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11757100000002

第2章 学习的脚步不能稍有停歇(1)

要么学习,要么被淘汰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学习充电,你就会像那个毫无准备的人一样被熊吃掉,也就是被时代淘汰掉。

因此,你必须把学习当成一件像吃饭喝水一样须臾不能离开的事情。

有很多条理由支持教师可以不再学习,比如,教师工作量太大,平时工作很辛苦;教师现在掌握的知识用来教学生绰绰有余;教师已过了学习的年龄,记忆力差了,等等。

但支持教师应继续学习的理由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教师如果不学习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如果不能胜任工作,那么工作量就不会有了,现有的知识也无用了,而原来用来做借口的年龄问题正好成为回家休养的理由。

我们原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给学生既有的知识,这在过去是个“真理”,教师将人类知识的精华部分、基础部分嚼烂了给学生,学生牢固掌握了以后,就是做好了走向社会的全部准备,可能受了这样的传递式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还可以成为社会精英呢!

现在的局面却全然不同,以至于许多人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质疑,这质疑来之于知识的变化,而学校却缺乏应对之术。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上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

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一旦教师不被学生看重,麻烦可真太多了,因为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

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生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最终,因为学习,你拥有你的工作,你将学习与工作合在了一起,甚至你的美好生活有一大半在工作中实现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界因《学会生存》的出版而流行“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宣言;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界因《第五项修炼》的出版而流行“学习型组织”的教育理念。这些宣言或理念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似乎显得还很遥远,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惟在“学习”。

2000年,知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在苏州这3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著作,并系统地撰写了自己的民主教育思想成果。他自己说:“攻读博士的3年是辛苦的:每天晚上总是在12点以后入睡,然后第二天早晨总是四五点钟就起床,但书山跋涉,学海畅游,让我感到了一种精神的愉悦,这首先是一种思考的快乐!”

说起这段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李镇西对记者说:“能有3年时间去静心读书,并在读书中总结自己20来年的教育实践,这是多好的机会!我去考博士,我是把它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我还要回到中学的讲台上。”

李镇西攻读博士,促进了自己的进一步学习;重庆名师陶兴模的从教经历,同样是一段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历史。

陶兴模13岁小学毕业,因文革而辍学,15岁始随父做石匠,当了5年石匠后于1971年被推荐上职高。读高中期间,陶兴模几乎没有休息过,苦学从未间断,这源自于石匠精神(他认为再艰辛也不及石匠辛苦)。中师毕业后,陶兴模在一所小学里任教,负责两个初中班的数学、化学、地理和两个小学班的自然课程。小学教了不久,他便萌生了去中学当教师的愿望,结果遇文凭问题,于是边工作边自学,煤油灯下拿文凭。1985年,陶老师在铜梁县一区中教高中,因培养优秀学生成绩突出引起了县中的关注。为进入县中,他自费参加本科函授,最后成为真正的县中教师。之后,懂得了“教师要上层次,教育科研必须得有作为”的道理,于是继续自学钻研。1995年至今,陶老师已经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3篇,主编或参编了教学参考书籍7部,参研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1项,并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还荣获了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陶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得靠自己不懈的学习。只有广泛地学习,我们的思路才会开阔,我们的教学也才会因知识的纵横联系而变得得心应手。

学而优则师!让学习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生活习惯,成为我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

会教书,更要会读书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但能帮助我们领悟艰深的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更能了解人类历史的进程,令我们更有智慧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使人们在阅读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教师增长智慧。读书是生活与工作的必修课,不是选修课,是人人都要接受的。

但是,光知道读书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读书,善于读书。

第一,读书要善于积累。

鲁迅先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强调:“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很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黄金。”

教师读书应该有写随笔的习惯。俄罗斯文豪果戈理有一个“手头百科辞典”,其实就是几本又破又旧的笔记本。他在年轻时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这成为他创作不可缺少的所谓的“工具书”。

学习要勤于思,敢于想,这是读书的延续。教师通过系统地、原汁原味地品读名著,感悟理论中的真谛,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得与失,以求得甚解。读书要与文本作者心灵对话,通过双方观点的沟通、交流、碰撞,使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以梳理和提升,从而转换成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的力量。

第二,读书要善于思辨。

读书要有辩证思维。教师应该学习教育哲学,掌握辩证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意识方法。我们的一些教师对专家的不同观点不知所措,思维混乱、迷惘;还有一些教师简单地把一些专家、学者的经验套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结果事与愿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缺乏辩证思维所致,这种不科学、盲目跟风的学习观使教师的读书学习出现了异化。

一个教授问他的学生:“今天你做什么?”学生回答:“读书。”教授又问:“明天做什么?”学生回答的仍是读书。教授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愤怒起来:“那你还用什么时间去思索呢?”学生的“勤奋”与教授的“愤怒”发人深思。教授的这种发问表达了对“思想”的一种强烈的渴求。

善于读书者一般说来是有“思想”的。这个“思想”便是读书后经过反思所形成的。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是“学习”,可是又有多少人对学习有深刻的认识呢?不少人片面地认为书本知识与创造价值之间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只注重“学”而忽视“习”,一味地读死书,强调大面积读书,大运动量地练习,使大脑成为“存储器”,满脑子是那些从书本上移植、复印过来的“知识”,没有消化、再生的知识的空间。应当注意“学”与“习”的平衡,应该给头脑留下思考的空间,通过“习”,把书由厚读到“薄”,把书本知识融化为自己的东西,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都是强调“厚积薄发”,强调的是要多读书,认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种“仓库理论”在教育界流传甚广,给人们造成了知识越多能力就越高的误导。在固有的思维定势影响下,一些教师往往养成了读书不假思索的习惯,习惯于遵循“标准答案”’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受到遏制。

有一则广为流传的笑话。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有一天,老师说:“同学们,请就其他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无言以对。当老师进一步追问的时候,美国学生说:“什么叫做‘其他国家’?”欧洲学生说:“什么叫做‘短缺’?”非洲学生说:“什么叫做‘粮食’?”中国学生怯生生地望着老师说:“什么叫做‘自己的想法’?”

笑话归笑话。可是当我们笑过之后冷静地反思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时,我们是否也反思过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这里说的虽然是学生,但对教师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教师的成功不单靠掌握知识、占有信息的多少,还依靠他是否具有选择、分析、判断的综合思考能力。

第三,读书求知要与知识的使用相结合。

也就是说读书要有用,无论是用于自己的修身养性还是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要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才能时常感到知识的欠缺与贫乏而唤起对知识的渴望;才能通过实践反馈来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做到了融会贯通。

有效的学习离不开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里的“困”对教师而言,可以理解为教学后的困惑与遗憾,表示教师在教学后对自身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不足的反思。能否做到及时采取措施去应对“困”,是教师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解“困”?一是对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从学生身上去寻找原因,让服务对象谈出他们的需要,发现他们在认知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对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欢迎真实声音的心态。二是教师本身的自我反思,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自身素质欠缺的反思。一些教师固守自己的“经验”,缺乏反思的意识,对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不审视自己的教,而是埋怨学生的“学”。三是要善于总结与积累。通过撰写教育日记、教育随笔、教学后记等方式,积累成功经验,总结教训,找到形成“困”的原因,明确解“困”的方向。当然,首先要“知困”,方能解困,缺乏这个意识是不行的。

读书要思考,要质疑,要能举一反三。要做到这一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好问”。“子入太庙每事问”就记载了孔子每事好问的故事。要有不耻下问的习惯。可以向师长问,可以向同伴问,也可以向学生问,还可以向书本问,更应该问自己。什么是“学问”?就是任何学问的得来,既要“学”,又要“问”。学而不问,不懂装懂,危害极大。

当然,“问”不是没有目的地乱问,应该做到“善思则疑”。疑问是通过思考产生的。南宋哲学家朱熹形象地写道:“读书务须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鲁,不务精细,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耳。”“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学习不“举一反三”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孔子曾打过一个比喻:一张桌子有四个角,砍掉一个角,这个角就变为另一种样子了。如果老师这样教给学生后,学生还要问其余三个角砍掉后又是什么样呢?他认为这个学生就不用再教了。因为他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读书贵在坚持。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每一个人内在的潜力是巨大的,关键是自己是否去挖掘,是否是有心人,是否有坚持的毅力。

朱永新教授在2003年6月26日“教育在线”网站上发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明确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是:“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为百万富翁或富婆。”

朱永新教授的这个启示,在相信人的巨大的潜力的同时,又内含了一个“持之以恒,十年不止”这样一个必备条件,只有这两者的结合才能真正获得成功。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每天能坚持读书吗?哪怕一天只读书10分钟。读书,应该沉下心来读,应该诵读经典。苏东坡之所以能在任何困难环境中保持一种乐观而忘忧的伟大情怀,成为世人敬仰的文学大师,就因为他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中吸取了营养,并内化成为一种属于苏式思想性格的美质。所以说,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

但是,有时我们读书的自觉性并不高。一些教师家里除了教科书和教参外,有几本像样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有些教师对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积极性不高,缺乏内在需求的动力。这也与社会上的那种追求表面的“形象”和那种“轰动效应”而忽视扎扎实实做点实事的“浮躁”风气有关。其实,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教师而言,学习就可以使自己更聪明,更有与同事、与学生对话交流的本钱。对培训而言,不仅仅是通过外力来实施的,而且还应包括自我培训,培训应该是外力与内力两个方面的结合。有这样一句话:要想让人们离不开你,你就要不断增值。因为每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学问在不断地折旧。

第五,读书要与经典著作对话。

教育名著是经过实践检验并得到世人公认的优秀或知名的教育著作,理论水准和思想境界高,传达着科学性较强的育人精神,蕴含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对人们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