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五香九年制学校杨生贵
各位评委、同行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下面,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单元第一课第二个框题。八年级下册教材以帮助学生能够主动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为教育主题。本单元本框题主要包括两个知识点——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和正确行使权利,它从宏观上介绍了有关权利的基本知识。后几个单元教材分别介绍了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崇尚公平和正义等内容,而维护公平和正义离不开正确的权利观,因此,后几个单元都是以本框题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在八下全册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的要求及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框的教学目标为: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学会寻求法律的保护。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明确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3说教学重难点
从学情上看,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两极分化较大,男生较多,他们面对的大部分人法律意识不强,经常能看到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发生,因此,有的学生在享有哪些权利的问题上,总认为中学生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多少权利;在如何行使权利问题上,有的学生对来之不易的权利不够珍惜。也有的学生认为权利是属于我的,因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由此导致侵权事件不断发生;在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问题上,由于八年级学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因而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基于以上分析,我准备把“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作为重点,把“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和“公民应正确行使权利”作为难点,其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
二、说教法
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至关重要,为此,我将在课前收集相关案例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布置学生自学教材;查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将老师提供的案例编排成小品;分组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目的在分组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技巧。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需要,采用案例组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如小品表演)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
3.合作讨论法:针对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精神,教学应“授人以渔”,我准备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习的能力方面采取以下方法:
1.案例分析法:针对案例自主探究,动脑思考,提出问题,相互谈观点,谈看法,促进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2阅读讨论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习热情,开拓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
3参与学习法: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提问、答问,学会质疑,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归纳,学会评论。在相互影响下,彼此有所收获。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将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新课的导入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个环节是“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这一难点的攻克。对于这部分内容,采用案例分析和参与学习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的内容,分析“田甜的成长经历”案例。结合案例,指导学生阅读、填写,并思考、回答问题:(1)主人公田甜享受到了哪些权利?(2)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益处?(3)你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4)公民享有的这些权利于己、于人、于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什么益处?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个别指导,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同座间相互谈看法,相互评价,相互补充,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在信息交流中形成对“公民权利广泛性”的深刻认识,进而让学生进行知识大比拼——看谁对公民权利知道的多,此问已经布置学生预习,所以,有意识鼓励学困生说,使其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同时,老师评价并鼓励学生归纳九大基本权利。
接着进一步结合“田甜的成长经历”案例,分析说明公民权利的广泛性这一难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的?请学生回答,同学评议。在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掌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身边实例说明我国公民权利“广”在哪里?目的是及时巩固知识和活化知识。教师归纳总结:我国公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享有权利和自由。横向看: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纵向看:从出生到死亡,法律伴随一生。此时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
第三个环节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这一重点中难点的突破。采用案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和合作讨论法等形式。在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之后,可能有学生会产生疑问: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就可以随意地行使权利吗?针对这一重点中的难点,我让学生表演事先准备好的小品,目的是创设宽松氛围,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同时,多媒体播放案例经过:青年工人朱某,经常在深夜大声播放音乐,吵得邻居刘华等无法休息。有天夜里,刘华向朱某提出意见,而朱某认为听音乐是他的权利,不但不听劝阻,而且在争执中反而把刘华打伤。此后,刘华只好忍气吞声。刘华的弟弟刘刚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叫上两位朋友闯进朱家将朱某狠狠地揍了一顿。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感知下,肯定会对案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议论。此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营造自主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简单总结,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而真实的,但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否则,就可能做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呢?
此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至11页的四个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将全班每6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个案例。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了解学习进程,引导学生在逐一解疑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形成理性认识。小组分析讨论之后,要求每组派代表发言,其它组的同学评议、补充,发表不同见解。
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学生思考空间大,活动时间长,查找资料、组内讨论交流充分,每位学生均有参与发言机会,尤其是学困生,在优秀生的带动下也有所收获,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辩证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突破本课的难点打下基础。不足之处是学生课堂不能分享每一个问题的分析过程,所以,指导课前预习和课后反馈进行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接着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归纳成“正确行使权利”的四个要点: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合法权益;公民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针对四要点,让学生举出搜集到的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师生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
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练习,导之以行。多媒体显示情景材料:李佳和同学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后,李佳发现自己的自行车不见了,在附近找了几圈也不见踪影。看到李佳着急的样子,几个同学围了上来。甲说:“要不然你也弄一辆去?”乙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明天让你妈再买一辆。”丙说:“干脆去黑市买一辆,也就几十元钱。”李佳站在原地,盘算着……
学生自读后,请四名学生表演,其他评析材料中几名同学的观点,并帮李佳出主意。设计意图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学以致用,导之以行,强化重点。然后,对照板书(多媒体显示),师生梳理所学知识点,总结课文,旨在对整节课的知识形成体系上的认识。同时,多媒体显示名言(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让学生大声齐读,意图是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升华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效果。
总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