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11998800000017

第17章

【章旨】

本章老子在前一部分提出“致虚”、“守静”、“归根”、“复命”四个概念。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致虚”与“守静”合言,“虚”与“静”交相为用。虚极静笃,然后能观。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虚”指“道”的本体,“静”指“道”的本根,他认为由静生动,由动归静;动是相对的,静是绝对的,纷繁万物各自返回本根叫做“静”,将这“归根”的“静”叫做“复命”。“归根”、“复命”的虚静是万物动静变化的长久不变的规律,称这规律为“常”。

本章后一部分从正反两方面阐明“知常”的重要功用。符合“道”的顺应自然规律就久长,不符合“常”的就遭祸殃。老子把对“虚静”的认识运用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的思想,为后来庄子所继承,提出“内圣外王”之道。

【原文】

致虚,极也①。守静,督也②。万物旁作③,吾以观其复也④。天物云云⑤,各复归于其根⑥,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XC巾.TIF;%51%51]⑦。[XC巾.TIF;%51%51]作,凶。知常,容⑧。容乃公,公乃王⑨,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⑩。

【注释】

①致虚,极也:达到虚静的极端。致,同“至”意,达到。

②督:通行本作“笃”(dǔ),切实。

③旁:普遍。作:兴起。此指由虚静而开始发生发展。

④以:通“已”。复:返。

⑤天:天然,自然。云云:纷纭众多的样子。

⑥根:根源、本原。

⑦[XC0003.TIF;%11%11](mánɡ):同茫,茫然无知,暗昧。

⑧容: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⑨王(wànɡ):王道。

⑩没身:没同殁(mò),死亡。殁身,终生。殆:危险。

【译文】

达到虚无的境界。切实保守清静。万物都在生长,我已经观察到它们返还的过程。自然万物纷繁众多,最终都要各自返回它们的本原,这称做“静”。这叫做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到生命的起点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知道这一规律,就是明智。不知道这一规律,就是暗昧。茫然无知去胡干,会遭凶祸。懂得这一规律就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就公道无私,公道无私就合王道,合王道就合乎天理自然,合天理自然就合乎“道”,合乎“道”就能久长,终生不会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