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
1.马铃薯晚疫病
(1)症状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或边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至暗褐色大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稀疏白霉,雨后或清晨尤为明显。空气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破裂或卷缩。茎秆和叶柄染病,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严重时致叶片严重卷曲,终致全株黑腐。薯块染病,初生浅褐色斑,以后变成不规则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病部皮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终致薯块腐烂。
(2)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日暖夜凉,空气潮湿,多雨,多雾,平均气温10~22益,有利于病害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发芽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浇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产生病薯,作为下一季的主要侵染源。
(3)防治
一是,选用脱毒种薯。
二是,严格挑选无病薯作种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晾干种植。
三是,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后田间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
四是,发病初期选用72%百思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2.马铃薯环腐病
(1)症状此病是维管束病害,全株侵染。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重时变色部分可达一圈,可破坏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组织,使皮层与髓部部分或全部分离,形成离核。生长期地上部常表现枯斑或萎蔫二型。随病情发展,病株根、茎、蔓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会溢出菌液。
(2)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病菌生长温度2~36益,适宜温度为20~23益,地温19~28益时有利于病害发展。病菌随种薯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面越冬。未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病菌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薯调运。
(3)防治实行无病田留种,采用整薯播种。
播种前进行室内晾种和削层检查,彻底淘汰病薯。切块种植时切刀可用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400倍液浸洗灭菌。切后的薯块用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47%加瑞农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
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使用过磷酸钙每亩25千克穴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马铃薯病毒病
(1)症状此病在田间常表现为花叶、坏死、卷叶3种症状类型。花叶型即叶片颜色不均,呈现浓淡相间花叶或斑驳。坏死型即在叶、叶脉、叶柄和枝条、茎蔓上出现褐色坏死斑点,后期转变成坏死条斑。卷叶型即叶片沿主脉由边缘向内翻卷,继而叶片变硬、变脆,严重时叶片卷曲呈筒状。
(2)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摇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蚜虫数量大,病害发生严重。25益以上高温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和传病,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病毒主要在带毒薯块内越冬,为播种后形成病害的主要初始毒源。在田间,病毒通过蚜虫和摩擦传播。
(3)防治
一是,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采用茎尖组织脱毒种薯。
二是,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
三是,施足有机基肥,增施钾、磷肥,实施高垄或高埂栽培。
四是,出苗后彻底防治蚜虫,药剂可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五是,防病毒,在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马铃薯的青枯病
(1)症状青枯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在马铃薯生育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田间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分枝或整个植株表现急性萎蔫,但茎叶仍保持绿色,萎蔫后很快枯死,因此称为青枯病。发病植株茎基部维管束变黄褐色,若将病茎的一端直立浸于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数分钟后,可见到在水中的茎端有乳白色菌脓流出,以此方法可对青枯病进行确诊。感病块茎的芽眼变成褐色,严重时有乳白色菌脓溢出,收获时,病薯的芽眼上都粘有泥土,而看不见芽眼。块茎的切面可见维管束呈褐色,不需用手挤压,几分钟后即可见到切面处有白色菌脓溢出。
(2)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摇马铃薯青枯病的侵染源非常广泛,如带病种薯、污染的土壤和肥料、其他感病植物(包括杂草)等。其传染、传播方式也很多,如切种薯用的刀,中耕除草、收获、运输和贮藏过程使用的农具、器械和容器等,都可能沾染青枯病病菌而成为传染源。其中带病种薯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也是地区间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感病轻微的块茎不易为肉眼识别,当病薯种植到田间后,随着土壤温度升高,幼芽萌动、出苗,病菌活动增殖,重者造成块茎腐烂或幼芽枯死,轻者引起植株枯萎、死亡。青枯病病菌还可以从有病的块茎、幼芽、根系和植株残体等释放到土壤中,随雨水、灌溉水等传到健株的根系,扩大侵染。感病的块茎又成为下一季的侵染源。青枯病病菌可在土中的植株残体上越冬、越夏,长期存活。因此,土壤也是重要传染来源之一。但在高纬度地区,由于严寒的冬季,青枯病病菌很难在植株残体上越冬,一般土壤不会受到污染,但种植了病薯,当年也可严重发病。因此,在这些地区,只要利用无病种薯生产,马铃薯青枯病就不会成为严重病害。
(3)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育成了中抗青枯病的品系,如抗青8-4和抗青9-1等,青枯病严重的地区可引种试种。但这些抗病品种都属于中晚熟或晚熟品种,在南方秋冬二季作区和中原春秋二季作区都不适合种植。
二是,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生产和种植无病种薯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青枯病的危害,严禁在发病的地区繁殖种薯。
三是,采用小整薯播种。结合无病种薯繁育基地的建立,采用密植等综合栽培措施,生产25~70克的小薯,进行整薯播种,可防止种薯切块的切刀传播青枯病和其他病害。
四是,实行合理轮作。采用轮作的作物种类要因地制宜,可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水旱轮作,也可与小麦、大豆、棉花等进行轮作,避免与姜或茄科类作物轮作。
五是,采用高畦栽培。选择无病地块,进行垄作,避免大水漫灌,严禁用被青枯病病菌污染的水源灌溉。多施有机肥和钾肥,避免施用病秧和病薯沤制的有机肥。
六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田间排水,防止水源污染。及时拔除病株,连同病穴的土一并带出田外妥善处理。病穴处撒石灰消毒。
七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或用铜制剂灌根,每7~10天施药1次,连施2~3次,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根治。
5.马铃薯黑胫病和软腐病
(1)症状马铃薯黑胫病又名黑腿病,是以茎基部变黑而得名。此病也可引起块茎腐烂,也有将此病与其他引起块茎腐烂的病害统称为软腐病。
马铃薯黑胫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茎基部呈黑色腐烂。病害发展由块茎开始,传至茎基部,继而发展到茎上部。匍匐茎和茎部除表皮变色外,维管束也变成浅褐色。病株矮化、僵直,叶片黄化,小叶边缘向上卷曲。发病后期,茎基部变黑腐烂,整个植株萎蔫,甚至倒伏、死亡。在潮湿多雨天气,病害发展很快。
块茎发病是从连接匍匐茎的基部开始。感病初期,块茎基部略有变色,以后逐步扩大呈黑褐色。严重时,块茎的髓部也变成湿腐,并伴有恶臭味。
(2)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摇马铃薯植株的黑胫病和块茎的软腐病是分布很广的病害,引起马铃薯软腐病的有2种细菌,一是胡萝卜软欧文氏菌亚种,二是菊欧文氏菌。黑胫病的主要侵染源是带病种薯和土壤,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严重,用病薯播种后,病重者未能出苗就在土中腐烂;轻病薯的病菌随着幼芽的生长而进入茎部,引起植株发病。黑胫病病菌从病薯或病株释放到土壤中,可在马铃薯根系和其他部分进行再侵染。感病的块茎收获后又成为来年或下一季马铃薯的侵染源。此外,病菌可在残留于土壤中的病薯和其他植株残体上存活,其不但在马铃薯生长期危害植株,收获期感染块茎,而且还能在冷凉、潮湿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甚至可以越冬,成为下一年病害的侵染源。
马铃薯软腐病主要在收获后的运输过程中和窖藏期间,如运输过程或窖藏中温度高、湿度大时,块茎表面和皮孔处的细菌迅速增殖,并侵入块茎内部组织引起腐烂,严重时引起烂窖;在播种或出苗期也可危害,常引起烂种、烂芽或死苗。
(3)防治播种前,适当晾晒种薯,结合淘汰病烂薯,可加速种薯伤处的木栓化,杜绝黑胫病的侵入。
建立无病种薯生产基地,采用小整薯播种,避免切刀传染。
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马铃薯,防止土壤积水或湿度过大,避免将马铃薯种在过分潮湿的土壤中,以减轻病害危害。
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品种间对黑胫病的抗病性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品种抗病菌侵入性较强,有的品种抗病菌在植株体内扩展,也有兼具两种抗性的。
忌用有病株残体堆肥,以减少侵染源。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彻底销毁,以防病害扩大传播。
在块茎完全成熟时收获。收获时,选择晴朗、凉爽天气和土壤较干燥的时期收获种薯,防止块茎在太阳下暴晒造成损伤。收获的种薯应放于通风处预贮,促使受伤块茎尽快愈合,表皮干燥后入窖,减少块茎受病菌侵染的机会。
对污染的容器等进行消毒。可用次氯酸钠、漂白粉溶液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传染。
6.马铃薯早疫病
(1)症状早疫病病菌侵染马铃薯的叶片、叶柄、茎、匍匐茎、块茎和浆果,最常见的是叶片上的明显症状。叶片出现暗褐色以至黑色、直径3~4毫米、带有明显同心轮纹的病斑,有时也可看到叶片上产生数量较多的暗褐色或黑色、形状不规则的小坏死斑,或是在小叶叶尖发生与晚疫病相似的褐色或黑褐色大型病斑,病斑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发生,逐步向植株上部叶片蔓延。空气潮湿时,病斑的表面可形成黑褐色或黑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枯黄、干枯、凋萎。
感病块茎产生大小不等、微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健康与患病部位分界明显。病斑之下的块茎组织变褐,深度一般不超过6毫米,在老化的病斑上可产生裂缝。
(2)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摇马铃薯早疫病是最主要的叶片病害之一,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中或患病块茎中越冬,来年如播种病薯,出苗后,病株上形成新的分生孢子。植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很易脱落,并借风力向四周传播,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自气孔、伤口或表皮侵入茎叶组织,2~3天即可使植株的叶片或茎形成新的病斑;3~4天后,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如此循环往复地在田间传播蔓延。
(3)防治增强植株生长势,采用丰产栽培措施,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适时灌溉,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病力。
当病株率达到5%时,可选用50%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喷施1次,共喷施2~3次。
(二)虫害
1.蚜虫
蚜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危害马铃薯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棉蚜、大长管蚜、茄无网蚜、菜豆根蚜、红腹缢管蚜等。
(1)危害蚜虫危害马铃薯有2种方式:一是直接取食马铃薯幼嫩叶片,危害植株,造成损失。二是在取食过程中传播病毒,间接危害马铃薯,造成种薯退化,大幅度减产。
淤直接危害马铃薯:以桃蚜的成虫、若虫集聚在马铃薯植株幼嫩的茎顶部,吸食幼叶汁液,造成叶片卷曲、皱缩、变形,影响顶部幼芽的正常生长,使植株的生长严重受阻。
于蚜虫传播病毒间接危害马铃薯:蚜虫传播病毒的危害性远远超过蚜虫对马铃薯的直接危害。通过蚜虫传播的持久性病毒有马铃薯卷叶病毒;蚜虫传播的非持久性病毒有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黄斑花叶病毒、马铃薯卷叶花叶病毒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等。蚜虫能传播多种马铃薯病毒,导致种薯退化,大幅度减产,失去种用价值。
盂有翅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蚜型:有翅蚜和无翅蚜都有传播病毒的能力,由于无翅蚜不能迁飞,基本上不能远距离传播病毒。而有翅蚜在田间迁移活动非常频繁,因此,有翅蚜是病毒传播的主要蚜型。
有翅桃蚜传播持久性病毒的距离很远,因为蚜虫可以终身带毒,持久性病毒传播距离等于有翅桃蚜长距离飞翔时间乘以飞翔中的平均风速。非持久性病毒位于蚜虫口针顶端,约经过1小时蚜虫就失去传毒力,因此蚜虫传播非持久性病毒的距离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