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11757100000009

第9章 在反思中成长(3)

2.搜集资料

一般来说,作为教育研究的方式之一的教育经验总结,很重要的立题前提是已经存在着大量的经验事实。因此,它有自己特殊的认识对象——教育经验事实。这种经验事实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它以人们经验的形式(包括过程、环节、体会、文字、材料等)存在。它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加工”的结果,它的客观性是相对的,这为我们采集资料的确证性、准确性带来困难。

我们搜集资料时,一般将有两种类别的资料作为重点采集对象:①经验(包括实验)事实的资料,对于这类资料需考察是否准确、完备,是否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内在特征;②实践者已从实践经验做出理性总结的具有人为加工的材料,对于这类资料要从方法论、认识论角度考察其合理性。上述资料搜集经常要辅以观察、调查、文献资料整理分析等方法。

例如研究课的案例、德育工作条例等都是属于事实材料,而学校校长、支部书记、中层干部和教师的个人体会等属于研究人员需要分析的实践者加工的资料。

3.资料整合

和其他类别课题研究一样,高质量的教育经验总结需要一个资料整合的过程。所谓资料整合也就是对搜集的资料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经过归类,编排成一定的系统。正如达尔文所说的“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的结论”。也即经验总结人员通过反复熟悉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联系等思维活动,使自己掌握的资料按一定的逻辑结构表现出来,并以此作为规律判断的依据时,才可能使资料成为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这种构成一定关系的资料,也反映总结者对经验事实的真实把握程度。

4.资料解释

了解教育经验必然要加入研究者的演绎,可以这样说,任何教育经验的理解都是演绎的理解。也就是说,教育事实的陈述和价值判断,在教育研究里是逻辑的密切相关的,这样,我们对教育经验事实材料的搜集、整合过程,实际就包含着我们对经验事实的价值判断,并以此为准则对经验事实进行取舍,然后对经过取舍、整合后的经验事实(资料)要做出解释。也就是通常说的要揭示资料所可能具有的符合逻辑的规律。完成这一工作除了采用概括抽象等思维方式外,还与研究者的个人认识、价值系统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时,研究者要注意,尽管我们是依赖一定的价值系统去选取经验事实和解释教育理论的,但必须注意这些价值系统并非只是研究个人价值取向的,还应当是我们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这样,他所作的取舍或解释才具有普遍意义。

我们可能列举出很多以描述经验事实开始,通过分析和概括,得出规律性解释的例子。这些资料中有具体的事实案例,有实践人员的经验体会(经验事实),有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彼此之间有着明显的层次性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总结人员思维加工的结果。

资料解释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把握全部经验及其生成的过程。这对于教育实践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都是重要的。对于前者,人们可以从生动具体的经验事实中领会其实践的动机、背景及过程,并以此为基础领会主题概括的普遍意义,从而进一步具体地指导教育实践。对于后者,可以从整个框架及其各部分资料之间、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经验总结产生结论的科学性,从而在学术上对经验总结作出评价。

自我反省,自我进步

中国传统哲学一向强调自省的精神。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设法使自己也具有同样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思自己,看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缺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这也是要求我们经常反思自己,并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

《荀子·大略》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子吃鱼,当还剩下一些的时候,曾子说:“把它煮了吧。”他的学生对他说:“煮了容易变质,吃后会使人生病。不如腌了吧。”曾子听后,流下眼泪说:“难道我是有意想伤害人吗?是我太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了。”曾子是为他知道这种常识性知识太晚而感到悲伤啊。

作为老师,曾子的可贵之处在于敢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对自己作及时的反省,使自我意识客观而全面。古人云:“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可见自省在个人修身中的重要性。每一位骨干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很强的自我调控力。

譬如,面对当前的教育困境,我们不要将教育一味归因在社会因素上,不要过于责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风气、社会环境。试问,社会的发展如果越来越单调,哪还叫发展?社会的丰富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就如同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有污染一样。社会在变化,学生作为一个生物体或社会体,也跟着在变化,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常总结、常反思,特别是常学习,找到自己的原因。

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回顾所带的“未来班”的历程时曾这样说:

未来班是我最珍爱的教育诗篇。在未来班具体的教育方式、手段和技巧上,无疑有许多创新,但其教育内容或者说贯穿其中的教育灵魂,却仅仅是力图继承恢复我国五六十年代的道德风尚。在未来班,我和我的学生也的确营造出了《青春万岁》中的那样一种纯真温馨的集体舆论和班级氛围;但是,我所培养的“郑波”们、“杨蔷云”们(注:郑波、杨蔷云均系《青春万岁》的主人公),从我这儿出去后,面对迥异于五六十年代风气的社会现实,肯定会产生“宁小燕”式的迷茫。这对我的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尴尬!

……日益汹涌的改革大潮,呼唤着一种既深入学生心灵又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一方面,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学生的青春期心理疾病也渐渐增多,需要教育者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而过去我们的教育除了“思想政治工作”,几乎没有真正的心理辅导和心理保健。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并期待着公民的独立人格,法治观念和民主精神的培养则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应有内容。另外,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创新意识、平等意识、守信意识、自立意识、破釜沉舟的冒险精神、愈挫愈勇的进取精神、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明察秋毫的预见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世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德育所缺乏或比较薄弱的。

这种回顾不是普通的回忆,它有着明显的剖析反思和否定批判的性质。作为教师,只有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于漪老师在1996年11月给贵州偏远山区一位中学教研员的长篇复信的结尾写道:

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正如《浮士德》诗剧中主人公浮士德所说:“要是有那么一刹那,对我说: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那时也就敲响了我的丧钟。”浮士德上天入地求索,经历了爱情的悲剧、事业的悲剧,什么都是一场空,但是他没有灰心。最后,他在一块荒芜的海滩上建立起人间的乐园,心里一片光明,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这一刹那,浮士德倒地而死。满足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近代教育史上西方教育家杜威率先强调了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的意义在于它能使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言行,进而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专业素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对自身和现实的反思,尤其来源于对自我的不断否定。否定的过程,就是创新的开始。可以说,勤于反思与大胆否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反思什么?否定什么?首先是教育观念。行动源自想法,要想有创新性行为,就得更新我们自己的思想。积极主动地了解新的信息,在批判性地吸取新思想的前提下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教育观念。

其次是教育教学行为或现象,譬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能否贴近学生经验,回归现实生活?教学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内容呈现是否生动有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是否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教学手段是否过于单一枯燥?教学方式是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合作?又如反思自己的课堂驾驭效果、动态生成情况:是否有效地评价学生?收集到学生的哪些反馈信息,又是否做了处理?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应变措施是否得当?教育机制是否发挥了作用?面对学生注意力起伏不定的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秩序问题,调控措施是否生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时生成了哪些新问题?做了何种处理?等等。

实践证明,反思和否定是一个从发现教学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升华,从而上升为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力量。

常见的反思方法有两种:

一是内省式反思,即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提炼,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自身成长。坚持写“自省日记”或“教学随笔”,把反思这一单纯的内省活动外化,日积月累就可能产生从“自省”到“自律”的变化,而这正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能量。

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来写《教育日记》的精神和做法,也深深影响了李镇西。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李镇西也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

二是讨论式反思,即群体面对面或通过其他方式交流。如教师聚集在一起,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所共享。又如加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日志——Blog,这让群体反思成为可能,成了很多教师反思的最爱。各种观点、思想经过交流、碰撞也将变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