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11715500000006

第6章 坚持正确的处理原则(2)

(二)用故事来感化

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教师如果善于用故事来感化学生,效果可能会胜过千百次的严肃批评。如对那些犯了错误而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可以耐心地给他们讲“浪子回头”等故事,促其改过自新。

(三)用微笑来提醒

用微笑来代替批评,有时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偶尔犯错的学生。例如,某学生平时较认真,偶尔一次上课开了小差,这时,教师如果对他微微一笑,相信他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并会提醒自己下次千万不能再犯。

(四)用商量来暗示

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教师如果能控制愤怒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同他商量,启发他自己认识错误,往往教育效果更好。譬如,在讲课过程中,有人窃窃私语,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这时,教师可以问:“老师是不是哪里讲错了?”多数学生会在老师的启发下为自己没有认真听课而感到羞愧,并会马上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

(五)用目光来暗示

学生会从教师的各种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中获得有关信息,并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在课堂组织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的“目光暗示”为教学服务。比如,上课铃响了,如果学生由于玩得太开心一时还难以安静,这时,教师可以站在教室门口,或到教室里,用严肃的目光来回扫视全班学生数次,用来暗示学生坐好,暗示他们要静下心来准备上课了。

总之,教师在实施批评教育时,要注意做到发自内心,替学生着想,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样批评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下面介绍一种批评学生的策略——六步进阶法,供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适时使用。

六步进阶法在培训新教师时效果最为明显,很多老教师学后也感到受益匪浅。当然,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必须视情况变通运用,不能拘泥于此。

第一,反省内心对话是否正确。

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般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哪怕两分三分钟也好。重点是思考自己的内心对话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了“是批评绝不是责备”的原则。试对比下列内心对话。

1.正确:

“刘明这次错误给老师造成了不少麻烦,但还不至于无法收拾,我能指出他的错误并让他改进,同时我自己必须保持冷静。”

错误:

“刘明这次的错误实在太令人气愤了!简直是不可饶恕!这次一定给他点颜色看看,叫他下不了台!”

2.正确:

“批评他时他可能接受不了,不过我想即使他一时失去理智,我也应付得了。”

错误:

“我如果指出他的错误,他肯定会跟我吵闹,那就麻烦了!索性不理他算了!”

3.正确:

“趁现在事态还不严重,得赶紧向他指出,也许他认为不值一提,可我必须防微杜渐啊。”

错误:

“这一次就马马虎虎地跟他提一提,免得小题大做,如果下次再犯,我就对他不客气!”

第二,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的理由。

可能的话,批评前先要有一个打开话题的“热身”阶段,以免给对方一种突如其来的不愉快。但一旦切入话题,就不应拐弯抹角,应直指问题核心。

教师此时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明批评的理由。

1.指出对方错误对你的影响:

“今天你课堂上的表现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2.指出对方错误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你今天的行为会影响你今后的成长。”

3.指出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今天有些同学向我反映,说你影响大家正常地听课。”

说明理由时切记要简单明了,忌啰嗦或过分掰细节。

第三,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

1.句子应以“我”字开头,以表示批评发自于你个人,而非某些不能公开的来源。如:

“我看到了你在课桌下做……这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也是违反校规的。”

“我对你今天的做法很不满意,我觉得你太……”

“我感到很痛心,因为你……”

2.批评对方时越简短越好,而且要先说出,说完后可谈谈此项错误的后果。如果后果在前一进阶中已有所涉及,则这里可以再说得更详细些。

3.注意体态语的配合。如果师生眼神接触大少,学生会对你的批评不以为然,甚至加以排斥;眼神接触太厉害,像“瞪”对方,又会使对方感到受到侵犯,产生对立情绪。

第四,请对方提出解释。

这一步是用来说明对方接受你的批评,方法是积极地询问。

询问的结果之一是对方接受了你的批评,但此时还可能说出一些出乎你意料的事实来,使你的批评能修正到更准确的程度,也使对方更容易接受。

询问的另外一种结果是发现对方确实对你的期望或要求不甚明了,这时你必须向对方作补充说明,并确定一个对方能接受的标准。

当然,还有一种结果就是对方解释后,你发现这次批评并不正确,那么,你就应修正或撤销批评,不可为了面子而继续批评下去,造成侵犯学生的行为。

第五,请对方建议如何加以改进。

到这一步时,你主要应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此时的口语策略大致有:

1.鼓励型

“你有什么改进的构想?”

2.建议型

“这样做你觉得如何?”

3.帮扶型

“老师如果这样帮助你改进,对你是否真有帮助?”

必须指出的是,此时学生说不定真的会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希望教师也作适当改变。对此,教师必须有思想准备,但不应纠缠于此,重点还要转向学生的行为。

第六,总结对方承诺的行动。

这是最后的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一般的批评者针对“不该有”的行为往往说得很多,对“该怎样做”却表达得很模糊。所以,此时的做法应是:

1.重复检讨上一步进阶中对方自己提出的改进建议,同时确定它们的可行性。

2.再次明确彼此应尽的义务。

3.结束话题前,附带向对方说明,以后老师将会继续认真观察对方的改进努力。以使对方觉得更加郑重其事。

六步进阶法的优点在于把批评的基点建立在对未来的改进、而不是追究过去的错误。因此,要尽量减轻批评带给学生的反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批评的正面效用,还要不忽略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一句话:是批评,绝不是责备。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班主任工作不仅任务重,头绪多,而且责任重大,再加上班主任本身一般不是专职的,所以,单纯依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来应付是力不从心的。而且,既然是偶发事件,就是突如其来的,需要在第一时间就要做出反应,否则就会失去处理的最佳时机,甚至有可能小事演变成大事,直至酿成严重后果。因此,班主任们在平时一定要建立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以免事件发生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临近放寒假了,高一(3)班的同学和其他班级的同学一样,都在紧张地进行复习,迎接期末考试。班主任李老师心想,凭借平时各方面的表现,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年底评奖时得个先进班集体称号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就在第二天,班上出事了,好在处理得比较及时,否则不但他的期望成了泡影,而且后果也不堪设想。原来,班上一位同学和(4)班的一位同学因为玩笑开过了头产生冲突,“受气”的同学不甘示弱,声称要为自己挽回面子,并准备教训对方一下。

由于班主任平时就依托班级管理机制,建立以班委为核心、以值日班长——寝室长为主线、人人都是监督员的班情报告制度,所以同学们都有比较强的警惕性。当这位同学的言谈和情绪被反映到值日班长那里以后,很快就上报到班主任李老师那里。李老师立即遥控班委稳住这位同学,并与对方班主任联系,且很快赶到学校。经过一番疏导,双方才平静下来,握手言和。

事后,该同学还坦白,如果对方不表示道歉,他还在兜里准备了一把水果刀,说要让他吸取血的教训。如果处理不及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可见,处理好偶发事件,反应速度就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而恰恰在这一点上,班主任是难以做到的,因为班主任一般都不可能在“案发现场”,所以也就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决策。因此,要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君子“善假于物”也,班主任作为决策中心,需要建立一套这样的机制,使得自己不在现场、不在班级、不在学校时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偶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处理赢得时间。

大力挖掘积极因素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偶发事件自然也不例外。偶发事件扰乱教学秩序,会带来负面影响乃至严重的后果,但是在他们后面往往往潜藏着许多积极的教育因素,为班主任教育学生个人或班集体提供了良好时机。借助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可以把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囊括其中,直接关系到个别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

班主任应该抓住有利契机,及时对学生辅以教育、疏导。偶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更重要的工作是要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改正某些错误行为,并使之对全班同学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平息事端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自己用优点克服缺点,不要背思想包袱;同时,还应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这样,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实现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走向“学生自觉地对自己进行教育”。

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新年即将来临,我带的高三(1)班却发生了一件震动全校的大事:邵兵、李志国、张立明对高一(2)班的一个同学大打出手,从一楼追到四楼,用汽水瓶子把人家砸得头破血流,后来在医院缝了七针。他们看人家不顺眼,找茬大骂,举手便打;三个打一个,以众欺寡。高三大哥哥殴打高一小弟弟,以强凌弱,在校内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本来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班各项工作均名列前茅,全校师生对我班赞不绝口,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更是稳操胜券了,可如今突如其来的恶性事件一下子毁了大好江山。作为班主任我心里很难受,全班同学情绪低落,不少学生眼含热泪说,咱班还有什么脸开新年联欢会……

我看到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态势觉得不对劲,这可是中学阶段最后一个新年联欢会啊!冷冷清清,灭火熄灶,必定会士气不振,势必影响班集体建设,影响同学们身心的发展。如果将坏事变成好事,促使当事者自责自省,由遇事不顾集体名誉转变为竭尽全力为集体争荣誉,促进全班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焕发更大劲头,岂不是万全之策?我想:这件事绝不能轻描淡写,要演成重头戏。

大计已定,这天我有意心情沉重地向全班宣布:高三(1)班不再举办新年联欢会。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而当事的三个人低着头,一副负罪受审的模样。果然,不出所料,放学后三个人找来,心情沉重地说:“我们高三(1)班是个生龙活虎的班级,现在因为我们变得如此冷清。同学老师都觉得脸面无光,竟然无心举办新年联欢会,我们心里更难受了。老师,您千万别灰心,我们一定痛改前非。请您组织全班开好新年联欢会。否则,我们一辈子也抬不起头。”听到这发自肺腑的表白,我明白预期效果已经产生,并答应他们再重新考虑。他们心事重重地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一早,一向开朗乐观的王葳同学送来一封信,信中写道:“敬爱的张老师,试想今年最后那一天,其他班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惟有高三(1)班没有灯火,没有笑声,那将是多么难堪的情景。开好新年联欢会有利于重新振作我班士气,打一场反败为胜的漂亮仗。”王葳还深情地写道:“请您相信,今天几个学生让您脸面无光,以后我们会让您笑逐颜开,您会为拥有我们这样的学生而自豪!”我明白王葳的信代表了全班同学的心声。我看到劣势转化的火候已到,于是开始进行下一步工作。先是宣读了王葳的信,然后由那三个同学表明了态度,最后我郑重宣布:不仅要开新年联欢会,而且必须开好。为此我要求全班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以扫掉晦气,迎来喜气。我还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每人根据这场风波拟一副对联,作为新年联欢会的第一项内容。结果,哪一次大扫除都不如这次彻底,都不如这次全员上阵尽心尽力。新年联欢会上献对联活动也十分成功。在联欢期间,班长团支书带领那三个同学到高一(2)班赔礼道歉。新年联欢会结束了,高三(1)班又重新起航前进。

这个案例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教育道理:尽管偶发事件不可避免,并且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和麻烦,但对于班主任而言,不能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而应当更上一层楼,看得更远,做足文章,想尽办法扭转劣势,把坏事变成好事,将偶发事件的处理作为开展教育、建设班级的有利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