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11843300000015

第15章 书法详解(1)

书体类别

书体是文字在书写中,具有某种共同特点或风格的系统表现形式。书体是随着字体的发展而丰富起来的。

中国书法主要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五种书体。每一种书体还包含几种不同的文体,如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总称;草书是章草、狂草、今草的总称,楷书则有魏碑、唐楷等区别,唐楷中又有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等。

不同历史时期对书体的分类是不同的,于是就产生了“三体”说、“四体”说,乃至“一百二十体”说、“三百六十体”说。“三体”说见于《后汉书》记:“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谈到的是古文、篆、隶、草为四体。当时这样划分是在楷书形成以前。至唐代以后,随着字体的发展,书体也趋繁荣。书体的归类又流于繁杂的弊病,所谓“百体”说、“一百二十体”说和“三百六十体”说便相继出现。还巧立名目,有什么“风书”、“月书”、“牛书”、“兔书”等,因难以使人琢磨,所以近代书法理论就很少涉及。

大篆——甲骨文的演变

大篆,又称籀文、钟鼎文、金文。

大篆称金文和钟鼎文,是与其当时文字基本使用形式有关。周朝时,大量铸造青铜器,如敦、篮、簋、鬲、意、彝、钟、鼎等。这些青铜器上铸有铭文。据《周礼》所记,铭文的主要内容为;“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

青铜器中,钟与鼎不仅数量多,而且铭文的规模也大,钟鼎文便由此得名。如著名的西周毛公鼎,铭文有497个字。古代金属统称金,于是大篆亦称金文。周宣王时,太史籀著有大篆十五篇,即所谓史官教学童子的字书《史籀篇》。这也就是大篆称籀文的由来。

大篆是甲骨文至小篆之间的文字,跨越近千年。所以大篆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西周时期的大篆与甲骨文十分相似,如周成王时期的《矢令簋》、康王时期的《大盂鼎》的结体,与帝辛时期的书契就十分相似。战国时期的秦国《石鼓文》,则与秦国统一中国后的小篆相近似。秦代的小篆与战国时期秦国的大篆本是一脉相承,所以有人将《石鼓文》视为小篆。

战国时期的大篆,随着诸侯国的蜂起,各诸侯国独立的经济、文化体系的建立,文字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大篆出现了地域特性,如西方的秦系、南方的楚系、北方的晋系。大篆发展到最后阶段,便是一个旁杂纷错的局面,这也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要统一文字的根本原因。

首种规范书体——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全国统一使用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谈到:“七国……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秦始皇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小篆刻石。其中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砑台刻石》、《之罘刻石》、《之罘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

小篆是我国文字史上第一种规范书体。它把原来尚未固定形式的各种文字偏旁统一了起来。每一种偏旁只有一个固定的形体,同时,每个偏旁都有一个基本固定的位置,不能随意迁动。小篆线条圆转流畅,间距均匀,富有装饰性,摆脱了象形文字的形态特征。

由于应用场合不同,小篆的形体也产生变化,如用于瓦当、印章、钱币等等的文字都有其各自不同特色。其中,印章文字被称为“缪篆”。

汉代时期,小篆逐步被隶书所取代而成为一种装饰性应用文字,如碑额篆书。形体也由秦代时期的长方形变为方形,趋于隶化,如《娄山刻石》;有的处于非篆非隶,两体相间而为之,如《三公山碑》。

小篆作为一种书法书体,一直延续至今。代有书写篆书的杰出书家,如唐代有李阳冰,宋代有“二徐”:徐铉、徐锴,元代有赵孟。清代随着碑学的兴起,习书篆书蔚然成风,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吴昌硕等大家相继涌现。小篆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新的情况下,得到了空前的发挥。

篆书的基本运笔方法

书法艺术的笔法,有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篆书的基本笔法,可以用“玉箸纵横”来比喻,意思是篆书的各种笔画,就是由像筷子一样的线条组合而成的。

虽然只有这么一笔,但要写好它也是不容易的。一笔决不是随便地画一下,应在坚持中锋运笔的前提下,要理好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

起笔,是一画的开始。起笔要逆势落笔,横画做到“欲右先左”,竖画做到“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迹之中。

行笔,是笔迹的延伸。行笔时,笔管稍带逆势;笔锋需中正,笔毫均匀铺开,切勿使其偏于一边。这样才能笔锋着力,产生凝重浑厚的线条。

收笔,是行笔终止收锋。收笔时不能将笔锋轻易画出,如果锋毫外露,线条就会显得轻薄。收笔时应注意回锋,即所谓写横画时要做到“无往不收”,竖画时“无垂不缩”。这种藏锋收笔,也叫“护锋”。

篆书除了横竖线之外,还有许多不同方向、长短的弧线。

不同方向圆弧线的运笔的基本原理,和横、竖线是基本相同,只是起笔、行笔、收笔要随弧势的变化而变化,基本弧线的变化,可以理解为是左右半圆线。

在这直线与弧线的基础上,可以引申出各种直线与弧线组合变化的线条。如篆书“凰”字,就是由横线、竖线和不同弧度、不同方向的弧线组合而成的。

楷书的笔顺适用于篆书

楷书为一般初学者所悉知,楷书的笔顺也是人们所普遍掌握的。是否可以把楷书的笔顺应用到篆书的书写中呢?如果是可能的话,那么理解篆书的笔顺就方便得多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楷书是由篆书、隶书发展过来的。楷书的笔顺也具有继承性。同时,目前楷书笔顺的基本原则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最后封底”等,也符合篆书的书写实际。如书写“焉”、“随”、“家”、“囿”字,都遵循这些原则。

篆书的对称结构

篆书中大多数的结构是左右对称,如何才能把这类结构表现好,是每一个作篆书的书家所悉心研究的课题。这是篆书与其他书体根本不同的地方,也是篆书基本技巧集中体现的方面。

实践证明,写好对称结构的关键是:中轴定位。对称结构的特征,是以中心轴为准,左右形象对应相同。所以先写好对称结构的中间一笔或结构,然后再写左右,这是最科学的顺序。例如书写“小”、“火”、“大”、“羊”等。

由此,还可以引申出相似对称结构的书写,如“止”、“之”等字。

有相当一部分的对称篆书的中轴部分,不仅仅是一笔或两笔构成,而是一个多笔画的结构,也可由中间部分写起,如“索”字。

篆书笔顺具有灵活性

任何一种法则都是相对而言的,篆书笔顺的基本原则,也具有灵活性。每个初学者的习惯手势不同,可在坚持笔顺基本顺序的同时,采取灵活变化的手法表现篆书的造型。

例如,书写“口”、“宀”等部首时,就可以采取三种顺序不同的方法。

篆书笔顺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变化复杂的线条,化一笔为多笔。如“己”字,在篆书中是由一根折曲的线条构成,如果要一笔写成,则是比较困难的,将其化为三笔,书写起来就简易得多了。如吴让之书“西”字的上部,就以接笔写成。吴昌硕书“回”字,接笔就更多了。

篆书笔画的顿挫较平稳

篆书笔画是否有顿挫?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问题。相对于起伏顿挫比较大的行书、楷书而言,篆书的线条就显得婉转平静,看不到显著的起伏变化,于是就产生了“篆书无顿挫”的说法。但是要掌握篆书的书写技巧,如果片面地理解这一点,那么即使练得很刻苦,写出来的篆书还将是无精打采的。这是因为就篆书自身而言,还是有明显的起伏顿挫的,这从清代篆书大家的墨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清代的吴让之书唐人王勃的《寒夜思友》诗时,其中“清尊湛芳渌”句的“渌”字,起笔和转折处的提按、顿挫变化都十分明显。至于吴昌硕的篆书就更强烈了,这可从他书临的《石鼓文》中体会到。

小篆的形式美表现于多方面

小篆能流行至今,这与它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是分不开的,而且这种形式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篆书的命名,便是篆书形式美的体现。“篆”,本是古代车轮毂约上所作的圆转装饰的纹样。如同与“彖”部有关的文字一样,体现了一种圆势的概念。如玉器圭璋上的花纹,称“缘”;房顶圆形的木榱,称“椽”。篆书所以称“篆”,正是因为篆书的线条经营具有均匀整齐、圆润流转的特点。

同时,篆书在从象形文字大篆演化到小篆的过程中,保存并强化了对称结构。对称,是人类对形式美的最早发现。这是由人自己的身体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所决定的,所以,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便是小篆对称结构颇多的根本原因。

小篆与楷书、隶书的区别还表现在外轮廓的形态上。隶书横扁,楷书正方,小篆窄长。窄长的形态所表现出的美感,与“芭蕾舞”为什么要把足踮起的道理是相同的。作为长形的艺术造型,则总是把刻画的重点放在上部,这种上密下松的布局,正可从人体的结构中找到启示。

归纳起来,左右对称、圆转流畅、字形长方、均匀整齐便是小篆形式美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的字例,就容易体会到这一点。如:

一、左右对称

1.部分对称;

2.全部对称。

二、圆转流畅

三、字形长方

四、均匀整齐

五、上紧下松

“米字格”、“九宫格”有助于习篆

“米字格”和“九宫格”,是初学楷书的有效方法。采取这两种方法,有利于把握所临书迹的笔画位置和整体字形。所以“米字格”、“九宫格”,长期以来,普遍应用于楷书入门。

其实,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书体,特别是篆书。篆书结构严谨,对初学者来说,既要考虑到用笔,又要考虑到结构,确实是比较困难的。采取“米字格”、“九宫格”,正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处。而且许多清代书家,如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等大家所创作的篆书墨迹,都是写在整齐划一的格子中间。它与楷书的差别是,楷书是置于方格之中,篆书是置于长方格之中。然而,“米字格”、“九宫格”,也可规划在长方形的格子中间,同样具有按比例分割的功能。如练写篆书“武”字,先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划出“米字格”或“九宫格”,并在“武”字的格子里添上“米”字或“九宫”格子。练写时,只要把握好“戈”部的下部交笔正处在“米”字的交点;“武”字的主笔长斜钩的四分之三部分是沿着“米”字的对角线。这样,“武”字字形便能不失大体练写起来就方便多了。

石鼓文——篆书的鼻祖

石鼓文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一种篆文。每鼓有一首四言韵文,记叙当时渔狩等情况。十鼓分别称为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济殴、田车、銮车、灵雨,计有六百余字。

石鼓文于唐初时期,在岐州雍县南20里之三畴原被发现,长期以来,关于它的确切年代,一直存在着分歧,有的以为周文王、宣王时期的产物,也有的认为是秦制,总之众说纷纭。如今认为是秦制已无异议,但依然有秦文公、穆公、襄公、献公等不同的说法。目前十鼓文字已漫漶残损,其中一鼓无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石鼓文,历来被众多书家所重视,素有“小篆之祖”的美誉。唐韩愈作有《石鼓歌》:“鸾翔风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状,古鼎跃水龙腾棱。”康有为评石鼓有云:“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彩。”

隶书波磔的启用

隶书创于秦,盛行于汉,经历三国及晋代,后逐渐被楷书所取代。隶书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书体一直被书家所重视,并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隶书在秦代以前已经出现,至秦代就广泛地被采用了。相传隶书是秦代程邈所创,实际上可能是他在被秦始皇囚禁云阳监狱时,对已流行的隶书加以整理。隶书的出现是为了书写速度的提高,《汉书·艺文志》谈道:“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卫恒《四体书势》也言及:“秦即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独符印玺幡信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

隶书又称佐隶、徒隶、隶字、隶文、佐书、今文、史书等。隶书经秦汉发展,逐步成熟,至东汉是隶书的鼎盛时期,魏晋的隶书已逐步为楷书所取代。早期的隶书,笔画平直没有波磔,晚期的隶书趋于楷化,出现了点、掠、钩、撇等楷书笔势。

隶书的基本特点是由篆书的圆转变为方直,结构由繁复变为简捷,并出现了波磔的笔画。最能体现隶书特点的汉代碑刻有:《礼器》、《乙瑛》、《史晨》、《华山》、《石门颂》、《张迁》、《曹全》、《衡方》、《西狭》等。

帛书与简书

帛书和简书,即是书写在布帛和竹简或木简上的书法。这是在纸张还没有发明之前,存世的早期书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