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百科
11849900000088

第88章 欧洲文明的诞生(5)

约克镇大捷

独立战争后期,美国在军事上处于有利地位。1781年5月,一支英军在康华利的指挥下侵入弗吉尼亚。8月,当康华利的部队攻下约克镇、准备在这里巩固阵地的时候,华盛顿亲自率军从北方赶到,在法军的配合下,从海陆两面包围了康华利率领的英军主力。1781年10月19日,陷入重围并且失去外援的康华利被迫向华盛顿投降,这表明英军主力在整个北美大陆上的瓦解。约克镇大捷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结束。

《巴黎和约》

1781年10月,英军在约克镇投降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出现了要求停战的呼声。英国议会经过长期争论,于1782年3月5日通过了停战决定。同年10月,美国派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杰伊、约翰·亚当斯三人到巴黎同英国谈判。11月,英美签订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美英两国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为美国领土。这是美国人民通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的胜利成果,美国于是成为美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

北美独立战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对于美国自身来说,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这次战争的胜利直接刺激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18世纪末欧洲的反封建革命运动。最后,美国以弱胜强,极大地鼓舞了拉丁美洲和其他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的信心,为他们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

建立联邦政府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大资产阶级对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感到不满。1786年,谢斯起义使包括南方种植园主在内的所有统治集团大为震动。他们一致要求废除《邦联条例》,制定新宪法,以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5月25日,制定宪法的会议在费城召开了。经过几个月的讨论,会议最终制定出一部主要体现大资产阶级、大种植园主意愿和要求的新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

《邦联条例》

1777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自1781年开始实施。它是美利坚民族从分散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第一部基本法,是美国独立战争推动的结果。它把实际上由13个独立殖民地组成的、名为国家实为反英政治军事同盟用法律手段固定下来,为美利坚民族实现真正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在《邦联条例》下各州各自为政,国家组织松散,中央权力极小。保守派、公债持有者以及商人、爱国人士都希望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中央权力。

谢斯起义

1786年8月至1787年2月,美国马萨诸塞州爆发农民起义,领导者是曾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立过战功的退伍陆军上尉谢斯。独立战争使资产阶级大发横财,人民的生活却更加贫困。1786年8月,马萨诸塞州数百名武装的农民组成起义队伍,在谢斯的领导下从康科德向波士顿进军,提出平均财产权的纲领以及废除一切债务、废除迫害人民的法院和法令的主张。起义军在遭到政府军镇压后分散到各地,继续坚持游击战。12月,起义军人数发展到1.5万,占领了马萨诸塞州许多小城市。1787年1月,谢斯率起义军进攻斯普林菲尔德的军械库受挫后,遭到大批政府军围攻。2月,起义军被诱骗进行谈判,却遭到突然袭击,损失惨重。不久,谢斯被捕并被判处死刑。但政府在人民的广泛抗议下,不得不降低人头税和财产税,停止监禁债务人,并于1788年6月13日宣布赦免谢斯。

《1787年宪法》

1787年5月,美国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同年9月15日,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原文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它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确定了美国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其中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它还规定了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等。这部宪法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为世界各国宪法提供了重要范本。它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其制度形式为后来许多国家所仿效。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之后又一影响深远、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这次革命中,资产阶级抛开了宗教外衣的遮掩,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誓与旧贵族斗争到底。广大人民群众不但积极参加,而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革命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法国大革命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后期的美国独立战争。它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发路易十六

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可以说整个19世纪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度过的。因此,马克思称这次大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大革命的背景

18世纪末,法国革命家把腐朽的封建制度称为“旧制度”,即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当政时期的制度。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旧制度的没落已表现明显,到1774年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继位时,法国社会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王朝危机重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是这些矛盾的焦点。

“旧制度”的阻碍

农业中的封建生产关系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民受到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经常处于赤贫状态,购买力受到了极大限制,导致法国工业品的国内市场异常狭小。另外,封建行会制度依然存在,而且受到专制政府的极力维护,手工业作坊无法向手工工场过渡,束缚了工业技术的进步。而且由于历史上的封建割据,法国各地还有许多征收商品通行税的关卡。此外,各省保留了不同的法律及司法系统,度量衡也不统一,地方行政区划也很紊乱。这些都不利于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专制王朝的危机

18世纪,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惨败,沦为欧洲二流国家。1774年,路易十六继位后,曾经试图进行改革以扭转颓势,缓解严重的财政危机,却遭到特权阶级的反对,未能成功。在他统治期间,法国专制王朝陷入重重危机。政治上,中央权力分散,各自为政,官僚机构臃肿低效,地方行政混乱;经济上,国家财政濒于破产。由于专政政府的横征暴敛,农村和城市的人民运动此起彼伏,全国范围内的革命一触即发。

第三等级

大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全国人民被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高级僧侣,第二等级是封建贵族。第一、第二等级是封建统治阶级,不纳税,享有封建特权。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小商贩、城市贫民和广大农民等则属于第三等级。第三等级占法国全国人口的95%以上,是被统治阶级,负担国家的各种赋税和封建义务,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资产阶级财力雄厚,文化素养较高,政治上最成熟,因而成为第三等级的领导者。1302年,国王腓力四世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出席的第三等级代表都是富人,即后来的资产阶级。18世纪末,资产阶级领导的第三等级已成为反封建的主力军。

爆发

1787至1789年,法国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矛盾日趋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分裂。同时,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剥削下无法生存,进而铤而走险进行反抗,斗争席卷全国。为缓解财政危机,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开幕。

大革命的导火索

三级会议从1614年起曾被长期关闭。1789年5月,路易十六迫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凡尔赛宫重新召开三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第三等级的代表要求限制王权,取消等级区分,按人数进行表决,还提出了三个等级一起开会共同审查代表资格的建议。遭到专制政府的拒绝后,第三等级于1789年6月17日自行召开国民议会,7月9日改为制宪会议。三级会议的召开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攻占巴士底狱

制宪会议召开后,路易十六暗中调动军队,妄图以武力解散制宪会议并逮捕第三等级的代表。消息传出后,巴黎人民奋起承担保卫制宪会议的任务。至1789年7月13日深夜,巴黎绝大部分地区都处在起义者的控制之下,而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却仍在国王军队的控制之下。7月14日上午9时起,巴黎各区群众高呼“到巴士底去”的口号,扛着步枪、长矛和大刀攻向巴士底狱。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攻下了这座堡垒。攻占巴士底狱是巴黎人民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革命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执政

巴黎人民取得7月14日起义的胜利后,制宪会议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起主导作用的是由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构成的君主立宪派。从8月起,制宪会议颁布《八月法令》,后又正式发表《人权宣言》,宣布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但由于立宪派持维持现状、保留王权的保守妥协态度,最终被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

颁布《八月法令》

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迫使制宪会议首先将废除封建制度提上日程。1789年8月5至11日,制宪会议正式用书面形式通过了关于废除封建特权的一系列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取消教会的什一税和领主法庭等封建制度与特权,此外还规定用赎买的方式废除源于土地的封建义务。这些法令统称为《八月法令》。它是由君主立宪派控制的制宪会议颁布的第一个立法文件,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八月法令》是法国革命者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但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人权宣言》

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发布了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主要内容包括: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每个人都有获得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主权在民;公民都应当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资产阶级理论和主张,打击了封建制度和思想,增强了人民的革命意识,促进了整个欧洲反封建革命的深入发展。

“十月事件”

路易十六不但拒绝在《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上签字,还在凡尔赛宫调动军队准备镇压革命,这引起了巴黎市民的强烈愤慨。1789年10月5日,巴黎妇女和工人涌向凡尔赛,要求国王批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国王被迫同意。10月6日,巴黎群众突然闯进王宫,要求国王迁回巴黎,国王也被迫答应。这次运动被称为“十月事件”,在法国大革命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粉碎了王室镇压革命的阴谋,大大地加强了巴黎作为革命中心的地位,巩固了革命成果。

《1791年宪法》

1791年9月,制宪会议颁布了君主立宪制的宪法,这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即《1791年宪法》,该宪法的前言及指导原则是《人权宣言》。它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特权;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立法议会,行政权归世袭国王,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掌握,实行司法独立;公民有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同时,宪法又规定国王掌握行政权,有任命官吏、否决议会的权力,而且剥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而言,《1791年宪法》是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基本适应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

革命第二阶段——吉伦特派执政

1792年6至7月,巴黎和外省出现了由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领导的反对君主制的运动。8月10日,雅各宾派发动巴黎市民举行起义,攻入王宫,俘虏国王,并迫使立法会议同意其主张。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制,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政权由此转入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手中,大革命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瓦尔米大捷

法国革命的胜利,引起了欧洲反动势力的恐慌。1792年8月,普鲁士、奥地利联军向法国本土进军。在巴黎政府的领导下,法国人民武装了起来。9月20日,双方在马恩省瓦尔米发生激战。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高呼“民族万岁”的口号,顽强阻击,击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瓦尔米大捷是大革命中法国对外国武装干涉军的第一次胜利,它大大鼓舞了法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法国开始转入对反法联盟的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