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华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714400000003

第3章 农业文明的祭礼——酒的发明

酒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重大创造。它同时也是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食用酒主要分为谷类酒和果酒。果酒的酿造技术首先产生发展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古称西域),大约在西汉以后,才渐渐传入内地,在此以前,内地主要以谷物酿酒。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以不可能有多余的粮食用来酿酒。只有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上出现了贫富分化,粮食、生活资料等出现了剩余并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时就为酒的发明准备了前提条件。

中国古代有“仪狄作酒”的传说。仪狄是夏禹的臣子,关于夏人饮酒的记载史书中时有所见。如《尚书·五子之歌》中就记载了夏王告诫后人酗酒可以招致亡国的故事。掌管天文的羲和就因为嗜酒如命,贪杯误事,结果导致了胤侯的征讨。到了商代,酿酒业十分发达,饮酒更成为了时代风尚。上至君王,下至臣子,大都嗜酒,商朝的纣王更以“酒池”、“肉林”而废国败亡。商代伊尹曾作“三风十愆”以告诫国君和卿士大夫,酗酒算是其中之一。商代酿酒业的兴盛另一重要例证是酒器。从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酒器种类之繁多,堪称一绝。如温酒器有爵、角、卑、益;贮酒器有觥、卣、彝、鸟兽尊、壶、罍等;盛酒器如觚、尊、觯、杯、勺等;从饮酒器械之繁多、齐全可窥见商代酿酒兴盛之一斑。

到了周朝,朝廷设制了专门的官员管理酿酒业。据《周礼·天官》记载:(国家)设立酒正、酒人和浆人,都司酒事。酒人是工匠,酒正为掌酒政之官,浆人不但掌酒,还兼及其他饮料制作和销售。由酒正的职能还能看到,周朝时已经能够根据用途之不同,酿造出不同度数的酒来,名为“三酒五齐”。“三酒”指的是食用酒,名为事酒、昔酒和清酒。依照酿造时间的延长,度数依次增加。“五齐”用于祭祀,祭从简,故五齐度数都比较低。“五齐”一是泛齐,二是醴齐,三是盎齐,四是缇齐,五是沉齐(《周礼,天官冢宰》)。有人研究认为“五齐”是酿酒过程中的五个阶段,“泛齐”是指发酵开始时发出二氧化碳气体,把部分谷物冲到液面上来;“醴齐”是指逐渐开始有淡淡的酒味了,这时气泡很多;而后慢慢会发出一些声音,就到了“盎齐”阶段;颜色渐渐改变,由黄到红为“缇齐”阶段;气泡停止,发酵完成,糟粕下沉就是最后的“沉齐”了。也有人把“五齐”解释为五种原料不同的酒。

总之,周朝时古人能总结出“五齐”,说明酿酒技术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礼记·月令》篇中有“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兼之毋有差贷”的记载。这段话细细琢磨,可以发现它说得其实是整个的酿酒过程,曲蘖中的毛霉和酵母是很敏感的微生物,水里稍有杂质,就会影响菌类的活动,所以“水泉必香”,“陶器必良”,这样就可以避免杂菌的滋生,“火齐必得”指的是温度的控制必须适当。

酿酒是一个化学过程,先要将谷物糖化,再醇化成为酒。我国制酒是借助酒曲中酶的作用,使糖化、酒化等过程同时进行。以曲制酒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关于酒曲的记载见于《尚书》,其中《说命》篇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蘖就是酒曲。酒曲的制作方法最早可见于《齐民要术》。随着新曲的不断被发现,历朝历代都有冠绝一世的美酒酿造,如汉武帝有百味旨酒,曰“兰生”;隋炀帝有名酒“玉薤”;唐魏征所酿“酷酴”与“翠涛”,瓮存十载,醇香如昔;宋时《续曲洧旧闻》中所列名酒有11种;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主治》篇中记载的食用酒和药酒不下70种。

酒曲的发明是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一大贡献。有趣的是欧洲在19世纪90年代时,从我国的酒曲当中提取出了一种酶,这种酶可以使淀粉发酵,用以制取酒精,为酒精制造业带来了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