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
1179700000019

第19章 中央研究院迁台前后(17)

孟真待我实在太好了!他的学业根基比我深厚,读的中国古书比我多的多,但他写信给我总自称学生,三十年如一日。我们见面时也‘抬杠子’,也常辩论。但若有人攻击我,孟真一定挺身出来替我辩护。

傅斯年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那时,台湾当局朝不保夕,无暇顾及大陆迁台的教育界、学术界人士。中研院的先生一部分被收容在台湾大学校内。要想领得一份薪水,就得教若干课程。搞研究的大都口讷,为了生计,也就只好“君子动口又动手”。研究工作却很难提上日程。

史语所迁到台湾,被安插在桃园县南部小镇杨梅镇火车站。在铁路通运公司的一座仓库里一待就是五六年。库房窗户小,闷热不通风。从李庄运回南京,从南京运来台湾的文物古董多不能开箱。图书资料也派不上用场,研究工作处于封闭状态。

傅斯年去世后,董作宾接替史语所所长职,这是代理了多年后的众望所归。他勤勤恳恳,又战战兢兢。1953年10月19日,他接到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的函询:“为匪区出版之《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有何参考必要?敬请查照惠复。”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收到他的解释后,仍于10月28日呈报“国防部”参谋总长周一级上将:“检获由香港寄台大历史语言研究所董作宾,匪区出版之《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二本,应否准予放行,请鉴核。”短短几行文字,背

后晃动着刀光剑影。台大的学生张春树见证当年,他说:

我在台大读书四年,最大的苦事就是进图书馆借书。台大图书馆对可借可看之书刊均因政治因素严加控制,任何学人在大陆,其著作全不能看,凡有其文之学报或文集均不易看到;台大师长之著作如为早年发表,或与大陆学者之著作同在一处也都不能看到。

董作宾年近六旬,对甲骨文的研究正值鼎盛时期。然而,这个时期董家食口众多,入不敷出。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维持一个最低生活水准方面。他办《大陆杂志》,在台湾大学教书。1958年离开史语所,去了香港的新亚书院。这都未必是他真心想做的工作。1963年11月23日,董作宾在台北病逝。

1957年4月3日台北“中研院”代院长朱家骅在第三届评议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及院务报告中,总结回顾了搬迁失败的原因:

当时币值日日下泻,无法保证计划运用,达于极点。然经多方奔走设法,各机关若肯帮忙,尚不至陷于全无办法之处境。乃和谈之议,既鉴于已往西迁八年播徙所受之艰苦,复困到台后之同人,生活起居亦十分困难,安土重迁,自难免存观望之念,不立即设法启程。孰料军事(形势),急转直下,京沪相继告陷,本人之一切努力,至此悉成虚掷。

这段话说得很策略,实际上是不敢正视人心向背的真实原因。

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似一柄历史长剑,切割了中研院厚重的过去,划出了一道汹涌澎湃的台湾海峡。而分置在两岸的原中研院同人,各自都会有一段泥泞。走出那段岁月,才会有一个新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