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11876300000014

第14章 糖尿病的检查与诊断常识(5)

很多人都知道,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那么世界糖尿病日为什么定在这一天呢?这是因为11月14日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加拿大糖尿病专家班亭的生日,是他第1个把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患儿,挽救了这个患儿的生命。为了缅怀他的业绩,1991年国际糖尿病大会就把这一天定为世界糖尿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广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和防治工作,以推动国际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开展。每年世界糖尿病日都有其特定的宣传口号,如1995年的口号是“减轻因为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代价”。

1996年是班亭第1次将胰岛素用于临床75周年,所以当年的口号就是“胰岛素为了生命”。1997的宣传口号是“全球的觉醒是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再次强调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1998年是“糖尿病病人的权利”,强调糖尿病病人应和非糖尿病者一样享有学习、工作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并受到社会承认、信任和尊重以及就医和享有医疗保障的权利。1999年是“减少糖尿病造成的耗费”,强调要努力减少糖尿病给患者本人、他们的家庭、他们所在的单位或社区、当地和全国卫生事业,以及政府和全民所造成的巨大的经济上的耗费。2000年是20世纪最后一年,这一年糖尿病日的口号是“健康在您手中——新千年糖尿病与生活模式”,强调民众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号召大家在新千年中,主动、认真地参与到糖尿病防治事业中来,采取科学、健康的生活模式,预防和治疗好糖尿病。2001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则为“减轻糖尿病的负担——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我们希望全国医务人员和患者积极参加世界糖尿病日活动,携手和糖尿病做不懈的斗争。

糖尿病确诊的严格标准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则早受益,晚诊断、晚治疗则危害大。因此,糖尿病既不能误诊,又不能漏诊。每个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必须了解糖尿病的正确诊断方法,这样可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糖尿病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必须慎重而科学。因为有的疾病也可引起血糖升高,因血糖升高就诊断为糖尿病而掩盖了身体的其他疾病是很危险的。这也是对怀疑为糖尿病者进行糖耐量试验的理由之一。此外,简单地诊断为糖尿病仍是不够的,要对糖尿病进行分型(Ⅰ型或Ⅱ型),还要排除种种继发性糖尿病的可能。这些都得在具备丰富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完成。如果对继发性糖尿病只是降血糖治疗,那会延误病情,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①两次空腹血糖在70毫摩尔/升以上;②两次以上测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1毫摩尔/升;③如果空腹和餐后血糖达不到上述标准,空腹血糖处在5.6~6.9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0毫摩尔/升时,则在空腹时服75克葡萄糖水后2小时再测血糖,其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符合以上3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另外,糖尿病的诊断不能用尿糖来确定,虽然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尿糖阳性,但由于影响尿糖的因素很多,所以尿糖阳性不等于就是糖尿病;同样,尿糖阴性也不能否定不是糖尿病的诊断。当然,尿糖阳性时,提示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但这一切都要通过测静脉血糖来予以证实。

2.糖尿病也可能无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有不少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问:“我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怎么就被扣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其实,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症状虽然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等到出现这些症状时再诊断为时已晚。早期糖尿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血糖浓度增高。因此,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者,每年需进行血糖的检测,发现血糖偏高者,应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

什么是Ⅰ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而使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通常引起绝对的胰岛素缺乏。

此型又分为两种亚型。(1)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占Ⅰ型糖尿病的绝大多数。此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发生了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点是:①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具有多基因遗传易感因素,且与某些环境因素有关;②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可在任何年龄组发病,甚至于在80~90岁的老年人中发生;⑧发病时患者大多消瘦,但也有体重正常或少数肥胖者;④由于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速度有很大的差异,故发病时的症状可有不同。急性发病者(主要是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可有典型的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来就诊或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为首发症状,称为急进型;而缓慢起病者(主要是成年人)是由于胰岛B细胞免疫介导的损伤尚未完全破坏而保留了某些残余的胰岛B细胞功能分泌胰岛素,因而在许多年内可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临床上的表现酷似Ⅱ型糖尿病的症状,仅有轻度的空腹高血糖而无其他任何症状,但有感染、患其他较严重的疾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立即出现严重的高血糖或发生酮症酸中毒,称为迟发型,又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atent autoim—nlllne diabetes in a—duhs,LADA);⑤发病早期甚至在未出现临床症状前,血液中即可出现β细胞免疫性损伤的一种或多种标记物: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s)、胰岛素自身抗体(IAAs)、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以及酪氨酸磷酸化酶自身抗体IA-2和IA-2B,这些自身抗体在患者体内可持续多年;⑥与HLA有很强的关联,有些是造成疾病的因素,有些对疾病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⑦急性发病和慢性起病的晚期阶段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很低或根本测不出来;⑧必须用胰岛素治疗;⑨易于合并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病、桥本甲状腺炎、Addi—SOIl病、白斑病、恶性贫血等。

(2)特发性糖尿病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特点为:①占Ⅰ型糖尿病的很少一部分,多数发生在非洲或者亚洲国家的某些种族;②血液中没有发现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的免疫学证据,与HLA无关联;③有很强的遗传性;④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不足,易于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⑤患者胰岛素的缺乏而需要胰岛素治疗。

什么是Ⅱ型糖尿病

此型糖尿病是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不足,或有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所致的糖尿病。其特点为:①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发病具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②发病率随着年龄、体重、缺乏体育锻炼而增长,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此型糖尿病的明显的诱发因素,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并伴有胰岛素的相对不足;③由于高血糖是逐渐发生的且早期阶段高血糖并未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以至于患者无明显不适或缺乏典型糖尿病的症状而延误了就医时间,多年未被确诊;④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有的患者在糖尿病确诊前已有并发症出现;⑤很少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自然发生,但在应激状态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⑥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基本正常,但为了补偿胰岛素抵抗,也就存在有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⑦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通常可能是正常或偏高;⑧一般通过饮食调整、适当的运动、减轻体重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或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病情,在应激状态、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少数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无效时须用胰岛素治疗。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妊娠前可能已有糖代谢异常而未被发现的糖尿病或葡萄糖耐量低减的妊娠患者。空腹或餐后血浆葡萄糖升高及有GDM高危因素(如有IGT史、分娩巨大胎儿史、高危种族等)的患者应进行75g葡萄糖的OGTT。诊断标准同非GDM患者。在美国妊娠妇女有1%~4%并发GDM。通常在妊娠期间,特别在妊娠的第24周以后易于发生葡萄糖耐量低减。所以,GDM的筛查一般应该在妊娠第24~28周之间进行。对GDM患者应在分娩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重新做OGTT,并依据该结果可将这些妇女划分为:大部分患者血糖可能恢复正常,一小部分患者表现为IFG或IGT,极小部分患者仍为糖尿病(1型或Ⅱ型)四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