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11873500000049

第49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洽(2)

【原文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释义】少阴病阳气衰竭的死候。

少阴病吐利,是阴盛阳衰之候,是时出现躁烦,是已衰之阳与阴邪相争,但正不敌邪,病情进一步恶化。吐利躁烦而又增四逆,显是阳气衰竭,所以断为死候。

本条与309条吴茱萸汤证相类似,但一则主死,一则为可治。吴茱萸汤证应是体质尚好,先见手足厥冷,后见烦躁欲死,且以烦为主,表明阴邪虽盛,而阳气尚能与之相争,故可用吴茱萸汤泄浊通阳。本条则属于久病危候,是先见吐利躁烦,后见四逆,以躁扰为主,是虚阳虽勉强与阴寒之邪相争,但争而不胜,残阳欲绝,故预后不良。

【原文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①者,死。

【词解】①自冒:眼发昏黑,目无所见的昏晕。冒者,如以物冒首之状。

【释义】少阴病阴竭阳脱的死候。

少阴阴盛阳虚之下利,若下利自止,则有阳气来复疾病向愈的希望,但是时必须有“手足温”作为阳气来复的佐证,论中“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288)即是其例。本条虽亦下利止,但却未见“手足温”之证,反见“头眩”和“时时自冒”之证,可见这一“下利止”,并非阳气来复,而是阴液下竭,阳气上脱的危象,阴液竭于下,无物可下而“下利止”,阴竭则阳失依附而浮越于上,故“头眩,时时自冒”。阴竭阳越,阴阳离绝在即,故断为死候。

【原文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踌,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

【释义】少阴病阳绝神亡的死候。

少阴病,四逆、恶寒、身踡,是阳虚阴盛之征,其脉不至,显较脉微欲绝为甚,血行脉中,须阳气以推动,真阳虚极,无力鼓动血脉运行,故“其脉不至”。阳虚至极,更见不烦而躁,不仅无阳复之望,且神气将绝,危重已极,故断为死候。

本条与292条虽都有“脉不至”,但其病理变化则截然不同,故一则主死,一则不死。292条“脉不至”是因为骤然吐利,阳气一时不能接续,虽然脉不至,但其“手足不逆冷,反发热”,非阳气败绝,所以犹可用灸法治疗。本条“脉不至”,是阳虚阴盛已极,为阳绝神亡之征,且四逆恶寒而躇卧,一派阴盛阳衰之征,手足不温,全无阳复之象,纯阴无阳,生气已绝,纵有大剂姜附回阳与艾灸助阳,亦难挽回已绝之阳,是以属于死候。

烦躁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疾病,有虚实寒热之分。有谓烦属阳、躁属阴,只烦不躁尚有生机,只躁不烦多为死候。论中“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就是以烦为可治的依据;本证“不烦而躁者,死”,是只躁不烦,故预后不良。

【原文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①者死。

【词解】①息高:呼吸浅表。息指呼吸,高指吸气不能下达。

【释义】肾气绝于下的死候。

肺主气而根于肾,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共同维持人之呼吸功能。少阴病六七日而见息高,息高乃呼吸浅表,气息浮游于上,不能下达胸腹,即不能纳气归根,这是肾气虚竭而不能纳气的表现,肾气绝于下,肺气脱于上,上下离决,故断为死候。

【原文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释义】少阴病阴阳离决的死候。

“脉微细沉,但欲卧”,正与“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合,乃少阴阳虚阴盛之证,“阴不得有汗”,“汗出”显是阳气外亡,“不烦”则是已虚之阳无力与阴邪抗争,更见阴寒之邪上逆之“自欲吐”,此时一线残阳,已达欲绝阶段,是时即便遵张仲景“脉沉者,急温之”而投姜附回阳之剂,尤恐不及,况失此不治而因循至五六日,以致阳气愈虚,阴寒愈盛,而且出现“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等证,是病情继续恶化,阴盛而阳脱于下则下利,阳气极虚不能人阴则烦躁不得卧寐。前欲吐,今且利;前不烦,今烦且躁;前欲卧,今不得卧。阳虚已脱,阴盛转加,阴盛阳脱,正不胜邪,阴阳离决,故断为死候。

【原文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义】少阴阳虚兼表的证治。

少阴虚寒证,本不应发热,今始得病即见发热,故曰“反发热”。发热一般多为太阳表证,太阳病其脉当浮,现脉不浮而沉,沉脉主里,为少阴里虚,脉证合参,是证当属少阴阳虚兼太阳表寒证,即所谓太阳与少阴两感证。此为表里同病,其治当视表里证之轻重缓急而确定是先表后里还是先里后表,抑或表里同治。是证见少阴里虚之脉,但尚未见下利清谷、手足厥冷等少阴阳虚阴盛之证,即少阴阳虽虚而尚不太甚,所以用表里同治,温阳发汗法,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

如证见下利肢厥,则少阴阳虚较甚,里证为急,其治则当先温其里,急救少阴之阳,本方即不可用。以方测证,是证之太阳表证当属风寒表实,故还当有恶寒无汗等证。少阴与太阳为病,均当有恶寒之证,张仲景虽未言及,当是省文。

证属太阳少阴两感,少阴阳虚尚不太盛,太阳风寒郁闭,治以温经解表为法,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方中麻黄解表邪,附子温肾阳,细辛气味辛温雄烈,佐附子以温经,佐麻黄以解表,三药合用,于温经中解表,于解表中温阳。

【辨治要点】

主症:少阴里虚之脉沉、神疲、体虚;发热、恶寒、头痛等表证。

成因:少阴里虚兼表。

治法:温经解表。

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

【原文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①,故微发汗也。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①无证:此处指无吐利等里虚寒证。《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均为“无里证”。

【释义】补充少阴病兼表的证治。

上条以麻黄发汗,附子温经,本条也用麻黄、附子,所以亦当是少阴与太阳两感证,亦当有发热、无汗、脉沉等证。“无里证”是审证要点,是指无吐利等典型的里虚寒证而言。只有在无里证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表里同治的发汗与温经并用之法治疗,否则,如见吐利等典型的里虚寒证,其治疗则当采用先里后表之法,而不能表里同治。

本条与上条的差异,仅是证情的缓急不同,上条言“始得之”,是证情稍急;本条言“得之二三日”,是证情稍缓,且正气较虚。故在用药上,上条以细辛之升,温经散寒;本条以甘草之缓,取其微汗,且可益气和中,保护正气。

本方证的病机仍是太阳少阴两感,只是证情稍缓,其治疗仍以温经解表,微发其汗为法,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该方为麻黄细辛附子汤去细辛加炙甘草而成。因病情比较轻缓,故去辛窜之细辛,加甘缓之炙甘草。方中麻黄解表邪,附子温肾阳,炙草既可扶中益气,又可缓麻黄之发散,以求微微得汗而解,不致过汗,使之成为温阳解表,微发汗而又不伤正气的平和之方。

【辨治要点】

主症:原有少阴虚寒,复感外邪二三日,未出现厥、利、吐等里证,表证较上条轻微。

成因:少阴里虚兼表。

治法:温经微汗。

方药: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

【原文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释义】少阴病阴虚热盛的证治。

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之分。本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则是少阴热化证的脉证代表。然而,少阴热化证的形成,既可是邪从热化,即寒邪化热,也可是由阳明热邪灼伤真阴而成,还可因感受温热之邪内灼真阴所致。只要具有真阴伤而邪热炽的脉证,就可确诊为少阴热化证。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便出现“心中烦,不得卧”之证,说明肾水素亏,即素体阴虚,邪从热化,肾水不足,心火亢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是以“心中烦,不得卧”。本条叙证较略,临床见证还当有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脉沉细数等证。是证并非纯属虚证,除有阴伤之虚外,尚有邪热之实,故治以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热而交通心肾。

本证的烦躁不得卧自与阳虚阴盛,虚阳浮越,阴阳离绝的烦躁不得卧不同,临床不难鉴别。而与栀子豉汤证虽皆有邪热,但其见证及病机不同,当予以鉴别。栀子豉汤证的虚烦不得眠为热扰胸膈,其肾水不虚,而见证尚有反复颠倒、心中懊、胸中窒、心中结痛等,且舌苔多见黄白,治宜清宣郁热而除烦。黄连阿胶汤证为阴虚阳亢而有热,其证当有咽干口燥,而无热扰胸膈的见证,其舌红苔黄而乏津,治宜滋阴清热降火而交通心肾。

黄连阿胶汤是阴虚热盛,吴鞠通谓“阴既虚而实邪正盛”,并强调“邪少虚多者不可用黄连阿胶汤”。其治以滋阴清热降火,交通心肾为法。方由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等组成。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除烦热;阿胶、芍药、鸡子黄滋肾阴,养营血,安心神。芍药与黄连、黄芩相伍,酸苦涌泄以泻火,与鸡子黄、阿胶相伍,酸甘化阴以滋液,又能敛阴安神以和阴阳,共成泻心火、滋肾水、交通心肾之剂。主要用于邪实正虚,阴虚火旺之证,特别是对心肾不交的顽固性失眠证,尤多良效。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中烦、不得卧,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成因: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治法:滋阴泻火,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阿胶、芍药、鸡子黄)。

【原文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①,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①口中和:即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释义】阳虚寒湿证的证治。

“口中和”是少阴阳虚寒湿证的审证要点。口中不苦、不燥、不渴谓之口中和,知里无邪热,是以背恶寒当是少阴阳虚,失于温煦所致。治以灸、药同用,用灸法以壮元阳、消阴寒,可选大椎、膈俞、关元、气海等穴。用附子汤以温经散寒,补益阳气。灸法与汤药配合使用,可增强药物温经散寒的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且示人治病不可拘于一法。

本证“背恶寒”与白虎加入参汤证的“背微恶寒”的性质完全不同,白虎加入参汤证的背微恶寒,是由于邪热内炽,汗出太多,肌腠疏松,津气不足所致,必口中燥渴引饮;本证背恶寒为阳虚寒盛,失于温煦所致,除口中和外,尚有脉沉肢冷而无热无汗等证。

本证“背恶寒”与太阳表证的恶寒也不相同,太阳表证的恶寒为邪袭肌表,卫阳被郁所致,必与发热头痛、脉浮等证并见。

本证的病机系肾阳虚而寒湿浸渍骨节,治以温经散寒,补益阳气,灸、药同用,其灸可选用大椎、膈俞、关元、气海等穴,药物治疗用附子汤,由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组成。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散寒邪,伍以人参大补元阳;凡阳虚者多水湿凝滞不化,故配以茯苓、白术健脾以除寒湿;佐以芍药以和营血而通血痹,可加强温经止痛的效果。本方以附子、人参为主药,故其治在于补益脾肾而固根本。

联系下面条文内容,将其辨治要点归纳于下。

【辨治要点】

主症:背恶寒,口中和,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成因:肾阳虚衰,寒湿内盛。

治法:温阳化湿,镇痛祛寒。

方药:外用艾灸法,内服附子汤(附子、茯苓、白术、人参、白芍)。

【原文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释义】少阴阳虚寒湿凝滞身痛证的证治。

此条与上条同为少阴寒盛。上条口中和,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侧重于阳虚;本条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脉沉者,附子汤主之,侧重于寒盛。若二者兼有,则更可用附子汤主之。

本条“手足寒,脉沉者”是辨证关键,由于身体痛、骨节痛并非皆属虚寒,而手足寒、脉沉才能说明是阳气虚弱。里阳不足,生阳之气,陷而不举,故其脉沉;阳气虚衰,不能充达于四末,故手足寒;阳气虚衰,阴凝之气滞而不行,留着于经脉骨节之间,不通则痛。少阴阳虚而寒湿凝滞,故治以附子汤温经驱寒除湿,俾阳气复而寒湿除,则身痛可愈。

身痛一证,《伤寒论》中多处提及,除本证外尚见于麻黄汤证和桂枝新加汤证。

麻黄汤证的身痛为风寒之邪束表,卫气闭塞,营阴郁滞所致,必伴有发热恶寒、无汗、脉浮,其手足不寒,治当发汗解表,得汗出则身痛自除。

桂枝新加汤证的身痛为气营两虚,肌体失养所致,以汗出身痛,脉沉迟为特点,治当补益气营,俾气营复,肌体得以温养,则身痛可止。

附子汤证之身痛为少阴阳虚,寒湿凝滞所致,证见手足寒、脉沉,治以附子汤温经驱寒除湿,使阳气复而寒湿去,则身痛自愈。

【原文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于姜一两粳米一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