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11756800000032

第32章 走出教育尖子生的误区(2)

第一,我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求着孩子上学,哄着孩子上学。只要孩子能上学,好好学习,家长可以忍气吞声,做任何的妥协和让步。

孩子明白了这个底细,就掌握了“核武器”(原子弹):只要我用不好好学习相要挟,我就肯定能迫使父母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只要我用不上学相要挟,我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第二,家长都不忍心看孩子吃亏受委屈。这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过了火,心太软,就会被孩子利用:你不是怕我挨饿受冻吗?我偏不吃饭,大冷天不穿衣服,心疼死你!你不是怕我流落街头吗?我偏出走一个给你看。你不是就怕我没出息吗?我偏考个不及格给你!

孩子开始这样做,可能是出于一种逆反心理,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这样做颇有经济效益,能换来家长大大的让步。

孩子明白了这个底细,就掌握了“热核武器”(氢弹)。

我亲眼见到许多孩子熟练地使用这两种“大规模杀伤武器”把家长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就成了这样:孩子越退步,得到的好处越多;得到的好处越多,就会更起劲地退步……甚至发展到“渴望堕落”。

家长用亲情压迫孩子,逼子成龙;孩子的回应是用亲情剥削家长,敲诈你的钱财。一还一报。

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

因为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为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讨好孩子。孩子做了一些本该做的分内之事(按时起床,不迟到不早退,注意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家长也当立功一样表扬和奖励。孩子无功受禄,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事情看成是对家长的恩赐(我给你上学,给你完成作业),进一步看成是讨价还价的资本,于是他就可以用退步换取好处了。

事已至此,家长和学校还有没有办法呢?

有。基本原则是:再也不能无原则让步下去了,否则孩子气焰会越来越嚣张。但是也不可以硬顶,因为这种孩子往往已经走火入魔,硬顶会出事的。

于是剩下的出路就是慢慢磨。我绝不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但是也不立刻拒绝,不完全拒绝。我和孩子讨价还价,拉锯战,慢慢磨他的性子,使他明白,他不能为所欲为。

有人用这个原则指导过不少家长,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挽回了家长的权威,孩子不那么混了。

要准备打持久战。至于具体的做法,那要非常灵活,不是三句两句说得清楚的。

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孩子一般也有两个“死穴”。

第一个是,他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这就使他所有的闹腾都具有外强中干的性质。家长不要怕。

第二个是,绝大多数孩子其实心里都明白,他不上学没有出路或者前途不光明。

家长如果能护住自己的“死穴”(别让孩子“拿住”),点住孩子的“死穴”,转变孩子还是有希望的。

学校老师怎么办?当孩子欺负家长正在收获好处的时候,你劝他上学是很难的(他正自以为得计),来了不久还会回去,上学已经成了他的筹码了。

教师这时严肃地对学生说:“你不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如果不改,学校要处理。”这就行了。感动法恐怕没有多大用处。学校教师这时的重点工作并不是对学生本人,而应该是指导其家长。

爱学生,并不排斥严格要求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叫:没有爱就没有一切。这句话真切地说明了师爱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说,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那么,爱尖子生就是教师的天性,这也无可厚非。

但,只有爱就够了吗?

远远不够。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表现为通过各种努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指导他们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等等。所有这些,既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我国文化中,有许多俗语都把教师与严格要求联系在一起,如“严师出高徒”。俗语中还有“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可以观察到,当一个母亲责罚犯了错的孩子时说:“要是别人家的孩子,你怎样做,我都不管!”“管”是因为爱,没有爱,也就没有管的必要。因此,严格要求是教师的职责,是师爱的特殊体现。

因此,尊重学生,是教师爱学生的体现,严格要求,是教师爱学生的另一种体现。如果说没有尊重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的话,那么,没有严格要求的教育则不是教育。对普通学生如此,对尖子生也不例外。

1.严格要求,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

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内在的求知欲,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激励,但在学校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许多系统知识和技能,在学生没有接触之前,很难对知识、技能本身产生兴趣和动机。学生只有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就,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才有可能产生内在的动机。教师不能等到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后再实施教学,要在学生尚未产生学习动机之前进行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学到的知识又反过来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严格要求,既给学生的学习制定了目标,又为学生在特定内容的学习上,应该达到的要求提供了标准,也为学生付出的努力提供了最初的外在推动力。用心理学的话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出的明确的、严格的要求具有信息和动机的双重功能,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

凡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当学生感受到一门课程的教师对其学习、行为有严格要求时,他们就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相反,当他们感到某个教师“好对付”时,可能出现更多的逃避行为。

2.严格要求,是为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发展提供标准和依据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根据美国教育家阿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个体道德认识发展的前两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和习俗水平,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成人提供的。

处于第一阶段的儿童,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为是否不受惩罚。如果要问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你这样做对吗”时,他可能的回答是“不对,因为我妈妈骂我了”,或者是“这样做是对的,因为我妈妈没有骂我”。

第二阶段,儿童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为是否受到奖赏。对于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这样做是对的,因为我爸爸夸我了”,或“这样做了我爸爸不会夸我”。

9岁以后,儿童道德的判断依据成人的标准。由于进入道德发展的第二级水平,即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由两个阶段组成,即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其中,“寻求认可”的本质是寻求成人的认可,即成人认为正确的,自己就认为是正确的。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客观的道德判断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成人的判断。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学生依据的标准主要是由老师提供的。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要为一种行为的对与错提供理由,他们的典型回答是:“老师说了,这样做是不对的!”或者是:“老师说了,这样做是对的!”只有到了“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儿童才能够根据客观的规则,如道德准则、纪律或法律规定来判断行为的对与错。因此,在学生的道德认识还没有发展到高级水平之前,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其道德认识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依据。如果学生在学校中不能从教师或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得到关于判断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等方面的标准,那么,他们就很难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

3.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要的规范和规则

尊重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教育和教学。对于抽象思维还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学生来说,要让学生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一种正确的道德标准,讲大道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那超出了他们的理解水平,甚至容易被学生看成是一种“爱唠叨”的毛病。在这种条件下,教师所提出的合理的、明确的、严格的要求就成为学生认知和行为的最主要的依据。即使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达到高级阶段以后,许多道德认识要转化为行为,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因此,学生在学校里如果学不到应有的行为规范,他们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就无法高效率地学习,如果学不到科学的知识,他们就难以享受人类所积累的文化。总而言之,不管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规范和规则无处不在。在学生从未成熟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掌握这些规范,是他们学习的重要任务。来自教师的严格要求,是他们迅速形成各种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在广西教育网上见过这样一篇文章:

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把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相结合,才使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需求。举例来说,说谎并不是中国学生的专利,美国学校也不是真空,但美国人却把学校的作弊风当作“国家丑闻”来对待。美国德州品德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尔基说:“欺骗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在课堂上撒谎的学生将来就会对同事、上司和妻子或丈夫撒谎。如果一个国家不珍惜诚实,把品德看作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我们的社会将变得多么可怕!”所以,美国的学校和教师对说谎和欺骗深恶痛绝,敢于采取严厉的惩罚:在一次托福考试中抓获了50多名作弊者,竟然判处5年监禁并处以高额罚款。美国人在这方面的严厉,和他们对学生学习上的宽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非观念,一清二楚。联想到我国当今到处泛滥的假货、假药、假酒、假唱,乃至教育界的假文凭、假课,这还不够发人深省吗?

确实值得我们深省。

4.严格要求,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

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获得成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也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分不开。

媒体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

严格要求锻造状元——访海南理科状元林源

学习好、人品好、爱运动、自控能力强、孝顺父母……提起理科状元林源,记者听到的都是一片赞美之辞。如此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尖子学生,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记者在林源家里找到了答案。

到林源家采访,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林源开朗健谈,彬彬有礼;林源的父母热情好客,通情达理。林源家里的陈设虽然比较简朴,但处处洋溢着宽松、友善的气氛。

1.帮孩子辨别是非

林源妈妈卢秀芳告诉记者,他们家有两个孩子,林源的姐姐如今在外地上大学。每当看到有关孩子的报道,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她都会记下来,然后在吃饭的时候讲给两个孩子听。讲完了还要给孩子们分析,报道中孩子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孩子们也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大家一起来分析。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分析,让林家的两个孩子从小就明白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2.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林源的父母相信,身教重于言教,所以他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平时,一家人在一起总会分析,什么样的事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不应该做。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会告诉他们,并给他们分析原因,孩子们总是很听话。反过来,孩子们认为父母不应该做的事,只要有道理,父母也会同样“听话”。

林源认为,大人们下班聚在一起打牌消磨时光不好,所以他希望妈妈不要去打牌。自从知道儿子的想法后,不管别人怎么叫,卢秀芳都不去打牌。有时哪怕只是叫她临时去顶替别人一会儿,她都坚决拒绝了。因为,她要做儿子的榜样。

3.好孩子也要做家务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是:只要你努力学习,家里的事什么都不用你做。可林家对孩子的要求却是:力所能及的家务,你一定要会做。

林源的父母认为,适当的让孩子做些家务,可以锻炼孩子,也会让孩子更懂事。所以,还在林源上小学的时候,卢秀芳就开始要求林源在家扫地。刚开始,林源常常扫不干净,他哀求妈妈:“我扫不干净,我最怕扫地了。”卢秀芳坚决地告诉林源:“一定要扫,让你扫地是想让你学会扫地,扫得多了就干净了。”事后,她会再把林源扫不干净的地方再扫一遍。就这样,林源从小养成了帮父母分担家务的好习惯,也学会了体谅父母。

小学毕业时,根据分片原则,林源被分到了海口九中,同时他也考上了海南中学初中部。但是,当得知上海南中学要另外交3万元时,深知家里经济并不宽裕的林源主动放弃了。林源对妈妈说:“您放心吧,不管上什么学校,我都会努力学习的。”

3年后,林源再次考上了海南中学,没有让家里多花一分钱,圆了父母希望他上海南中学的梦。

林源是尖子生,但他的父母并未因此放松要求,而是通过对孩子和自身的严格要求,使林源从小就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养成了替父母分担家务、体谅父母的好习惯。在教师爱的感染和精心培育下,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学习的成功,成为海南高考理科状元。这个案例启示我们:

(1)严格要求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曾经接受过的严格训练,经常被人们看作是一个人的多种良好品质和素养的来源。当时认为是“严酷的训练”,后来却成为值得自豪的经历。在多数情况下,当人们考虑一项重要任务的人选时,曾经接受的严格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值得依赖的内在条件。事实上,严格的要求和训练通常与自觉、自律、自制力、责任心、严谨、规范的行为方式、能力等联系在一起的。许多成功的教育都与严格要求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严格要求,是学生明天成功的重要条件。

(2)严格要求是学生自尊的重要来源

严格要求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当教师对全体学生的要求一贯严格时,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的纪律、规则就取得了“客观要求”的形式,就成为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客观标准。因此,当学生遵守时,所感受到的不是对他的自由的威胁,而是对一种规则的遵守;当他们因违反了这些规则而受到惩罚时,他们感受到的是规则的严格性和严肃性而不是针对个人的措施,很少体验到自尊心的降低。

人们尊重那些有能力、有责任心、做事严谨、可靠的人。因此,今天学校中的严格要求,也是明天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承担起社会工作后获得尊重的一个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