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11757500000004

第4章 给人生一个承载力(3)

孔子既然已早知“天命”——很清楚凝结着他全部心血和理想的《诗》、《书》、礼乐无救于当世,也难施于天下后世,这自然使他产生巨大的悲哀和忧虑。那种“乐天知命有忧之大”的凄伤,始终盘踞在心头,到临终之时化为不断的叹息和最后的歌唱,伤感明王不兴,天下无道,空怀治世之道却无所施用。这正是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

因此,与其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体”。表面上看,圣人似乎说人到七十已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但实际上,这种“自由”,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欲望的消退为代价而换来的。也就是说,人到了七十岁,还有什么呢?即使随心所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的行为了。

当然,夫子自道,也许说的是圣人的境界,或至少是古典君子的境界,对于现代人来说,物欲横流,奢望无穷,到七十岁的古稀之年仍穷奢极欲,贪婪不止的仍大有人在。如若不信,只看那些经济犯罪和政治犯罪的大盗即可一目了然。

回到夫子自道的话题上来——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

圣人回顾生命历程,饱含人生的品味和喝叹,言有尽而意无穷,令千古读者读之,莫不感慨万千。

当然,“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张潮《幽梦影》)

生命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肉体的寿命从出生开始发育和成长,到死亡结束。你所追求的也许是永生,可肉体的死亡,已经是有史以来证明无法逃避的,而心智精神的发育和成长是无止境的。

对心智和精神来讲,生命是一个机会,让你全面知道你是谁,让你有机会感受到爱并无限快乐地让你展现在生活和工作中。

生命的结果并不可怕,因为很短暂。生命的过程的辉煌在于,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精神和谐统一。相信你是在不断地追求一种适合你而又越来越接近你的梦想的生活。

“乐天知命”,即参合天地的化育,知晓主体自我的定分,并在万物与我为一的氛围中超越一切忧患,而其乐融融。

“乐天知命”,就要有整体和谐意识,就是追求和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是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此种和谐既是一种美的境界,更是一种善的修养。但它又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境界,还体现为“化成天下”的事功,所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周易·彖传》),即天地交感带来万物化育生长,圣人感化人心带来天下的昌顺和平。

这是先贤圣人的微言大义,需要不同读者根据自身的人生历程和体验来品味。当你真正有所参悟,必然是酸甜麻辣各不同,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7.旷达的个人生活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

一肩挑尽古今愁,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孔子在家闲居时却仪态舒展自如,神色和乐喜悦,过着无忧无虑的个人生活,完全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副愁眉苦脸,严肃庄重的样子。这是因为他虽然忧国忧民忧天下,但却不忧个人生活,在个人生活上抱着以平淡为乐的旷达态度,所以始终能保持爽朗的胸襟,舒展自如的心情。说到底,就是他很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精神。

这一点儿也不像我们今天的人,急急如律令,东奔西窜,疲于奔命。电话有了要手机,手机有了要网聊,生怕失去了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却又逢人便感叹:“唉,活得真累!”难道这累不是你自找的吗?现代人的忙碌已不仅仅是一种状况,而且成了一种习惯。

没有人喜欢忙碌,但不忙碌又害怕自己会落伍,会被社会所淘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淘汰的危机与发展的危机并存,因此许多人都处在不穷也不富的尴尬阶段,放弃工作便一穷二白,停下脚步便身心皆空。于是,只能马不停蹄地向前奔,只能用透支的身体作为生命中惟一的本钱,为“希望中的未来”而辛苦奔波。

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草原上,太阳即将升起,一头狮子对自己说:“我必须要奔跑,这样才能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不至于被饿死。”一只羚羊对自己说:“我必须奔跑,才不会被狮子咬死。”生活中我们不也和那狮子与羚羊一样,整天为了不同的追求而“奔跑”,有的人是为成功而奋斗,而有的人却像《阿甘正传》里跟在阿甘后面的那群人一样,因为别人跑,所以我也跑。然而,成功无止境,奋斗无休止,所以奔跑无穷期。

如果当时间的列车突然急刹车,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们突然一下子闲了下来,许多人会有一种如同晕车般的感觉,那就是内心空虚。

有句话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的处境证明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正确的,在整日不得闲的时候,我们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快乐。我们在整天忙着赚钱,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的今天,住在装饰得如同皇宫般金碧辉煌的钢筋水泥结构中,各种娱乐设备应有尽有,却总感到丢失了点什么,总感到心里特别空虚,总感到生活如同一潭死水一般没有生气,如同没放盐的饭菜一样没有滋味。我们只顾着经营身体赖以寄存的有形的家,却把心灵的家园荒芜了——我们把心丢了。而心是人的主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惟一身份证明。马牛是没有心的,它们奔波劳碌,方才换得一把粮草,终其一生,都是为了粮草而活。如果人的行为离开心的正确指导,如果人的心灵家园荒芜,仅为了衣食而奔波,与动物又有何差别呢?其结果是连“燕居”的时间都没有了,更不用说什么“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当然,不能完全否认“奔跑”的正面作用,因为没有奋斗,社会便没有进步。但是,眼下我们却是在无休止地跑,时刻都不停地跑。在这种氛围下,许多人一边“奔跑”,一边被疲惫、挫折感、危机感、失落感缠身,且与日俱增。难道我们的人生就是狮子与羚羊你死我活的对局吗?难道我们的理想就是在气喘吁吁的奔波劳苦中攫取和逃生吗?如果我们奋斗终生就是像狮子一样为了找口饭吃,就是为了吃得更好些,住得更舒服一些,那人生是不是乏味了?生命中难道仅有奋斗和痛苦吗?

上帝问三个凡人:“你们来到人间是为什么呢?”第一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生活。”第二个回答:“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承受痛苦。”第三个回答:“我既要承受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给我的幸福。”上帝给前两个人打50分,给第三个人打100分。人生在世,不仅是奔波,也不仅是享受,人生应是既有奋斗也有享受,应该是忙里不忘休闲,工作之余不忘品味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不忘领取上帝的恩赐。

人生不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也不必怀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决绝,如果你想奔跑,希望能像阿甘那样:“有一天,我忽然想跑步,于是我就跑了起来。”无论道路多长,都跑得兴高采烈;无论多少人追随,都跑得心无旁骛。有一天不跑了,就转身而去,也不需管身后多少人唧唧喳喳。

人生就像登山,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而应着重于攀登中的观赏、感受与互动,如果忽略了沿途风光,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人们最美的理想、最大的希望便是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忙碌一生后才能到达的一个顶点。

所以,倒不如向圣人学习,抛开个人名利之累,保持舒展和乐的心态,平平淡淡,轻轻松松过一生。

8.正确看待得失

子曰:“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阳货》

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一旦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辨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得与失,正如俗话所说:“醒着,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

所以,孔子说:“可以跟品质低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吗?当他没有得到的时候,虑患不能得到;当他得到以后,又虑患失去。如果虑患失去,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论语·阳货》)

患得患失是人的一种病态心理。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孔子家语》里记载道: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常情而言,人们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大都喜不自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在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自然会沮丧懊恼,心中愤愤不平,失意之色流露于外。但是对于那些高尚的人来说,他们在生活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把个人的得失记在心上。他们面对得失心平气和、冷静以待。如晋代的陶渊明在官场摸爬滚打十多年之后,认为官场是污浊的、肮脏的,他置身其中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官还乡,他失去了功名利禄,失去了工作,没有了养家糊口的凭借,但是却毫无遗憾和留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精神上的这种得意和轻松,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难以取代的,陶渊明不被世俗所束缚,舍弃物质利益,放飞心灵的伟大壮举,千百年来,令多少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抉择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当以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得到安宁为原则。只要我们能在得失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被世俗所淹没。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

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优哉游哉,保持平静心态的人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因此,我们不要做患得患失之人,不要在生活中计较太多,不要做锱铢必较、追名逐利之徒。面对得失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在得的后面,可能潜藏着失,只有那些短视的人,才只顾眼前利益,看不见利益背后的隐患;而失的后面也有可能潜藏着得,只不过有的人因为目光短浅对此不作深入分析,只看到是一种失,便避之唯恐不及,从而与“失中之得”擦肩而过。

我们应该正视人生的得失,要知道世间之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所以得到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无所适从。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不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只要这样一想,你就会有一种释然顿悟的感觉。

9.安贫乐道的典范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论语·学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论语·季氏》

在《学而》篇里,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在孔子看来,这种贫穷而不巴结人、富有而不骄作奢侈的人,不如贫穷而乐观、富有而好礼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子贡说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与孔子说的“贫而乐,富而好礼”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其实,无论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是“贫而乐,富而好礼”,都做到了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但二者又有层次上和境界上的差别。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说一个人虽然贫困,虽然倒霉,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虽然发财了,但还是不以财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骄奢淫逸。能做到这一步当然是很不错的了,但严格说来,做到这一步还只是限于对贫富本身的态度,还有一种对穷与富的比较心理存在。而“贫而乐,富而好礼”则已超越了对贫富本身的计较,进而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追求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像《吕氏春秋》上说的那样:“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

所以,孔子在《宪问》里再次提到这个问题,说:“富而无骄,易。”富有了,成了“大款”却不趾高气扬,骄傲自满,这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难以做到的是“贫而无怨。”贫穷却没有怨言,心平气和,也就近乎“贫而乐”,亦即安贫乐道了。

安贫乐道,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己。

在这三个方面之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方面——安贫乐道。在《述而》篇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不仁义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飘浮的云一样。”这一段夫子自道,我们在《雍也》篇里孔子赞美颜回时已经说到过。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无论孔子还是颜回,都是安贫乐道的典范。

这一段夫子自道实际上与他对颜回的描述极其相近,只不过明确突出了主题。

颜回乐什么?

当然不应该是乐竹篮子装饭,瓜瓤喝水,也不应该是乐那贫民窟里面的小巷子,而是另有所乐。至于到底乐什么,孔子在这里没有说。

不过,我们可以从夫子自道的一段话里找出答案,这就是“义”。如果不“义”,就是再富贵也没有意思,相反,只要心中有“义”,就是吃粗茶淡饭,睡觉连枕头都没有,那也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