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经
11938000000013

第13章 与时消息——四季养生(1)

大要篇

“天人相应”是四季养生的整体观,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当今,随着自我养生之风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四季养生的作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四时偕行,方能百病不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语意:春夏保养阳气,秋冬保养阴气,这是养生之道的根本原则。

语见《黄帝内经》。这是四季养生的总原则,《黄帝内经》指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也就是说,顺应四时的变化,是养生之道的基本原则。如果违反此道,就会摧残气元、损坏身体。阴阳四时,是万物生长的起点和终点,也就是生与死的本源。违反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则重病不侵。能够顺应四时,才可以说是懂得了养生之道。这种养生之道,圣人会去奉行,愚者却不能照做。

古人依据天人相应的理论,总结出五运六气之说,认为一年四季表现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一切生物相应地会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具体来说,人类的生理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春夏气温升高,人体气血趋向于表,肌腠疏松,于是人在春夏之时表现有脉象浮而大、多汗而少尿;秋冬气温下降,人体气血趋向于里,肌腠致密,于是人在此时表现为脉象沉而小,少汗而多尿。因此,若对季节性变化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养身体,则必然使生命受到损害。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

语意:太多地消耗精神,就会使人体枯竭;过度地劳累形体,就会使人死亡。意谓春季应当注意保养精神与身体。

语见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教诫篇》。四季气候变化无常,有时会出现逆季节性变化,例如春季会有倒春寒现象,俗话说“春寒冻死牛”,实际上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春天随着天气变暖,人的毛孔开始扩张,当冷空气突然来临,极易使人患病。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保持平和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对保护身体的健康、预防疾病是极其有益的。

养生修炼中的精神调摄是极重要的一环,历代养生家对此都极为重视。张湛在《养生要集》的叙中说:“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事,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已往,义可备焉。”由此可见,对精神的保养与调摄应当放在养生修炼的首位。比如在春季,人的肝气旺盛而生发,使人精神焕发。但是,人的肝气生发太过,就会出现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四肢抽搐等现象。因此,春季的调养,重在调肝。调养肝脏,首先应调神。因为肝气生发太过或肝气郁结都与人的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因精神焕发,过于劳累,不加节制,会使肝气生发过甚;人因阴雨连绵,心情不快,也会使肝气郁结而不生发,由此导致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病情加重,或引发旧病等。正因为如此,静心养性,求得心平气和,使肝气有生有节,将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

语意:养脾即可养气,而养气是养生的关键。强调四季养生应当注重养脾。

语见《图书编·脏气脏德》。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于春夏秋冬四季之外,又加入长夏,构成五季,与五行及人体五脏相对应。随着季节的变化,五脏的机能强弱也会相应地发生周期性变化。四季养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针对五脏的周期性变化,扶弱抑强。然而,调理脾胃始终是养生的重点,因为脾胃机能好了,自可养身。养脾也要静心,以精神的调摄为主:一是要心平气和,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二是要静心养气,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耗心气,使心气平和,进而滋养脾脏,养脾即能健胃。对于四季的多变气候,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加上饮食的调养,健脾的功效才会非常显著。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有化生营血之功。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而人身的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因此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可见,从调养脾胃为出发点进行养生,也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一个重要法门。

凡天地之气,顺则和,竞则逆,故能致灾咎也。

语意:凡是天地之气,与之顺应就会和畅,与之争逐就会不顺,还会导致灾祸。

语见明代养生家万全的《养生四要·法时》。人类从出现在地球上开始,就感受着四季变化对身体及全部生活的影响。长期的生活经验告诉人们,如果对四季的变化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养身体,则必然会吃大亏。

《黄帝内经》中指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此即是说,中古时有养生达到“至人”程度者,他们以淳厚的道德品质来全身心地研究与实行养生方法,所以其行为与精神可以顺应阴阳消长及四季变化,能够摆脱世俗间的纷扰,保全天真之气,因此可以形体健壮、精神充沛、耳目聪明,这样可以延年益寿。相反,若是违逆四季气候的变化,则必然会给身体带来损害。《黄帝内经》认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此即是说,春天违逆了养生之道,少阳之气就不能发挥生发的作用,这样肝气就会内变;夏天违逆了养生之道,太阳之气就不能发挥成长的作用,这样心气就会内虚;秋天违逆了养生之道,则太阴之气就会失去了收容的作用,这样肺气就会胀满;冬天违逆了养生之道,则少阴之气就不能闭藏,这样肾气就会消沉而功能衰减。

四时之食,各有所宜也。

语意:四季所吃的食物,要与各季节的气候相适应。

语见明代养生家万全的《养生四要·法时》。《月令》认为,春季人应当吃麦与羊肉,夏季应当吃豆类与鸡肉,秋季要吃芝麻与狗肉,冬季要吃黍与猪肉。可见,因时而食的养生传统是由来已久的了。万全的《养生四要·法时》中指出,“春木旺,以膳膏香助胃;夏火旺,以膳膏腥助肺;秋金旺,以膳膏臊助肝;冬水旺,以膳膏膻助心。此所谓其不胜而助之也”。这也就是说,四季养生宜根据脏腑的旺衰,相应地从饮食上加以调节和保养。

饮食调养,宜因时、因人而异。就季节而言,古代养生理论一般都是依五行生克配食的。南朝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认为,“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尤顺天理”。也就是说,因春主肝旺,故春不宜食肝;夏主心旺,故夏不宜食心;秋主肺旺,故秋不宜食肺;冬主肾旺,故冬不宜食肾;四季之末主脾旺,故长夏不宜食脾。如能在相应的季节不食上述五脏,则是顺应天地自然养生之道。清代养生家尤乘在《寿世青编》中指出,“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要增辛减却苦,秋辛可省便加酸,季月可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也就是说,春季要忌吃或少吃酸味食物而宜吃甜食,冬季宜吃苦味而不宜吃咸味食物,夏时宜多吃辛辣味而忌吃或少吃苦味食物,秋季忌吃或少吃辛辣而宜多食酸味食物,每季的第三个月或长夏时宜吃咸味而应忌或减食甜味食物。这样根据五脏的五行生克制化,注意五味食物的宜忌,一般都可以使人平安少病而延寿。

四时之气,如春风、夏暑、秋温、冬寒,皆能伤人成病。

语意:一年四季之中,春风、夏暑、秋温、冬寒,都可能使人生病。

语见明代养生家万全的《养生四要·法时》。宇宙好比是一个硕大的身体,身体好比是一个小的宇宙,前者的变化常常会影响后者。《养生四要·法时》中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木腐而蠹生,堤穴而水入。以身之虚,逢天之虚,又直上弦前、下弦后,月廓之空,重感于邪,谓之三虚。如是病者,微则笃,盛则死矣”。此即是说,病邪之气聚集所在,其正气必然虚弱,这正如木材腐烂就会生虫,河堤有洞穴水就会侵入一样。自己身体的正气虚弱,又遇上天时之虚,再加是上弦月之前、下弦月之后,月亮亏损之时,重复感受这些病邪之气,就叫做三虚。若是患病的人,稍受邪气感染,病势就会加重;若受邪气严重感染,就可能会死亡。同理,正常的季节性气候变化,都有可能使人生病,若是反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会更大。《养生四要·法时》中指出,如果四季气候变化反常,即春季应当温暖反而寒冷,夏季应当炎热反而凉快,秋季应当凉爽反而炎热,冬季应当寒冷反而温暖,这便是天地的肃杀之气,对此要十分谨慎,以免发生瘟疫。此外,大寒大暑,大风大雾,都应当躲避,不能自恃身体强健而不知回避。《诗经》中所说的“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也是这个道理。

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甚大,养生者不可不察。谨慎地对待四季之变,做到生活起居有规律、有节制,不为食色所伤,那么,即使有贼风苛毒,也不能遭其伤害。

与其病后才服药,孰若病前能自防。

语意:与其等到生病后才去服药治疗,不如生病前就自行预防。

语见明代养生家万全的《养生四要·却疾》。疾病发生后才去用药治疗,就好比已经口渴了才去打井一样,已经太晚了。所以古人养生,特别重视“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重视预防疾病。四季气候变化,易引起人体疾病,如何以药物加以预防呢?唐朝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芪等丸一两剂,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日则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也就是说,春季服小续命汤五剂和各种补散一剂,夏季最热时服肾沥汤三剂,秋季服用黄芪丸等一至两剂,冬季服用相宜的药酒两三剂,直至立春那天即停服。如果依此法坚持服用,就可长年百病不生。这里提到了三个养生药方:一是小续命汤,中医祛风代表方,药物组成为防风、桂枝、麻黄、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防己、黄芩、附子,另加姜、枣煎;二是肾沥汤,不同方剂书中略有不同,多以羊或猪肾为主药,可补诸不足,主治五劳、六极、八风、十二痹;三是黄芪等丸,具有健脾益气之药效。

虽然唐朝名医孙思邈言之凿凿,但因人的年龄有老壮之别,生活有丰俭之分,天时有寒热之异,体质有先天与后天的种种不同,故药物养生应当慎之又慎。若欲以身试药,最好事先征求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春季篇

春季五行属木,在人体对应肝,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春三月要夜卧早起,多散步,使志气生发旺盛。

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

节情欲以葆生生之气,少饮酒以防逆上之火。

语意:春季万物复苏,当晚睡早起,节制情欲以保存精气,少喝酒防止上火。

语见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阳气上升,天地间充满生气。正因为如此,冷谦认为春季养生既要注意保存精气,又要少吃辛辣之物,避免上火。

中医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与自然界的天地相应。春天这三个月里,自然界从寒冬萧静闭藏的情况开始苏醒过来,推陈出新,一切生物都充满生机,大有欣欣向荣之势。所以,人逢春天,也要有充满生机的表现,要使情志向活泼的方向发展。春季养生的总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即已提出,即“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此即是说,春季的三个月中,为陈旧的万物发新芽之际,天地间一派生机蓬勃,万物也繁荣新生。人生活在如此生发的季节,也应每日晚睡早起,起床后在庭院中散步,使头发披散、身形放松、衣服松解,以反映志气的新生,使生长旺盛而勿摧残杀戮,让给予的多而勿掠夺,让赏赐的多而勿惩罚,这都是春季生发的反应,是人逢春季的养生法则。如果违背了春季养生的总原则,很容易耗伤春主之脏的肝气,至夏季将患寒邪为病,使之本该茁壮成长的反而减少。

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

用摅滞怀,以畅生气。

语意:春天气候渐暖和,人们应当常去园林亭阁、空旷敞爽的地方走走,以驱除郁滞的情怀而使生气欢畅。

语见金代全真道士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丘处机认为,春季阳气开始回升,万物刚刚萌发,正月、二月,时冷时热。年岁较高的人,多有陈旧的慢性病,初春有阳气攻伐,常感精神昏沉困倦,旧病遂起。加之去岁冬天,因冷而围炉向火、热气熏衣,并多进烧烤食物致酿积滞之病,至春天时易发泄出来。故于春季人常表现发热头昏、四肢无力、腰脚懒动等症状,这都是去冬蓄积的病症,应当经常注意此类发病征兆。如初觉此冬春积疾已发作,不可当即就用疏泄利导的中药,以免伤损脏腑,另发其他疾病。较稳妥的办法是,选用消去风邪、使气平和、清凉胸膈、涤化痰饮的药方;或用食疗的办法,选药性微凉且有利消化吸收的方剂,酌情加以治疗,上述诸病症自可消减。若并无任何不适症状,则不必服药,可常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这是春季很好的养生健身活动,可以有效预防上述症状的发生。

春天是万木争荣的季节,人亦应随春生之势而动。春季的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散步地点以选择河边湖旁、公园之中、林荫道或乡村小路为好,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新。散步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利于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语意:春天夜晚当睡则睡,清晨早起,到户外散步,头发不要扎紧,使全身都感觉舒适。

语见《黄帝内经》。中医认为,从立春至春分,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脏腑素有旧疾,则可能在春季复发。因此《黄帝内经》主张春季应增加户外活动,这样既可以舒肝健脾、舒经活络,又有消除体内积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