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舰:世界王牌战舰暨海战实录(军事系列图书)
11938700000028

第28章 两栖攻击舰——海陆两用的战斗堡垒(2)

由于“黄蜂”级舰增强了指挥、通信和控制能力,因此它可作为两栖作战的指挥舰,对一场旅级规模的两栖攻击战进行指挥和控制。为增大舰上飞行甲板的面积,“黄蜂”级舰只装备了少量武器。这些武器与航空母舰的武器配置类似,包括2座8单元“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3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和8座12.7毫米机关炮及4座6管箔条/红外干扰火箭发射装置。这使该舰的防御必须由护航舰艇和舰载飞机来提供。特别要指出的是,在“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中,“巴丹”号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为女兵提供专门设施的两栖战舰,该舰可容纳450名女兵。

2.两栖特遣编队卷起沙漠风暴

随着两栖攻击舰的不断发展,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愈发彰显出来。1991年打响的海湾战争中,随着多国部队发起的空中作战行动全面展开,旨在摧毁伊拉克海军和海上防御力量的“沙漠风暴”作战行动也在波斯湾悄然拉开帷幕。根据作战需要,多国部队将战区内的所有海军力量编成数个作战编队,分别为红海作战编队、波斯湾作战编队、中东作战编队、两栖特遣编队、后勤支援编队和地中海攻击大队。除进行演习之外,多国部队的两栖特遣编队总共实施了5次两栖作战行动。2月6日,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下达了攻击费莱凯岛的预先号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次袭击是地面进攻开始前对该岛的一次牵制性攻击,两栖特遣编队不必恋战,以便突击后顺利撤出。

2月11日,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命令两栖特遣编队开始进行攻击的战前准备。2月13日,特遣编队司令部向下属各部下达作战方案,要求动用2个连的兵力实施登陆,摧毁岛上伊军的通信设施、雷达站和一个指挥所,歼灭岛上的伊军士兵。在这次战斗中,美国海军共派遣5艘“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参战。它们除了利用所搭载的直升机将两栖作战兵力和物资迅速运送上岸外,还用直升机和AV-SB鹞式飞机对登陆部队实施空中保护,并对陆上军事目标实施攻击。虽说“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屡建战功,但也有不幸发生,该级舰的“特里波利”号因2月18日在波斯湾触雷遭受重创,不得不中途退出作战。

2月24日下午,多国部队的地面作战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命令两栖特遣编队拂晓前在谢拜赫港附近进行一次佯攻。次日拂晓,两栖特遣编队派出10架陆战队直升机飞向谢拜赫港方向,在看见伊军滩头防御工事后迅速折回。同时,“波特兰”号登陆舰也在近海游弋。虽然多国部队的这次佯攻规模不大,但还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伊军看到这种情况,以为多国部队要采取大的军事行动,立即对空中进行猛烈射击。2月25日中午时分,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再次向两栖特遣编队发布命令,令其对法奥和费莱凯岛进行佯攻,以阻止伊军撤离布比延岛和法奥地区。次日夜,一个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直升机、电子战飞机和A-6E攻击机组成的机群,对布比延岛实施了一次佯攻。当伊军发射照明弹和高射炮弹时,两栖攻击舰上的A-6E攻击机发动了突然袭击,重创伊军防御设施及人员。与两栖特遣编队其他部队相比,第5陆战远征旅是对多国部队地面进攻作出最大贡献的两栖作战部队。

3.不甘寂寞的韩国

由于两栖攻击舰具有功能多、能力强等优势,很多国家都对它情有独钟。2005年7月12日,韩国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LPX型两栖攻击舰在釜山港口建造完成。该舰编号611,以“独岛”号命名,韩国之所以采用这个来源于日韩有争议岛屿的名字,显示出了韩国强烈的民族情结。

这艘万吨级的庞然大物是目前韩国海军最大的战舰,其外观与轻型航空母舰相似。它在建造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最新技术成果,韩国民间工业也极大地提高了研发能力。建造这艘两栖攻击舰比建造“宙斯盾”驱逐舰更具有象征意义,因为它极大地增强了韩国海军的自主国防能力,成为韩国海军扩展其海洋作战范围的决定性转折点。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以朝鲜为主要敌人的国防布局下,韩国海军一直作为本国陆军及驻韩美军的附属存在,发展相对缓慢。过去,韩国海军陆战队要进行垂直机降支援时,必须依赖美国海军的帮助,自己的几艘老式战车登陆舰难以进行远距离作战。直到20世纪70年代,韩国在自主防卫建军思想的指导下,加快了海军建设的步伐,一举迈入亚洲海上强国的行列。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洋因素在韩国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上地位的不断强化,韩国建设远洋海军的意图日渐明显。“独岛”号的加盟,使韩国海军的作战距离从现在的济州岛以南延伸至东南亚地区,虽然该舰仍无法与美国两栖攻击舰相提并论,但它大大提高了韩国海军两栖作战部队的远距离投送能力和快速登陆能力。

“独岛”号两栖攻击舰标准排水量约13000吨、满载排水量达18000吨,全长199米,宽31米,舰员超过300人,比意大利的“加里波特”号轻型航母、日本“大隅”级运输舰都大,甚至比日本拟建中的满载排水量为16000吨的直升机驱逐舰还要大。它采用全通甲板,再加上宽大的甲板和船艉坞舱,能够搭载7架直升机、6辆战车或7辆两栖装甲突击车、高速气垫登陆艇和720名陆战队队员。它与美国“塔拉瓦”级和英国“海洋”号两栖舰极为相似,有一条与舰身等长的飞行甲板,右舷边上建有一座巨大的舰岛。上层舰岛和天线塔设计都得到了英国维克斯造船有限公司的技术帮助,总体为堡垒式梯形结构,建筑外壁呈向内倾斜8度,舰上暴露的各个部位大多由倾斜的多面体组成,在脆弱部分加装了装甲钢板以强化抗打击性。它的作战系统用于执行以下主要任务:空中、水面监视和目标探测;海上、空中和两栖作战指挥及控制、通信、电脑和情报搜集;对海和反潜作战;中程防御和近距离空中支援(这属于未来的功能,配备固定翼战斗机后才能实现)。

武器配备方面,“独岛”号的近程防空武器威力首屈一指。其舰艏布置1门荷兰泰利斯公司研制的“守门员”30公里七管近迫防空系统,射速为4200发/分,射程3000米,初速1020米/秒,备弹1190发,全重6吨,杀伤概率85%,反应时间4秒。目前,韩国现役的多艘驱逐舰上共部署了十余套“守门员”系统。除此之外,“独岛”号还装备有美德合制的RIM-116“公羊”防空导弹,它采用“响尾蛇”导弹的弹头和火箭发动机,结合超级“响尾蛇”的寻标头制造。“独岛”号的发射系统是21联装发射器,是目前公认最好的海基近迫防空导弹,作战距离9.3千米,作战拦截高度12千米,单发拦截概率达到84.6%,能拦截非主动雷达导引的反舰导弹甚至超音速反舰导弹。

为增强近岸水域作战条件下的视觉感测能力,“独岛”号还装备光电昼夜监视和目标追踪系统。该系统能够自主进行三坐标目标捕获或追踪,可帮助舰员完成对海上和空中目标的探测、监视和识别,即使在夜间或可视度很差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作为一种被动的非辐射感测器系统,即使舰艇处于雷达静默状态,也不会影响系统的使用。TEOOS系统配置有2部白天使用的电视照相机,1部“信天翁”第三代焦平面阵列热成像照相机,1部“西莱斯”护眼型镭射测距仪以及1台微光电视照相机。这种多感测器系统综合进“独岛”号的作战指挥系统后,可通过作战信息中心或舰桥中的任何一台工作站进行操作。

在韩国东西海岸之间的水域范围内,有着十分丰富的油气田和其他海洋资源,然而,韩国海军在这一海域的力量始终十分薄弱。负责南部半岛和济州岛方向防务的韩国海军第三舰队,目前使用的主力舰仍是淘汰下来的美制“基林”级驱逐舰,而邻国日本及俄罗斯的海上力量则相当强大。韩国要开发东海和日本海海岸的油气资源,开展越洋贸易和航运,必然要面对邻国巨大的军事压力,特别是日韩因独岛领土争端而关系紧张,更使得韩国国防思想中“日本威胁论”的压力骤然上升。“独岛”号攻击舰的使用,使韩国海军在东海海域组成了强大的攻防力量,这样不仅能有效保护靠近日本方向的海岸港口、基地、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航运的安全,而且在突发危机时,还能对空中、海上来犯之敌实施有力打击。

韩国海军希望最终拥有3艘LPX型两栖攻击舰,将以2艘LPX两栖攻击舰为核心组建新编队,可在东西海岸同时担负机动作战任务,1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这无疑使韩国海军在保卫海运线、干预地区危机、向岸力量投送等海上行动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