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硝烟后的冷战
1945年5月8日德军宣告投降,但是这并没有解决欧洲存在的所有问题。苏联与西方盟国的坦克部队都停止了军事行动,暂时出现了一片庆祝的气氛。然而,站在德国的废墟上,这些战时的盟友却开始非常警惕地彼此注视着。苏联对中东欧地区的控制毕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苏联红军前进到了柏林以西160公里处,并且占领了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大半,其中包括维也纳和布拉格,苏军还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地区。出于安全的考虑,斯大林坚持让苏联红军守住自己占领的领土。由于苏联在战争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巨大的牺牲,斯大林决定要将东欧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以作为对抗未来可能爆发的侵略战争的缓冲区。这一做法并不令人感到惊讶,正如列宁所说的,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我们就无法和平地生活下去,最终这个或那个取得胜利,而葬礼的挽歌会为苏联或是资本主义奏起。
恰好在战争结束前,西方盟国中也有不少人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种互不信任在短暂的几个月的和平期之后迅速升级。美国国务院的乔治·凯南在一份冗长的电报中极好地概述了其所感到的来自苏联的威胁:他们学会了通过容忍来寻求安全,但同时他们会为彻底消灭竞争对手而努力,他们决不会与其对手联合或妥协。1946年3月,卸任后的丘吉尔在美国的一次演说中重申了凯南的观点,他断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的欧洲大陆上已经降下了一层铁幕。他随后补充道:“从我在战争中所见到的俄国朋友或盟友来看,我确信没有什么比军事力量会让他们羡慕,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军事上的软弱。”他力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压力要作出坚决的回应,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此作出了响应,美国开始采取了针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并使其成为美国几代外交政策的基石。
1949年4月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目的在于抵御苏联可能发动的攻击,苏联以同年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作为对抗。
东西德之间的边界是最有可能发生武装对峙的地区,的确,西德加入北约之后,根据北约初期的防御计划,如果苏联发动入侵,西方盟国将会尽一切可能把战争控制在靠近西德边界的地区,而不会撤到莱茵河这样的天然屏障处。在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力量构成中,坦克依然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坦克已经不再是双方长期战略防御的核心了。美国将大规模报复战略作为其战略核心,这意味着北约在冷战中极大依赖核威慑力量。与步兵坦克部队不同,核武器的维持费用相对比较便宜,因此核武器为他们提供了相对成本较低的防御手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也形成了相类似的军事思想,抛弃了二战后期对德作战时运用得很好的机动战理念,取而代之以在陆战中使用核力量的思想,苏联人认为机动和火力在本质上是可以互换的。
双方都有了可利用的核武器力量,这至少确立了坦克在常规武器中的核心地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坦克能够在核战和生化战中为坦克乘员提供有效的保护,然而这种战场条件可能会很好地代表着现代战争的特点,因此整个冷战期间坦克的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引用英国国防大臣海利的说法,坦克保持了现代军队的“男子汉”特征。按照他的解释,坦克本质上是一种机动、火力与防护三者之间的折中产物,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军队很大程度上结合自身在二战中的大量经验,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平衡问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在以进攻为主要基调的战略思想下,苏联军队选择了一种具有较好火力、速度且机动灵活的坦克设计风格,对于具有巨大人力资源的军队来说,人员伤亡并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所以防护能力在苏军坦克的各项指标中降到了较次要的地位。整个二次大战,英国生产的坦克和火炮都比不上德国生产的,经历考验之后,英国决心要在武器性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不被他人超越,所以英国人将火力放在第一位,其次是防护,第三考虑的才是机动性,其结果是冷战期间在现役坦克中英国坦克始终都是最重型的坦克。美国人在某种意义上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其优先考虑的是速度和机动性,火力其次,而防护则为第三位。为了抵消苏军在坦克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所有北约国家的军队都需要在坦克质量上保持相当大的优势。
2.坦克设计的发展
整个冷战期间,苏联军队一直占有主动,而西方处于被动地位。与西方同行的保守思想相比,苏联设计师们更具有创新精神。冷战初期苏联人使用的是一种经过战争检验的由JS-3型坦克改进而来的T-34/85型坦克,该坦克装备了一门122毫米口径火炮,这是那个时代所有坦克中装备的最重型、最有威力的武器。JS-3重型坦克最终被T-10型坦克取代,T-10型坦克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逐步被淘汰,但它却拥有较好的装甲火炮与发动机。
二战后苏联的第一代中型坦克是1954年服役的T-54型坦克,它在所有华约国家的军队中都服役过,该坦克大约生产了30年,总共生产了9.5万辆。冷战结束时这种坦克依然占了华约国家(除苏联外)坦克总量的85%,对那个时代来说,这种坦克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护性与武器装备,而且具有良好的越野功能。
T-62型坦克是T-54型的改进型,装备有一门155毫米口径的滑膛炮,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滑膛炮用于坦克。新一代坦克中的第一种型号就是T-64型坦克,由于其装备了新型的125毫米口径滑膛炮和自动装弹机,使坦克乘员减少为三人,在冷战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种坦克都是华约国家的坦克支柱。T-72型坦克与T-64型坦克是同期生产的,这种坦克维修和保养起来比较简便且费用较低,并且继承了T-64型坦克火力方面的优点。这一家族的最后一个型号是T-80型坦克,它在本质上是T-64型坦克的改进型,而且采用了全新的燃气轮机,在冷战结束前,这种坦克一直都在苏军坦克部队中服役。
苏联生产坦克的数量十分惊人,并且这些坦克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与升级,当新型坦克出现时,老式坦克就会被转移到二线部队,然后再配给后备役部队,最终送到机械仓库内。由于苏军坦克在作战中主要承担进攻任务,因此苏联生产的坦克至少比西方国家坦克轻十吨,而且还具有相当大的革新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诸如自动装弹机等设备的应用上,当西方国家设计师刚刚开始研究的时候,他们的苏联同行已经将其改进得相当完善了。
在北约中能够设计和制造坦克的有法国、西德、英国和美国,北约国家虽然在相互合作与北约技术标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对话,但却远没能达到华约国家那样标准化的程度。
在冷战的最后阶段,苏联已经能够在战略级别上调动数量大约为2.5倍于北约的装甲部队,苏联军事学强调的是要通过集中使用兵力来形成局部优势,所以通过苏联的精心计划与准备,2.5比1的优势很可能改变成6比1或10比1。经过努力,苏联红军曾在1944年至1945年间,与德军形成了这样的优势实力对比,因此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每辆北约坦克会平均面对三辆华约坦克,有些北约坦克会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军坦克,另一些北约坦克可能根本不会遇到华约坦克。问题在于北约坦克的质量能够真正弥补其数量上的劣势,质量能够战胜数量这显然是北约愿意看到的,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二战时,德军装甲部队就在大约1比5的劣势情况下,击退了苏联坦克部队。以色列陆军一次又一次地打败过规模较大的敌军坦克部队,而且实力对比就类似北约华约的军事力量对比。北约的坦克战术强调远距离交战,以求在较远的距离上消耗敌军坦克力量,因此北约的坦克必须要使用比苏军坦克更加先进的设备与更好的火控系统。
坦克设计的传统重心主要集中在火力、机动性与防护上。在坦克火力问题上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即高速动能武器与诸如锥形装药等化学能武器。在动能武器攻击方面,首先是要利用高密度材料制造弹头,最初是钢质材料,后来是碳化钨材料,最后是贫铀材料。其次,就是要增加弹丸的初速度。冷战初期,北约与华约坦克火炮口径通常为120毫米和125毫米,拥有基本相似的穿透力,北约在瞄准装置与火炮稳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多数坦克都使用了光学测距仪。而英国则使用了一种相对简单的系统,这种系统利用一挺同轴机枪来为火炮进行测距。反坦克武器的变化促进了坦克非金属装甲的使用,英国人发明的乔巴木装甲就是由传统的装甲与多层陶瓷材料复合而成,能够有效抵挡住破甲弹的攻击,苏联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类似的装甲系统。总体来说,冷战时期最后一代北约坦克与同时代的苏联坦克相比,在装甲防护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在机动性方面,由于苏军坦克主要用于进攻,重量一般比北约坦克轻10吨,所以苏军坦克在机动性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苏军坦克大多以柴油机为动力来源,而西方坦克大多以汽油机为动力来源。
3.中东阴霾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直到1948年,英国假借国际联盟的委托管理权统治巴勒斯坦。由于无法很好地解决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分歧,英国人决定采取“阿拉伯与以色列分治”政策。但是直到1948年6月英国人撤离该地区的时候,也没有能够就分别治理问题达成协议。尽管新成立的联合国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由于双方均采取拒不妥协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以色列周边的各个邻国,与以色列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当时的以色列坦克部队并不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只是在后来的几次战争磨砺中才逐渐强大起来。以色列通过窃取、回收与购买等方式获得了多种不同来源的坦克。其中,“克伦威尔”坦克是从英国的库存中回收和偷偷拿走的;另外,还非法进口了二战前的法国“哈奇斯”轻型坦克,从意大利和菲律宾两国采购了老式“谢尔曼”坦克。这些坦克组成了以色列的第8装甲旅,这支构成杂乱的部队所面对的是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伊拉克等国装备相当精良的坦克部队。
在独立日战争中,以色列的第8装甲旅进行了多次战斗。他们期待约旦军队沿耶路撒冷公路的进攻,要知道,约旦军队是阿拉伯世界中一支相当有战斗力的军队。作战中,以色列军队两个营插入西奈半岛,将埃及一个军的部队包围在了加沙沿岸,并成功地打退了埃及军队的反攻。以色列的第二支装甲旅——第7装甲旅也是在独立战争中组建的,这支部队仅装备了一些装甲车还有半履带车辆,就投入了战斗中。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的行动,最终促使阿拉伯国家同意和以色列重新走回到谈判桌上。一系列的和平谈判最终促成了一个领土扩大了的以色列,扩大后以色列又通过战争获得了约旦河西岸以及与埃及接壤的加沙地带,也种下了仇恨和战乱的种子。
4.苏伊士危机
以色列一刻不停地在改进其坦克部队,基于机动性、攻击能力等原理来发展其独具特色的装甲战学说。由于受到更多国家的包围,以色列国防军希望对强大的敌人发动时间很短但极具破坏性的战争。相对于以色列领土的大小来说,进行持续的纵深防御是不成问题的,以色列人充分地利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装甲部队指挥官的经验。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这个地区开始出现了非常激烈的军备竞赛。
1955年,捷克斯洛伐克向埃及提供了大量的华约装备,由于埃及支持了阿尔及利亚的反对法国的军队,法国作为报复向以色列提供了25辆“谢尔曼”坦克和其他轻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0年间,坦克在防护能力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以色列也用自己的技术加大了坦克火力。
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紧张关系在1956年急剧恶化,1956年10月,以色列入侵西奈半岛的军事行动使得双方的紧张关系演变成了一场公开的战争。以色列的行动得到法国和英国的支持和鼓励,因为英国和法国两国一直对埃及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收归国有而耿耿于怀。在法国的帮助下,以色列军队装备了大量的“谢尔曼”坦克,其中包括传统的“谢尔曼”坦克、加大口径的“超级谢尔曼”坦克,以及法国AMX-13型轻型坦克。埃及将一批装甲部队也投入了战场,其中包括“谢尔曼”坦克以及“百人队长”坦克,埃及的装甲部队的主力是230辆T-34/85型坦克。除此以外,捷克斯洛伐克还送来了200辆装甲人员运输车、100辆自行火炮,以及一些JS-3型坦克。
1956年,在西奈半岛的坦克战中,以色列装甲部队的表现要远远好过埃及装甲部队,其原因是以色列军队训练有素、目的明确,以及拥有先进的战术,而并非仅是依靠先进的装备。在进攻西奈半岛战斗的一开始,以色列并没有考虑到使用坦克参与进攻,然而,当时的第7装甲旅指挥官积极要求承担更为重要的任务,他的部队帮助步兵夺取了重兵把守的库西马村,并且快速穿插到了埃及军队的后方,一小时内就歼灭了相当于三个步兵旅的敌军兵力。以色列军队在100个小时之内就推进到了250公里以外的苏伊士运河,在通往埃及防御阵地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次战斗,并且成功地击溃埃及的装甲部队。虽然英国和法国将埃及空军全部战机都击落,帮了以色列人的忙,然而,以色列所发动的这次战役仍然算是一次非凡的闪电战战例!在夺取西奈半岛的作战中,以色列军队消灭了114辆敌军坦克、60辆装甲车。在撤退到苏伊士运河的过程中,为其装甲部队英勇顽强地进行了最后的防御,然而埃及装甲部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以色列的坦克,而且还有来自于以色列空军的打击。由于暴露在空旷的西奈半岛沙漠中,埃及的装甲部队受到了来自以色列空军的沉重打击。
作为对以色列入侵行动的呼应,英国和法国向埃及在苏伊士运河最北端的赛得港口发动了地、河、空三重打击,随即英国军队沿运河南下,很快便遭遇到了埃及的防御部队。双方展开激战,最终英国伞兵部队于11月15日击败了埃及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