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齐民要术
11873300000025

第25章 齐民要术卷第二(10)

【注释】①越瓜(cucumismelovar.conomon):又名菜瓜,但实际是两种瓜。越瓜皮薄水分多,质地脆嫩,可以生吃解渴;菜瓜(Cucumismelovar.flexuosus)皮厚水分少,质地坚实,生吃微带酸味。但自古混淆,今地方俗名也有实是越瓜而叫菜瓜的。越瓜和菜瓜都是甜瓜的变种。胡瓜:即黄瓜。②《广志》所云,类书未见。金抄作立臣,他本作土臣,二字字书均未收。《广雅·释草》有冬瓜,兼瓜也,也许是菰字之误。③《神仙本草》,各书未见,现存唐以前本草书,亦未见冬瓜又名地芝之说。《唐本草》注引《广雅》说:冬瓜,一名地芝。《广雅》疑是《广志》之误,王念孙《广雅疏证》即认为《神仙本草》谓之地芝也这句仍是《广志》引称的文句。④十月区种甜瓜及冬瓜、越瓜、瓠子和下文的茄子,都是冬播瓜茄法。瓜茄都是喜高温蔬菜,其生育盛期,正赶在高温季节,对多结和结好果实有利,但不耐寒冻,遇霜即死。现在冬播,并不是露地冬季播种,冬季出苗,而是在露地土壤未冻结前播下种子,充分浇水,埋在地里越冬,来春较早出苗。《要术》都采用推雪法,对防冻保墒有很大作用。但如果入春化冻,雪水过多不能迅速下渗时(下层土壤尚未解冻),则对种子发芽不利。现在流行的是菠菜,立冬播下,翌春出苗,群众叫做埋头菠菜。

【译文】种越瓜、胡瓜的方法:在四月里种。胡瓜,要插立柴枝,让蔓攀缘上去。越瓜,要受够了霜再收。没有受够霜就会烂。胡瓜,等颜色变黄了就收。如果等到颜色变红,就只剩下皮,肉都化掉了。两种都和普通的瓜一样,在香酱中腌藏着作酱瓜,都好。

种冬瓜的方法:《广志》说:冬瓜,就是蔬立臣(?)。《神仙本草》管它叫地芝。靠墙北面阴地开成区,区二尺圆,五寸深,要用熟粪和在土里。正月的末一日种下。二月、三月也可以。出苗后,用柴枝斜靠着墙,让蔓攀缘上去。天旱就浇水。到八月,断去蔓的梢头,除掉一部分果实,一株只留五六个。多留了长不好。十月,受够了霜再收。收早了会烂。削去皮,挖去子,在芥子酱中或好豆酱中腌藏着,可好呢。

冬瓜、越瓜、瓠子,也可以在十月里区种,像上面区种瓜的方法一样。也是冬天把雪推到区上作成堆。这样,区里润泽,瓜长得肥美,比春天种的强。

种茄子的方法:茄子九月里成熟时摘回来,擘破,用水淘出子来,取沉在水底的子,赶快晒干,包裹起来收藏。到二月,作成畦种下去。作畦,浇水,一如种葵的方法。茄的性质喜欢水,须要常常润泽。长出四五片叶子时,遇着下雨,连泥挖出移栽。如果天旱没有雨,要大量浇水,使地湿透,夜间移栽。移栽后白天用席覆盖,不要让它见太阳。

十月里种的,像区种瓜的方法,也把雪推到区里,那就不必移栽。

假如春天种,不采用畦种,只是像种普通的瓜的方法种,也可以,不过要早晚经常浇水。

茄子大小像弹丸一样,可以生吃,味道像小豆荚。

种瓠第十五

《卫诗》曰:匏有苦叶①。毛云:匏,谓之瓠。《诗义疏》云②:匏叶,少时可以为羹,又可淹煮,极美,故云:瓠叶幡幡,采之亨之。河东及扬州常食之。八月中,坚强不可食,故云苦叶。

《广志》曰:有都瓠,子如牛角,长四尺。有约腹瓠,其大数斗,其腹窈挈,缘带为口③,出雍县④;移种于他则否。朱崖有苦叶瓠⑤,其大者受斛余。

《郭子》曰⑥:东吴有长柄壶楼。

《释名》曰⑦:瓠蓄,皮(pī)瓠以为脯,蓄积以待冬月用也。

《淮南万毕术》曰⑧:烧穰杀瓠,物自然也。

【注释】①见《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毛《传》是节引。邶、鄘均属卫地,故亦泛称为《卫诗》。②《诗义疏》,撰人无可考,书已佚。非三国吴的陆机(宋以后改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匏有苦叶》孔颖达疏引有陆机《疏》,与《诗义疏》有异文。《诗义疏》所引瓠叶幡幡二句,见于《诗经·小雅·瓠叶》,今本《诗经》倒作幡幡瓠叶,孔引陆机《疏》同,而与《诗义疏》所引不同,反映《诗义疏》不等于陆机《疏》。③明抄等作带,金抄等加草头作蒂,非是。上文窈通凹;挈通絮,是缠束,又通契,是刻削成缺口。约腹瓠即细腰葫芦,其腹窈挈是说腹部凹陷好像紧束着的腰,也好像刻着一道缺口。缘带为口是说沿着腰间柬带处(承约腹、其腹为喻)开着一道凹陷的缺口,字应作带,如果作蒂,蒂头何能凹陷成缺口?④雍县:汉置,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⑤朱崖:县名,故治在今海南海口市。⑥《郭子》:《隋书·经籍志三》小说类著录《郭子》三卷,东晋中郎将郭澄之撰,疑即此书。郭澄之,东晋末人,《晋书》有传。书已佚。⑦见《释名·释饮食》。⑧《淮南万毕术》:《隋书·经籍志三》五行类注云,梁有《淮南万毕经》、《淮南变化术》各一卷,亡。《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三》五行类再著录《淮南王万毕术》一卷,旧唐《志》题名刘安撰,则是唐时征书又出现的。书已亡佚。

【译文】《诗经·邶风》的诗说:匏有苦叶。毛公解释说:匏,叫做瓠。《诗义疏》说:匏叶,嫩时可以作羹,又可以腌藏或煮了吃,很好吃,所以《诗经》说:嫩嫩的瓠叶,采来煮了吃。河东和扬州地方常常吃它。到八月里,老硬不能吃了,所以说苦叶。

《广志》说:有都瓠,果实像牛角,四尺长。有细腰瓠,大到可以容纳几斗,腹部凹陷,沿着系带的周围深陷成一道缺口,出在雍县;移种到别的地方便会变样。朱崖有苦叶瓠,大的能容纳一斛多。

《郭子》说:东吴有长柄葫芦。

《释名》说:瓠蓄,是削去瓠皮作成干脯,蓄积起来到冬天吃的。

《淮南万毕术》说:在家里烧黍秸,会使地里的瓠死去,这是自然的道理。

《汜胜之书》种瓠法:以三月耕良田十亩。作区,方、深一尺。以杵筑之,令可居泽。相去一步①。区种四实。蚕矢一斗,与土粪合②。浇之,水二升;所干处,复浇之。

着三实,以马箠屯瓜(què)其心,勿令蔓延——多实,实细。以藁荐其下,无令亲土多疮瘢。度可作瓢,以手摩其实,从蒂至底,去其毛——不复长,且厚。八月微霜下,收取。

掘地深一丈,荐以藁,四边各厚一尺。以实置孔中,令底向下。瓠一行,覆上土,厚三尺。二十日出,黄色,好,破以为瓢。其中白肤,以养猪致肥;其瓣,以作烛致明。

一本三实,一区十二实,一亩得二干八百八十实。十亩凡得五万七千六百瓢。瓢直十钱,并直五十七万六千文。用蚕矢二百石③,牛耕、功力,直二万六千文。余有五十五万。肥猪、明烛,利在其外。

《汜胜之书》区种瓠法:收种子须大者。若先受一斗者,得收一石;受一石者,得收十石。

先掘地作坑,方圆、深各三尺。用蚕沙与土相和,令中半,若无蚕沙,生牛粪亦得。着坑中,足蹑令坚。以水沃之。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复以前粪覆之。

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不过数日,缠处便合为一茎④。留强者,余悉掐去。引蔓结子。子外之条,亦掐去之,勿令蔓延。留子法:初生二、三子不佳,去之;取第四、五、六,区留三子即足。

旱时须浇之:坑畔周匝小渠子,深四五寸,以水停之,令其遥润⑤,不得坑中下水。

崔蹇曰:正月,可种瓠。六月,可畜瓠⑥。八月,可断瓠,作蓄瓠⑦。瓠中白肤实,以养猪致肥;其瓣则作烛致明。

《家政法》曰⑧:二月可种瓜、瓠。

【注释】①相去一步:距离一步。这只表明每1方步作1区,可区间的距离实际只有5尺(那时6尺为步)。下文1亩地收2880个瓠,1区12个瓠,2880÷12=240区,合到240方步1亩,1方步开1个区。②土粪,没有指明,据下文用蚕沙与土相和,疑粪是衍文,或与土二字倒错,应作土与粪合。土粪,不会是后世的焦泥灰。③用蚕矢二百石:这只是约略估计。实际1区用1斗蚕屎,10亩2400区,该用240石蚕屎。④合为一茎:愈合成为一条茎。十株瓠苗嫁接后愈合为一。然后选留最强的一条蔓,其余九条都掐去,目的是使十株根系共同滋养一条蔓上的果实,培育成十倍大。但这只是一种主观愿望,实际上一条蔓会长得特别旺盛,但不可能因为有十株根系的滋养,就会长出十倍大的果实。⑤这是浸润灌溉法。《汜书》在北方旱作的灌溉方面有四种不同一般的技术:(1)种稻的以不同进出水口来调节水温;(2)种麻子的晒井水减去寒气;(3)区种瓜的用瓦瓮盛水的渗漏灌溉法;(4)这里的浸润灌溉法:在北方干旱地区都极有经济效益。⑥畜瓠:畜指畜养、培育,方法当如《汜书》所说的抹去果皮上的毛,使只长厚而不长大。⑦蓄瓠:这是埋藏着使瓠壳硬化剖开作瓢的。崔寔《四民月令》的畜瓠和蓄瓠都是《汜书》技术的仿效,细看上面汜文自明。⑧《家政法》:《隋书·经籍志三》医方类注云,梁有《家政方》十二卷,亡。但《要术》所引都是种植和饲养方法,当非医方之书。卷一○甘蔗(二一)引《家政法》有三月可种甘蔗,甘蔗是南方所产,疑此书是南朝人所写。书已佚。

【译文】《汜胜之书》种瓠法:三月里耕治十亩好田,作成区,每区一尺见方,一尺深。用杵把区内的土筑实,让它容易保留水分。区和区之间距离一步。每区种下四颗种子。用一斗蚕屎,与土相和〔放进区内〕。每区浇二升水;看到干的地方,再浇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