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11827200000017

第17章 复问(10)

又来云人命在呼吸间,此语真切,世人都只把做说话,忽略过去了。不是自家经历几番利害,世情怎么冰冷得来(注释冰冷得来:醒悟得来。由热闹转清静,因此叫冰冷)。所云昨日的今朝不见了,早辰的下昼不见了,不是梦醒,焉得亲切。朽(注释朽:即老朽,禅师谦称)谓随说随了,又有谁说谁记?若有可说可记,是分外的事。回头猛醒,赤条条(注释赤条条:禅语。意思是不染色,不着相)地又有何事?只因今人要明心见性,要识西来大意(注释西来大意:即佛祖本义。佛祖本义是觉悟众生。历代禅宗公案屡见不鲜。问“何为祖师西来意?”沩山禅师答:“与我将床子来。”赵州禅师答:“庭前柏树子。”看是言不对题,其实都揭示了禅宗“不可说”的宗旨),这总是事(注释这总是事:过分追求反而成问题了)。若真无事者,饥来吃饭,困来打眠,应用随缘,不留朕迹,这才是本色道流。又云梦白昔在山中望侍郎不得,到今日侍郎望山中又如何得到,尽行说透了,只恐到己分上又轻放过。前长孺居辽阳,寄我书云,这番归来,幸虚我一榻,以了余年。及至抵家,整日应酬人事,那得闲工夫,干办自己事。来如张江陵视天下为一己,不复思有身家,才得洪流远大,名垂不朽。

今人之用志在恩子荣名,总之私欲心在防患过甚,故两失其全也。今观此老,世所罕有,不审于己躬下安身立命,以居士慧眼观来,可有下落否?又李长者英敏过人,下笔无渗漏,识浪滔天,凡读其书者无不受益,总是依通侠气,不化此真侠骨见解者所使的样子也。延伯一生,妓妾满室,从朝至暮,无片刻宁静,及至死苦临头,一毫受用不着。这是积凡财欲,被财欲所使的样子也。当急看破,惟不能看破,所以积凡财欲的被财欲所使,抱识见的被识见播弄,不知无事是究竟法。

居士云,先帝甫一月而疏通数十年废滞,又去之太速,他能以一月之间,了数十年弊病,又以一日之间,了人生百岁缠缚,大了当人生灭之场肯久恋耶?这段葛藤,望居士一刀截断,免绊后人。

【今译】

来信说人命在呼吸间,这话说得真切。世人都认为这句话只不过是句空话,忽略过去了!不是自己经历过,尝过几番世情利害,怎会明白世情会冷到彻骨。你说昨天的今天都不见了,早晨的下午就不见了,这话说得好,不是从梦中醒来的人,怎会说得这样亲切。即便是这样,依我看说过就算过去了,又有谁真的在说,真的记住了?如果这些事是可以说、可以记的,那也是分外的事,猛回头看,赤裸裸的人生又有什么事?只因为现在的人要明心见性,要弄明白西来大意,这就总成一件事了。如果真的没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切随缘,不留痕迹,这才是有本色的修道人。又说梦白过去在山上想当侍郎得不到,如今当了侍郎想回到山中依然不可得,这些话虽然被说透了,只怕到了自己的身上又被轻轻放过。前段时间长孺住在辽阳,写信给我说,这次回来,让我为他留一张床,用来度过余生。可等他回到家里,整天应酬大事,哪得空闲工夫,来办自己的事。还是要像张江陵一样把天下当作自己,永不再想身家性命,这才能达到功业远大,英名永垂不朽。

如今的人都把心思用在子女与功名上,总之私欲心太重,防患心太过,因此两头都落空。如今看这老先生,世上少有,不知道他自己是否已明白佛法的安身立命之处,以居士的慧眼看来,他还没有真的悟道?再看李长者聪明过人,下笔作文章没有漏洞,见识如波浪滔天,凡是读他书的人无不受益,不过他总是还有些侠气,如果不化掉这一身真侠骨,也只能是被知见驱使的样子啊。延伯这一生,满屋子的女人,从朝到晚,没有片刻的宁静,等到大难临头,一毫都用不着。这就是积财纵欲,反被财色驱使的样子啊。这些财色见识急需看破,正因为不能看破,所以好财色的被财色欺,夸见识的被见识迷,不知无事才是真正根本的方法啊!

居士说,先帝只一个月就打通了几十年的障碍,这进步得太快了,他真能在一个月之间,了结几十年的弊病?又能在一日之间,了却人生百年的纠葛吗?人生最后幻灭无常,不能久恋!这般纠结,希望你一刀斩断,免得误了后人。

又得失成败,物之性也。众生不能洞达,一向迷己逐物,不免被五行管定(注释五行管定:被现世约束)。然而顺则生,逆则杀,生杀循环,何有穷极。大丈夫汉须与世别,若依然逢顺则喜,遇逆便忧,又何与于造次颠沛之旨乎?

如秀才不经岁考,莫辨优劣。官吏不经考察,莫别贤愚。学道人若不经几番拂逆事(注释拂逆事:不如意事。身处逆境),安能识其的当,此正利害卒,尔面前宜着精彩看,果到尽致之地否?还被境物夺得否?且世之稍有识见者,便知得为失本,成是败因,况生平以大事为己任者,岂随得失成败流动乎?

居士昔云,昨日的今朝不见了,早起的晚上不见了,此语透骨彻髓,非亲证一番不能有是妙论,然此火灾非无因突出,既当垒卵之世。居士乃社稷生民所系,上帝(注释上帝:上天。汉译佛教讲的上帝是借用汉人本来的词,汉人有上帝概念,佛教没有上帝概念,没有最高神)以是试刚健,也未须具只眼,莫作等闲忽略过去了,经世出世只在一星间耳。

今日三十,明朝新正,事物循环,无乃首尾相换而已。于一真灵明(注释真灵明:真实本性。真灵明即真灵,道医术语。即真灵之气。古人谓此存在于广袤的宇宙之中,是具有原始生命机能,能化生万物的精微物质,为万物之本源。《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布气真灵,揔统神元。”)有何增损?快快抖擞精神,裂开见网,割断情根,放出无碍大光明藏,照破五蕴山头,元来是个淡蒲齑(注释淡蒲齑:禅语。淡味的调料,比喻平常人生。蒲与齑都是调料)。多买爆竹,广办珍馐(注释多买爆竹,广办珍馐:禅语。意思是随喜大众),过个奇胜新年,岂不美哉。

【今译】

得失成败,是事物的本性。众生不能明白,一向迷失自己,只顾去追名逐利,不免落在五行中。然而要知道,天道规律本来就是顺则生,逆则杀,生死循环,哪有尽头。大丈夫必须要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如果依然逢顺则喜、遇逆则忧,又怎么能看清楚造成人生颠沛流离的原因呢?

比如秀才吧,不经过岁考,不知道优劣。官吏不经过考察,不能分别贤愚。学道的人如果不经历几分磨难,又怎能认识到自己的真正目标?正当现在利害关头,你要看仔细,某些事情是否已经到了尽头?还是被环境继续左右?世上稍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得是失的根本原因,成是败的伏笔,何况生平以大事为己任的人,他的心岂会为得失成败打动!

居士你过去说,昨天的今天不见了,早晨的晚上不见了,这话透彻骨髓,不是亲身经历一番不能发出这种妙论,然而这种火灾一样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原因就一下子冒出来的,这是因为我们正生活在这一个危如垒卵的世界。居士你是为国家与人民服务的,上天要考验你是否刚健,也不是说一定要你具备如何高明的慧眼,只是希望你不要等闲视之就是了。

今天腊月三十,明早就是新年正月初一,世事循环!也不过是换头换尾罢了,对人的真实本性来说有什么增啊减啊的!快快抖擞精神,打破成见,斩断情根,放出澄明的本性之光,照破五蕴山头,原来一切都是平常滋味。多买些爆竹,多办些美食,过一个特别的新年,岂不快哉。

32.复王司空墨池

昨从梅开府处,闻尊台清净无为,不被五欲八风(注释五欲八风:泛指一切内外干扰与苦恼。五欲,别称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为五欲。此五欲能破种种佛事,如箭害身,故以五箭喻之。八风,是使人心动摇的八种障碍物: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种东西能煽动人心,所以叫“八风”)所吹,乃是灵山付嘱(注释灵山付嘱:佛祖叮咛。佛祖住灵山,因此以灵山代指佛祖),愿力下生。现宰官身,寡欲自居,五浊世(注释五浊世:佛教认为人世间是五浊世间。一、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是名众生浊。二、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见浊。三、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鬭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四、命浊。谓往古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今时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寿数短促,是名命浊。五、劫浊。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减动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一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是名劫浊)中万无一矣。再有何法可说,又有何可印证?

众生迷己逐物,背觉合尘,分外贪求,更设王法,以平等心(注释平等心:指众生平等,人与佛也平等。平等心是一个舍受的概念。平等心是指殊胜的舍心,不会因为偏爱而动摇的心)不许分外,各得安乐,故名正法。只因日久成弊,不知寡欲,是道各逞私心,以公取私,以强欺弱,便生多事。四海九边,原自清净,无辜欺取私财,惹起干戈,伤害天理。风雨不时,黎民困苦。我佛又设缁衣,弃欲割爱,隐处岩穴,作人标榜。不料日久狂澜炽起,一伙瞎秃(注释瞎秃:瞎眼和尚)捏目生花,拈捶竖拂,拟古代颂,名之曰禅曰道,良可太息。

古云,因禅至病者多有,病在耳目者,以瞠眉、努目、侧耳、点头、为禅;病在口舌者,以颠言、倒语、胡喝、乱喝为禅;病在手足者,以进前、退后、指东、划西为禅;病在心腹者,以穷玄、究妙、超情、离见为禅;据是而论,无非是病。惟本色宗匠,明察几微,目击而知其会不会,入门而辨其到不到,然后用一锥一拶,脱其廉纤,攻其搭滞,验其真假,定其虚实,而不守一。方便昧乎变通,俾终蹈于安乐,无事之境既到,此境又何印证(注释印证:又称证悟,常用参学手段。分自证与他证)之有?若谓实有印证,失却本来清净矣。

幸者,居士门中间出英豪,乘夙愿力,赤沥无染,借王道而兴佛道,则吾宗量不息矣。

【今译】

昨天在梅开府那里,听说您清净无为,不被内外欲望打动,真是灵山佛祖亲自嘱托的愿力所生。现在您做了宰官,清心寡欲自由地居住在这个浑浊的世界上,万无一失。还有什么佛法需要说,还有什么理需要印证?

众生迷失自己去追名逐利,违背本性迎合红尘,分外贪心,又设下王法管人。以平等心来看,学佛人要守本分,分外事不要做。众生各自得安心,所以叫正法。只因为众生迷失追名逐利日久成弊,不知道要寡欲才好,因此各人逞起私心,以公谋私,以强凌弱,生出许多事非。这个世界本来是清净的,只因为有人无形中谋取私财,惹来战争,伤害天理。又如,风雨不按时令,黎民受困受苦。我们的佛祖广设和尚,弃欲割爱,隐于岩穴,做人的榜样。想不到年深日久,波浪狂涌,一伙瞎秃子炫耀生事,做出各种动作,假冒古时圣贤讲经说法,把自己称作禅,称作道,真让人叹息!

古人云,因为学禅生病的人很多,病在耳目的,把挑眉毛、挤眼睛、侧耳朵、点头不已当作禅;病在口舌的,把颠倒说话、胡言乱语当作禅;病在手足的,把莫名的其妙前进、后退、指东、划西当作禅;病在心间的,把钻研玄学、探究妙微、超越、脱去见解当作禅,根据这些情况看来,无非都是通病。具本色的宗师,明察微妙,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会不会入门,是否到位,然后一锥一锤,凿掉他的细毛,劈开他的骨节,检验他是真货还是假货,看他是虚是实,这是不拘一格检验人才。虽然方便法门不易变通,但还是希望能通过践行真理求个安身,最终体悟心安无事的境界。又,心安无事的境界有什么需要印证的?如果说真需要印证,就失去了本来的清净了。

所幸的是,居士中间出了个英雄,希望你乘起前生愿力,以赤子之心做人,不被红尘熏染,借王道振兴佛道,那么我们佛门的灯火就不会熄灭了。

又来云,病瘥药除,还他赤子,无事可道,又何有望州亭乌石岭之名也?若论己躬,有甚么事?如人梦醒,返思梦景,原无实事,这里了知还元(注释还元:道家术语,返先天,一气复原。本处借指见性),眼不见眼也。古宿道,座上无老僧,目前无阇黎(注释阇黎:阇黎,一译作“阇梨”,梵语acarya“阿阇黎(梨)”之省也,意为高僧,也泛指僧人、和尚),有甚么相见?这话似拖泥带水不少,在居士分上首尾一贯,动静如常,岂不闻未出母胎,度人(注释度人:度化人,使之觉悟成佛)已毕。未开口时说法已周近代。时人不识自心,将粥饭气作禅道传人,如穷子出门,背父逃走,转求转远。

唯有居士脚踏实地,不被物染,从幼至今,无欲无依。了事凡夫,自无寸丝可挂。便与万像(注释万像:即万象)为主,借三界为戏场,转识海(注释识海:即欲海)为性海(注释性海:即真实佛性。因佛性广大,故称性海。《华严经》说:“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这葛藤望居士猛着精彩,把慧剑绝却老朽命根,真报佛恩也。

【今译】

来信说,药到病除,还是一个完好没被污染的人,无事可说,既然这样又怎么会有望州亭乌石岭的名字这件事呢?如果说自己已经明白佛法,又有什么疑问?就像人从梦中醒过来,回想梦里的光景,原本都不是实事。在这里悟了道见了性,好比自己的眼睛看不见眼睛。古代高僧大德说:“座上无老僧,目前无阇黎。”是说有什么必要见和尚?这话我看还是有些拖泥带水,在居士的福分上本是首尾一致的,该见什么人见什么人,该成佛就成佛,不必分出那么多动静来,难道没听说过“未出娘胎,度人已毕”?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佛法已经传遍近世。现在的人不认识自己的心,把混饭吃的风气当作禅道传人,好比穷孩子出门讨饭,背着父亲讨着走着,讨着走着,越走离家就越远了……

只有居士你脚踏实地,不被环境污染,从小到现在,没什么欲望,也没什么靠山。能了事的平凡人,自然不会沾惹那些不该沾惹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做万事万物的主宰,借三界的舞台演好人生这出戏,把欲望大海转变成自性的海洋。这些关系希望居士你能彻底明白,然后再拿把慧剑来斩断我这条老命,就真是报答佛恩了。

33.复潘兵部昭度

(注释潘兵部昭度:潘昭度,曾任南赣巡抚)

蒙赐谕,愧薄世缘,不敢走侍。此件事非夙植德本,莫能担荷。愚见须喷地猛醒,何有待时?今德民化物(注释德民化物:原为儒家语,指施德政造福于民,借指普渡众生)之际,不落思议,此真无作妙用,无可比。况古谓千圣不传(注释千圣不传:隐语。意思是千圣不传,只传一人),参寻不到(注释参寻不到,聪慧不及:隐语。意思是参不到、悟不出,需要缘分。缘分分两种:一种是自为缘,一种借缘。都靠愿力成就),聪慧不及。亦是朽衲数十年分疏不下处,此中绝无形名,那有朝闻夕死之说乎?

谕中谓从疑得悟,读至此不胜感涕,是中果有一字商量,真成套语。佛法原无甚么,说个撒手悬崖,亦是剩语。大丈夫岂肯从门入乎?惟内不立知,外不循境,反观朝闻夕死皆戏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