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菜根谭一日一悟
11829300000005

第5章 为人处世篇(5)

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们,都会有一种大同小异的共同体会,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存在着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些不公、不明、不顺或不利的种种窘地和逆境也总是时时处处地困扰着自己,以至于每每想到这些,就难免会让我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有所不满或是心生怨恨,既是针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更是不乏身边的某些人。

然而这样的一种“怨天尤人”的不良情绪,对于真正想要处理事情和解决问题的人来说,又能有多少切实有效的作用呢?它能让我们变得快乐吗?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安定吗?它能增加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吗?当我们发现这一连串疑问的答案都是“不能”的时候,自然就会明白一个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了,那就是这种情绪能够带给我们的,除了身心两方面的痛苦和烦躁之外,也就只剩下徒劳无益地增加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误解以及怨恨了。无论是小到家庭、朋友和同事之间,还是大到整个国家、社会和民族之间,不满和怨恨的情绪都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一种无用之功,甚至还有可能会因此酿成不可估量的错误,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相比之下,倒是一份宽容的胸怀与气魄,才是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和拥有的人生品质。对于那些有功劳或有恩于自己的人,我们是不该忘记也不能忘记的,可是对于那些有仇怨或是对不住自己的人或事,又何必总是耿耿于怀地记挂在心呢?能够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心怀和博大胸襟,无论是对于他人或是自己而言,都无疑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事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独臂的乞丐到一户人家去行乞时,这家的女主人却毫不客气地让他先把一些石块搬走,并且告诉乞丐说并不是非要有两只手才能拿起自己想要的东西。听了女主人的这番“教诲”后,乞丐用很长的时间搬完了所有的石块,然后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了10元钱。就在他千恩万谢地即将离去时,女主人却再次强调这些钱只是他凭着自己的力气得到的工钱,而绝对不是什么施舍。于是,当乞丐在许多年以后已经成为了一位富翁后,他又再次来找当年的这位女主人,打算当面感谢她的教诲带给自己的巨大变化,甚至还说可以送给女主人她想得到的任何东西作为自己的报答。女主人拒绝了富翁的好意,然后又说自己只是帮助他明白了凡事应该依靠自己的道理而已,并没有给他更大的帮助。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回味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女主人的宽容更多地表现在了她所具有的那份智慧之中,而后来成为富翁的乞丐则更是将自己的宽容胸怀体现在了一份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懂得感恩的真挚情怀中。这个故事本身,也再次证明了那种以忘怨忘过、念恩念功作为基础和核心的人生情怀,才是帮助我们适应社会并逐渐融入社会的一种健康心态,同时也是促使我们战胜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的一种正确做法。

无论何时何地,这样的一份胸怀都是联结自己与他人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美好品德。它不仅是度量和气魄的集中体现,同时更是智慧和力量的充分反映。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汉王朝的著名将领韩信曾在幼年时期因家境贫寒而被迫乞讨,并由此时常受到一个无赖的嘲笑和欺侮,甚至还曾经强迫韩信当众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当多年以后,韩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时候,他又再次找到了这个曾经侮辱过自己的无赖。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韩信不仅没有对他兴师问罪,反而是以他的羞辱让发愤图强的自己有了今天的这番成就为理由,重重地犒赏了他。韩信之所以要这样做,正是因为只有那些懂得忘怨忘过、念恩念功的人,才会明白究竟应该如何去权衡利弊统观全局,也才会清楚到底应该怎样来顺应时势变通自己。

这样的一份胸怀和品质,难道不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吗?与之相比起来,那种睚眦必报甚至是恩怨颠倒的言行,究竟累不累啊!至于深陷于这些错误而不知悔改的人,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和贻笑大方啊!

既有所得,必有所失

【菜根语录】

欹器①以满覆,扑满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菜根注释】

①欹器:欹的意思为不正,所谓欹器就是古代用来汲水的陶罐。又因为它的提绳位于罐体的中部,所以一旦装满了水就会翻倒。

②扑满:用来存放零钱的陶罐,因其只有入口而没有出口,所以一旦装满则只有打破才能取出其中的钱币。

【菜根新读】

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会倾覆,扑满由于空无一钱才得以保全。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宁愿一无所有也不愿意富贵加身,宁愿有所欠缺也不愿意因为过分完满而生出骄怠之心。

【菜根解味】

得失只在一念间

有得到,就必然有所失去,这就像器皿只有在装满了水后才有可能倾斜翻倒,而陶罐也只有在空无一钱的时候才能得以保全一样。事实上,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在这种“得”与“失”之间的不断交替中度过的。

虽说绝大多数的人总是渴望着拥有更多的“得”,同时又在希冀着更少的“失”,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可“塞翁失马”的古老寓言却始终都在提醒我们,所有的“得”都会以一定程度上的“失”作为代价,而所有的“失”也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得”。在这样看似对立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二者之间,恰恰就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微妙关系。所以说,眼前的“得”并不足以作为我们沾沾自喜的借口,而一时的“失”更不应该成为我们灰心丧气的理由。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正是所谓“得”与“失”的问题:

上帝在创造了人类之后,宣布作为万物之长的人类将会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可条件却是人类只能拥有30年的寿命。尽管其他的条件都让人类十分满意,可人类还是请求上帝能够延长自己的生命。于是,有些为难却又无法拒绝的上帝,先是从驴子那里取得了20年的寿命,接着又从狗那里索要了20年的寿命,最后还从猴子那里要来了30年的寿命。这样一来,人类的寿命就从原来的30年变成了100年。然而这100年的时间却被分成了极为不同的四个阶段。

其中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人类原本拥有的那30年寿命,因此这时的人类可以尽情地享受人生,过着一种无比快乐的幸福生活;而接下来就是从30岁到50岁的第二个阶段了,也就是从驴子那里要来的那20年寿命,这时的人类已经结婚生子,不仅要为养家糊口而四处奔走,更要为了今后的生活而辛苦劳作,就像一头驴子一样;50岁到70岁是第三个阶段,因为这段寿命是从狗那里获得的,所以此时的人类不仅沦为子女的奴隶,更要小心地守护着儿女的财产,活得就像一条狗那样;70岁到100岁为人类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的人类已经心老体衰,虽然他们偶尔也会得到一些好心人的眷顾,但更多的时间里却只能像公园里的猴子一样忍受着他人的嘲笑和戏弄了。人类的初衷只是因为想要更多地得到享受生活的时间,但最终反而是遭受到了从未想象过的各种磨难。

其实,在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中,得与失的差异往往只是存在于我们的一念之间。只要我们能够学会以一种全面而且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事情和思考问题,那么最终的结局就可能会是另外的一个样子了。比如有记者问林肯之前的两届美国总统也都曾经打算废除黑奴制,可是为什么只有在他成为总统后才做了这件事情的时候,林肯只是极为平静地回答说,那只是因为他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举动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得失成败吧。也许在林肯的这一番话中确实包含着某些谦虚的意味,可是他对于得失问题的这种轻描淡写却绝对不是刻意为之的故作姿态,而是在真正懂得了得失成败的全部意义后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

有错即改,不可倦怠

【菜根语录】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①;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②。

【菜根注释】

①善路:向善发展的道路。

②恶根:过失的根源。

【菜根新读】

在做坏事时害怕别人知道,那么说明这个人在将来还有弃恶从善的可能;在行善时急于让别人知道,那么这种善事就已经为其日后可能会做坏事埋下了祸根。

【菜根解味】

可以错,但不可以一错再错

天底下没有哪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当然也就没有哪一个人一生都不会犯错误,那么犯了错误后如何去对待,就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差异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孟子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犯了错误以后能够怀有一颗为之羞耻的心灵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可是接下来又该如何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错误,显然就因人而异了。其实人生之中犯点错误也没什么,只是不可以一错再错罢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聪明的人才会懂得认错,并且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将自己的真诚态度、良好修养、谦恭礼让以及宽宏大度全部展现出来。对于自己而言,他们会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后再加以调整和改变,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次再去犯同样的错误,还可以把已经出现的错误当成是自己最终加入正确行列中的最佳契机。而对于他人而言,这种知错就改的态度和做法也可以化解所有的是非与矛盾,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尊重和更多的理解。能够以这种态度和做法去对待错误的人,不仅会在错误中变得强大,也将会通过这些错误取得更大的进步。说小些,这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说大些,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表露。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人往往不是这样去做。他们或是固执地认为错误只是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大意,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上还存在着什么不足,或是自己的决定里还包含着多少错误的因素,又或者干脆就从其他方面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的错误加以开脱。这种明知错误却不加以反省改正的态度和做法所能带来的最终结果,除了不断地犯错误和遭受失败外,也就只能是在一错再错中失去任何进步和成功的可能性了。而如果任由这种错误发展下去的话,我们的生命也必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片错误的海洋之中而无法自拔。

有这样一个关于国际知名企业百事可乐公司的总裁卡尔·威勒欧普的故事,就极为生动地说明了勇于承认错误的重要意义。那是卡尔·威勒欧普到科罗拉多大学演讲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因为当时的他曾经在演讲主办方的要求下,答应和一个名叫杰夫的普通商人进行面谈。可是因为在演讲中过于投入,他竟然忘记了这个约定。直到实在等得不耐烦的杰夫亲自把一张写有“您和杰夫·荷伊下午两点半有约在先”的卡片放到他的面前后,他才猛然记起了这件事。尽管眼前的这些大学生们正是自己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可是卡尔·威勒欧普最终还是十分诚恳地对大学生们承认了自己已经犯下了失约的错误,然后才在大学生们赞许和钦佩的热烈掌声中离开去找正在外面等候着他的杰夫。

知错就改的态度和做法,无论是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对于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极可贵的品质。一旦缺少了这种品质,不仅我们的奋斗将会因此失去更多的潜能和动力,而且即便是勉强为之也很难取得最终的成功和辉煌。所以说,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本着一颗真诚的心灵,去及时取得他人的谅解和宽恕,就一定能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己和发展自己。不要忘了,从错误到正确,再从失败到成功,中间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灾祸无可规避,福乐自在人心

【菜根语录】

福不可邀①,养喜神②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菜根注释】

①邀:这里有祈福的意思。

②喜神:这里指喜气洋洋的神态。

【菜根新读】

福分不可以强求,只有培养积极乐观的心境,才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态度;灾祸不能够逃避,只有排除为非作歹的念头,才是远离灾祸的最佳方法。

【菜根解味】

输了人心,赢了世界又如何

输了人心,赢了世界又如何?因为这个世界总有它的尽头,可是人的心灵却广阔得无边无际。也正是因为如此,与其煞费苦心地想要去征服和占有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还不如去征服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灵反而更容易达到我们原本的目标。

虽然没有人可以否认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同样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可是对于每一个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幸福只不过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不仅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地把幸福赏赐给我们,而且即便是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不一定就会得到最终的幸福。相比之下,只有在努力追求幸福的同时能够抱着一种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达观态度,才能让我们长久地拥有一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另一方面,尽管绝大多数的人在面对灾祸时,往往都会采取一种本能的逃避态度,可是这种刻意的逃避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反而倒是那种多反省自己、少怨恨别人的态度和做法才会让我们最终拥有远离灾祸的可能。说到底,这还是需要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征服自己的心灵,因为所有的外在因素终究会有变化和削弱的时候,可是来自人心深处的那种力量却能够绵长持久地发挥作用。它既可以使我们从容地面对因为追求幸福而带来的失望和痛楚,也能够让我们勇敢地接受因为遭受灾祸而造成的不幸与悲哀。既可以让我们不至于因为一时的意气难平而做了傻事或是犯了错误,也能够使我们在一种静观其变的有利位置上,作出自己更为全面也更为正确的最终决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所说的“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其实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尽管在很多时候要征服自己的身体往往会更为简单也更为容易,可是要想长久地、完全地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对于心灵的征服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因为这种征服已经成为了一种自我调控能力的直接体现,同时更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的一份人生智慧的充分证明。而这种对于人心的征服,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即便是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也同样可以让我们在征服他人的心灵后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至今仍被世人认为是智慧的化身,而关于他“七擒孟获”的那一段千古佳话,就充分说明了征服他人心灵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