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陇东案例警示录
11763900000065

第65章 揭开假粮贩诈骗面纱

2005年12月2日,安口镇吴坪村群众报案称:他们村来了3名外籍人员,以大米向村民兑换小麦,1斤大米兑换小麦1.2斤,村民觉得还划算,纷纷进行兑换。可是,当这几个人走后,兑换大米的村民发现自己只兑换了10斤大米,家里却减少了几袋麦子。

接报后,刑警大队组织民警到该村去调查,很快查明:3名外籍人员是假粮贩子,从11月29日至12月1日,先后到宋家庄社、吴家坪社和新庄三社换过粮,致13户群众不同程度受骗,其行骗手段颇为滑稽:一人装成精神病人,谎称诊治多年花了三四万元未治愈,大夫建议他到处游走方能康复,正好他的一个亲戚在粮食局工作,给他弄了些大米,让他出来兑换小麦,不图挣钱,只为锻炼身体。他们在当地租了一辆车,用蓬布将车厢遮盖;用来装粮食的竹筐也被做了手脚,即口小肚大,内有一塑料编织袋;称麦子的时候,他们要求自己去装,往往兑换10斤大米就偷装一二百斤麦子,假若有村民要看称,那位“精神病人”就胡言乱语一番,拒绝村民靠近。

侦查工作迅速展开。民警从查找那辆当地的车入手,找到司机,根据司机提供的线索,了解到这3个人住在华亭县城一家旅社,遂张网布控。12月11日晚,蹲点守候的民警将他们抓获,当场查获竹筐、假身份证等作案工具。经查,犯罪嫌疑人李舜新、李信柱都是陕西渭南农民,年龄40多岁,张名薄是山西芮城县农民,年龄25岁,据他们交代,曾以上述方式在陕西、山西、甘肃作案百起,其中在华亭作案59起,诈骗粮食1.42万斤。

“他们是我心目中的雄鹰”

在人们的印象中,刑警似乎只是整天忙于破案,无暇学习。其实不然。我注意到,在华亭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每一个干警的桌上,都放着一本业务书籍。谈起干警们抓业务学习的情况,副局长王效忠不无感慨地说:“当前,随着犯罪的智能化、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刑警更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素质,学习、掌握先进的刑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打击犯罪。”

据刑警大队长曹瑞龙介绍,以前队里只有5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全队干警的24.9%,现在已有16名干警拿到大专文凭,而且在全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缺什么就补什么,高中、中专学历的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大专学历的拿到了本科文凭。在没有条件外出学习的情况下,自己掏钱从北京等地邮购业务书籍,每年人均用于学习的费用超过百元。

更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刑警大队17名干警,几乎人人都有不凡的业绩。大队长曹瑞龙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县“十佳文明卫士”、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三等功一次。教导员张聚红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两次荣立三等功。责任区中队长李群刚被评为全市优秀侦查员。技术中队队长毕华的摄影作品先后参加了“中国丝绸之路”艺术节等省地县摄影展并获奖。副中队长郑兴鹏被省公安厅授予警体训练二级教官。6名业务骨干赴沈阳刑警学院、省公安厅学习刑事侦查、痕迹检验、计算机知识。侦查员被评为局里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公务员。

郑安芳是刑警大队惟一一名女干警,负责后勤工作。说起男干警们,她不无自豪地对我说:“他们是我心目中的雄鹰,这群雄鹰每天巡视于煤城上空,以犀利的目光洞察着每一个角落,斩断了一双双罪恶的魔爪,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宁,我敬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