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产后养生宜忌
11938400000006

第6章 产后补充营养吧(1)

产妇在分娩时期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这就需要产后及时地补充消耗掉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会丢失100~300毫升的血液。如果分娩的过程不顺利,那么体力消耗和血液丢失将会更多。因此,产后初期往往会出现疲乏无力、脸上苍白,易出虚汗,且胃肠功能也会出现紊乱,发生食欲不振、饿不思食、食而无味等症状,再加上乳汁分泌,也会消耗母体能量及营养素,此时如果营养没有得到及时充分有利的补充,不仅母亲的身体无法得到康复,且容易生病。还会影响到婴儿哺乳及生长发育。所以,这时需要合理补充能量、蛋白质及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产妇更快地恢复体力,有充沛的精力来照顾自己和喂养宝宝。

产妇生产后面临的三大任务:

①是产妇自身的身体恢复。

②是照顾宝宝。

③是哺乳。

一、产后需要补充的营养

(一)产褥期需要补充的营养

(1)补充高能量的饮食: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肌、腹肌等肌群数百次乃至数千次的收缩,消耗大量的能量,必须由产褥期的膳食加以补充。此外,产褥期妇女各组织器官的修复和乳汁的分泌也需要能量,因而产妇的能量需要量增加。我国推荐产妇每日能量的摄入量应在原基础上增加2092~3347千焦(500~800千卡),即一个妇女在未孕时其每日应摄入能量9623千焦(2300千卡),此时则应摄入11715~12970千焦(2800~3100千卡)。

(2)增加水分的补充: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有大量体液随羊水、汗液排出,且分娩后由于腹压下降,可使产妇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症状,故应在分娩完毕后,予以高能量的汤汁、饮料,以补充营养和水分。

(3)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是修补组织的最佳营养素,又是合成乳汁的重要营养成分。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疲劳和创伤急需恢复,故必须摄入多量优质的蛋白质。每日摄入的蛋白质量应为90~10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优质蛋白质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肉、鱼、蛋、奶等)和大豆类食物(如豆腐等)。

(4)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产褥期机体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此时的需要不仅为母体本身亦为新生儿的成长所需。例如,维生素A每日需1200微克视黄醇当量,比平时要增加400微克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都要比未孕时增加0.5毫克,维生素C的摄入量每日应增加30毫克,达到130毫克。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钙、铁、锌。钙是建造骨骼的主要成分,乳母每日随乳汁约分泌钙300毫克,如不注意补钙,很易造成产妇缺钙,所以产妇每日钙的摄入量要比未孕时增加400毫克,达到1200毫克;由于分娩时大量失血,产妇皆有贫血的趋势,故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铁的摄入量,产妇每日铁的摄入量应达到25毫克;锌对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有重要意义,产妇每日锌的摄入量应达到21.5毫克。此外,碘、硒的摄入量亦应有相应的增加,产妇每日碘、硒的摄入量分别为200微克和65微克。

(二)哺乳期需要补充的营养

1.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要

(1)能量:哺乳期妇女对能量的需要量较大,除满足自身的能量需要外,还要供给乳汁分泌所需。人乳所含能量约为2928千焦(700千卡)/升,母体能量转换成乳汁能量的转换率为80%,乳母体内消耗376千焦(90千卡)的能量才能供100毫升乳汁,按每天泌乳800毫升计,则乳母每日需额外增加能量3012千焦(720千卡)。另外,哺乳期基础代谢率升高10%~20%,相当于每日增加836千焦(200千卡)左右。妇女在正常怀孕条件下,所储备的脂肪可为泌乳提供约1/3的能量,其余2/3要由膳食供给。我国规定乳母每日能量的摄入量为在孕前的基础上增加2,092千焦(500千卡),如原为一轻体力活动妇女,每日能量的摄入量为8786千焦(2100千卡),此时则为10878千焦(2600千卡)。衡量乳母摄入能量是否充足,可依泌乳量和母亲体重来判断:一是泌乳量能否满足婴儿需要;二是母亲体重较未孕前下降为能量摄入不足,过重则表示能量摄入过多。

(2)蛋白质:乳母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和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人乳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1克/升,如每日泌乳800毫升,则需蛋白质8.8克,但由膳食蛋白质转化为乳汁蛋白质的转换率为70%,故泌乳800毫升则需消耗蛋白质12.6克。如果膳食供给的蛋白质生理价值低,则转变成乳汁蛋白质的效率会更低,所需消耗的蛋白质则更多。因此,乳母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原基础上增加2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1/3~1/2。

(3)脂肪:脂肪是婴儿能量的重要来源,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皆需要脂肪。乳汁中脂肪含量和脂肪的脂肪酸组成与乳母膳食脂肪摄入量和脂肪酸组成密切相关。乳母应多吃些鱼类,尤其深海鱼类,可以增加DHA的摄入量,有利于婴儿脑神经和视力的发育。乳母脂肪的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25%左右为宜。

(4)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①钙。母乳一般含钙量为340毫克/升,以每日泌乳800毫升计算,乳母每天通过乳汁分泌排出的钙接近300毫克。因此,为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及母体的钙平衡,乳母钙的摄入量应增加,否则母体骨骼中的钙将被动员,用以满足婴儿的需要。有研究发现,如乳母不增加钙的摄入量,100天之内可以从骨骼、牙齿中动员2%的钙,虽然哺乳期母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有所增强,尿钙排出减少,但仍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乳母可因缺钙而患骨质软化症。我国建议乳母每日钙的摄入量为1200毫克。

②铁。人乳中铁含量很低,增加乳母的铁摄入量可使乳母血清铁水平升高,但对乳中的含铁量影响不明显。哺乳期6个月内,平均每日由乳汁排出的铁量很小,约为0.25毫克,但母亲分娩时随失血损失较多的铁,约为250毫克,为防止乳母贫血,建议乳母每日铁的摄入量为25毫克。

③锌。锌与婴儿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等有密切关系,还能提高乳母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乳汁中锌含量与乳母膳食锌摄入量有关,故乳母的锌摄入量应当增加。我国建议每日锌的摄入量为21.5毫克。

④碘。乳母的基础代谢率升高,能量消耗增加,故碘的摄入量随之增加。乳汁中碘含量高于母体血浆中的浓度,乳母摄入的碘可立即出现于母乳中。我国建议乳母每日碘的摄入量为200微克,比一般成人高50微克,同孕妇摄入量。

(5)维生素

①脂溶性维生素。人乳中维生素A的平均浓度为11微克视黄醇当量/100克。北京报道,城市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为12.45微克视黄醇当量/100克,而远郊仅为4.75微克视黄醇当量/100克,此与乳母每日摄入量有关。婴儿维生素A每日适宜摄入量为400微克视黄醇当量,为了满足婴儿的需要我国推荐乳母每日维生素A的摄入量为1200微克视黄醇当量,比一般妇女多摄入400微克视黄醇当量。我国膳食中维生素A一般供应不足,故乳母应注意多选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维生素D几乎完全不通过乳腺,因而乳汁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婴儿必须多晒太阳或补充鱼肝油及其他维生素D制剂以满足需要,但乳母本身亦需要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我国建议乳母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10微克(相当400国际单位),为了满足需要,乳母可多晒太阳或在户外活动。维生素E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乳母每日的适宜摄入量为14毫克。

②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能通过乳腺从乳汁分泌,且多能自动调节其在乳汁中的浓度。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随乳母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维生素B1能促进食欲和乳汁分泌,如果乳母膳食中缺乏,则导致乳汁缺乏,严重缺乏可引起婴儿脚气病,故乳母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1的供给。人乳维生素C的含量约为50毫克/升,如每日泌乳800~850毫升,则每日随乳汁将排出40~42.5毫克,我国建议乳母每日维生素C的摄入量为130毫克,比一般成人多30毫克,其他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B6、B12等基本与孕妇的摄入量相同或略高。

(6)水分:乳母每天摄入的水量与乳汁分泌量有密切关系。水分不足时,乳汁分泌量减少,故乳母每天应多喝水和多吃流质食物,如排骨汤、鸡汤、鱼汤、汤面等,以补充水分和营养。满足泌乳的需要。

2.哺乳期妇女营养对乳汁成分的影响

母亲营养状况对乳汁成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常膳食中宏量营养素稍低对乳汁的营养成分影响较小,甚至无影响,但当乳母营养状况极差时会产生影响。据印度报道。当乳母摄人低蛋白质(21克/日)和低能量(5439千焦/日)时,每日补充40克蛋白质,则可使母乳中蛋白质含量由0.92%提高到1.34%。人乳中各种脂肪酸的组成则随母亲膳食摄入而有所改变。乳母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时,则母乳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亦增多;如乳母每日补充鱼油或进食海鱼多,则其乳汁中DHA含量亦增高。

(2)人乳中的主要无机盐(钙、磷、镁、钠和钾)的浓度不受母亲膳食影响,但硒和碘的摄入量与乳汁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尚不明确。

(3)人乳中维生素含量依赖于母亲现时的维生素摄入量及其在体内的储存,但其相关性因维生素而异。母亲维生素摄入量长期不足,可能导致其在乳汁中的含量下降。多数维生素经补充后。母乳中含量都会提高,尤其比较缺乏者,补充后效果更加明显。

(4)人乳中有些营养素如钙和叶酸的含量,在母亲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消耗母体的储存或破坏母体组织来达到应有的水平,对此类营养素应注意供给充足,以免损害母体健康。

(5)母亲营养素摄入水平高于推荐的膳食摄入量时,其乳汁中该营养素的水平通常不会异常升高,但维生素B1、碘和硒例外。

(6)有研究提示,母亲营养不良可降低乳汁中一些抵抗疾病的活性物质。

二、饮食宜忌

(一)产褥期饮食宜忌

凡有营养的食物,产褥期均可食用,如各种肉食、鱼类、蛋类、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均无特殊禁忌,但下面一些食物不应缺少。

(1)米粥稀饭或小米粥除含多种营养成分外,含纤维素也较高,并含有较多水分,有利于大便排出,也有利于消化吸收。。

(2)挂面挂面营养较全面,在汤中加入鸡蛋,食用方便,富有营养且易消化。

(3)营养汤鸡汤味道鲜美,能促进乳汁分泌以及产妇身体康复,也可以用猪蹄汤、鲫鱼汤、排骨汤、牛肉汤等与鸡汤轮换食用。

(4)鸡蛋鸡蛋中蛋白质及铁含量较高,并含有许多其他营养素,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还无明显的“滞胃”现象,对于产妇身体康复及乳汁的分泌很有好处。每日以吃2~3个为宜,一次吃得太多胃肠吸收不全,既不经济,对身体也无补益。

(5)红糖含铁量比白糖高1~3倍,妇女产后失血较多,吃红糖可以促进生血。红糖性温,有活血作用,对于产后多虚多淤的病理特点尤为适宜,能促进淤血排出及子宫复原。

(6)蔬菜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要多食绿叶蔬菜。

(7)新鲜水果新鲜水果色鲜味美,能促进食欲,还有帮助消化及排泄的作用,产妇每日可适当吃一些。

产褥期里对于生冷食物应予禁忌。除水果外,生食不易消化吸收,对产妇不利。一些冷食、冷饮,如西瓜、冰棒、冰淇淋等应少食或不食,因为冷类食物有促进血凝作用,与产后多淤的体质是不相符合的,否则会出现恶露不下,或产后腹痛等多种疾病。

对于辛热类食物亦应少食。如葱、姜、大蒜、辣椒、花椒等,在做调味料时,宜少放一些,因为过食有生热之弊。

(二)哺乳期饮食宜忌

(1)乳母膳食应当注意不能用肉汤、鱼汤代替肉类。炖的鸡汤、肉汤和鱼汤味道鲜美,十分可口,可以刺激食欲。因为肉内的一些含氮化合物,如肌酸、肌酐、嘌呤碱等都溶在汤里,还有少量氨基酸,这些含氮浸出物有刺激消化液分泌的作用。此外汤里还有少量B族维生素,也许还有少量铁,这要看煮汤用的肉是否含红色瘦肉,但这些营养素含量极少。煮肉汤时,蛋白质遇热凝固,使其大部分保留在肉内。所以一定连汤带肉一起吃,才能得到哺乳所需的蛋白质。如果因为喝汤占去胃的容积不能吃饭时,可把喝汤安排在饭前1~2小时,利用汤引起食欲,又不占去吃饭时胃的容量,使乳母吃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