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11873500000037

第37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洽(4)

本条以小便次数减少推测其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出。后边的233条蜜煎导法谓“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推测其大便硬;247条脾约证从“小便数”推测其“大便则硬”;250条小承气汤证也从“小便数”推测其“大便因硬”,均可为反证。此等以小便利或数,说明津液偏渗膀胱,胃肠干燥,大便转硬,与本条前半段“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相一致。本条后半段继而申述小便减少,即由三四次减为2次,是津液自复,还入胃肠。

阳明病不大便诸证,有燥热结实与津液内竭之不同。前者可以苦寒泻下,而后者则宜候其津液回复,大便自通。若津伤便秘,多日不下,可润下、导下。而本条因其阴阳尚能自我调节,使津液还复于胃肠,故属于不治而愈。

【原文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①。

【词解】①攻之:此处指泻下。

【释义】伤寒呕多禁下。

“伤寒”二字当系广义,若是狭义,则断无攻下之理。外感热病,呕逆的症状明显,是胃气上逆的反映,病变在于上,即使有阳明病的表现,也不宜贸然使用攻下法,因病位偏于上,有上越之机,如过早使用攻下法,则引邪人里,或损伤中阳,故禁用承气汤攻下。正如成无己所说:“呕者,热在上焦,未全入府,故不可下”。此外,呕为少阳之主证,若阳明病兼有少阳枢机不利时,亦可见呕多。由于少阳病禁下,故虽有阳明证,亦不可攻。总之,无论从病位上讲,还是从病机上讲,凡见呕多者,均不可攻下。否则,必引邪内陷,以致后患无穷。

【原文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释义】阳明病心下硬满禁下。

阳明病有可攻之证,必硬满在腹,且疼痛拒按,或绕脐痛而硬,是燥热成实,燥屎阻塞肠道,腑气不通之候。今虽为阳明病,但仅见心下硬满。心下者,胃脘也,其位偏高。且未言疼痛拒按,知非有形之邪所结,尚未构成肠腑燥实阻结,而是无形热气壅滞,故不可攻下。若误用攻下,平素禀赋薄弱者,必伤阳败胃,泻利不止,病及少阴,肾关不固,肾气衰败,预后不良,故云“利遂不止者死”。如果攻下之后,虽有下利,但能自止,表明脾气未败,尚有自复之机,故曰“利止者愈”。

本证的心下硬满应与结胸证相鉴别。结胸证为水热互结胸膈,是有形之实邪,故心下硬满,疼痛拒按,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法当泻热逐水。本证为无形邪热壅滞于心下,虽有硬满,但无疼痛,故禁用攻下。

【原文206】阳明病,面合色赤①,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词解】①面合色赤:满面通红。合:整个、全部。

【释义】阳明病面合色赤禁下。

阳明经脉布于颜面。火热之邪,郁于阳明经脉,不得宣泄,而熏蒸于上,则面合色赤。热蒸于上,而肠腑燥结未成,故“不可攻之”。冒然攻下,必虚其脾胃之气,脾虚不运则生湿,而在上在外的火热之邪又易乘虚内陷,入里与湿邪相合,湿热熏蒸,则发热身黄;影响三焦水道之疏通,湿邪不能下泄,则小便不利。

【原文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释义】阳明内实与热郁心烦的证治。

阳明病,未经吐下,则实热留中,燥结为患,故心烦。胃脉通于心,胃中燥实热邪,循经上扰,则神明不安而心烦。本条是接前阳明病不可下证之后,又论述其司下之证,显示阳明病既有禁下之证,又有当下之证。当下之证意味着阳明燥实已成。但当下之证也要分清病位深浅、病势缓急以及燥结程度的轻重。若病位深,病势急,燥结程度严重者,则可用大承气汤;若病位深,病势缓,燥结程度不甚者,可用小承气汤;若病位浅,病势缓,燥结程度轻者,则用调胃承气汤。张仲景遵循由上到下、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病变层次,首先论述调胃承气汤证的辨治。

历代医家对本条“不吐不下”的解释一直有争议。最早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认为,“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则是胃有郁热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郁热”。后世多数注家依照成氏见解,把“不吐不下”作为治疗过程来看。但也有一些注家把“不吐不下”看作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即病人既不呕吐,又不泻利。结合临床推敲文意,后者的解释亦是颇有道理的。因心烦常在多种病证中见到,吐而心烦者,属少阳;不吐不下而心烦者,属阳明胃燥,因此“不吐不下”就有鉴别诊断的意义。若将这两种意见结合起来,则更较全面,即未经吐下而见不大便、心烦等证,说明非属栀子豉汤证的虚烦,而属于阳明胃家热实的实烦。又因不见腹痛拒按、日晡所发潮热、溅溅汗出等大肠燥实证,故不用大承气汤,而用调胃承气汤以泻热润燥,调和胃气。背燥热得解,胃气调和,则心烦自止。

调胃承气汤方义,在前面已有论述。因本方中有甘草与大黄、芒硝同用,泻下之力较缓,以缓下之法而使胃气调和,故名日“调胃”。承者,顺也,有承继、接续之意。“气”,指肠胃之气。因为承气类泻下之药,可使胃肠之气承之以下,故取名“承气”。调胃承气汤的服法有二,一是“少少温服”,多用于和胃,一是顿服,主要用于燥热内结,如本条。临床应视证情而选用适当的服药方法。

【辨治要点】

主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大便不通。

成因:燥热内盛,腑实初结,气滞不甚。

治法: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方药: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原文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释义】辨阳明病可否攻下以及大、小承气汤证的区别。

本条可分为3个层次认识:

从“阳明病”至“大承气主之”为第一层次。阳明热证,其脉多为洪大滑数;阳明腑实证,其脉多为沉实有力。今言阳明病脉迟,并非寒盛于中,实为阳明腑实之燥热与糟粕相搏,结为燥屎,阻塞肠道,腑气壅遏不通,气血流行因而受阻,脉道不利,故必迟而有力,为内实之象。其证虽汗出不恶寒,一则知太阳表证已罢,再则热归阳明已经明显。阳明里实热盛,充斥内外,阳气不得流通,气机为之壅滞,故见身重。肠实胃满,腑气不通,气机不利,邪热上迫,壅塞于肺,故短气腹满而喘。阳明之气,旺于申酉二时,若见有日晡潮热者,说明腑实确已形成,故曰“可攻里也”。在上述证候的基础上,又见手足溅然汗出,则是大便已硬、燥屎内结的象征。因为手足为胃所主,阳明病,实热聚于胃,不能散发于外,势必迫津液旁走四肢,而见手足汗出连绵不断。阳明病见不大便、腹满疼痛、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脉迟有力,说明痞、满、燥、实诸证已经俱备,故以大承气场攻下。

从“若汗多”至“未可与承气汤”为第二层次。证候有如上述,但无潮热,而见微发热,知里热未盛。且有恶寒,必是表证未罢。表未罢,不可攻里,故不惟大承气汤当禁用,即凡属下法,亦在禁忌之列。

从“若腹大满不通者”至“勿令致大泄下”为第三层次。是承接第二层次,申言可下之例。如果表证已解,而腹部胀满特甚,大便不通,是阳明腑实,而痞满显著;然无潮热,知内热较轻,燥坚不甚,故舍大承气汤之峻攻,而取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综合上述,本条证候,可攻与否,既辨表证解与未解,又辨腑实成与未成。至如大小承气汤之运用,既辨潮热之有无,复辨燥坚之微甚。证候可以错综复杂,而原则不可更易,临诊之际,须于规矩中求方圆。

大承气汤用厚朴之苦温以行气消满,枳实之苦寒以下气消痞。二药均为气分药,可通达肠胃之气。又用芒硝之咸寒以软坚润燥,大黄之苦寒以泻下热结。硝黄二药在枳实、厚朴的推动下,而有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作用。四药相辅相成,配伍得当,用治阳明腑实证重势急者,效果显著。因本方可泻热破结、化燥软坚、顺理腑气、攻下燥屎、力大而峻,故名“大承气汤”。

临床使用本方,应注意其煎药法:当先煮枳实、厚朴,以行气于前,后煎大黄,以泻热结,最后入芒硝,以软坚化燥。从而可达到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之目的。

使用本方,除应见潮热、汗出,特别是手足溅然汗出这两个典型症状外,还应参以腹诊、舌诊和脉诊。若见腹如合瓦、胀满疼痛拒按、舌苔黄燥、甚至有芒刺、脉沉迟而有力者,才可使用本方泻下。服大承气汤以后,如大便已下,还要再检查腹部的情况,尤其是脐周围的情况。若大便虽下,但量不多,脐周依旧硬满疼痛,乃为燥屎未尽,可再服药;若大便泻下较多,腹部已不痛不硬,为燥屎已尽,则当停药。

小承气汤用大黄泻下阳明热结,厚朴行气消满,枳实理气消痞。厚朴、枳实合用,有协同作用,能更好地发挥行气导滞的功效,以增强大黄的泻下作用。因本方大黄倍厚朴,是以气药为臣,与厚朴倍大黄的气药为君之大承气汤有别,故泻下之力较大承气汤稍弱,而名“小承气汤”。另外本方大黄、厚朴、枳实三药同煎,不分先后次第,则大黄泻下之力变缓。同是大黄一药,因煎煮方法不同,其泻下作用就有强弱缓急之别,临床使用时应当注意。

张仲景在上条论述了调胃承气汤证,随之在本条又列出了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以资互相鉴别。调胃承气汤治燥热在胃,证以燥热为主,故以甘草缓恋硝、黄于上,以使胃气调和,且有护正之义,而为缓下之法;小承气汤治大便成硬在肠,腑气不顺,证以腹部痞满为主,但未到燥屎内结、肠气闭阻的程度,故只用大黄、厚朴、枳实,而不用芒硝,与大承气汤相较,则为和下之法;大承气汤治燥屎凝结在肠,腑气闭阻,证则痞、满、燥、实俱备,故方中行气、破结、软坚、泻下并用,以荡涤肠中燥屎,为峻下之法。这就是3个承气汤的不同之处,也是临证区别使用的主要依据。

联系后面的相关条文,将大承气汤证与小承气汤证的辨治要点归纳于下。

【辨治要点】

1.阳明腑实重证

主症: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腹胀满绕脐痛,拒按,手足漐漐汗出,脉沉实有力。重者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

成因:燥屎内结,阳明热实。

治法:峻下热实,荡涤燥结。

方药: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2.阳明腑实轻证

主症:大便硬,潮热或发热微烦,腹大满,脉滑而疾。

成因:热实内结,腑气不通。

治法:通腑泄热,行滞除满。

方药: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

【原文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①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词解】①转矢气:肠中屎气下趋,俗称放屁。

【释义】辨燥屎是否形成以及大、小承气汤的使用。

本条宜按4个层次分析:

从“阳明病”至“不可与之”为第一层次。阳明病发潮热,是腑实燥结已成,必然大便硬结不通,自宜大承气汤攻下。据上条所述,大承气汤证的典型证候是潮热、手足溅然汗出、大便干硬不下、腹满疼痛等。本条未作详述者,当属省文。本条是在“潮热”的基础上,证见“大便微硬”,即腑实已结,燥屎已成,故可用大承气汤治疗。若虽有潮热,但屎不硬,则燥结尚未形成,自然不能使用大承气汤攻下。

从“若不大便”至“乃可攻之”为第二层次。如果病人已有六七日不大便,理应考虑其是否有燥屎阻结,但若患者的腑实燥结症状不突出,其人并未呈现明显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腹满疼痛等大承气汤证的典型证候,则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当此疑惑之时,如何判断燥屎是否已经形成?张仲景提供了一个巧妙的测验方法:先给予小承气汤少量试服。若用后大便未下而已转矢气(指放屁)的,表明必有燥屎凝结、肠气闭阻,因少量的小承气汤药力薄弱,尚不足以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来荡涤其实热燥结,只能使燥屎略有颤动,而矢气先转动下趋。由此可以推测到燥屎已经形成,可放心地使用大承气汤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