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11731000000015

第15章 解决“问题”行为要有新思路(1)

学生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切不可“以暴制暴”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很多专家都呼吁要采取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身处一线的班主任和老师们在遇到有暴力行为学生的时候感到非常头疼。作为教育者,我们该如何正确去面对他们呢?

我们先看一位班主任对此问题的处理办法。

我在接手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名叫力力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上课的时候,发言挺积极的,但是一开口,就是“飞机飞过来,轰隆,把学校炸成了平地!”“啪啪,把他们都打倒在地上!”一边说,一边还挥舞着小拳头,脸上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坐在办公室里,学生进进出出,总是和我说着同一个名字:不是他把哪个小朋友打哭了,就是哪个小朋友被他摔在地上了……

作为一名新生,是否因为新的环境给他带来压力,还是为了防止同学欺负,他就把自己过度保护起来?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他曾经就读的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力力的小拳头向来就不规矩,以前也在同伴面前晃来晃去,爱打人,常打架。

跟学校环境无关,那是否跟所处家庭有关呢?通过了解,我知道了一些他家里的情况。原来力力的父母都是从外地来城里打工的,单位离住处比较近,不过孩子的父母想多赚点钱,尤其是他的妈妈,往往工作到很晚才下班。于是,力力放学后,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真空时间”。没有了家长的约束,自然也谈不上自觉地做作业。相反,力力可以随意地与其他朋友、邻居玩乐。在外面风风火火,跑东跑西,因而也结交了一些习气不好的坏朋友。而他的爸爸则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倾向,家里难得有风平浪静的时候。经验告诉我,这类学生往往缺乏关爱,缺少引导,其实他们内心深处很渴望爱。因此,作为老师,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

即使是一个眼神,一次点头,他们都会认为是得到了老师的重视,都有可能产生质的变化。于是,午间和课间就成了我和力力聊天的好时间。平时,我还经常以让他帮我为由,让他帮我做些事情,如下课帮我拿作业,还经常和他开玩笑。慢慢地,他愿意靠近我,愿意跟我说真话了。

我从他的口中得知,他的爸爸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打他,只要他一有做得不好或者是不对的地方,高高扬起的大手就会落到他的身上,不允许他有辩解的机会,更不允许他顶嘴,妈妈下班晚,很少有时间照顾他。听完力力的这番话,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给我们一种桀骜不驯的表情,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已经受了这么多的打骂,区区一点批评对他来说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他所缺少的是表扬、鼓励和循循善诱。上乘之策,必须先要转变家长的态度,让他生活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因此,我以个人名义订了一份《家庭教育》杂志送给力力的父母,让他们明白称职的家长是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并且每星期和他们交流一次阅读心得。中途,适逢“知心姐姐”在全国巡讲,我又给他们要了两张讲座的入场券,让他们去听听“育儿经”,并且反思一下自己平常的言行,以及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多赏识孩子的成功。

平时,因为力力的表现不好,有部分学生看不起他,经常用不好的词语来贬低他甚至诋毁他,使他在无意识中已经把自己跟“坏人”联系起来了。因此,他经常以“坏人”的行为来对待同学。于是,我决定转变他的错误认识,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重新找回自己。我私下里找来班上的同学谈话,反复向他们“澄清”力力是不错的,并且还发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力力的长处。一星期后,我们组织了一次“轰炸优点”班队活动,让同学们都来互相说说优点,并且有意识地对力力进行重点“轰炸”。活动中,A同学说“力力力气大,打扫卫生最积极”,B队员说“力力很勇敢,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我看到力力居然笑眯眯地低下头,那种神态好像有点难为情,好像有点自豪,反正是满脸笑容,高兴极了。这次班队活动,无疑给力力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柱,让他自觉从“坏痞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我还从侧面了解到,力力的父亲很喜欢看警匪片、武打片,因为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机,力力也经常跟着看。时间长了,平时也习惯性地喜欢舞“刀”弄“枪”,暴力行为也就随之产生。因此,必须阻止力力继续模仿。

但是,要力力不接触电视,又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只能引导他有选择地观看影片。所以,我把自己也暂时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专门挑儿童节目看,然后把合适的电视节目推荐给学生看。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还在每周一安排他们对所推荐的电视节目展开讨论。比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曾有一档“成语故事”,这是一个适合他们看的知识性的节目,尤其对语文学习有帮助。我便设计了几个小题目,比如,“我会写成语”、“我会读成语”、“我会讲成语”等,并且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这样一来,班上的学习氛围浓厚了,力力自然也就加入到队伍中来。

两年过去了,一年级时候闻名全校的力力已经慢慢地走出了“爱打人”的阴影,收起了他爱挥动的小拳头,成了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是一个改变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功案例。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对待有暴力倾向的学生,首要的问题是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调适。

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弄清学生施暴的根源在哪里,耐心地找学生谈话,搞清他心中的火气是从哪里升起来的,然后从根上“灭火”。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尽量不要给处分,但是必须让其向受害者道歉,甚至赔偿损失。老师在和孩子谈心的时候要和孩子分析使用暴力所带来的危害,比如伤害身体,影响团结等,通过心理引导,让孩子意识到使用暴力的坏处,引导其在今后处理问题的时候选择正确的方式。

其次,要了解家庭情况,对家长进行适当指导。

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总可以从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案例中,父亲对孩子采取的就是一种暴力教育,母亲又不能抽出时间来关爱孩子,最终导致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形成,班主任通过和家长联系,促使其家长改变教育方式,最终使孩子发生良好的改变。

必须指出的是,对待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切忌以暴制暴。

必要的惩罚要有,但是一定要注意惩罚的形式,千万不能使用过激的方法,比如体罚。因为过激的惩罚有可能对学生形成不良心理暗示,以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今后处理事情时便更加依赖暴力。

学生规则意识缺乏怎么办

——用宽容之心礼待之

张老师刚做403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个叫小强的男生,平时上课表现与众不同,不听讲,玩耍学习用品,纪律散漫,随心所欲。屡次教育难见效果,还公开顶撞老师,拒绝改正错误;平时看到别人受表扬就揭短,看到别人挨批评就幸灾乐祸,没有朋友,常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在一堂心理辅导课上,同学们在说他的特点时,竟然说不出一个优点,而缺点却无数,被同学们称为最不受欢迎的人。

像小强这样的学生,其实并不鲜见,以致许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教了?一些学生平常颐指气使,占有欲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如果班主任不对他们的“问题”行为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改正,就会让他们演变成更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

那么,对不守规则的学生,班主任该如何加以教导呢?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鲁老师,不好了,陈立军用铅笔把杜新晖的头扎了!”只见班长小莹一边喘着气一边说。“啊?什么?怎么会这样?怎么又是他?”一冲进教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陈立军,这位富人家的子弟看着我,眼眶里满是泪水,那眼神里,有着不知所措,却也有着一丝泄愤后的痛快。我强压住怒火,立即把杜新晖带到校医室,并在校医的建议下去医院作检查,同时电话通知了双方的家长。在医院经医生包扎检查后,证明并无大碍,我悬着的心才开始放下来,而家长们的通情达理让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了。

但我知道,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从旁观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我已经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接下来,是应该找陈立军谈一谈了。比起事发时,我冷静了许多,当他来到我面前时,脸上泪痕依然留着,可能是用手擦拭的缘故,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的。我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从抽屉里抽出了一张纸,递给他:“先把脸擦干净。”他看看我,接过了纸,低下头擦着脸,突然,他抬起头:“老师,是他先碰倒我的笔盒。”“那他跟你道歉了吗?”我接过他的纸,一边帮他擦着脸一边不动声色地问道,“他说了对不起,但他没有帮我捡起来。”说到后一句,他明显抬高声音了,“于是你就用铅笔扎他?”我紧接着问,“谁叫他撞倒我的东西,还骂我,活该!”说着这话时,他脸上是我熟悉的倔强的神情,显然,他并没意识到他刚刚犯的是多么严重、多么危险的错误!也很显然,在他看来,他是理直气壮的。

其实,我从其他学生和杜新晖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当时杜新晖道歉以后是想帮他捡的,可陈立军一直不停地责骂,杜新晖也是个性很强的男孩,就回顶了一两句,结果就越吵越激烈,一发不可收拾了。该怎么处理呢?我陷入了沉思中……

“老师,我想回教室了。”他的一句话立即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也慢慢平静下来,对这样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耐心。于是,我先是对他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先不用急着回教室,老师想知道,既然你认为他是活该的,为什么你还会哭呢?”“因为,同学们都在骂我,而且他好像……流血了。”说这话时,他有点迟疑,神情明显黯淡了下来。我明白了,他当时是知道害怕的。我乘胜追击,紧接着问:“碰倒你的笔盒,是他疏忽在先,可他并不是故意的,而且他还跟你道了歉,你却用铅笔扎了他的头,还流了血,你觉得谁受的伤害比较大?你再想想,对一个人来说,头可是关键部位,一不小心,还会有危险,如果他这次被你扎坏了,以后都不能来上学了,怎么办?”“这……”,他看着我,眉头皱了起来,显然,我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他没有想过。

我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拿起我的杯子,微笑地对他说:“立军,老师现在有点渴了,你能不能帮老师去倒一杯水啊?”听到我的要求,他惊愣了一下,不过很快拿起我的杯子,跑去装了满满的一杯水,递到我手中,我拿着杯子,对他说:“谢谢你啊。”他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半天才吐出两个字:“不用。”我凝视着他,突然说道,“如果老师刚刚是这样大声命令你:‘你,马上去给我倒一杯水’,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还会乐意帮老师去倒水吗?”“我会帮,但是我心里会不高兴。”他回答道。我拍拍他的肩膀,“这就对了,如果当时你也心平气和地、有礼貌地要求杜新晖帮你捡起笔盒,老师相信他是很乐意的,就像你刚才很乐意去为老师倒水一样,不是吗?”他没有答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我知道我的话就好像一颗小石子,已经在他的心里激起了涟漪,我不打算再盘问下去,这个时候我想先让他冷静一下,留个空间,希望他能把我刚说的话思考一下。

第二天我在办公室改作业时,有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说今天竟然看到陈立军去跟杜新晖说了句对不起。我不由地笑了,心里有些欣慰。放学后,我特地把他留下了,告诉他:“刚才有好几个同学来老师面前夸你啊,说你知错能改,他们说比较喜欢今天这样的你。”他没有接腔,但我分明看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是的,由于他平时的行为,班上的学生始终与他玩不到一块,总是有意无意地冷落他,他心中应该是有所感觉的。“其实,同学之间如果能友好相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要想与同学友好相处,就必须要懂得尊重别人,礼待别人。”我不失时机,继续对他进行引导。他依旧没有接话,但看得出来,他对我所说的话已经有所认同。

接下来的好几天中,他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上课时,以前任性的恣意妄为明显有所控制。课间时,他也总是努力想融入到同学们中去,他开始主动把他的玩具借给同学们玩,同学们也似乎不再那么排斥他。这点他感受到了,也尤为让他感到高兴。

我知道,这个时候,教育千万不能松懈下来。于是,我主动联系了他的妈妈,我跟他妈妈约好,在家里不能一味迁就他,更多时候要让理字站住脚,同时也让他妈妈把他在家里的表现作好记录,及时与我交流,而我根据其表现,在学校对他进行相应的教育,家校两头一起努力。他就这样在一天一点地变化着,而我就在他这一天一点的变化中享受着为人师的喜悦与满足。

陈立军整个人似脱胎换骨般,课上看到的是他专注的眼神,勤举的小手,而我也发现,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我的课堂,经常由于他的独到见解而精彩。课下,看到的是他开心的笑脸,还经常在班级的各项活动、劳动中看到他努力忙碌的身影。老师和同学们都欣喜地说:陈立军变了!

案例中陈立军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规则意识。他无法使自己在行动上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的制度完全是一种无知的状态。

那么,对待像陈立军这样从富裕家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班主任该如何向他灌输规则意识,让他成为一个守规则的人呢?

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

对问题学生的缺点错误,尤其像故事中陈立军用铅笔扎人的事件,事态已经较为严重,绝不能姑息迁就,无原则地让步,或是简单地说教惩罚,要坚持批评与说理相结合。陈立军的问题是幼稚、缺乏基本的自控能力所致。他对所做的事产生的严重后果没有清晰的认识,也不知道错在哪儿。要通过说理,对事件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让他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及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在说服教育中也要讲究技巧,案例中的老师创设了一个让陈立军帮着倒水的情境,抓住此时机,引导其换位思考,并进一步对其进行说理,让他从中去亲身体会应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而当他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时,教师及时肯定了他的这一做法,并转述了其他学生的话去鼓励他,让他感受到教师与同学对他是真诚、善意的。

2.巧设情境氛围,用爱动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