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记】婷雯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让这个瘦小的女学生看起来脸色苍白,虚弱无力。她告诉外公,最近她一直感觉精神不济,老师讲课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总是忘东忘西的。外公问她月经是否正常。婷雯有点腼腆地说,月经不太规律,有时候一连两个月不来,一来量很多。每次生理期过后,都要好几天提不起精神。
外公说,婷雯这是血虚之症。一般进入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都比较大,而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值发育阶段,心血耗费大。时间一长,难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女生,更容易被血虚困扰。再者婷雯长期埋首学习,不锻炼身体,身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导致气血不足。
因此,外公建议婷雯从日常的饮食入手,彻底改善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经常吃一些补血养心的食物,增强心脏的造血能力。其实,简单的枣仁炖玫瑰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婷雯的血虚之症。枣仁含有丰富的铁、钙,能够促进人体内血液的再生,是女性非常理想的补血食材。而玫瑰有和血的功效,常吃不仅能够行气解郁,促进血液的循环,更有养颜润肤之效,是女子补养的佳品。
婷雯按照外公的方子,服用了几个月的枣仁炖玫瑰。等她再次来外公这里的时候,整个人明显不一样了。脸色红润了不少,听课的效率也高了很多。她还说,月经慢慢变得正常了。外公嘱咐她,以后还要坚持服用,长期的调理才能保证血气运行通畅。
【外公说中医】外公说,现代的女性对血虚并不关注。很多女性都认为眩晕、心悸、经期不规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休息就会好。但是,长此以往,很可能会使血虚之症加深,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脏疾病。
其实,血虚在初期的时候并不可怕,只需要多注意平时的饮食即可。对于血虚的患者来说,平日应该多吃易消化、滋补的补血食品。像外公所说的红枣、玫瑰等都是相当有效的补血圣品。在中医的历史上,玫瑰入药历史悠久。中医典籍《本草正义》曾有记载,玫瑰“和而不猛”,有“疏气活血”之效。而现代研究也证明,玫瑰对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等病症有奇效。而枣仁能够宁心安神,养血益气。中国也有不少关于枣仁的谚语,如“一日食三枣,郎中不用找。”从现代营养学来看,枣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补充女性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但外公建议,枣仁性偏热,湿热严重的女性不宜在经期多食,否则会出现胃胀、口渴等症。
外公还说,养心益血的食品还有很多,如桑葚、丹参等等。而且,血虚的女性最好不要贪食寒凉的食物,比如柿子、杨桃等等,以免影响体内血液的运行。
6.醋炖鸡蛋,气虚女性要多吃
【偏方】醋炖鸡蛋
【食材】2克白醋,70克左右的鸡蛋。
【做法】这道食疗料理的制作非常简单:将鸡蛋在碗中打散再加入白醋,然后置于蒸锅或笼屉内蒸熟即可。食用时,大家还可加入蜂蜜调味。
【问诊记】文小菲今年33岁,在公司从事广告策划工作。她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经常花高价购买进口保养品,但她脸部肌肤的状况依然很糟糕,不仅皮肤松弛暗淡,而且还出现了细纹和色斑。再加上严重的黑眼圈和眼袋,她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老上五岁。最近,她正处于升职的关卡,本来打算大干一场,谁知道身体却在这个节骨眼出了毛病,整个人无精打采不说,脾气也越来越暴燥,为了一点小事就火冒三丈。
朋友听她抱怨后,介绍她来找外公求助。刚一照面,外公就注意到她脸色晃白,无精打采的模样,接下来,外公仔细询问了她的症状,又给她诊了脉,并看了看舌苔。外公发现她舌胖、苔白,脉象沉缓且迟而无力,于是得出结论:她这是典型的气虚之症。外公说,像她这种工作压力大,又经常久坐的职业女性,最容易出现气虚之症。人一旦气虚,就会中气不足,精神不振,别说正常工作,就连说话都感觉费力。齐小菲连气称是,连忙要求外公开药方。
外公说,是药三分毒,像她这种情况,完全没必要吃药,用食疗的方子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接着,外公就向她推荐了白醋蒸蛋这道食疗方。外公说,这道食疗方制作简单,最适合她这样工作忙碌的职业女性,只要每日早晨食用一碗,连续食用半个月后,她的所有症状都能得到改善。外公还建议她注意调整日常饮食习惯,让她多食用补气的食物,少食用寒凉肥腻之物。
文小菲将信将疑地按外公的建议开始了食疗,一个月不到,她就惊喜地发现中气不足的情况有所改善,精神状态有所恢复。更让人惊喜的是,她的皮肤状况也得到了改善,肤色不再暗淡无光,气色比以前好上许多。
【外公说中医】外公说,中医理论将人体的虚症作了分类,其中之一就是气虚之症。气虚者通常有较明显的症状,很好辨认,他们往往少气懒言,精力不济,体力不支,而且经常出虚汗。医生诊断这类患者时,可见其脉虚弱、舌苔白等症状。中医认为气虚者免疫力低下,属于亚健康人群。
现代女性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很容易出现气虚的症状。许多女性一听说自己气虚,就立即大补特补,或是上医院找医生开药进补。其实,我们说养生,最重要还是要在生活中调养自己的身体。因此,当女性朋友气虚时,完全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相关症状。外公说,上面所介绍的白醋蒸蛋虽然用料简单,对改善气虚症状却有奇效。另外,气虚的女性朋友还可以多食用其他补气的食材,如:花生、大枣、大豆、粳米、黄鳝等。
外公还介绍说,虽然气虚症患者需要进补,但不能骏补,一定要慢慢地调理。而且,气虚者由于对食材的寒热比较敏感,所以进补时,一定要选择性温或偏温且兼具补气功效的食物,不宜食用性凉生冷、耗气破气之物,油腻或辛辣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对改善人的体质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气虚的女性在调理饮食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加强食疗的效果。对久坐或久站的女性而言,适当的体育锻炼更是必不可少的强身健体之法。
7.人参汤圆,一周两次益气血
【偏方】人参汤圆
【食材】主料:糯米粉500g、面粉15g
辅料:鸡油30g、白糖150g、黑芝麻30g、樱桃蜜30g、玫瑰蜜15g、人参5g。
【做法】将人参切片后烘干,再打成细粉,也可直接到药店购买现成的人参粉;将黑芝麻炒熟后捣碎;鸡油熬熟,去渣备用;面粉炒至黄色待用。将樱桃蜜和玫瑰蜜掺在一起和成泥,再加入人参粉、白糖、鸡油和炒面粉做成心子。往糯米粉中加水,然后和匀揉成有粘性光滑的面团。将糯米团分成差不多大小的剂子,再将剂子包上心子,做成汤圆。将清水置于火上烧开,然后将汤圆下锅。待汤圆全部浮上水面后,再加热几分钟即可出锅食用了。
【问诊记】这天,外公的诊室里来了位张女士。外公见她有黑眼圈,整个人显得没精神,就询问她是不是睡眠质量不好。张女士不假思索地肯定了外公的看法,并告诉外公,自从生完孩子起,她就没睡踏实过,不仅睡不好,还经常头晕眼花,感觉浑身乏力。她以为这些症状是因为带小孩太累而导致的,所以也没放在心上。可谁知,近来这些症状越来越严重了,她现在感觉连话都不想说,感觉什么都不做也累到不行。
经过诊断,外公发现张女士的脉弦弱,舌暗,苔白,是典型气血两虚之症。外公告诉张女士,因为女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出血或其他危险情况,所以产后女性是气血两虚的高发人群。张女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的生产过程并不顺利,不过产后母子平安,她也就把这事抛诸脑后了,现在听外公一解释,才知道所有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留下了病根。
外公根据张女士的情况,给她开了益补气血的方子,并建议她平时多吃些红枣和龙眼,还教给她一道食疗方——人参汤圆。张女士觉得食疗料理做起来麻烦,觉得喝药就够了。外公告诉她,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很多时候,食物的疗效并不比药物差。而且,在中医看来,脾是气血之源,要想气血充盈,合理的饮食是关键,而食疗是调理饮食的重要手段之一。外公还告诉张女士,哺乳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不仅影响到妈妈们的健康,还影响到宝宝们的成长发展,所以新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这个时期的饮食,不要随意食用肥腻、生冷、辛辣之物,以免伤到脾胃。
张女士感到此次看诊非常有收获,学到挺多的知识,回家后就按照外公的方法进行治疗和调养。服了一个疗程的药之后,张女士明显感觉到症状有所好转,晚上睡得香,白天精神足,连之前母乳不足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小宝宝也长得白白胖胖,非常健康。
【外公说中医】外公说,所谓气血两虚是指患者既有血虚的症状,也有气虚的症状的情况,而产后的女性特别容易出现气血两虚的症状。众所周知,对女性来说,气血充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气血不仅直接决定着女性的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女性的气色和精神面貌。气血充盈的女性往往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而气血两虚的女性却面色无华,少言懒语。
人体气血两虚时,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要判断自己是否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察看指甲上的月芽儿。一般而言,气血充足之人除小指外的其他八指上都会有月芽儿。如果你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月芽儿,或者只有大拇指上有,那就可以断定自己气血两虚了。
外公还说,大部分女性的气血两虚情况并不严重,通过食疗就可以改善,所以,可以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例如:红枣和桂圆肉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食用一些补气血的药膳,例如:人参汤圆、芝麻龙眼粥、黄芪人参粥等。
此外,女性朋友们最好每天坚持进行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增加人体的生血造血功能。现代职业女性,经常久坐或久站,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更应该坚持每天运动,以防止气血两虚的出现。
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药膳或运动,那么,繁忙的职场女性还可以在久坐一天之后,回到家用热水泡脚。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简单,不用高额的花费,也不占用时间,边做其他事情边泡脚,轻轻松松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女性的气色。
8.小米枣仁粥,健脾护心强化心脏机能
【偏方】小米枣仁粥
【食材】蜂蜜40g、酸枣仁15g、小米100g
【做法】将酸枣仁煎水备用,小米洗净后,加入酸枣仁水煮成粥
【问诊记】每到夏天,就有许多人向外公求助,因为夏天实在太难挨了。今年刚入夏,天气就热得不行,与外公同住一个小区的杨阿姨就身受其苦。这天她刚好遇上了外出晨练的外公,就抓住机会诉起苦来,“天气一热,我就浑身不舒坦,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还经常头晕眼花,前天还突然拉起肚子来,拉得我腿都软了。”
外公给杨阿姨把了脉,又看了看舌苔,断定是天气状况引起的脾胃不和,血不养心,所以给杨阿姨介绍了一个食疗的方子——小米枣仁粥。杨阿姨见外公连药都没开,便说道:“您老还是给开个方子吧,喝个粥哪顶用啊。”
外公听后,呵呵一笑,说道:“中医向来讲究药食同源,您可别小看这粥,虽然用料简单,功效却非常不错。这款粥的用料就两样:小米和酸枣仁。中医认为黄色的食物对脾脏有好处,小米是黄色的,所以有和胃温中的功效,对脾胃非常好。另外,小米还可以养心安神,增强小肠功能。而酸枣仁可以养肝敛汗、宁心安神,是中医用来治疗失眠的常用药,催眠效果非常好。所以,这两味食材加在一起熬成粥,不仅可以提高您晚上的睡眠质量,而且能够温养脾胃,让您胃口大开,不信您可以试试。”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杨阿姨喝了一段时间的小米酸枣仁粥。之后,她惊喜地发现,之前的种种症状果然得到了改善,精神头也比之前足了。杨阿姨再次遇到外公时,热情地拉住外公道谢,“多亏了您的介绍,不然这个夏天可难过喽。喝了这个粥后,我胃口比之前好上不少,人也精神多了,这不,还参加了社区的老年广场舞队,过段时间还要上电视比赛呢!”
【外公说中医】外公说,人们常说的苦夏,就是指人体因夏季气温过高,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比如:精神不济、身体乏力、食欲下降等。
传统中医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所以,在夏季时,同在五行属火的心脏很容易受到暑邪的侵袭,从而使人体出现头昏、心悸等心神不宁之症。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会排泄出大量的汗液,而“汗为心之液”,汗液的大量流失必然会造成心脏的阴液过少,从而导致心阴虚的出现,因此,在夏季调养心脏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常,我们将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称之为长夏。长夏是一年中最为潮湿的季节,人体容易受湿邪所侵。中医认为,脾脏喜燥而恶湿,天气过于潮湿时,脾脏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一到长夏时节就食欲不振的原因。除了食欲下降外,脾胃较虚弱者还可能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稀溏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