发现面色白一阵,紫一阵,应即刻请医生检查。

3.吃奶前后,往孩子嘴里滴几滴温开水,以冲洗残留在口腔的奶汁。

4.喂奶前,母亲也要洗手,并用温开水和小毛巾擦洗奶头。

5.接触新生儿,动作应十分轻柔。要保持其皮肤清洁、干燥。要经常洗澡,浴后擦上小儿爽身粉。

婴儿的喂养

根据婴儿生长的需要,随着月龄的增长,要适当添加各种辅助食品。

1.满月后:每天加喂1-2汤匙稀释后的菜水或橘子汁。

2.两三个月:在牛奶中加1-2汤匙的浓米汤(粥上层的米汁),每天1次。

3.4个月:加喂白水煮蛋的蛋黄1/4个,以后逐渐增加。

4.5个月:加喂蔬菜泥、水果泥1汤匙,每天1次。

5.6-8个月:加喂稀饭、饼干、蛋糕,用辅食逐渐代替主食。

6.9-12个月:喂食烂糊面、烂米饭、馄饨、饺子、肉末、肝末、鱼末等适量。准备断奶。

牛奶喂养的婴幼儿需补铁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少了铁,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贫血,影响小孩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力低,容易感染传染病,也影响智力。

牛奶的营养非常丰富,但美中不足的是含铁量低,只有2毫克/升。1-3岁的小儿,实际需铁量7-8毫克/每天。因此单纯喝牛奶的孩子,不能满足所有的营养需要。必须添加富含铁质的食品。据测定每100克下列食品所含铁质分别为:富强粉2.7毫克,标准粉4毫克,小米7.8毫克,黄豆11毫克,小白菜3.3毫克,芝麻酱58毫克。小儿只要经常吃上述食品中的1-2种,就不会缺铁。

适宜的断奶时间

断奶时间,通常以一星期为宜。因为:

1.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2.孩子已长出了乳牙,胃的消化能力,也大为增强,本身已具备了吃多样食物的能力。

断奶季节,安排在早春或晚秋为宜,不宜在盛夏进行。因为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变质。掌握的不好,就容易导致腹泻。也可根据当时孩子的实际情况,酌情提前或推后。如孩子患病期间,不能断奶,可适当推后。

小儿不宜过早学坐、立、行

因小儿运动机能发育,与肌肉、骨骼、尤其中枢神经的发育有密切关系。这些器官的发育,又与孩子的月龄、年龄有关。小儿1个月,颈部、腰肌无力,扶坐时,自颈至腰弯成半圆形;3-4个月,坐时腰呈弧形;5个月靠垫坐时,能直腰;6个月仰卧位拉手,能坐起;7个月能独坐;9个月能独立爬行;11-12个月能立,并学走路。倘若不到该坐、立、行的月龄或年龄,采用拔苗助长的办法,过早坐、立、行,会使未钙化的骨骼,因负担过重而变形,会形成罗圈腿、驼背等。

婴儿吐奶怎么办

将2-3个葱白切碎,加入1小杯人乳,隔水蒸透。取乳汁分次喂服。可治婴儿感冒吐奶。

小儿如何吃水果

1.苹果:含有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毒素,纤维细,刺激小,有止泻作用。倘若消化不好,拉稀,可用。正常情况下,每天吃一个苹果,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

它含钾量较高,倘若小儿肾功能不好,最好改选其他水果。

2.梨:性寒。有润肺,去躁,清热,降火,止咳,化痰之功效。若小儿呼吸道感染,可用,但要削皮。倘若咳嗽严重,久咳不愈时,可用梨加少许川贝蒸吃。但不能过多。不然,会吐清水,大便稀。腹泻小儿,不能选梨补充维生素。

3.香蕉:含钙、磷、铁等矿物质较多,含一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止渴,润肺、肠佳品,营养价值丰富。但性寒、质滑,含钾盐较多。经常腹泻和有肾病的儿童,不能多食。

4.橘子:维生素较多,可直接吃新鲜橘子。

粗纤维食物有利小儿健齿

要想使孩子长出一口洁白、坚固、整齐的好牙齿,除了丰富的营养、充足的钙质、少食糖外,多食纤维素食物对健齿十分有利。因为:

1.食用粗纤维食物时,必须反复咀嚼才能下咽。而反复咀嚼、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预防牙病。

2.经常有规律地咀嚼有适当硬度、弹性和高纤维的食物,丰富的唾液,可使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上的食物残渣,得以清除;随着舌头的搅动、口腔和舌部肌肉的摩擦、牙龈肌肉会起到按摩、能增进血液循环、增强口腔肌肉组织。尤其到了换牙期,应多给孩子吃些豆类、甘蔗等粗、硬的食物。并要求孩子用两侧磨牙一起咀嚼,不能只用一侧。不然,会出现牙列不整齐、面部不对称,甚至影响容貌。

使婴幼儿容易安睡的窍门

1.可把小孩平时喜欢听的儿歌,唱片或妈妈念故事的声音录制起来。到时,放给他听,就可很快使其安静而入睡。

2.婴幼儿常因大人没时间哄抱而啼哭不止时,把哭声录下来,放给他自己听。通常会停止哭泣而去聆听哭声,逐渐平静(有病例外)下来。

3.婴儿半夜醒来,不明原因地啼哭不止时,可给他(她)洗一洗脸,通常都能止哭。

昼夜颠倒睡觉怎么办

新生儿,倘若父母不分白天、黑夜,隔片刻就喂奶、换尿布等护理,就会形成昼夜不分、颠倒睡觉,白天睡觉、晚上兴奋,甚至哭闹不休的不良习惯。要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就要:

1.白天不要让他睡得太多、太久。

2.通过捏耳朵、弹足底等办法刺激,白天不要让其睡得太踏实。而晚上有意让其睡好、睡足。如夜里不逗、不开灯。入睡后,少喂奶、少换尿布,不要轻易打扰。

3.白天喂奶、换尿布的次数要比夜间多。经过一星期时间的调整,“昼、夜颠倒”的现象会被纠正。

如何给婴儿洗澡

1.室温25-28℃,水温36-38℃,以大人脸部或手背感到不烫为宜。

2.最好在喂奶半小时后进行,既不冷、又不吐奶。

3.将要换的衣服、尿垫、尿布备好,浴巾铺在床上。用弱碱性肥皂或婴儿皂、专用小毛巾洗浴。

4.顺序:从上到下,由脸部、头部、颈部、上半身洗到下半身。

5.方法步骤:将婴儿仰卧在水盆里,左手托住枕部,拇指掩住小儿右耳,以免进水。让小儿背部躺在左手臂上,右手持毛巾;浴皂先抹在大人手上,再洗擦小儿身体各部。然后清水冲洗,毛巾擦干,穿好衣服,包好被子。有湿疹者不宜用肥皂。

6.动作要轻柔、迅速,时间不宜过长,全过程5-10分钟。

7.颈部、耳后、腋下、大腿弯褶皱处,注意洗净、擦干。全身扑上爽身粉,尤其以上部位。

8.洗澡后喂点水或果汁,增加喂乳1次。

9.有呕吐、腹泻、退烧不到48小时、烫伤、荨麻疹、脓疙疹等皮肤病者,不宜洗浴,可用热水擦身,并常换洗衣服。

根据哭声辨别小儿毛病

1.哭声无力,微弱。表明胎儿在母体内缺氧,发育不良。可能在头部留有血肿或产瘤,应细心查看。

2.哭声无力,口腔发阻、呛奶、呕吐,呼吸急促。可能是肺炎及心力衰竭。

3.有规律的哭声,且由弱渐强。则提示饿了,该喂奶。

4.光哭不食,只要进食就哭,说明患口腔疾病。如:舌炎、口腔溃疡等。

5.哭声突然发作,尖锐洪亮。多为疼痛疾病,如肠绞痛等。若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苹果酱样稀便,则可能是腹急症。

6.突然大哭,可能是尖锐物品刺扎,或蚊虫叮咬。

7.夜间睡眠不安,啼哭、多汗、易惊。说明缺钙、磷。应补充钙、鱼肝油。

8.阵发性啼哭,忽缓忽急,声音尖锐。多为腹泻。哭声嘶哑,多为脾胃不佳,消化不良。微弱无力,多为腹泻脱水。

9.母亲怀中啼哭,伴有抓耳动作。多为中耳炎或耳疖肿痛。

10.声调高、尖、发热、呕吐、抽搐等。多为脑及神经系统疾病。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定时定量,以利食物有规律地消化吸收,促进食欲。以防消化功能紊乱。

2.细嚼慢咽,不要催促,充分嚼碎食物,减轻胃肠负担,增进食欲。吃饭时间应为15-30分钟。饭后休息半小时。不要马上睡觉或剧烈活动。

3.要养成不挑食、偏食、零食,什么食物都能吃的习惯。各种食物、蔬菜、水果要多样化、合理搭配。多说讲究食物营养价值的好处,而且自己要以身作则。

4.吃饭时精力要集中,不看小画书,边吃边玩。不要诱食或强迫孩子进食。要安静地坐着吃,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

5.注意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饭后嗽口,毛巾擦嘴、擦手,保持餐室卫生。

6.从1岁半左右开始,要培养孩子单独进食的习惯。但大人应协助小儿吃饱、吃好。不要因浪费食物和时间而斥责孩子。

孩子进食前、后注意事项

1.进食前、后应洗手,进食后要漱口。

2进食前、后不要打骂、恐吓孩子。不然,影响食物消化。

3.进食前、后1小时不要吃零食、糖果。

4.进食前不要大量饮水、喝冷饮、吃西瓜,以免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5.培养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

6.进食后不要马上睡觉或做剧烈活动。

儿童食欲增强、激发法

1.儿童要按时吃饭,不要多食零食,以免破坏正常的食欲。

2.让儿童经常参加跑步、跳绳、骑车等,适当增加活动量,能促进食欲。

3.儿童饭菜,要常换花样。形状新奇、颜色鲜明、香味诱人,可以刺激食欲。

4.轻松活泼的音乐旋律,能调节儿童植物神经功能,促进消化,使食欲大增。

5.孩子吃剩的食物,不要勉强他吃完。

6.不要乞求孩子吃饭。不说“吃完饭,给……”之类的话。

7.不要用威胁的语言,催促孩子吃饭。吃得少也不必着急。

8.不要过于限定饭量,偶尔多食一点,也不必强行阻止。

9.纠正挑食习惯,鼓励孩子吃多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