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主要用于因尿酸结晶引起的炎症反应所出现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肿痛。对肝纤维化而言,可能通过损害成纤维细胞膜的微管,阻碍前胶原向细胞外的分泌功能;此外秋水仙碱还能刺激胶原酶的产生而促进胶原的分解。但目前对秋水仙碱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还有一定争议。本品对肾功能有一定损害,肾功能不好者慎用。
片剂,每次0.5~1毫克,每日2~3次。极量为每日3毫克。
2.青霉胺
青霉胺能抑制赖氨酰氧化酶的活性,并可与胶原上的醛基结合,从而阻断胶原架桥联结,妨碍胶原纤维成熟。作为免疫抑制剂,青霉胺还能使免疫复合物解聚,并抑制炎症反应。临床上已经试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特别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但其具有损害肾功能及造血功能,出现发热、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
片剂,每次0.3~0.5克,每天3次,口服。由于其为青霉素的代谢产物,故用前应做青霉素皮试。(九)抗肿瘤药
1.5-氟脲嘧啶(5-Fu)
是一种抗代谢抗癌药物,它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从而阻断尿嘧啶脱氧核苷转变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而影响DNA与RNA的生物合成,对细胞增殖各期都有毒性作用,尤其是DNA合成期。5-Fu是目前肝癌化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对减轻临床症状、缩小肿瘤体积、甲胎蛋白转阴等均有一定效果。但其对消化系统、骨髓的毒副作用较为明显,当毒副作用严重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本品口服给药吸收不理想,多以静脉给药。
每次250~500毫克,隔日1次,连用2周后休息1周再继续治疗,总量7.5~10克为一疗程。
2.丝裂霉素(MCC)
是一种烷化剂抗癌药。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癌谱广,作用快,但毒副作用大。对胃癌、乳腺癌的效果较好,对肝癌、肺癌、子宫癌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只作为辅助用药。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毒副作用以及骨髓抑制。
每次6毫克,静脉注射,每周1~2次,40~80毫克为一疗程。
3.阿霉素(ADM)
是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肿瘤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作出了贡献,成为临床最常用的广谱抗肿瘤化疗药。ADM是由链丝菌的发酵液提取的一种氨基糖苷抗生素,其抗瘤谱广,不仅对血液系统肿瘤有效,还对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实体肿瘤均有效,在恶性淋巴瘤中效果显著。对消化系统、骨髓以及心脏的毒副作用较为明显,ADM与丝裂霉素合用易造成毒性相加,并且能加重ADM的心脏毒性作用。有专家用博莱霉素取代MAF方案中的MMC,组成BAF方案。可以减轻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每次40~60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总量不超过450~550毫克/平方米。
4.顺铂(PDD)
是一种无机金属络合物,具有较广的抗癌谱,而且与其他现有抗癌药物很少发生交叉耐药的特点,是目前经常使用的抗癌药物之一,常作为联合用药方案的成分。PDD可通过与癌细胞DNA结合形成交叉联结,破坏DNA的功能,并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为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的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对骨髓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剂量大时可影响肾功能和听力。
每次20毫克,每天1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连用5天后,休息1~2周后再用5天,共0.2克为一疗程,可用2~3疗程。附录二、肝病常用中成药
肝复乐片
【功效】疏肝理气,利湿退黄。适用于各种黄疸患者。
【用量】每次3克,每日3次,小儿酌减。
安宫牛黄丸
【功效】开窍醒神,利湿退黄。适用于急黄证属热陷心包,痰热内闭者。
【用量】每次3克,每日1~2次,小儿酌减。
清开灵注射液
【功效】具有清热开窍醒脑,利湿退黄之功。适用于肝脓肿,肝性脑病(肝昏迷)及热陷心包或痰蒙心窍之急黄者。
【用量】每次40~6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每日1次。或每次10毫升加入0.9%盐水100毫升中静脉滴,每日1次。
清肝利胆口服液
【功效】清肝利胆退黄。适用于阳黄者。
【用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茵陈五苓丸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适用于阳黄患者。
【用量】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下,儿童用量酌减。
鸡骨草肝炎冲剂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适用于各种黄疸患者,尤以阳黄者疗效为佳。
【用量】每次11克,每日2次,小儿酌减。
茵白肝炎冲剂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适用于阳黄患者。
【用量】每次15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肝得乐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适用于阳黄属湿热发黄者。
【用量】每次0.6克,每日2~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复方垂盆草糖浆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降低谷丙转氨酶的功能。适用于各种黄疸患者。
【用量】每次10~30毫升,每日3次,儿童酌减。
利胆止痛片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适用于肝胆湿热及砂石阻滞胆道所致之黄疸。
【用量】每次6克,每日3次。
舒肝调气丸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用于胁痛证属肝气犯胃者。
【用量】每次12~18克,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开郁舒肝丸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用于胁痛证属肝胃不和者。
【用量】每次3克,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沉香四宝丸
【功效】疏肝理气。适用于胁痛证属肝气郁结者。
【用量】每次6~12克,每日2次。
复方制金柑丸
【功效】疏肝理气,散寒止痛。适用于胁痛证属气滞寒凝者。
【用量】每次5克,每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复方延胡止痛片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胁痛证属气滞血瘀者。
【用量】每次0.3克,每日2~3次,小儿酌减。
十枣丸
【功效】峻逐水饮,行气消胀。适用于肝硬化腹水、腹部胀甚者。
【用量】强人每次服3克,赢人每次服1.5克,晨起空腹温开水送服。服药次数依病情而定。得快利止后服,药后以糜粥自养。
益欢散
【功效】行气利水,活血化瘀。适用于鼓胀证属气水瘀滞者。
【用量】每次3~6克,每日1~2次,温开水或米汤送服。儿童酌减。
消水导滞丸
【功效】行气利水,消食道滞。适用于鼓胀证属水停食积,大便秘结等邪实有余,形证俱实者。
【用量】每次5克,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儿童酌减。
琥珀利气丸
【功效】清热化湿,理气消滞。适用于鼓胀证属湿热积滞内停,气机壅塞者。
【用量】每次9克,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大温中丸
【功效】健脾化湿,散寒止痛。适用于鼓胀证属脾虚湿盛者。
【用量】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送服。
五香丸
【功效】行气消胀,活血化瘀。适用于鼓胀证属气血瘀滞,邪实正不虚者。
【用量】每次6克,每日2~3次。儿童酌减。
龙胆泻肝丸
【功效】清泄肝胆湿热。主治各种肝病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疽、胁痛。
【用量】一次6克,一日2—3次。
柴胡舒肝丸
【功效】舒肝理气、消胀止痛。主治肝气不舒而致之胁痛痞闷。
【用量】每次1丸,一日2次。
加味追逐丸
【功效】舒肝理脾。主治气郁不舒而致两胁疼痛、血虚发热、肢体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