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道理
11763800000025

第25章 信念篇——迷茫中永不言败小事成就伟大人生(7)

到了晚年,大师身体日渐衰老。弥留之际,他把弟子们召到床前,说:“都打起精神来,有件事情要拜托你们。”

闻听此言,弟子们一个个竖起了耳朵。

大师道:“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听到观众的掌声。如果你们能用最热烈的掌声来给我送葬,为我的人生做最后一次谢幕,那我死也瞑目了。”

弟子们全都惊呆了:谁听说过有这样的送葬仪式?可是看大师的神情,又不像是在开玩笑。

看到弟子们为难的样子,大师说:“我天生就是要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假如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让大家为我痛哭,那就完全违背了我的意愿。”

弟子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说话。

大师生气了:“你们随我从艺多年,现在本事都在我之上,连这点小小的愿望你们都不能满足我?”

大师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弟子们只好勉强答应。

事后,弟子们心里越想越不对。如果大师去世,无疑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悲痛,到时候反而给大师鼓掌,除非以后自己别想再登台,否则观众不把你轰下来才怪。可大师的话又不能不听,弟子们始终拿不出一个好主意,最后只能约定,到时候不管公众反应如何,他们一定不顾一切地鼓掌,谁不鼓掌谁就不能再做大师的弟子。

没多久,大师辞世了。送葬那一天,万人空巷,送葬队伍绵延几十里。

弟子们开始还一路上拼命寻找能替大师鼓掌的机会,可离大师下葬的墓地越近,他们的心情越悲伤。后来到下葬时刻来临之际,眼看着大师的棺木徐徐进入墓坑,弟子们意识到以后再也看不到大师的表演了,不禁失声痛哭起来。一传十,十传百,全场顿时哭声雷动,悲痛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直到葬礼结束,弟子们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他们这才想起,他们已经把大师的要求完全抛到了脑后,不禁感到一阵阵揪心的难过。

在生活中,不管想得到什么,都不能试图仅仅通过向别人提出要求就得到,而是要付出必要的努力。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得到你所向往的一切。第二天,当地媒体以《欢乐之神》为题,对大师盛大的葬礼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应大师家属的要求,公开发表了大师的遗嘱。大师在遗言中有这么一段话:“作为演员,我非常渴望观众的掌声,我把它看做是对我演艺事业最高的奖赏。但是,掌声是不能强求的,只有尊重观众的情感,让他们真正感到快乐,才能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掌声。”

弟子们终于悟出了大师的良苦用心:所谓拜托之言,其实是他在为弟子们上最后一课——掌声不能强求,掌声出自内心。

从此,他们在表演上更加精益求精。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成为宝石20世纪初,在非洲矿中发现了一颗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钻石。有人把它进贡给英皇,作为他冠冕上的饰物。英皇把它送到阿姆斯特丹,交给一个著名的宝石匠,请他加工。

宝石匠拿起这无价之宝来,先刻了一道深痕。然后拿起铁锤来把它重敲一下。一块世上仅有的宝石顿时被一分为二。在场的很多人暗暗惊呼:啊!该死的宝石匠,闯了弥天大祸!

经过大胆和精心的锤炼,才能把一块璀璨耀目的宝石呈现在世人面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适时的奋力一搏,才能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一敲是经过好几个星期的深思熟虑的。绘图、打样,曾花了许多工夫。它的性质、硬度和里面的裂纹,都经过详细的研究。英皇所委托的人,是世上宝石匠中的佼佼者。

那一敲是敲错了吗?不。这是宝石匠技术最高的表演。那一敲使那块宝石成了世上最玲珑、最炫耀的两颗金刚钻。那一敲实在是对钻石价值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