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肾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1998500000021

第21章 肾脏病人的心理保健(2)

侧卧睡功是一种采用侧卧位的静功自我疗法。就其基本方法来看,应属于调息类胎息疗法范畴。通过意守人静与调息的方法,以达到“静神减息”,诱发循经感传,即一般所称的“内丹术”功法。此功法仿效胎儿之呼吸状态,激活和积聚体内的元气,从而产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效应。古代养生家认为胎儿生机蓬勃,外无思欲之患,内无精气之耗,是养生所追求的佳境。侧卧睡功适用于体弱而不能久站、久坐者。其修习的基本点主要有二:一是入静,应“澄神定息”,“心神湛寂”,其息自减;二是随时注意意守丹田,“患气纳于丹田”亦可延缓呼吸频率。

练功日久,可导人深度入静状态,呼吸极度缓慢,并可自发出现沿任督脉循行的特殊感觉传导现象,即进入“内气不出,外气不入”的胎患意境。不过此种现象不可强求,不可用意念引导,功到自然成。

练功时,不拘昼夜,当一阳来复之时,先端身正坐,叩齿36次。然后宽衣松带而侧卧,一腿自然伸直,另一腿微屈,置直腿上,两膝相并。两手十指如钩,一手掐子诀(拇指尖掐无名指第一节横纹)而掩脐;另一手握剑诀(食指、中指伸直相并,无名指、小指屈于掌心,拇指压住无名指指甲)而曲肘枕头下。眼对鼻,鼻对脐,唇齿轻合,舌抵上腭,闭目内视丹田,如鹤之内养胎息、龟之绵绵呼吸、鹿之运转任督,虚静自心,毫无杂念。如此静卧,一般可练功数小时。睡功毕,起身前可两手互搓致热,然后按摩头面心胸及腰肾区。

本功法适用于肾脏病之体虚证及虚实夹杂证者。但对伴严重心脑血管病及性格内向、偏执者不宜。近期内有严重精神刺激及饱食、饮酒后,不宜马上修习本功法。初习者以人静调息为主,随着人静的深化和调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可逐渐配合意守和气贯丹田、以意纳气之法。否则,由于意念过紧,有可能导致偏差。练功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意守丹田,否则容易转成自然睡眠,凡困倦思睡而睡意颇浓时,不可练习本法。睡功毕,不可立即起身,从静卧至起身活动,须有一段过渡时间。下功时须舒放手足,按摩身体各部,也是必不可少的。

5.强肾功

(1)站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膝头不超过脚尖;松腰收腹,含胸拔背;提肛,悬顶;舌舐上腭,两目微闭。双手重叠(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大拇指下方的鱼际穴放在肚脐上,手心的劳宫穴正对脐下1.5寸的丹田(气海穴)。使自己尽量放松,然后进行长呼气并微张口发“嘘”音,同时双手轻按腹部并屈膝下蹲,至膝头略超过脚尖的程度。嘘气后勿起,双手抬起,舌舐上腭,用鼻吸气,吸气后,从下蹲式站立,并进行自由呼吸,如此反复做3次,称为“三嘘吸”。

(2)接上式,双手在丹田处南重叠改为手背相对,手指向前,手掌在丹田水平线外开,升至离胯半尺处停止。翻掌呈手心相对,向中心线内合,合到两掌相接后停止。如此开合3次,不配合呼吸。此为“三开合”。

(3)先出右脚,脚跟着地时用鼻一吸,脚掌落平时再一吸;再出左脚,脚跟着地时用鼻一呼,脚掌落地时不吸不呼。出右脚的同时,左手从体前划一立弧,手心向体内,手掌中的劳宫穴对准膻中穴,左手靠近身体,在右脚落平的同时,沿任脉向下导引至丹田,划平弧至环跳穴;同时头腰向左转动。出左脚的同时,右手从体前划一立弧,动作正好与出右脚相反,头腰同时自左向右转。

(4)两吸一呼要短促稍用力,步速每分钟50至60步,共行走20分钟。

(5)松静站立,重复做“三开合”及“三嘘吸”,结束收功。

(6)特别提醒

①动作中要以头带腰转,腰带臂摆。

②行进中全身要松静自然。脚尖跷起,脚跟里侧先着地,以调动阴跷脉的肾气。转腰动作要大些。

③两手划弧为立8字,胸前划弧为立圆,从丹田到环跳穴为平圆。立圆大,平圆小。两手手指伸开,似曲非直,指间似夹豆。

④行进中头不要向上下摆动,不要两肩下溜,不要胯转腰不转,不要撅臀。

⑤脑子要静,以一念代万念.即用耳听呼吸来排除杂念。

⑥此法适用于肾脏病、肾积水、多囊。肾、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6.8字运气法

8字运气法是一种以意念导引内气的静功自我疗法。本功法不用定点意守,不用存想,主要通过意念引导内气沿经脉运行,以培植真气,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8字运气法之意导线路是以肾为中心点,头、足为两端点的一个状如8字的封闭循环。该功法是在传统的“周天功法”的基础上推衍而成,意导线路更广泛。其作用重点是肾,兼及调理全身,故对肾脏病的康复保健尤宜。该功法操练简易,且没有严格时间限制,随时可以练习,每日费时不多,但须持之以恒,方能显效。无病者亦可以此强肾保精,养生保健。

练功时,取卧式、站式均可,手足自然放置,以舒适为度,呼吸任其自然,口目轻闭,排除一切杂念,尽可能达心静体松。以意念引气由头前部下至胸,再下行至腹部丹田和肾,向体后,经腰骶至下肢后侧,然后至足底涌泉。再由足底经足趾稍转行至足背,经下肢前侧上行人腹,交于丹田和肾,再向后,经体后背脊,上行至头顶百会,转行头前部,与起点相接,是为一周,状如8字,可如此循环反复进行,至肾部暖热、舒服后可收功。一般每日练2~3次,长期坚持。

本功法适用于肾脏病之身体虚弱但病情相对较稳定者,对其急性发作期或危重症者不宜。初练本功者宜先练心静体松,此时不必急于求成,可于平时无事时随时练习,日久自然能逐渐进入深度的入静状态。操练本法时,宜择环境安静、空气清新之处,免除其他干扰。运用本功法须持之以恒,日久方能见效。

7.守一功法

守一功法是一种静功自我疗法,即以意念守体内某一部位为主,达到培植元气、祛邪防病之目的;或通过意守某一病处而使元气汇集,并以之驱邪而愈病。守一即“我守其一,以处其和”之意。后世以意守为主要内容的气功疗法,或多或少地含有“守一”的方法,此即所谓“置心一处,无病不治”。本功法修习简便,久练纯熟后,则不需任何条件,在日常生活或工作间隙中随时随地均可进行。方法是:卧、坐、站姿均可,身体虚弱者以卧姿为好。只需身心尽量放松,排除一切杂念,把意念集中并意守在体内某一部位。最常见的是分别意守下、中、上丹田,尤以意守脐下小腹中为多,此处为元气之海,只要经常意守该处,元气即可日渐充盛,元气强盛即能防病治病。

在元气渐充、功有小成的基础上,还可采取意守病处的方法以祛疾,即何处患病,就意守何处病灶。肾脏病病人宜意守两肾之间。若该病后期,以全身症状为主者,还应兼练意守丹田。练习纯熟后,则不但卧、坐、站姿可进行,即使在散步时或做某些不需十分集中注意力之事时,皆可操练本功法。

肾脏病患者一般均可修炼本法,宜先意守腹中,再意守两肾之间;伴有精神焦虑抑郁、神经衰弱、贫血等全身症状者,还应辅以意守腹中丹田为好;伴有高血压及慢性肾衰出现胃气上逆者,根据中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整体观,可采用间接意守法,即辅以意守涌泉穴、会阴穴、腹中等部位。长期久练,对肾脏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初练本法者,宜择环境安静处,以避免外界干扰;又须保持心情舒畅,一切任其自然。意守之部位要绵绵若存,不可用意过重,要做到意守部位朦朦胧胧,若有若无。女性患者月经期间或平时月经量多、先期者,不宜意守下丹田,宜改守膻中穴或印堂穴等处。

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也是肾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以按摩部位来分,可分为头面颈部按摩、胸腹部按摩、腰背部按摩、肢体按摩、足部按摩等,长期坚持,也有一定作用。当然,肾病患者进行按摩治疗,仅是一种辅助措施,对此患者应有所认识,应该全面理解肾脏病的综合治疗。适用于肾脏病患者的常用保健按摩方法较多,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运用,对所用穴位不明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准穴位,方可进行。

1.腰部自我按摩

(1)推法

用两手掌根部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推动,动作要快速有力,直至发热为止,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具有补肾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2)摩法

用两手掌擦热,按摩两侧腰部,每侧50次,每日早晚各做1次。有补肾壮腰的功效。

(3)捶法

用两手握空拳,前后来回捶击双侧肾区,或结合捶击与其对应的腹部,每次20下。具有通经活络、行气化瘀止痛的功效(伴有血尿者,不宜用此法)。

本法重在腰部,通过自我按摩,对肾脏病患者具有补肾壮腰、舒筋活络、祛风除湿、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2.自我穴位按摩

(1)浴面

两手搓热,手指并拢,手掌摊开,紧贴面部,以双手中指的指腹部为先导,分别从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开始,沿鼻柱两侧缘向上推擦,经目内眦、眉头等处到达前额部,然后两手左右分开,横推至两鬓,两掌心也随之掩眼而过,由两鬓再向下,经过颞部的太阳穴及耳前、面颊等部,返同到鼻翼两旁之起点,再重新开始,按上述路线循环进行。浴面具有畅通气血、祛散风寒、明目通窍、醒脑提神及美容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头痛、神经衰弱等。对肾脏病之体虚易感冒者甚宜。

(2)擦鼻

用两手中指指腹擦鼻的两侧,由攒竹至迎香。具有通鼻开窍的功效,适用于防治肾脏病引起的体虚感冒。

(3)运顶

五指略为张开,按于额上,由前向后,顺手运顶摩发,宛如梳头之状。因五指分开,正好作用于分布在头顶部的五条经脉,头领两侧又是胆经的分野,故运顶具有疏通气血、散风行湿、清泄肝胆之火的功效,适用于防治肾脏病之高血压、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症。

(4)抹项

两手手指相互交叉,手掌合拢,抱于脑后项枕部,掌根部分别安置于后枕骨下项后大筋(斜方肌)外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后沿着脊柱,由上往下按抹数次。风池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停风之所,治风之穴”,用力按抹,可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宣肝胆之火,清耳目之热。适用于防治感冒、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对肾脏病高血压型及体虚易感冒者均宜。

(5)推胸胁

用一手的手掌平放在同侧胸部的乳头上方,斜行向下推抹,途经前胸正中两乳头之间(膻中穴),推向对侧的胁肋部。推胸胁法有宽胸利气、止咳化痰、平喘降逆、疏肝利胆、和胃消食、散瘀除积等作用。经常练习,可产生增强呼吸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宣散郁滞之气血等综合效应。对肾脏病引起的水肿、高血压、纳差等均有效。

(6)揉中脘

以一手掌大鱼际部紧贴中脘穴,另一手叠于掌背之上以助其力,两手协调作顺时针方向揉动。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之功,适用于肾脏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见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

(7)摩腹

用一手手掌心掩于脐部,另一手手掌重叠其上,从脐下两横指处的气海穴开始,手掌紧贴腹壁,作以脐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直径由小到大、呈螺旋状的揉摩运动,一直扩展到整个腹部,如此反复数次。摩腹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化湿散瘀、利水通淋、补气生血、温养下元。因六腑以通降下行为顺,脐下气海穴为“元气蓄藏之海”,故摩腹不仅能理气通腑,而且能激发振奋元气而起强壮作用,是较常用的自我保健法之一。适用于防治肾脏病所致之消化不良、腹胀、泄泻及下元虚冷、夜尿频多等症。

(8)擦少腹

两手掌分别紧贴两侧胁部,由外上向内下方斜擦。具有温补脾肾的功效,适用于肾脏病之脾肾阳虚症。

(9)搓腰

两手掌根紧按腰部脊柱两侧,稍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劲,配合腰部活动,以腰部发热为度。搓腰活腰有壮腰健肾作用。如同时按摩两侧胁肋部,谓之“运动水土法”。“水”指肾,“土”指脾,具有加强脾肾两脏功能的作用,适用于肾脏病之脾肾两虚证。

(10)揉腰眼

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按揉腰眼穴。具有健腰益肾作用,适用于防治肾脏病的腰酸腰痛。

(11)捶骶

手握空拳,敲打骶部,两拳交替,一起一落。用劲轻重适当,灵巧而有节奏。因骶部正中一线为督脉的起始段,捶之可振奋督脉的阳气,上病下取而用于肾脏病之高血压,若将捶打范围扩大至两臀部,对防治腰腿痛也有较好效果。

(12)拿肩

以一手的四指指端与拇掌部相对合,用力攀拿对侧肩胛骨上的斜方肌肌腱,食指、中指指端着力于肩井穴处。然后,一捏一放,一紧一松,逐渐向肩胛、肘臂处挪移,可直拿至腕掌。拿肩法可通行气血;拿曲池穴(臂弯纹头外侧)能疏风解表、清热降压,适用于肾脏病之高血压或伴有风热感冒者;拿内关穴(掌侧腕上约两横指处)能和胃宽胸、养心安神,适用于。肾脏病及尿毒症而见恶心、呕吐、胃病、纳差、心慌、胸闷等症。

(13)运膏育

两手自然下垂,转摇两侧肩关节,带动肩胛骨,以作用于背部的膏肓穴。适用于肾脏病体虚日久或伴有肩背酸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