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11756900000004

第4章 打铁先要自身硬——锻炼自我素质(4)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不仅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文化积累等方面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它将以往教学中常常存在的“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教师在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中,不仅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情感,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与共鸣。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作为促进者,他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运用中的行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导演自己的人生。教师作为引导者,他要全面接纳自己的学生,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教学中,要因势利导,要多一点启发引导,多一点参与激励,多一点多元思维;要有法可导,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中引导。当然,“导”只是手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才是目的。

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两种教学案例设计案例A一、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二、出示挂图,由猴子吃桃引出“0”的认识,并让学生举例。

三、学习0~5之间的数序。

四、教学“0”的写法。

五、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六、练习。

案例B一、创设“送小动物回家”情境,让学生直接把迷路的动物送到相应的家中,引出0的认识。

二、学生举例并拿出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0”相互交流。

三、学生自己用数学卡片摆一摆,说一说0~5之间的数序。

四、教学“0”的写法。

五、根据“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学生把算式写到卡片上,贴上黑板。

六、学生感悟出3-3=0、4+0=4、5-0=5这些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的特点,并再举例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

七、学生在卡片上写出几个这节课所学的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式,并根据得数,送到小动物的信箱中。

八、学生评价与交流。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一节课,前者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是教案的执行者,课堂环节好把握,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渐渐丧失。而后者是教师帮着学生走,以学定教,课堂环节要难把握一些,但学生真正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而有价值,也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塑造自己的新角色。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式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角色的塑造,需要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一个主体的位置上,这样才能真正由传统的“重教师的教”向新课程理念下“重学生的学”转变。也只有真正适应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的课堂也才会变得吸引学生真正富有生命活力。

多问问自己:你的教学靠什么

作为教师,谁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成长。但是,又不是谁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么,原因何在呢?

有人说过,反思是成长的桥梁。那就多反思自己,在上课之前,多问问自己:你的教学究竟靠什么?

有位资深专家说:“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考试题;要是离开了统编教材,至少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

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批上课靠《教学参考书》、布置作业靠《课堂同步练习》、《标准化试题》的“三靠”教师。这些教师的教学视野较为狭窄,唯课本、“教参”是举,不能跳出课本、“教参”来组织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兴趣全无。这种状况说明了一些教师缺乏课程意识,也与我们传统的课程政策有关,教师养成了看教参、把教参上内容进行复制、准备标准答案、大运动量的训练等习惯。但这种机械模仿、照搬照抄的做法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当然,我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本本,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吸收。

教师依靠教参也出于无奈,他们也有苦衷。有的教师说,平时教学工作量大,工作生活压力大,哪有时间去钻研教材,能把教参研究透就算不错了,离不开教参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业务素质、教学能力达不到编写教参的那些水平,依靠教参也是必然的选择。

怎么看待教师阅读、使用教参问题,目前教育界内部分歧明显。反对者认为,教参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一纲一本一答案”。它导致了教学方法的简单化,使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丧失自我,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窒息了课堂活力,长期下去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赞成者认为,教参是教学参考用书,给教师提供了许多教学背景性资料,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方便教师教学。正反两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各自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能简单地肯定和否定。

存在决定意识。教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市场?这说明教参有存在的合理性,特别是对一些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现代化水平低、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地区,教参的确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使教师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启迪教学思路。但是,如果盲目、机械地依赖教参,就会使教参异化,使其原有的价值发生错位。叶圣陶说:“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说的就是教师开始用教参时可能觉得效果好,但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依赖心理,自己不愿钻研教材了。而且一份教参再怎么设计、再怎么完备,它也仅为“一家之言,”不可能顾及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也不能适合每一个教师的口味,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承认教参存在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在使用上进行相应的处理,使教参能够激活教师的智能火花,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活学活用”,既依靠教参又不受教参的束缚。

教学参考书、参考答案,顾名思义,应该是作为教学的参考。可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却把它视为“圣书”,迷信它、依赖它,甚至对它出现的错误也不敢纠正。这些教师成了“教学参考书”的传话筒,只是力图复制教参编写者的教学思想与教学风格。这种对权威、专家的盲目追崇导致教师的思想受到禁锢,这样的教师其专业化怎能实现?又怎能让课堂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呢?

有位在美国任教的教师把我国的教参与美国的教参进行比较后,认为中美教参的最大区别在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教育教学观。中国的教参偏重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强调的是落实重点、突破难点,重在“教什么”;美国的教参更多地是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具体指导和介绍,重点在于指导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在“怎么教”。此外,美国的教参为教师服务的意图体现得非常明显,教参所附的教学资料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各取所需,同时,教参所提供的教学组织方案的操作性、实用性也比较强。

那么,教师的教学到底靠什么?

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真情。

有了教师真诚的激情,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生命的激情就会被点燃,教师与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增强。然而,一些教师却缺乏激情,尽管我们的课堂中不乏先进的教学设施、最优的教学设计、高层次学历背景的教师队伍。但总觉得课堂缺少些什么。看到的是教师以冷漠的表情机械地施教,学生漫不经心被动地受教;看到的是教师花里胡哨的“教学表演”,学生“职业化”的配合。没有真情的表白,没有激情的涌动,一学期下来,连一节能够震撼学生心灵、触发学生激情、甚至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好课也不曾有过。

一则梁启超先生上课情景的描述令人深思:说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

试想,这种真情的流露是不是更能打动学生的心,能使更多的学生难以忘怀?要成为一名有激情的教师,就应该用“心”来教学,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反思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从内心深处来唤醒自己的激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教师也应当具备一种教师精神与境界。

教育中最大的失败是把教师的脑筋搞僵化了,然后又影响他的学生。有位清华大学学生说。“印象中的清华学生,是一届又一届做着几十年不变的作业,我们还有思考的空间吗?”有的教师多年使用的是同一个教案,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每天都在“重复过去的故事”。

英国剑桥是培养了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约三分之二的英国首相的名校,它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每周至少一次的师生一对一面谈。它实行导师制,导师一般先指定学生阅读一些书籍,要求写出心得报告,然后与学生进行讨论。导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讲评并不是评分,学生没有压力。这体现了师生的一种和谐关系,教师的一种精神。

教师的精神与境界应该体现出人文情怀,将人文关怀渗透在各个不同学科之中。语文就是一门工具性人文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而且还要使学生汲取人文精神,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因此有人说,语文是一门“人学”,这就要求老师首先必须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人”。

一个澳大利亚物理教师任教30年,在他退休时,有人问他任教30年有何体会,如何当教师的?他讲:第一个10年我是在教物理,第二个10年我是在教学生探索,第三个10年是学生在探索时,我在一旁给他们提供帮助。

我认为这就是教师精神!这就是三个10年的三种不同境界!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教师由教学生知识到教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探索他们未知的实践,再到教师站在后台去帮助学生,这就是优秀教师成长的三层境界。作为一名好老师,就是要完成从教书到教学的转化,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输知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学生自学的转化,从事务型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教学与教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我们通常却把它们给混淆在一起了。所谓教书指的是教教材,出发点是传授知识,强调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而教学就是用教材教,注重的是知识传输中能力的培养。如果说教教材是教学基本功的话,那么用教材教则是教师的高本事了。如果一个教师不仅能用教材而且还不受教材限制的话,那么一般来讲他更容易成为一个名师。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着按照教材的思想组织教学还是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组织教学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是否可以超越教材,怎样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识和其他教学资源等问题。作为一个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在教育创新上不能一味地死守书本知识,不能简单地考虑着教材顺序上的变化,不能按照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来应付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应该先钻进教材里,再站在教材上,从更大的范围与视角来看待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批评了那种消极对待儿童的旧的教育。杜威指出:“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细心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这些兴趣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不能“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兴趣”。对待儿童的兴趣,教师应该积极地因势利导,不能对学生的那些毫无道理和可能、甚至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的所谓“兴趣”不加干涉,任其发展。

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要注意帮助他们拓展兴趣面,使他们获取更多的书本和课外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一个兴趣的中心,再围绕这个中心去强化研究的深度,并在研究中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与习惯。当然,选择有意义、有成效、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应该使课堂教学成为体现学生积极思维与主动实践的过程。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从原有的那种以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教育观中解脱出来,将课堂的主人翁地位还给学生。只有解决了教育的观念问题,才能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去寻找那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益与效能最大化成为可能。

教师信赖对学生所产生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小时候天资聪明,但有小偷小摸的毛病,令许多教过他的老师头疼,他也由于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眼,从内心打算“破罐子破摔”,就在这时换了一位新班主任。有一天,班主任让他把一个鼓鼓的包送到指定的一个地方,他欣然答应。途中他抵不住好奇心,悄悄地打开包,他惊呆了,原来包里装着整叠的钞票,他想不到老师对自己竟然这么信任,他震撼了!从此改掉了坏毛病。

教学需要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