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语言艺术全书3
11715400000026

第26章 嗓音和语调(5)

我想它今天的直言不讳已经证明他不再胆怯,他克服了畏惧的心理,如今他可以对着许多人发表议论,而且也增添了不少的自信,表达能力更是有所提升。如果他要是能在5年前就克服了的话,如今的他会比现在更加成功,这就证明克服当众怕羞的重要性,只有你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能谈吐自如,还能头脑灵活的话,那么你将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爱默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我很赞同这句话。这同时也说明,消除恐惧与怕羞是人们掌握演讲和谈判技巧的最好方法之一。只有在公共场合才能真正的锻炼勇气和自信,才能消除畏惧感。

要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在公共场合自如的说话,为什么在人多的地方说话会有胆怯的心理呢?这些都是克服怕羞胆怯的基础,需要自己先理解一下自己的真正心理。

其实,胆怯和畏惧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它所体现的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可以完全掩饰住,而有的人连话都说不清楚,所以说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通病。根据卡耐基的调查,在大学里,80%—90%的学生在开始上台演讲时都有一定的恐惧感。

而在卡耐基成人演讲口才训练班里,课程开始时惧怕上台演讲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卡耐基认为,某种程度的登台恐惧感对人们练习演讲反而是有益的,因为人类天生就具有一种应付环境中不寻常挑战的能力。他这样提醒人们,当你注意到自己的脉搏和呼吸加快时,千万不要过于紧张,而要保持冷静,因为你的身体一向对外来的刺激保持着警觉,这种警觉表明它已准备采取行动,以应付环境的挑战。假使这种心理上的预备是在某种限度之下进行的,当事者会因此而想得更快,说得更流畅,并且一般说来,会比在普通状况下说得还更为精辟有力。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感情尤为敏感,而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之外,就是情感信息。这种情感信息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功能不仅是要诉诸人的理智,而且是要打动人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中,一定要充满着讲说者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情感,就是人接触客观外界事物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诸如爱慕抑或厌恶、快乐抑或悲伤、安心抑或恐惧等。

善于借题发挥

演讲本质上是一种展现自己所学的艺术形式,也只有满腹经纶,方能口吐华章。演讲又是有特定的情境的,演讲者要能吸引听众并感染,这就离不开感情上的交流,在演讲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情景,作为演讲者就要巧借情境,使其助自己一臂之力。聪明的演讲者要学会“借题”,又恰到好处为我所用,那么演讲无疑是精彩的。

1978年3月,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个春天,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大会由郭沫若主持。郭老祝词的开篇是:“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既指明了科学大会召开的时节恰远大好春光,又预示科学事业欣欣向荣的“明媚”前景。

闻一多先生作了一次鼓动性的演讲。当他讲到“我们的会开得很成功”时,正好云中的月亮露了出来,他即景生情,用手一指,借题发挥道:“朋友们,你们看,月亮升起来了,黑暗过去了,光明在望了,但是乌云还等在旁边,随时会把月亮盖住!”

这里巧借天象,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这样一个哲理:只有了乌云最终的散去,才能有光明。

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某校举办学术演讲会,当时天气很冷,寒风从窗口吹进礼堂。刚落座的听众无法安静下来,显得心不在焉。主讲学者深知自己的演讲还要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便灵机一动,临时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鲁迅先生生前曾经召唤:‘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今天,我们先要摆脱了会场上的冷气,才无愧于鲁迅先生的殷殷期望。”

几句简单的话,赢得了一片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在摆脱浸肤的自然冷气的同时,更而要摆脱对纪念活动的冷漠。”

一次演讲比赛中,一位参赛者在《让爱情焕发出美的光彩》的演讲中,遵循爱情美学原理,阐述了人的外表美和心灵美的关系,当他讲到一些青年谈恋爱只注重对方容貌美的时候,很自然地指了指会场四周放置的几盆塑料花:“青年朋友们,你们瞧,那几盆花好看不好看?好看。美不美?美。可是你们也许没有注意到,那是一些塑料花。它们有五颜六色的漂亮外表,却没有内在的生命活力,在光、热、空气、外力的作用下,这种高分子化合物就会老化,甚至脆裂。有的青年人交朋友,只注重漂亮的外貌,不管思想品质的高低,不管文化素质的优劣,这不跟喜欢塑料花一样吗?年轻的朋友,放下手中只能用作装饰的塑料花,在爱情的沃土中寻觅和采摘焕发青春色彩,永葆生命芬芳的花朵吧!美,在向你们微笑!”

当在叙述一件趣事的时候,首先应当沉得住气,不应急于结果的描述。郭沫若在一次写作座谈会上谈到修辞时说:“如果是老实地用最恰当的字眼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就比较容易准确;如果加上不恰当的修饰,反而不准确了。现在一般的毛病是爱修饰,修饰恰当当然是好,修饰得不好可就糟了。”说到这里,郭老笑着对在做记录的两位女同志说:“比如女同志打扮得好漂亮,打扮得不好就糟了。”大家不由得一阵大笑。郭老借身边之“人”比喻修辞应掌握分寸,通俗浅显,用熟知浅显的事物作比来说明生疏深奥的事物的文学手法。往往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使话语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易为听众接受。

山西某县修渠引水,在大渠竣工典礼上,一位省领导应邀讲话,他登上临时搭起的露天主席台,环顾了一下会场,然后以缓慢的语调说:“人们常常将山水并举:山清水秀,水连山,山水难分。”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一下台下的人群,接着说,“就如同我们人类,必须有男有女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社会,有夫有妻才能组成一个圆满的家庭。不是吗?男耕女织,儿女情长,夫唱妇随……这里有山无水,残缺的‘自然’让我们的日子过得很不自然……现在‘渠成水到’。水绕山行,水欢山笑。山山水水为我们开辟幸福大道。”把男女喻山水,紧扣四字,真可谓妙语连珠。

言语是我们的思想及情感的表达,是心底的声音,没有言语作为工具,我们的思想及情感就表现不出来。言语是思想的衣裳,它能完全表现一个人。一种粗浊或优美的品格,在粗浊或优美的措辞中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言语是一种严肃的东西,有口才的人绝不滥用它,同时也劝你不要强求别人听你的话;如果别人不愿意听,最好还是住口不说。因为对方或许对言语的重要未有相当的认识,以致无法乐观地接受。说话天才,不是天生的、是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是一分天才,九分努力的结果。

演讲本质上是一种展现自己所学的艺术形式,也只有满腹经纶,方能口吐华章。演讲又是有特定的情境的,演讲者要能吸引并感染听众,这就离不开感情上的交流,在演讲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情景,作为演讲者就要巧借情境,使其助自己一臂之力。聪明的演讲者要学会“借题”,又恰到好处为我所用,那么演讲无疑是精彩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我们就是这个时代的缔造者,历史在我们的脚下重新续写着。也是在这个时代,经历了几千年,甚至是几万年人类积累着大量的经验,形成了知识。几千年的文明还要我们去学习与继承并去改写。让我们给自己搭建一个舞台,我们用自己的才华去阐述我们的思想。就让我们用热情燃烧起我们的生命,在历史的天空里燃气一团火焰,给大地一片温暖,即使短暂。也会赢得世人的掌声,也会让历史记下这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