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11757000000008

第8章 学习心理问题的辅导(8)

生:还有几个我以前初中时就一起的同学,有几个就是开电风扇与我闹矛盾的。高一时,他们还与我较要好,到了高二我们就渐渐疏远了。

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因为我们没有共同语言。

师:能否具体说说?

生:他们几个不是喜欢打篮球,就是喜欢踢足球,与他们谈论有关学习的话题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他们根本不感兴趣。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感兴趣,你与他们交流过吗?

生:没有。

师:那怎么知道他们不感兴趣?

生:因为他们成绩很差,我觉得他们有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所以,我也不屑与他们交流。

师:其实是你认为不值得与他们交流才不交流的,而不是他们不主动对吗?

生:可以这样说吧。

师:从我们刚才的谈话中,我发现,你所说的同学看不起你,都是你自己的看法。那个成绩考得比你好的同学,其实是给你忠告,不是嘲笑你,只是你自己有些自卑罢了。那些成绩比你差的同学,不是他们不愿与你交流,而是你不屑与他们交流,这又是你自傲的表现。其实你没有明确交友的原则。

他:哦?老师,那交友的原则是什么?(他的眼睛一亮)接着,我与他一起探讨了交友的一些原则:朋友交往要做到不卑不亢、主动交流、开诚布公、真诚互助、共同提高。我还告诉他一些交友的方法,比如,对同学善意的忠告要进行分析,不要老想着人家是嘲笑自己;有疑问,应主动交流,本着真诚的原则,共同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多运动,可能真的能提高学习效率,至少能改善身体状况,这样,既加强了与同学的友谊,又提亮了成绩;对成绩较差的同学,也不能高高在上,要尽量看到对方的长处,主动与他们交流,也许就会互感兴趣;与那些成绩差、喜欢运动的同学多交流、多一起活动,可以培养乐观、豪爽的性格,用自己的学习精神影响他们,用他们的运动性格影响自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他了解了交友的原则后,较感兴趣,决定明天就回学校。他相信只要自己真诚地与同学交流,他们会理解的。

他回到学校后,我们又面谈了几次,他的精神状态好多了,谈话气氛了越来越融洽。他告诉我重新回到学校后的感觉:“我原来还以为自己走进教室时会感到难为情,没想到我刚一跨进教室的门,全班同学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感到很高兴,一下子打消了不自然的心理。我跟班主任说想把位置调前面些,班主任已把我的位置调到最前面靠讲台的位置了。我主动找那几个曾和我闹矛盾的同学交流,他们挺爽快地接纳了我,还带我打篮球。我觉得我以前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总想要别人与我‘志同道合’,所以我感到很孤独,现在我学会体谅人了。”

对他的变化,我感到很高兴。接着,我与他探讨了有关学习的情况,他最近一次的月考是415分,这样的分数,上二本院校是比较困难的。他自己也认为上二本院校没那么容易,他说如果没考上二本院的话就不读了。除了家庭经济困难之外,还有中考失利导致他心理不平衡,他总是念念不忘小学、初中时的辉煌,那些成绩比他差的同学都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他却只能上普通高中,现在他们成绩都好,上重点大学都有希望,而他呢?他觉得很不甘心。“这说明我比他们笨,而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比别人笨。”他说。

我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他的观念:一个人原来成绩比别人好,现在也应该比别人好,否则,就接受不了。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认知,需要帮助他澄清。我采用理性情绪辅导理论与他进行了交谈,帮助他转变观念。

师:一个人以前比别人好,现在也必须比别人好,否则,就是愚笨,这是你的观点,是吗?

生:是的,而且这个看法很强烈。

师:你不想继续念书,表面上是成绩不好,实际上主要原因是你的这种观念左右了你,你说对吗?

生:(沉默)老师,你说得好像有点道理,我这样认为有什么不对吗?

师:现在别忙下结论,我们来讨论一下你的这个观点吧。你能举出你们班里从高一到现在始终保持第一的同学吗?

生:……(想了好久,举不出一个例子)

师:你敢说每次考试前十名的同学始终是那十个同学,从来没有改变过吗?

生:不是的,每次都有所变化的。

师:你举不出每次都考第一名的同学,又知道前十名的同学也经常变化,这说明任何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状况下都会发生变化的。这与你“一个人以前比别人好,现在也必须比别人好”的观点不是矛盾吗?

生:看来有矛盾。

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生:“一个人以前比别人好,现在也必须比别人好”的观点太主观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师:你成绩退步一方面就是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使你压力过大,是不是这样?

生:是的,我为此非常烦恼,这次不来学校,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且是主要的原因。

师:现在想通了?

生:这个问题是想通了。可是我目前的成绩这么差,根本考不上好大学。我还是觉得前途无望,即使来学校了,学习也没劲。

师:考不上二本院校,考个三本院校也可以嘛!

生:如果只考上三本院校,我是不会去读的。

师:为什么?

生:你知道的,我家里没那么多钱。

师:你妈妈跟你说的吗?家里没钱,就不让你读吗?

生:她倒没说,是我自己感觉到的。

师:既然你妈妈没说,这说明她供你读大学的钱还是有的。再说,做父母的总希望子女成绩好点,考得分数高点,可能只不过是对你的一些期望罢了。

生:那倒是。

师:其实从你目前的分数来看,考二本院校还是有希望的。何况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呢!难道你就没想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说不定能考上二本院校,甚至重点大学吗?

生:想是想过,可怎么努力呢?

师:看来,我们得好好分析一下你目前的成绩,然后安排一个学习计划。

经过分析探讨,该生数学、英语及物理较差,据此,我与他共同探讨制订了如下的学习计划:

分析统计自己的学习资源,主要是时间资源,其次是信息资源,看看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有多少,分布在一天、一周的什么时候,能请教解决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把困扰自己的学习问题(或需要补课的科目)做一个量化统计(按问题个数、知识点个数或页码数进行计量)。

把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分段,每阶段留出少量机动时间(如每周留出半天机动)后确定有效时间,然后把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按时段分配到有效的时间中去,并具体分配到每一天中相应的时段中去。

努力在每天的有效时段中完成分配的任务,若提前完成,可把后边的任务提前,也可安排一些自我奖赏性的活动,如看看电视、出去活动活动等。

每天把所学内容的要点归纳出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晚上睡觉之前洗漱完毕后,用10多分钟把小本子上的内容过一遍,然后自我暗示:“我今天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我将睡得特别香。在香香的睡梦中,我能将所学内容记得牢牢的……”

我还告诉他制订计划的好处:计划中每天的小部分,都是大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当他完成当天的任务以后,就知道明天的任务有完成的希望了;当一个月的任务完成以后,就知道下一个月的任务有完成的希望了。由于每天生活在具体的目标中,人的注意力会特别集中,而且一旦任务完成,玩一下也会觉得踏实、放心、尽兴。加上“睡前放电影”,复习一下功课,学习效率会特别高。

我还跟他说,有人监督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并暗示他可以请母亲督促自己。

他愉快地答应了,很满意、很高兴地离开了辅导室。

之后,我了解到,他的学习有了较大进步,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

这个案例比较长,但它对我们如何对“高考压力大”的过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极具有借鉴意义。

辅导前,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当事人的情况,比如其家庭情况、性格特点、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经过等,是达到预期辅导效果的前提。辅导中,深入了解、正确分析当事人的心理情况,是辅导获得成功的关键。在本案例中,辅导老师先后向其班主任、母亲了解情况,再通过与其本人深入交谈,才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当事人不来上学的诸多原因,而不仅仅是开始设想的人际关系的原因。在第一个话题中,要坚持“在信任关系未建立起来时,不触及敏感话题”的原则,所以当对方不愿接受辅导时要尽量绕开敏感话题,寻找共同话题,尽量让谈话轻松一些。当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起来,气氛也比较轻松融洽时,辅导老师抓住时机,转入话题。

解决第二个有关人际交往的问题,关键在于引导来访者充分宣泄内心的痛苦,然后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克服来访者的自卑和自我中心心理。同样,在解决“学习困扰”这个问题时,也用理性情绪疗法纠正他错误的认知,让他自主建立理性的认知和心理平衡,并与之探讨制订适合他的切实可靠的学习计划。这种方法既符合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也符合睡前复习的记忆策略,还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让来访者明白有人督促的好处以后,让他自己请人督促,比在他不情愿的情况下督促强加给他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