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寺之谜
11937100000045

第45章 何为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 “三绝”指的是堆绣、壁画和酥油花,为何说它们是塔尔寺的“三绝”呢?它们又分别“绝”在哪里呢?

所谓的堆绣,就是用各种颜色的棉布或绸缎,裁剪成各种图案,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织而成的艺术品。堆绣按照其手工做法不同分为“平剪堆绣”和“立体堆绣”两种,前者是将各色布料堆贴在事先设计好的图案上,用彩线或金银线镶边而成,后者则是用各色绸锻并剪成佛像、景物、花卉等多种形状,然后充塞羊毛或棉花使其中间凸起,再用丝线绣织,整体图案极富有立体感,人物形象逼真,故人们又将这种做法称之为“立体刺绣”。堆绣的成品,色调和谐,手法细腻,工艺精湛,堪称艺术珍品。因此,其堪称塔尔寺的一绝。

塔尔寺堆绣的题材和内容大都以宗教文化为主,在塔尔寺的堆绣中,代表作品有《十六尊者显神通》、《十六尊者像》、《十八罗汉》、《蟠桃会》和汉文“寿”字形堆绣等,其中,大经堂中悬挂的《十六尊者显神通》和《八仙过海》是两幅大型绝妙的堆绣佳作。堆绣中人物形象或降龙、或伏虎、或降魔、或返老还童,其造型皆达到了静中有动、生动传神、惟妙惟肖的境界。

塔尔寺的壁画遍布于内殿高大的墙壁上,重彩工笔,描绘精致,富有装饰效果和浓厚的印、藏风格。这些绘画每隔一定时间就加以刷新,所以,人们看到它们始终是色彩鲜艳、清晰醒目的。

那么,塔尔寺的壁画都有哪些基本色彩呢?寺僧们又是如何通过搭配这些基本色彩来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壁画的呢?

塔尔寺壁画的基本色是红、黄、蓝三种,兼用绿、白两色。多采用对比的手法,冷、暖色交替使用,层次分明。用冷、暖色表现人物的性格,是该寺壁画特点之一。和善安祥的用暖色调;凶狠狰狞的用冷色调,这就强烈地突出了主题,获得了一种明艳醒目、富丽堂皇的效果,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么,塔尔寺的壁画内容跟堆绣一样吗?

由于塔尔寺是一座佛教古刹,因此,其壁画与堆绣一样,都以宗教文化为主,反映着善恶宿命论的观点。很多壁画是佛教经典的插图,从人物的表情里,也可以看出其善恶、凶暴、欢乐、忧愁、愤怒、优美和丑恶的特点。再加上那些山水、花草、鸟兽等多种形式的壁画和雕刻,烘托出一幅幅奇妙的“仙境”。比如该寺讲经院里的九幅布幔画便给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讲经院正中的墙上挂着九幅画,中间一幅是身着大红镶金袈裟、头戴桃形尖顶黄帽端坐“宝位”的“宝贝法王”(民间对宗喀巴的尊称),面向大金瓦殿,目光炯炯有神,显得十分威严。那左右八幅绘的是密宗佛像,采用的是意象创作手法,画面上的人有的三头六臂,有的多头多臂,意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有回天之力的神功。外围还有许多身披袈裟虔诚诵经的佛像,他们个个稳坐莲花台,手捻佛珠,身边祥云缭绕,呈现出一派神话景象。

塔尔寺壁画还有一个颇为神奇的特点,那就是其画法的巧妙,塔尔寺壁画的笔锋细得像针尖,在大拇指大小的一点布上,就能绘一个完整的佛像。即便是雕刻在琉璃砖墙上的一束束花草,工艺也非常精细。就算是抹去了颜色,那花瓣、花蕊、花茎和叶片,依然清晰可辨。

如果说制作堆绣和壁画,人们或许会习以为常,但是如果用油来做“花”,估计就会让人感到有些异想天开了!然而,青海塔尔寺的僧人们却能够把这种一般人都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变成现实。

当然,这里的油是酥油,它是深受藏民们喜爱的奶油类食物,这种用牛奶经过反复搅拌后提炼出的黄白色油脂呈凝固状,柔软细腻,可塑性极强。因此,藏民们才会想到用它来雕花。只是,用酥油来雕花源自何时何处呢?

传说认为,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以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将其视为礼佛珍品,献酥油花遂成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

那么,酥油花是什么时候被带到青海塔尔寺的呢?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每到正月十五,塔尔寺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人们做花、赏花,祈求吉祥平安,几百年来从未中止。

酥油花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从准备工作到正月十五正式展出时往往要历时三个月之久。由于酥油花的融点很低,15度就会变形,25度左右就会融化,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塔尔寺的僧人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为防止手温回暖,必须不时地浸冰水、抓冰块,让手指保持冰凉。如果没有对佛的虔诚之心和对宗教艺术的献身精神,是很难做到的。

酥油花虽名曰“花”,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神佛祖师、文臣武将、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山林树木、花卉盆景、楼台亭阁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因此,它才得以和堆绣、壁画形成塔尔寺“三绝”,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参考书目

《漫谈寺院文化——游览寺庙指南》 傅润三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 佟洵 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国著名佛教寺庙》 罗哲文 刘文渊 刘春英 主编 中国城市出版社

《西藏寺庙》 陈履生 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的佛教寺庙》 田奇 著 书目文献出版社

《中国的寺庙》 田尚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 赵光 著 北京旅游出版社

《五台山寺庙大观》 杨玉潭 周新玉 等 编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逛庙指南》 戴宏光 著 今日中国出版社

《中国殿观祠庙》 陈泽泓 陈若子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法门寺佛教文化奇迹——舍利·宝塔·地宫》 裴建平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中国寺观》 沈冬 傅谨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法门寺志》 李发良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十大名寺》 陈鸣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国寺考》 熊伯履 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白马寺》 米士诫 陈长安 编著 中州书画社

《西藏宗教》 尕藏加 著 五洲传播出版社

《佛界——神秘的西藏寺院》 杨辉麟 著 西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