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3
11715100000016

第16章 民俗(15)

四合院是为适应传统大家庭的需要而建造的。第一,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四面都有墙,但墙上不开窗,只有一个院门连通外界,大门在平时也是紧闭的。一家人的活动,都在院墙内,显示出与外界的独立性。反映了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封闭式文化。第二,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规定。布局上一般是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安排上正房由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则略低,由晚辈居住;孙辈或下人则住在更低的南房,下人则住在倒座房里。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分和传统民居的家庭观念。它突出了家长的地位,是家长制的符号,强化了家族内部的秩序,反映出很强的等级观念。第三,人们在四合院中的布置也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浓浓的人情味。院内的房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面向院子中间开放和集中。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炎炎夏日里,庭院里花木扶疏,藤架下凉爽宜人。一家人品着香茶漫话家常,其乐融融,既有天伦之乐,亦得自然之趣。

壮族歌圩节

壮族人民素来能歌善唱,他们劳动时唱,休息时也唱。无论山涧、田头、村前、屋后,到处都能听到优美动听的歌声。壮族人民会定期举行唱山歌会,称为歌圩,壮语叫“窝埠坡”。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时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开展,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开展,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其中,农历三月三的歌圩最为隆重,被称为壮族“歌圩节”,又称为“三月三”、“歌婆节”。歌圩场上一般有好几个歌台,歌台用竹子架起,再盖上壮族妇女自织的各色土布而成。较大的歌圩,据说有上万人参加。届时,壮族男女青年身穿盛装,欢聚圩场,在那里开展行歌问答,抛绣球、碰彩蛋、放球、还球以及舞龙、舞狮、拳术、社戏等传统活动。参加歌圩的除了青年人以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观战、欣赏、品评,有的老年歌手参与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青年人当参谋。歌圩非常热闹,除了参加活动的,还有做买卖的,各种日用百货、绫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

壮族歌圩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以纪念唐代歌仙刘三姐的说法流传最广。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自传”,说明了壮族歌圩节的起源与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传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今宜州市)的一个渔民家里,从小就非常喜欢唱山歌。她被地主莫怀仁害死在鱼峰山下的小龙潭内,骑着鲤鱼唱着山歌腾空而去,成了歌仙。据有的地方传说,刘三姐遇害的日子是农历三月初三,所以三月三也是歌圩节的时间。

歌圩节那天,壮族人民以游行的形式奔向活动中心。游行队伍以龙狮和高跷为前导。踩高跷的一般由八人组成,他们装扮成传说中八仙的模样,簇拥载着一位美丽的壮族姑娘的彩船。这是在演绎壮族的传统节目《八仙过海送新娘》。有的青年还装扮成孙悟空和猪八戒模样为队伍开路。最引人注目的是人们还用扎花披彩的滑竿抬着壮族最珍贵的祭祀礼品——烧烤猪。大家在一片喜庆中载歌载舞的向歌圩的中心地奔去。

歌圩节的主要活动就是对歌赛歌。在比赛开始之前,人们先要敬刘三姐,他们抬着刘三姐的神像游行一圈,祈求刘三姐保佑三月三歌圩节圆满举行、人人对歌如意。然后,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摆开阵势开始对歌。对歌唱的都是山歌。壮族山歌曲调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歌词的内容很是丰富,包括爱情、历史、农事、生活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对歌的形式主要以男女对唱为主,后来又发展出联唱和盘唱。男女对唱有一定的程序和唱法:先唱催请歌,然后唱盘问歌、赞美歌、初交歌和深交歌,最后唱分别歌。对歌还有独唱、对唱、领和的多声部等形式。对唱的山歌除了部分是传统的山歌外,大多则是歌手的即兴发挥之作。他们用触景生情、托物取喻的手法,以猜谜、盘问等形式,唱出有声有色、扣人心弦的山歌。对歌活动也是壮族男女青年交友的好时机。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物色对手。若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开始唱见面歌、催请歌。女方如果也有意就答歌。男青年接着唱询问歌,待彼此有了情谊之后就进入唱爱慕歌、交情歌的环节。山歌成了紧系男女青年之心的红线。

在广西的某些地区还流传着一种特殊的对歌形式,称为“还球歌圩”。这种歌圩一般以村寨为单位,先由一方将用丝线、羽毛织成的彩球送给另一方,双方约定在半年或一年后,由接球的一方前来还球,并举行盛大的山歌比赛。相约的日期到了,接受还球的一方就摆起个台,准备接球。对歌时,若还球的一方唱不赢,彩球还不回去,只有相约日期改日再战。

在歌圩节期间。男女青年还举行有趣的抛绣球活动。抛绣球又叫“飞跎”,此项活动据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制作绣球充分体现了壮家姑娘的精巧手艺。传统的绣球是用彩色绸布缝成直径约6厘米的八角形圆兜,里面装上大米、黄豆、绿豆或沙子等,约重3两。底部坠着10多根10厘米长的丝穗。顶部系一根约60厘米长的绳子,绳端结一个小布球,称为飘带。绣球有大有小,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菱形的,更有鸭子形或鱼形的。这些象征爱情的手工艺品每一个都十分精巧可爱。抛绣球时,男女青年分站在歌台两边的空地上,互相抛掷,接不住绣球的一方则要罚唱山歌或表演节目。未婚的壮家姑娘一般都是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要是觉得眼前小伙子不错,就会趁旁人不注意时向意中人抛掷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会在绣球上绑上手帕、毛巾等礼物掷还女方。再通过对歌建立感情以互订秦晋之好。

三月三歌圩节期间,各家各户都吃五色糯米饭,预祝五谷丰登。五色糯米饭是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水浸泡糯米,然后做成红、黄、黑、紫、白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据传这种食品得到过仙女们的赞赏,也有的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用的。壮家儿女吃了五色糯米饭则身体健壮、人丁兴旺。

壮族三月三歌圩节还流行一种传统项目叫抢花炮。节日中花炮被发射腾空而起,传说能抢到花炮的人会幸福、幸运一生,于是人们都争抢花炮。歌圩节里除了这些传统节目之外,还增加了一些很有趣的内容,如斗鸡、斗画眉等,逐渐成为歌圩节中非常吸引人的活动项目。

傣族泼水节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德宏、西双版纳和红河一带。他们的聚居地土地肥美富饶。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们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泼水节期间人们相互泼水,具有消灾去病,祈求幸福吉祥的内在含义。而泼水节在新年又蕴含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关于傣族泼水节的形成,应从“泼寒胡戏”说起。向达先生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中言及“泼寒胡戏”的起源时说:“所谓苏莫遮之乞寒胡戏。原本出于伊兰,传至印度以及龟兹;中国之乞寒戏当又由龟兹传来也。”“泼寒胡戏”又名“乞寒胡戏”,有的史学家认为,古代早已有以浇泼净水为戏的风俗,最早记载见于《周书·宣帝纪》:北周宣帝(579)时,曾经“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双纵胡人乞寒,用水浇泼为戏乐”。可见,“泼寒胡戏”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此后,这个风俗由宫廷传到民间,至唐中宗(705-709)时,已经盛行于我国中原地区。后来“泼寒胡戏”传入掸、傣民族后,促成泼水节的形成。

泼水节一景泼水节是傣历新年,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传统的过节时间,一般是3天(有时为4天)。民间泼水节的过程是这样的: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作歌舞表演。节日的前一天,男女老少都要沐浴更衣,清晨,要到山上摘来鲜花以备彩礼花房和洒水之用。节日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各户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清晨,人们抬着象征吉祥的白象绿马,各种佛幡和佛像等物,一路游行到寺院。把供品和鲜花献给佛祖,然后端坐聆听佛爷诵经,称为赕佛。赕佛之后,人们将一尊佛像抬至院中,为之滴水,称为浴佛。接着把清水倒进木雕彩绘十分精美的龙背槽内,流入龙口,浇泼在龙口下花房中的汉白玉佛身上,这便是“龙喷香雨泼佛身”的形象演出。再浇泼在谷穗和鲜花上面,祈求五谷丰登,生活似锦。当中午烈日当空,人们便开始相互泼洒清水,以示去灾免难,相互祝福。这时候,广场和街道上年轻人尽情泼水游戏,青树下男女青年丢包求偶,江边上围观放高升,赛龙舟。放高升,据说,这是邀请神仙来人间过年的请柬。入夜,要放孔明灯,唱傣戏和演出各种文艺节目。孔明灯,据说是古代的傣族用来测量风向,观察气象的。节日的第二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称为空日,传说这天就是捧麻点达腊头颅腐烂之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日子之王来临。按照古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划龙船庆祝新年的来临。第二天和第三天,中、老年人,每天上午仍需到寺院去听经拜佛,以求神佛保佑全家人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在节日里,家家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一个传说: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麻点达腊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那时,傣族居住的地方,风调雨顺,人民安康幸福,孔雀成群,大象结队,蝶飞凤舞,欢乐吉祥。但是,捧麻点达腊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呼风唤雨、施灾于人类。他乱热播冷,弄得世间三季相淆,雨旱热冷不分,昼不见阳光,夜不见月亮,要雨无雨,要风无风,万物萧疏,瘟疫流行。恶神播下的灾难,使人类面临绝境。这时候,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做翅膀,飞上天庭找到英打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英打提拉查明实情,知道是捧麻点达腊有意祸害人间,就派天兵天将去收服他,但是捧麻点达腊有生而不死的法术,众天兵天将都对他无计可施。于是,英打提拉只好变化成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以串姑娘的名义,悄悄进入捧麻点达腊的宫殿,去寻找他的七个女儿,打探恶神的生死秘诀。七个姑娘同时爱上他。英打提拉立即恢复容颜,把她们的父王降灾人类。使世间万物遭到灭顶之灾的实情告诉了七位善良的姑娘。七位姑娘感到又痛恨又惋惜,但是为了使人间免除灾难,决意帮助英打提拉除掉生父,拯救世间万物。她们暗暗寻找除掉父亲的方法。有一天,捧麻点达腊喝醉了,向七个女儿吐露了秘密。他对女儿们说,他法术高明,就是天王也无法置他于死地。因为他不怕刀劈斧剁、剑刺弓射,也不怕火烧水淹,他怕的东西仅仅是自己头顶上的头发弓赛宰(直译为心弦弓)。七位姑娘探出恶神的生死秘诀,心中暗暗高兴。在捧麻点达腊不注意的时候,七位姑娘趁机剪下他的一撮长发作弓弦,制造了一张弓赛宰。她们用弓赛宰的弓弦在捧麻点达腊的脖子上一划,恶神的头颅便落了下来。可是那魔头一落到地面便四面喷火,越扑火势越大。七位姑娘怕大火给天上、人间造成灾难,只好将那魔头抱了起来。说来也怪,魔头一碰到姑娘们的身体,魔火便顿然熄灭。于是,姑娘们轮流抱住魔头,一天一换,每轮换一次便互相泼水,冲洗身上污物,直到魔头完全腐烂之日,又欢蹦跳跃地互相泼水相庆。从那以后,傣族群众便用泼水活动来纪念善良的姑娘大义灭亲,使人类免遭灭顶之灾的功绩。传说,过新年时互相泼水,还能除污驱邪,消灾免难。

汉族庙会

提起中国古代的庙会,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庙”,认为“庙”就是道观寺庙。“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的活动。其实,这种理解只是庙会的后起之意,上古时期并非如此。关于“庙”的产生,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认为始于轩辕黄帝。他说:“帝(按:指黄帝)升天,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庙,于是曾游处皆祠,此庙之始也。”可见三代时的“庙”是统治阶级祭祀祖先的地方。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庙,尊先祖皃(mào貌)也。”清人段玉裁注解说:“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也可说明夏、商、周时代的庙,只是帝王、贵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左传》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说国家大事就在打仗和宗庙祭祀。这种庙祭。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能参与的。上古的“会”也不是一般百姓的所谓“聚会”,而是指天子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之间定期或不定期所举行的会见。即《左传》所谓:“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外交活动。《周礼·春宫·大宗伯》说:“诸侯时见曰会。”这种“会”,需在天子或盟主的宗庙中进行,首先对先王或祖先进行祭祀仪式,以明君臣、远近之礼,再进入会见的主题。这里“庙”与“会”虽然偶然地合在了一起,但这种“庙会”是隆重的政治活动,与后世庙会的含义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