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这件事情是很有可能的,相传佛祖圆寂时指明五台山是佛门圣地,佛教传入中国,得到皇帝支持,立足之后就向外发展,发展的首选就是五台山,双方斗争的焦点就是围绕在五台山建寺庙还是建道观。一些人分析认为,佛要普度众生就一定要有一个地盘,才能争取到众生,进入到众生的心中,才能够达到普度的效果,而道家要道法自然也要进入自然才能够取法自然,也需要一个根据地。但佛讲究佛缘,道也讲究道缘,偏偏最有佛缘的是五台山,最有道缘的也是五台山,而且道家早就占据了五台山了,他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最主要的还是佛道偏偏不能共存于一山。在当时佛教是新贵,道家是地主,看样子争斗是难免的了。但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毕竟都是修行之人,进行武斗那是大为不妥的,那当然只能进行文斗了,否则道家会“落个胜之不武,欺负外地人”的骂名。因此,历史上就有了焚经台上的佛道之争的传说了。白马寺也就成了这场争斗的永久见证人。
我们说,既是真的,又是假的。焚经事件,表面上看来是假的。佛的宗旨就是要普度众生,讲究“忍”,反对暴力与争斗;道家讲究无为,讲究道法自然,也反对争斗,因此双方不可能用这种焚经的方式来比较。事实上发生在东汉也是假的。因为东汉永平十四年(71年)中国道教还没有产生,更不会有道教经书。一般认为,《太平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国道教经书,出于东汉安帝、顺帝之际(107—144年),而“道教”一词,最早见于东汉五斗米道代表张鲁完成的《老子想尔注》一书。因此,佛教史专家们一般把这次事件看作是一个虚构的佛教故事。
但是在佛教发展过程中,佛教和道教的确是有着激烈的斗争过程的,只是在斗争中在相互汲取,相互吸收和借鉴,最后能够共处,而且有相互融合的趋势。这又是为什么呢?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传到中国,必有一个被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界认识、理解、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佛、道、儒之间发生争论,不但是正常的事,而且对于佛、道、儒各自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在社会上影响的扩大和深入,都有积极的作用。佛教是博大、宽容之教,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博大、宽容之学。所以,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佛、儒、道相互之间的关系,看主流,看大局,应该说是和平共存于中国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得到共同的发展进步,为教化中国社会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佛与儒、道相互关系的基本方面,即主要方面。焚经事件更多的可能只是传说,但佛教遭遇道教的挑战想来也在情理之中。自古以来,但凡新生事物的成长,没有不历尽坎坷的,佛教也不例外。所以说,焚经事件,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谁才是中国第一佛
在白马寺的伽蓝殿里,可能会看到一尊奇特的佛像,因为他很像中国人熟悉的关公,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知道,中国寺庙里都摆满了佛像,但大多是从印度进口的佛,在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中国人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佛。在《西游记》里我们看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后,唐僧被封为功德无量佛,孙悟空成了战斗功胜佛,最没有出息的猪八戒也成了净坛使者,他们都是中国人自己造的佛。其实在这之前,还有文殊菩萨,他的道场在五台山;观世音菩萨,她住在南海普陀山。这两位菩萨至少观世音菩萨要打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因为据说印度也有观世音菩萨,但他是男的,而中国的观世音却是女的,因而可以认为中国的观世音就是中国的佛,而不是印度的了。在这么多中国制造的“佛”里面,谁是中国第一佛呢?要解开这个谜,还得从白马寺的伽蓝菩萨说起了。
进入伽蓝殿,就会很自然地看到一副对联:“一德一心万载丛林资保障,群策群力千秋梵剎仗屏藩。”说的就是伽蓝菩萨是佛教的保护神即护法菩萨,这样看来,这位菩萨还是外来的。但事实上,他却是我们中国的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可以看见这位佛教中的保护神是中国的关公。我们知道,桃园结义中的关公曾经是一位忠义两全、视死如归、豪气干云的大将军,最后因为自傲,导致败走麦城,为人所害。但佛教徒认为,关公死后,阴魂不散,幸遇禅师开示,当下反观,体悟心性,千百年来,含恨未解之冤,顿时冰消云散。即发愿拥护佛法,镇伏魔军,当下即成护法菩萨,成为了中国佛教界中的伽蓝神。
关公成为佛教护法伽蓝神是在什么时候呢?准确的时间是在隋朝以后,《佛祖统记》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十二月,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到荆州,想在玉泉山建立寺庙,一日,他正趺坐入定,忽然天地昏暗,风雨怒号,妖怪倏变,只见关帝显灵,率领他的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怕的景象,以扰乱智者大师。大师面无惧色,并斥之为死生轮回、贪贵恋福,说完,一切可怕的景象都改变了,这一夜,云开月朗,关羽现出原形,经过大师教化后,向智者大师请求,要智者大师传授五戒给他,正式成为的佛门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护法。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中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成为佛教寺院的护法神了。
从这个故事看来,关公成佛应该早于《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它出现在隋朝初年,也就是说伽蓝菩萨成佛要比唐僧和孙悟空早。至于我们前面提到的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他们算不算中国的佛,这就值得商榷了。文殊菩萨成名较早,在如来佛灵山讲经中就已经提到了文殊菩萨在五顶山石盘洞讲经的事,这里的五顶山就是五台山,可见很早的时候,文殊就已经是佛了。问题是,在佛教还没有在中国流传时,文殊菩萨就在五台山石盘洞了,而且当时五台山还是道家的圣地,文殊是道是佛,很难界定,只是在佛道烧经比斗以后,五台山才成为佛教的圣地的。因此,如果按照佛经来讲,最早来到中国的佛应该就是文殊菩萨,但他的身份一直不明朗,是外来的,还是中国本土的一直说不清。到中国后,他又曾经在道教场所待过一段时间,因此时间也不能确定,只能将他排除在外。那么观世音菩萨呢?在印度佛里面就有观世音菩萨,刚开始传到中国时还是男的,但因为在西域的民族中有的喜欢把佛像塑造成女身,至少在敦煌莫高窟里有大量这样的佛像,因此,后来中原的艺术家就把观世音变成了女性菩萨,使她更符合身份和中国人们的心态,但这也是在隋朝以后的事了甚至更晚。
因此,我们认为,佛经最早提到来到中国的佛是文殊菩萨,但他身份不明朗,所以正宗的有历史传说记载的和佛经传诵的中国第一佛应该是关公,他取代了印度中伽蓝菩萨的地位,所以包括白马寺在内的伽蓝殿里塑造的都是家喻户晓的关公菩萨。
·相关链接
1.白马寺六景包括清凉台、夜半钟、齐云塔、藤兰墓、断文碑、焚经台,“马寺钟声”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2.白马寺大雄宝殿内所存的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像都是元代作品,“文革”期间由北京故宫移来此地,造型逼真,形态各异,是佛教艺术的珍品,也是一级国宝。白马寺中还保存着自唐以来的历代碑碣四十余座,以元代书法家赵孟手书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最为珍贵。
3.2003年6月25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参观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白马寺赠送其由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翻译的中国第一部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而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则向白马寺赠送铜制镀金释迦牟尼佛像。
10.九华山化城寺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其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关于九华山的得名,有人认为它叫九子山,因为它是闵老与九个儿子共同开创;也有人认为它叫九花山,因为诗人李白曾有“秀出九芙蓉”诗句为证。到底谁的说法为准确?
化城寺的由来,大部分人认为是因为“佛指化城”的典故,但有谁知道它背后所蕴藏着的虚虚实实?
中国佛教四大道场之地藏菩萨道场的开创者竟然是个新罗王子,他是如何与九华山结下佛缘的?
神奇诡异的化城寺肉身殿安放着历代高僧的不腐金身,传说这是修成正果的结果,这是真的吗?既是凡体肉胎,死后其身焉有不腐之理?
·九华山为何称为“东南第一山”
九华山为什么能够获得“东南第一山”的美誉呢?主要原因在于它占地面积大,山峰多而且优美。据当地的县志记载:九华山的山峰仅有名称的就有48座,另一种说法称有99峰,大概是附会金地藏活99岁而来,主要的山峰包括天台峰、莲花峰、天柱峰、十王峰、玉屏峰、观音峰、老鹰爬壁峰、九子峰等。其中,十王峰海拔1342米,是九华山的最高峰。天台峰俗称天台正顶,与十王峰紧连,海拔1325米,虽略低于十王峰,但却是九华山的主峰,此峰顶上又分出两峰,东为龙头峰,西为龙珠峰,两峰有拱桥连接,称之为“渡仙桥”。整个九华山群峰叠翠,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瀑布、溪流、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名胜古迹散布其间,构成九华山独特风景线。
像这样一座巍峨庞大、群峰耸立、风景优美的山峰,获得“东南第一峰”的名称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九华山最初被叫做九子山呢?
传说上古时候,九华山原是一片荒漠,是一对闵氏夫妇带着九个儿子,在这里开荒种地,植树造林,才使荒地变成了良田。一个水妖起了霸占之心,于是掀起狂风巨浪,逼迫闵老汉带领家人离开,老汉的九个儿子拿着铁锨、镰刀,上前就要砍杀水妖。水妖见势不妙,吓得退了回去。闵老汉因为受到惊吓,不久便去世了。
闵老汉的九个儿子决定捉拿水妖,为父报仇。但水妖有九个洞窟,并且能借助长江之水翻江倒海,魔法无边。于是,九兄弟不辞劳苦,从很远的地方抬来许多大石头,准备堵住水妖的退路。这天,水妖又来威胁九兄弟,九兄弟一齐上前,飞快地用巨石堵住了水妖的九个洞口。水妖一见退路被堵,施展不出妖术,慌忙之间在这平原上乱冲乱撞,只听空中一声霹雳,水妖被击得粉身碎骨。九兄弟堵住洞口的九块巨石变成了九座山峰,这一片土地也猛然升高,直入天空。原来,天上的北斗星君见水妖作恶,助了九兄弟一臂之力,处死了水妖,又将这地势拔高百丈,以免再遭水害。闵老汉的九个儿子因为降妖有功都化作山神。人们说,那最高的山就是闵老汉,矮一点的九座峰便是他的九个儿子,这当然是人们心目中美好的想象。
九子山之名最早记载于唐代《九华山化城寺记》:“九华山古号九子山,崛起大江之东。”意思是说,九子山从长江边上拔地而起。对九子山的由来现在最可信的一种说法就是它脱胎于九华山的九子峰,九子峰又称九子岩,在九华山后山,海拔八百米,峰上有峰,总共有九座,好像小孩围成一圈,背部向外,在一起团聚嬉闹,故名九子山。
既然九华山原名九子山,那为什么后人又称其为九华山呢?说来,这还应该归功于李白呢。原来喜欢游山玩水的李白,看见九子山高达数千丈,宛如一朵朵出水芙蓉,诗兴大发,作出“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佳句自此,后人就都改称九子峰为九华峰了,九子山也就随之变为九华山了。但也有另外一种理解:李白是把九华山的群峰比作“芙蓉”,芙蓉本身是一种植物,花开艳丽,美丽而不妖娆,绚烂中而不失淡雅。因此,与其说李白是想把九子山比作九华山,还不如说李白是想将九座山峰比喻成九朵盛开的鲜花,所以,李白诗中的原意应该是“九花山”,而不是“九华山”。但为什么在后人口中就变成了九华山了呢?宋代的王安石破解了这个谜团。原来在古代,“华”和“花”同音,可能是记载历史或编写诗文的人自己弄错了,或许他更喜欢“华”这个字眼,因此,将“花”都记录成“华”,所以,九华山的称呼就一直沿用至今了。
·“佛指化城”的典故与围绕它的虚虚实实
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寺和总丛林。相传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曾经在此筑室为庵。唐开元年间,僧人檀号居住在这个地方,当时的寺名已经称为化城寺了。但“化城”二字,到底有什么意思蕴藏其中呢?
传说化城寺的名称来源有二,一实一虚。一实,指化城寺坐落在九华街上。九华街由过去因香火兴旺而形成的香火集市,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白墙褐瓦,古色古韵,与圣地气氛相融。屋舍多是两层小楼,鳞次栉比,街巷东西横贯,溪水在街下流过,淙淙有声,如隔岸弦鸣,一副世外桃源的恬静。九华山四大丛林中的百岁宫、祇园寺、东崖寺均坐落在九华街上。化城寺高跨在山顶盆地之中,背倚白云山,南向芙蓉岭,东崖雄踞于东,神光岭起伏在西,虎形诸峰环绕于北,四山环绕如城,真是“高山流水别有天”,人一入此,犹如内城,故名化城寺。而一虚,就更有意思了,它不是化城寺之外观,而表现了其作为开山古刹的意蕴。相传释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弥下乡布道,一路跋山涉水,小沙弥走得口干舌燥,腹中饥肠辘辘,再也无力前行,释迦牟尼只得向前方一指,点化一城,对小沙弥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这就是《华严经》所载的“佛指化城”的故事。寺僧取其中前进途中“化一城郭”以图精进之意,将九华山第一座寺院题名为化城寺。
化城寺历经千年,几度兴废,到现在,最初的建筑物荡然无存,但明清时代的建筑物大部分得以保存,有的在原来基础上加以维修扩建,因此,基本上保持着当时的建筑风格。化城寺有哪些主体建筑物,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它又有些什么不同之处呢?
现在的化城寺为四进院落式建筑,第一进为灵官殿,进深16.5米,面阔五间,有两个小井,两侧为厢房。其台基比平面高出3.7米;第二进为天王殿,宽20米,进深20.5米,敞厅堂,有落水天井,东、西两侧有伴廊。殿厅上方的藻井,四周镶画板一圈,呈满天星斗状,结构严谨,造型精美。其台基比第一进高出1.5米;第三进为大雄宝殿,进深20.5米。殿宇门楣以上为水纹格棂。殿梁上,原悬有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和清康熙、乾隆皇帝题赐匾额,在十年动乱中被烧为灰烬。殿门正面佛像台基乃汉白玉砌成。与其他寺院不同之处在于,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地藏菩萨立像,他双手垂下,手掌向外,表示能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称为与愿印或施愿印,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大雄宝殿正前方有大、小三个藻井,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藻井的八角共雕饰八条飞龙,加藻井顶端一条矫龙和珠球,组成“九龙戏球”。殿内有一副“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的楹联;最后一进为三层藏经楼,高20米,进深14米,其台基比大殿高2.7米,为明朝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