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11872500000029

第29章 古陶罐的魅力(20)

“菜鸟”搞收藏,不能漫无目的地乱收瞎藏,而是需要制定一个相对合理可行的收藏计划。制定这个计划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结合收藏爱好者本人的喜好,其次是考虑如何提升自己藏品的品位,再就是怎样由一个初级收藏者变成一个收获不小的玩家。确定自己的收藏爱好搞收藏的基础是个人的爱好,这在前面已经提过,但是这里讲的和前面讲的还不太一样。前面讲的爱好是收藏者对古玩这个行当的爱好,这个爱好是整体的,它促使收藏者用心地从事古玩收藏。而收藏计划中的爱好是收藏者自己的具体爱好。每个人的爱好相对都比较集中,当然也有个别人的爱好十分广泛,但这种广泛也要有相对的侧重,要不就会像前面提到的那位藏友一样,花的力气不小,没淘着什么好藏品。

古玩收藏会消耗或占用一个收藏者的大量资金和精力,所以收入一般的,或者经济实力不是非常雄厚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喜好有个相对认真的分析。比如说,有的人喜欢收藏瓷器,有的人喜欢收藏玉器,有的人则偏好杂项:而在喜欢杂项的人当中,有的喜欢收藏印石,有的喜欢收藏竹雕,有的喜欢收藏匏器等等,也会各不相同。我有一位熟人,曾经学过文献学,他自己后来就非常喜欢印石,而且乐此不疲。他每当出差的时候,比如去产石区或者传统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像巴林、青田、苏州等地,就去看看当地的古玩市场或者博物馆,边学习,边淘宝。没儿年,家里的博古架上也摆满了像模像样的藏品,有几件还确实很精到。有的藏友问他,你玩收藏的基础不能说好,却成长得比别人快,是怎么练出手的?他回答:俩字,喜欢。

凶为喜欢,就会很在意,很用心,不少藏友甚至能把别人以为不可能收藏到的藏品给倒腾到手。只要确定了自己的收藏爱好,就可以明确收藏方向和目标,从而方便对将来的收古玩市场上用兽胃加工成的仿牙雕藏对象进行选择取舍,直至收藏到精品。比如古墨是杂项中很重要的一项,其民间传世精品非常少,如今一般的收藏者难得收藏到一块。但笔者还是看到有个别的“墨痴”居然收藏到了相当不错的古墨。

如果不是喜欢,而是一味地只是从投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难以从收藏中发现真正的乐趣,就不会全身心地去领悟、学习,相关的收藏认知水平也就很难提高,当然也就很难收藏到精品。

“菜鸟”的收藏策略

还没学会走,就不要跑。刚开始搞收藏的“菜鸟”们,收藏的第一原则是多看少买,看准后才买,不要冒冒失失地胡买。多看,首先是自己多看书,多看实物,去细细品味辨别。多看,还要多参观。每当有重要的文物展览会就要去看看,不管是近现代的还是古代的都要看。看多了就会学到很多非常专业的知识,从造型上、纹饰上认识和了解相关藏品的特点,在将来收藏和辨别古玩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个真切而直观的标准,保证自己少“吃药”,多些“捡漏”的机会。

凶为每个人的财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吃得进,什么都研究得比较透彻。当然,以前有这样的人,比如王世襄、张伯驹、朱家浯等人,他们的学以好,非一般人可比,当时的时代又有这个方便,所以几乎什么门类都有收藏。而在现在的收藏条件下,一般人是远远达不到那些前辈大收藏家的收藏水平的。按照现在的收藏条件,有眼光的收藏爱好者都应该集中自已的财力和精力,搞专题收藏,或者以某个专项为主项,在一个小的收藏类别中形成自己的优势。

彩花卉笔杆

清“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长208厘米估价:RMB8,000~12,000成竞价:RMB15,400北京翰海2002.7还有就是要多请教,多和高人、专家一起鉴赏。这个前面已经说过,此处再强调一下。鉴定专家有一定的特长,但不可能看什么都一定很准确,专家也有不熟悉的领域,所以初级的收藏爱好者不能够盲目迷信专家。但是专家毕竟还是相对可信的,他们有多年的经验和学识,走过的桥可能比初级收藏者走过的路都长。专家又分为野路子出身的收藏家和正途出身的文博专家、鉴赏家两种,前者长于市场把握,后者长于技术和文化认识,各有所长。专家的指点可以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能用不多的投资换回比较可观的回报。

收藏以精为上,只有精品才有较大的升值空问,才有比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值得收藏者经常把玩。在入行一段时间以后,就应在已有精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收藏。

精品,有时候即使是有所破损,也是值得保存的。比如说一个陶瓷笔洗,如果是宋代的,是钧窑或汝窑的,只要造型对路、没有纹饰、色彩非常好,那就算有个残缺,也应该收藏。因为钧瓷或汝瓷本身就是精品,不可多得,这一稀缺性把其他的缺陷降到最低了。比如对于一个破碎的宋代或唐代瓷器,如果你已有的收藏里面都没有,这个破损的瓷器就应该收。因为收藏是系统的,缺少了这么一个特别藏品,收藏就会出现缺档,就会不完整。而这个破损的东西,可以将你的收藏完整地接在一起。

低收入者的收藏攻略

现在,投资和收藏古玩的人很多,其中有有钱的,有烧钱的,也有囊中羞涩、想折腾些东西自己把玩或者投资的。财力好的亏些还能缓过来;要是本身钱不多,就不能轻易亏,否则很难迅速缓过来。工薪阶层如果手里没有多少闲钱,那么收藏价钱不太高的小东西就比较好,通常还能收藏到真品。但是,低收入的收藏者需要注意的还不只这些。

低收入的收藏者千万不能跟风和炒作。现在收藏越来越市场化,市场上风云莫测,往往这一个时期大家追捧这类东西,另一个时期大家又去追捧另外一类东西。如果入门不久的收藏者看别人投资或者收藏什么自己就收藏什么,一准儿吃亏。为什么?因为当你跟风的时候,大的玩家或者收藏老手早已把可以收藏的好东西拢得差不多了。这时你跟进去,只能是花很多的钱,而买到的却是一般的东西,甚至还是别人捡剩下的;或者这时造假者看中了商机,仿品已经充斥了整个市场,你只能“吃药”了。所以,一味跟风的结果通常是费力不讨好。除非你是这阵风的发起者,或者你具备了丰富的相关知识,才有可能淘到宝。但“菜鸟”们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

认真分析市场前景,搞前景收藏是低收入收藏爱好者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正式投资前,要了解相关古玩的存世量,如果只是玩玩,那就可以在存世量比较大的古玩里踅摸点儿不错的;如果是专心收藏,那么存世量不大而又相对比较冷僻的古玩就是低收入收藏者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对其中那些相当有潜力的种类需要重视,因为这些种类增值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反过来讲,一个低收入的收藏者如果手里有一些藏品,不妨什么热就卖什么,将获得的收益换成比较冷僻但又有市场潜力的种类。

话又说回来,收藏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所有的汁划和策略凶每个收藏者领悟能力的不同在实施过程中会有所差别。汁划可以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很多收藏计划会随着收藏者阅历的增加而有所改变。收藏者要看准市场变化的规律,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收藏策略。

杂项的收藏渠道

杂项收藏的第一渠道

去年,一位收藏爱好者来找我鉴定,谈到自己在长春古玩市场上捡到了“漏”,花5000元买了一个青铜器,上古三代的。我一听便有了疑问。上古三代时,现在的吉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来往较少,所以经济文化交流也不会太多,青铜重器很少会流落到那里。如果是不久前才出土的,肯定来路不正;要么就非常有可能是假的。这位收藏者听了我的分析,忙回去找铜器鉴定专家掌眼。结果一看果然不对,他“打眼”了,交了一笔不小的学费。

一般人,如果没有什么收藏文化背景,想搞收藏,或者想玩儿好收藏,就必须从古玩市场上练起。这是因为古玩市场是一般收藏者的第一选货渠道。古玩市场有几大特点:一是货源杂。什么老的古籍、文玩,什么乡村的针头线脑、桌椅板凳,收藏者几乎都能见着,想收藏哪一类都有选择的余地。二是货物真伪混杂,一般人不易分清。今天你捡着“漏”了,明天他“打了眼”了,这是常有的事,也最能锻炼一个人的眼力。三是价格弹性大,购买群体广泛。古玩市场上贵的便宜的东西都有,关键看收藏者怎么砍价。无论是一般的工薪阶层,还是有些身份的人,都可以来这里搅和搅和,当然还是有眼力者占先,要不就得经常“吃药”。今天我们谈古玩市场,目的是鼓励大家搞收藏,帮助大家认识市场,提高眼力,从收藏中获取一些乐趣,当然也能从中淘换到一些宝贝。

逛古玩市场是必修课

逛古玩市场是一个收藏爱好者的必修课,更是基础课。国家不允许文博工作者自己收藏,或是参与这方面的市场活动。所以,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我自参加工作后近四十年不再搞收藏,最多只是以专业的眼光帮人掌眼。现在我已经退休了,所以当前收藏成了我的最大爱好。我因为经常被邀请去各地鉴定藏品,所以一有机会便去各地的古玩市场看看。一旦遇到比较合适的小杂件,如很有特点、很有代表性的,或者是精品,我也会买下来,既可以收藏,又可以留着作为以后讲课时的素材。有时我也会帮着同行的朋友踅摸。

几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几位相关的负责人士去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视察。视察临近结束时,同去的一位大姐跟我比较熟,就要求我帮她在市场里面踅摸点儿玉器。她不是一个收藏者,只是对玉器有所偏好,想拥有几件不错的小玉件,平时把玩把玩。她当时要求越便宜越好。我随口就答神气的买笔筒者,因为淘到了件觉得不错的东西,所以面对镜头时很是得意。应了。古玩市场上宝贝倒有一些,但是想低价寻宝却比较困难。我们溜达了半圈后,发现了一个卖玉石的摊位。当时看守摊位的是个维吾尔族小孩,看样子还不太会做生意(现在潘家园卖玉石的基本都是精明的新疆商人,这是后话)。摊位前并排摆放着两个大纸盒子,里面全是籽玉形状的石头,我在那两个纸盒里翻来翻去,找出两块椭圆形的石头,细腻而微透明。我问他多少钱,小孩子说两个石头得给他三十四十的。我砍了砍价,同行的大姐花了二十元就将这两块籽玉买下了。现在,那两块和田籽玉再拿到市场上,价值是多少?至少得上千元。这就是实例,它说明在古玩市场上,“捡漏”的机会还是有的。

每一个古玩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像潘远观地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家园这样的市场,商贩除非看你是个真正懂行的收藏家,大的好物件才会出手让你看一看,一般是不会放在面上的。小的东西,比如古代的铡扣子、小锁或一些装饰类小物件,因为本身价值不高,相对就比较容易找到。其他诸如来往信件、名人书法遗留也都能找到一些,偶尔还能遇到精品。与之相比,北京的报国寺古玩市场,则经常有一些不错的小人书。而天津沈阳道和西安古玩城又有不同于北京的地方特色。

逛完了古玩市场,收藏者就会对当下一些杂项古玩的行情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前辈老手的意见,总结对比,就可以为自己的下一步淘宝做准备一识货是基础说一千,道一万,收藏者去古玩市场,首先得识货,要不只能干看着,或者就只有上当走眼的份儿。

一位和我相识的收藏爱好者,入门不久,淘换到什么东西都很兴奋。我曾经劝他,不要急着见什么买什么,要注意学习。但他自以为懂不少知识,眼力不低,一到市场上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望,看见认为不错的东西就手心痒痒.一次出差回来,他拿着从当地古玩市场买的一方素砚向我卖弄。看第一眼,觉得该砚台是开门的清初老货,器物的造型和质地部和相应的年代十分吻合我刚要对他的眼光表示赞赏,就发现了不对之处:砚台的底部有破绽——商贩画蛇添足,在上面又加刻了数行铭文。我马上问他:“你看准了吗?”他很得意地说没问题,这是明代的老货。我说,这方砚台可惜了,它本来是清初的真品砚台,无论是造型还是质地都很开门,但是后加的铭文让它变成了一件赝品。

古玩市场上的商贩为了能将藏品卖出好价钱,经常会在不识货的情况下通过作假升值,把前代的名人收藏经历全刻在藏品上。这样一来,挺完美的一件藏品被破坏掉了。我的这位朋友没有识破古玩商的伎俩,还当作宝贝似的用大价钱踅摸到手。

古玩最重其原始性和真实性,随便后加的工艺大多会破坏其收藏价值,更遑论先于器物本身制造年代的伪款了。

朋友眼光不济,不识货,让自己交了不少学费。

砍价见真功

识货是基础,但是一旦自己真要买东西了,就一定要在砍价技巧上下功夫。一个初入门者具备了一些收藏知识,要试水了,如果砍价功夫不成,自己一眼看好的东西,价格经常很难谈拢,而硬吃进是要折本的。这也是“金银器”,其实有些是白铜做的。刚进市场,收藏者可以先试着买些不太值钱的东西,在吃小亏中逐步提升自已的砍价水平。

前面提到我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帮人买和田籽玉的时候,砍了一下价。因为是好东西,商家要价本身就并不高,所以我当时也就没怎么砍。但是,如果赶上看好的,老板开价又超出心理价位时,收藏者就得动动脑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