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5:在一个装有新鲜水的大烧杯中放入一支密度计作为浮标,或者用 一根细线拴住一段小木棍的一端,将其放入水中也可以,主要是让它可以竖直 地漂浮,用橡皮筋给浮标的入水位置做上记号。在另一个水的深度足够深的容 器中溶解大量的盐,当盐完全溶解后,尝一下水面部分水的味道,然后再把其 中的水倒出去一大部分,再尝尝容器底部的水的味道。现在盐已完全溶解在水 的各个部分里面,但外观并无任何改变。
在刚才的盐溶液中再放入密度计浮标,会发现其与之前的下沉深度不一 样。你对能支撑物体的溶液浮力有什么看法?水里的鱼需要靠发挥自身肌肉力 量才能在浮在水中吗?正因为水溶液中可以包含很多物质,所以水生动物即使 不四处移动,也能在其周围获得食物以维持生存。
实验36(老师的教学实验):在一个结实的广口瓶中放入少量锌屑,用一 个双孔橡胶塞塞紧瓶口,从一个孔中插入一只长颈漏斗,让长颈漏斗末端靠近 瓶底,从另一个孔中插入一根弯曲的玻璃导管,用一根橡皮管将其与一个集 气水槽的隔板孔相连。取几个8盎司广口瓶,装满水后倒置于集气水槽的隔板 上。通过长颈漏斗先向装有锌屑的瓶中注入适量的水,让其能淹没一部分锌 屑,然后再注入稀释10倍后的工业盐酸或硫酸。
锌遇酸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氢气。先让瓶中的气体排放几分钟,因为 其中大部分都是之前瓶中的空气。然后通过水槽收集数瓶氢气,注意保持瓶子 必须倒置。取一瓶进行检测,观察它是否具有颜色和气味?将另一瓶氢气瓶口 朝下地握住,插入一片点燃的小纸片,会发现小纸片停止了燃烧,瓶中的氢气 却燃烧了起来。再取一瓶氢气,在桌上瓶口朝上放置几分钟,再插入燃烧的小 纸片,为什么瓶中的氢气全然不见了?
将一个玻璃管管口加温拉拔到只有铅笔尖大小,形成尖嘴后插入氢气流经 的橡胶导管,再给反应瓶中注入更多的酸液并让其持续反应几分钟,然后将一 根点燃的火柴靠近氢气流出的尖嘴导管口,会看见氢气形成了喷焰。将一只干 燥的常温烧杯罩在氢气的喷焰上,会发现烧杯壁上逐渐累积水珠,这说明氢气 与空气中的氧气正在发生化合反应,水便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形成了。
纯净的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气体化合而成。氧气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 我们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有1/15就是氧气。氢气就是刚才实验中收集到的气体。
它是一种无色的透明气体,也是世界上最轻的物质,因此必须小心处置。如果 它与空气或者氧气混合并发生燃烧,将可能形成强烈爆炸,并形成水。
实验37:给一只小烧杯装满新鲜水,慢慢在火上加热,一会儿便会看见杯 底和杯壁上会累积许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在水变凉的时候也不会消失。如果 它们是水蒸气气泡的话,在水变冷时它们就应该会变成水,那它们是什么呢? 它们从何而来呢?水里面含有溶解于其中的空气吗?水里面的动物是怎样做到 即使不浮出水面也能获得它们必需的氧气的?
实验38:将一小块冰放入水中,它哪一部分会淹没在水面以下?它比水轻 还是比水重?通过实验24,请你总结一下,冷水是比热水轻还是比热水重?
我们日常所见的水,其中溶解了空气以及其他许多物质,因为水是一种我 们目前所知最强大的溶剂。水还有另一种极其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不可压缩 性。不管多大的压力加之于水,它的体积也极少收缩,密度自然也极少改变。 这样一来,物体只要在水面下沉,就会一直沉到水底,因为底部的水的密度和 水面的水的密度相比,增加的程度极其微小。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与水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但在水的分解物中,各类溶 解在其中的物质真是千差万别,不过就海洋整体来说,从洋面到海底,水的构 成成分都是一致的。
从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水的一些物理特性,因此便也可能初步 理解了陆地与海洋的天壤之别,以及这对生存在其中的生物的进化活动会带来 多么大的影响。一些水生动物在水里四处游动以寻找食物,但还有一些水生动 物只是靠水里面的溶解物来维持生命,当然,这不需要自身的肌肉力量。它们 的呼吸也依赖于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并且它们不能像陆地动物那样,可以很轻 松地获得大量空气进行呼吸。所有动物自身的能量都依赖于它们体内新陈代谢 所需的氧气量,因此,水生动物普遍地比陆地动物拥有较低的能量。同时由于 它们在水中游动沉浮以获取所需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它们自身生物机能的发达 程度也远远低于陆地动物。
水可以被风吹动,然后变成水蒸气随风而去;它也可以冲蚀陆地,并将 陆地的沙石悄悄带走。当它被太阳或者其他热源加热之后,会变成气体升于 空中,飘向远方;进而又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变成雨雪降落大地。它在蒸 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而在凝结时又会全部释放出来。水总是寻求最低的地方 以自处,并在其流动的过程中释放自身的势能。在很多作家笔下,地球被描述为一个水的发动机,因为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水真的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 角色。
水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就是它对热量的保持能力,这在实验27中我 们已经有所了解了。在它降温的时候,它会释放在升温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正 是因为这个原因,热水袋才可以让人们保持温暖,农民如果担心地窖可能结冰 的话,便会在地窖里放上一大桶水,以让地窖的温度保持在0度以上。霜冻可 能来临之前,果农经常会给橘子林进行提前灌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磅①水温度降低1度所释放的热量,可以让一磅铁的温度降低9度。水的 这个保持热量的特性自然让它在夏天升温更慢,而在冬天来临时,降温也很 慢,因为在其降温的过程中,它会把自身持有的热量完全释放到大气当中。故 而在初夏,水面的空气依然凉爽;在深秋,它也依然荡漾着暖意。后面我们还 会发现,水的这个特性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40.组成陆地的物质
实验39:取几组岩石标本,包括:火成岩、岩浆岩、黑曜石、玄武岩、花 岗岩、沉积岩;沉积岩、砂岩、石灰岩、砾岩、泥炭;变质岩、页岩、片岩、 大理石、无烟煤。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的外观,看它们是构成成分相同,还 是由不同的颗粒构成。这些组成岩石的颗粒是透明的吗?它们是不规则地分 散,还是有规律地排列?用锉刀或者刀背分别擦拭一下整块标本和它一部分的 硬度。给每个标本滴上一滴盐酸,看它们各自是否都会发生反应。最后总体描 述一下各个标本的特征。
陆地的不同区域的构成成分千差万别,许多不同种类的岩石经常被发现聚 集于一处,但也有时候发现同一种岩石的分布覆盖了很大的区域,因此谈不上 有什么一致的规律。岩石层表面的土壤也极其多变。在有些地方,土壤中含有 下面岩石层中的许多矿物质,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土壤成分可能跟下面岩石层 成分风马牛不相及。
尽管如此,地壳岩石还是存在着三种主要分类,分类依据是它们一致的形 成方式。这三种分类是: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
火成岩是熔岩凝固而成的岩石。它们可以在地壳深处固化而成,也可以在 地壳表面,或者在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深度形成。如果这类岩石在形成过程中 冷却很慢,它们便会拥有结晶状的构造,比如花岗岩;如果冷却很快呢,会有 类似玻璃状的构造,比如黑曜石。它们的总体构造便可以在这两个极端条件下产生丰富的变化。这类岩石中,有一种最普通的暗色岩石就是玄武岩,当然火 成岩还有很多种种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沉积岩是水中的沉积物累积而成的岩石。有些岩石在漫长的岁月中被磨损 成碎片,而这些碎片又在水中慢慢沉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它们便又固化 成了坚硬的岩石。在深深的海底,贝壳和海洋动物的残骸也会逐渐累积,经过 足够的时间,也会慢慢形成岩石。而海洋植物的残骸也会在漫长的时间内逐渐 累积,但不会腐烂,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变成一种沥青煤,或者叫烟煤。地球 上大约五分之四的陆地表面都是由沉积岩构成的,它们颜色丰富多样,十分坚 固,在人类生活中大有用处。
由微小的沙石颗粒聚合而成的砂岩,被用来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以及其他 许多用途。由海洋动物残骸沉积形成的石灰岩,便是石灰的来源,也被经常用 于建筑以及其他用途。页岩是由泥沙分层沉积而成,每一沉积层大约有一英寸 左右的厚度。沥青煤是由植物残骸在极其漫长的时间中积累而成,是一种极其 有用的矿物质。以上所有的沉积岩种类都没有晶体结构,因为它们都是由岩石 碎片或动植物残骸沉积而成,一般在地层中以分层分布的形式存在。
石油就可能是海洋中动植物残骸分层累积的结果,它被其他沉积层覆盖, 在形成过程中又不断腐化分解,经过漫长的时间便形成了石油与天然气。
变质岩一般拥有透明的晶体结构,并且一般还会有结构精致细腻的结晶物 质嵌在它们内部,甚至包含一些延伸距离很长的水晶类的物质。这类岩石不是 生来就是如此,而是一般由火成岩或者沉积岩转化而来。这些改变是在最初状 态下,岩石自身的矿物成分被打乱,改变了内部结构之后,慢慢形成的。
改变的直接原因,总体而言无非热量与压力,变化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大 理石是一种结晶的石灰岩,片麻岩总体上是一种变质的花岗岩。板岩和云母片 岩变成黏土岩和无烟煤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沥青煤的变质形式。这一类岩石有 时也很难与火成岩类的岩石严格区分开来。
41.陆地区域的结构
实验40:取一个小铜球以及一个刚好可以让其通过的环,就跟我们已经在 实验19中使用过的装置一样。把球放在环中一起加热到高温,取出球将其投入 一盆水中冷却,然后再放入环中,会发现环比之前大了许多,二者之间的空隙 范围很大。
如果这个环有一个常温的凹槽,紧紧箍住高温小球的表面,则小球的表面会被环面降温,直到二者温度逐渐趋近,被环包围的球面也会发生收缩。这便 会在二者之间形成空隙,因为球形表面支持力不够的话,便会在降温过程中收 缩,并同时在表面形成皱折。
实验41:在家里用一根细绳测量出一个表面光滑的大苹果的最大和最小周 长,然后将苹果进行烘焙,之后再测量一次,测量结果比之前更大还是更小? 苹果的表面还像之前那样光滑吗?
陆地区域不仅在岩石的构成类型上差别很大,其存在形态上也是如此。 有些岩石层一直保持着它们形成后的状态,有的则被折叠、弯曲、扭裹得十 分严重。数目众多的岩层被巨大力量不断磨损,并被不断地挤压到地球表面, 许多本来在地球很深处的岩石也就被推到了浅表地层。即使像花岗岩这类岩 石,本来形成于地表数千英尺之下,现在也能在地表看见,许多地方都已经挖 到了它。
岩石层的折叠弯曲形成了明显的岩床,这些岩床最早是水平状的,而现在则 可能成了垂直状的,我们也因此有机会可以看见岩床的边缘。这些大不相同的岩 石种类和它们千差万别的存在形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大自然鬼斧神工的 侧面,正是这样的自然力量,参与形成了陆地表面丰富多彩的特征地貌。
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对所有影响岩层形态的因素都加以深究,但其中最重要 的原因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已经发现,尽管地球表面温度不高,但其内部温度 却非常高。我们也知道所有物体在冷却时都会收缩,因此如果地球内部的温度 是在逐渐下降的话,当然有理由相信这很可能是真的②,那么它也必定一直在 慢慢收缩。又由于地壳温度已经相对较冷,因此地壳的收缩已经停止,于是地 球内部核心会逐渐向内坍缩进去,地壳则会随之而缓慢坍塌,以同步于坍缩的 内核。不过地球的冷却过程极其缓慢,因此它对地壳的影响也虽有如无,我们 大可放心。
42.岩石的风化
实验42:小心地给一片干燥的粗砂岩或者贝壳灰岩称一下重量,然后让其 在水中浸泡几天。取出擦干,在进行称重,为什么重量会改变?
实验43:给一支试管或烧杯中注入一半容积的石灰水,石灰水的浓度差不 多按照两盎司石灰兑一品脱水的标准即可。然后用嘴朝石灰水中吹气,会看见 石灰水中形成了一些白色物质,化学家们告诉我们,它们和石灰岩的构成成分 是一样的。
实验44:继续通过玻璃管向刚才的石灰水中吹气,持续吹一段时间后会发 现,之前的白色物质消失了。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一种成分叫做二氧化碳,它 溶解在水中,让水变成了弱酸性,进而导致了这一变化。现在我们如果将石灰 水继续加热,这样会分解弱酸并排除水中的气体,白色的物质又会重新出现。 二氧化碳气体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随处可寻,物体在燃烧或腐烂的过程中也会 释放这种气体。
暴露在大气中尤其是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岩石会逐渐分解变质,而如果在 干燥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岩石也可以原封不动伫立数百年。不过即使同样的岩 石,如果将它们换到一个气候条件截然不同的地方,它们也照样可能会迅速分 解成碎片。一个极为显著的例子就是那个名叫克娄巴特拉方尖碑的著名石碑, 它在多年以前被从埃及运至纽约中央公园。即使它在埃及已经模样不改地伫立 了3000年,但在纽约潮湿多变的气候环境中,不到一年就发现它周身已经覆盖 上了一层变质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