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经
11938000000033

第33章 熊经鸟申——运动养生(9)

语见《老子》第四十六章。古人认为,不为名利所诱惑,不见祸害而恐惧,秉性仁爱,宽厚而舒畅,知足常乐,这样便是具有益于养生的气质。相反,那些喜欢别人阿谀自己的人,必定是易为名利所诱惑的人。《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二》指出,原来获得已经不少的人,却还在贪得无厌,必然临危而败灭。三国时魏国人王弼的《老子·四十四章注》也指出,贪货无厌,其身必少。换言之,对财利物质贪得无厌的人,对其自己身心必爱惜得很少。三国时嵇康的《答难养生论》指出,知足的人,常不贪求身外之物;不知足的人,对身外之物常无所不求。因无所不需求,故总感到不满足和自己贫乏;无所需求的人,则在任何情况境遇下,都会感到满足和无更多的需求。

据《庄子·让王》载,孔子曾对弟子颜回说:“你家中贫困,处境卑贱,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有城外的五十亩地,足够供稠粥;城内的十亩土地,足够穿丝麻;弹琴足以自求娱乐,所学先生的道理足以使自己感到充实。我不愿意做官。”孔子欣然改变面容,说:“你的意愿好啊!我听说知足的人,不以利禄自累;审视自得的人,损失而不忧惧;进行内心修养的人,没有官位而不惭愧。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现在在颜回身上才看到它,这是我的心得啊!”

贵真篇

道教把得道的人尊称为“真人”,指的是精神内守,精纯全真,在物欲横流的现代想找到一个“真人”已经很难了,你我能否在片刻之间还自己一颗真心呢?

道在不烦。

语意:养生之道在于不复杂。

语见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教诫篇》。如果想长生不老,就应当遵循具有补益作用的养生法则。何为此类养生法则呢?《养性延命录·教诫篇》指出,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不思色、不思胜、不思负、不思失、不思得、不思荣、不思辱,心不劳、形不极、常导引、纳气胎息,但尔可得千岁。换言之,只要能不为衣食而费尽心思,不使声色扰乱心神,不存有争强好胜之心,不患得患失,不考虑自身的荣辱,心神安静,形体不过度劳累,并且经常作导引、吐纳,呼吸极其缓慢深长,每次吸气都深入丹田,如同胎儿一样气息微弱,便可延年益寿。

明代养生家孙文胤的《丹台玉案·除烦诀》指出,无明为障,莫大烦恼。种种多碍,自性明了。肝火上炎,如焚如燎。矧此沉疴,识之宜早。所谓无明,即是没有智慧之意。佛教认为,由于无明而不了解正理,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烦恼行为,以至于使人永远处于痛苦之中。可见,无明是修炼的障碍,这是人生最大的烦恼,它使人不能明心见性。像肝火上炎这样的小病尚且常使人心急火燎、如坐针毡,更何况像无明这样阻碍认清本性的大病!所以,凭大智慧悟道,是去除烦恼的根本途径。《养性延命录·教诫篇》指出,清除人的各种性情,有心却不用它思虑过甚,有口却不用它过多说话,有身体却不因此而追求安逸生活;即使有了安逸的生活,也能经常劳作运动,喜欢某些事物也不刻意追求。用这样的方法养生,不知道日子在一天天地过去,也不知道身外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还哪里有什么烦恼啊!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

语意:修真得道的人,睡觉时不做梦。意谓养生的人,没有奢求。

语见战国《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据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教诫篇》引《慎子》指出,白天没有所思,夜里便无所梦。张道陵活了一百几十岁,身体极其强壮。他总结养生之道认为,不要长时间走路,不要长时间坐卧,不要长时间看东西,不要长时间听声音,不要饱食终日,不要大醉,不要过度忧愁,不要过度悲伤。养生修炼中要使精神与形体保持中和,不能过度劳累。能做到中和的人,肯定会长寿。

庄子家境贫寒,无力养家糊口,经常穿着破衣和草鞋,在濮水边上钓鱼。尽管这样,他却乐在其中。楚王知道庄子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想请他做官,便派两位使者去请庄子。使者好不容易在河边找到庄子,恭敬地说:“先生,楚王仰慕您的才华,想请您去楚国辅政。”庄子双目微闭,不予理睬,使者又重复了一遍。过了好久,庄子才慢悠悠地问:“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楚王把它用绸缎包好,装在檀香木匣中,放入庙中烧香供奉,这是真的吗?”使者点头称是。庄子又问:“这只神龟是情愿死后留几块龟甲让人们供起来呢,还是愿意活着在泥里爬?”使者说:“它宁愿活着在泥里爬。”庄子说:“两位请回吧,我也宁愿在泥里爬。”

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语意:常使心态保持恬淡清静的状态,人的神气就自然充满,这就是养生的人最佳的健康长寿之药。

语见《千金翼方·引语》。古人常说,“心如猿,意如马”,意思是说人心易动难静,这样心神动而外泄,人就容易衰老。有些人,尤其是有多年生活经验、形衰气弱、精血耗散、神气失养、阅历万千、思虑无穷的老年人,其心神更是易动难静。因神气躁动,不仅损神,且伤精气,因而有损健康。故对这类心猿意马的人来说,做到清心静神更为必要和重要。

《道德经》认为,人的心神安静是克服躁动的生命主导因素。养生的人定要具备恬淡朴素的心神意识,尽量排除非分的杂念和欲望,一心维护清静,使精神情绪安静恬淡而不为非分之想所躁动。《黄帝内经》指出,内养心神而无非分思想与杂念,整日以恬淡愉快作为养生要务,以达到自己心安理得的目的,这样就可身形四体不受病邪干扰,精神情志也无耗散,则人体寿命可延长。《化性谈》指出,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有人惹你,不要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成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身养生之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这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精神就会为我所用;不能降伏住,精神就是妖孽,会伤害身体了。

养静为摄生要务。

语意:养静是养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燕居》。静心养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养生思想。曹庭栋认为,心神不用不动是不可能和很难做到的,但须动而不妄动,须专一不杂,用之不过,这也具有静的含义。曹庭栋对心静的这一认识的发展,从理论上更合逻辑,从实践上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儒、释、道三家的养生思想异曲同工:儒家从立命做起,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化性谈》指出,养生治病需要分开三界、理清三曹。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有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有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有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药是无效的,可惜世人常不清楚这一点。若是本性不动,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之人,便是志界,也就是佛国的境界;若是心无一物,常乐无忧,便是意界,也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贪得无厌,多忧多虑,便是心界,也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为名为利,争贪斗狠,便是身界,也就是地狱的境界。所以说,志界是佛国,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狱。如果剔除佛家因果报应的思想,《化性谈》的主张可以这样理解:天堂或者地狱并不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它只不过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中。若是把天堂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心无一物,常乐无忧,这样的人便是生活在人间的天堂了。

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语意:端坐入定后能达到忘记物我、泯灭是非的精神状态,即不吃不喝不睡的妙境。

语见明代戏曲作家高濂的《遵生八笺·坐忘铭》,此为道家修炼坐忘的最高境界。《坐忘铭》指出,少说话就不会损伤元气,少想事则不会生出烦恼;神气充足则头脑聪慧,正如烛光内照;不怒不恨则神气和畅,心地自然清凉;无所奢求,自然不会讨好他人;不执著于物我,才可以随遇而安;没有贪心便能知足常乐,不苟且又何必害怕见君王;断绝饮食(指道家的辟谷术),唾液自然会充满口中;呼吸平稳,真息自然缓慢而深长;每次吸气都深入丹田,会同胎儿一样气息微弱。若遇到外界侵扰,会使形体损坏、神气散失;若有内心思虑,精神会在梦幻中离开身体,而身体会像僵尸一样;精气泄漏了,身体就会归葬大地;心神不内守,神气就会处于死亡之地;去掉了各种纷乱的念头和思想,人的元神才能够显现;魄的功能受到抑制之后,魂的作用才会发挥出来;万物变化的奥妙是没有穷尽的,但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其固有的规律;真精潜藏于恍恍惚惚的状态之中,无形无象的道混杂于渺渺茫茫的境界里;大道有如万物一样变化无穷,鬼神也难以测度它的踪影。

古人认为,病源于心。若能达到道家坐忘境界,心神安宁到极致,疾病从哪里发生呢?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语意:不看非分之物,不听非分之音,谨保心神的安静,身形自然完整。

语见《庄子·在宥》。《老子·四十五章》指出,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涂光社先生的《庄子范畴心解》认为,“静是一种精神境界,摆脱了烦扰浮躁,安详平和,冷静深沉,寓动于内。对于一个人而言,能够做到无欲清静,也就恢复了自然素朴的本来面貌”。明代养生家孙文胤的《丹台玉案·贵达诀》指出,“静坐观空,皆为幻景。死生大事,蝶梦泡影。达者视之,千古一瞬。何与天真,日月凛凛”。此即是说,打坐入静,使心灵澄空。观想空空如也的宇宙,世界万物不过是一种幻象而已。人的生死,不过如庄子梦到蝴蝶,也如水中的泡影一般,是变化无常且又时间短暂的。通晓事理的人,看人的一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罢了。然而,天真之气是永无止境的,如日月一般,长生于宇宙之中。换而言之,无形的天真寓于有形的世界里,抱神守静才可超越生死。

《庄子·齐物论》中说,庄子梦为蝴蝶,不知自己是庄周;然而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是庄周。于是,他不知道本来是庄周刚才梦为蝴蝶,还是本来是蝴蝶现在梦为庄周。庄子曾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但在这里又说梦为蝴蝶。实际上,梦与不梦不过是他说理的方式,而不是说他真的做了这样的梦。庄子是想通过这则寓言说明,梦与醒是相对的,万物的分化也是相对的。自其变者观,万物有分别;自其不变者观,万物都是一样的。真正的达观者需要领悟到,有形的世界是变化不定的,从得失到生死,都是相对且短暂的。人若能看淡了得失和生死,才能归心于虚静的天真状态。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语意:心神清静则神气潜藏于内而安,心神躁动则神气易消亡而多病。

语见《黄帝内经》。神气顺应自然则清静而正,悖逆自然则躁动不宁,故西汉时刘安的《淮南子·原道训》指出,人的心神、情绪和精神,如能做到恬淡清静且每日充实则健壮,如每日躁动不安且损耗多则易衰老。

《庄子·达生》中记载了“呆若木鸡”的寓言。据说齐王喜欢斗鸡,有一位叫纪渻子的为齐王养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齐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十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了,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齐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后来,人们用“呆若木鸡”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但在《庄子》的寓言中,呆若木鸡的斗鸡看上去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实际上正是斗鸡追求的最高境界。闻风而动者,功力肤浅;目光犀利者,外强中干。真正的高手,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看似纹丝不动,静如木鸡,周遭却充满杀气,无须出招,已令对手惶恐不安,魂飞天外。斗鸡如此,养生也是一样。

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

语意:精神圆满的境界是无所追求、无所丧失、无所舍弃,不因外物而改变自己。

语见《庄子·徐无鬼》。明代养生家孙文胤的《丹台玉案·破拘诀》指出,“神圆则融,脉胶则括。抱此沉忧,天机宜活。潇然散步,洒然独乐。解挛释拘,生意灼灼”。此即是说,精神圆满才能使人融洽快乐,血脉不通畅就会使体内的气血淤滞。所以,人要安乐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活动。散散步,走走路,悠然自得,把身体内的紧张和拘谨完全消除掉,就可以保持长久的精力旺盛。

无所追求也就无所丧失,不计较得失也就不会因外物而改变自己,这样精神也就归于圆融了。《庄子·齐物论》上说,丽国有个美女,是丽国在艾地戍守边界人的女儿。当晋王开始得到她的时候,她哭得泪水湿透了衣襟;等她到了晋王的王宫里,和晋王睡在一张舒适的床上,同吃美味的牛羊猪狗肉时,才后悔当初不该哭泣。人们受限于自己的认知,不清楚不曾拥有的事物是好还是不好。不经历时担心害怕,一旦经历后才发现,当初的担心根本是不必要的。得失与生死也是同样道理。庄子指出,人怎能知道死后不后悔活着时不该贪生呢?梦中开怀畅饮,醒了之后却要痛哭流涕;梦中痛哭流涕,醒了又去狩猎取乐。当人们正在梦中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睡梦中还占卜他梦中之梦的吉凶,醒了之后才知道是在做梦。只有特别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生是一场大梦,而愚昧无知的人,自以为很清醒,斤斤计较于得失恩怨,待大梦醒后,才知道这样毫无意义。只有忘掉生死岁月,忘掉是非恩怨,才能畅游于无穷的境界。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语意:善于养生的人用心好像镜子,已照的不去送,未照的不去迎,正照的不留痕迹,所以能够经得起考验而不受损伤。

语见《庄子·应帝王》。明镜照物,会如实反映外物的形象,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每次映照都不会留下痕迹,所以镜子映照万物而不会受伤。养生者用心若是也能达到不拒、不追、不留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合于自然,这就是道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