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艺术经典3
11713900000014

第14章 中国传统工艺的传说(2)

元代建都北京后,邱祖从西北辗转到北京,定居白云观,致力于玉器制作。云游四海使邱祖开阔了眼界,他博取众长并运用道长传授的学识治玉,制作出的玉器件件都是精品。邱祖不仅精通治玉,还擅因材施教,传授琢玉技艺。在他的提倡和扶植下,北京有了玉器行业,而白云观就成了邱祖传艺的讲习所。

供春壶和荷莲蛤蟆壶

江苏宜兴有“千年陶都”之称,宜兴紫砂壶更是声名远扬。若问对紫砂壶工艺贡献最大的是谁,当地人会异口同声地公推龚春,并讲述他制作供春壶和荷莲蛤蟆壶的故事。

明朝的时候,宜兴的制陶业已有一定规模。当地有户姓龚的农民,有独生子名龚春。龚春从小就喜欢看邻居老和尚制陶,但是老和尚怕传了手艺,丢了饭碗,不愿传艺于他,于是龚春只好自己钻研。一天夜里,他看到月光照在桃树虬枝节疤上的投影,觉得十分别致,于是受到启发,制成了以桃木节疤为壶身的紫砂壶,自然天成,古朴高雅,开创了紫砂新工艺,人称“供春壶”。当地贪婪的知府要求龚春制壶,从不巴结奉承权贵的龚春破例答应了,最后以知府为原型制作了一把荷莲蛤蟆壶,张着大嘴的蛤蟆酷似知府。这把荷莲蛤蟆壶既是紫砂壶的杰作,又是对贪婪权贵的讽刺。

美人祭

这是关于瓷器名品祭红(又称霁红)的传说。祭红色红且润泽细腻,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瓷器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的最为珍贵。

传说明朝的时候,景德镇御器厂接到烧造瓷器的御令,并规定期限内完不成就处死。因为窑温不够,有个老窑工屡烧不成,回家唉声叹气,女儿知道了很为他担心。

第二天晌午时分,老窑工的女儿打扮得齐齐整整,来为父亲送饭。可这时窑里温度仍然烧不上去,大家都愁得吃不下饭。突然,窑工女儿大喊一声,推开众人,纵身跳入窑内。正当大家为此哭喊时,窑温升上去了,瓷器烧得很成功,老窑工的女儿拯救了大家。所以,后人把这种瓷器称为“美人祭”。

花釉陶瓷的传说

这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相传以前在磁州窑的彭城镇有一位精通瓷艺的匠人赵大成,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赵德昌不仅善良,还学得好手艺,次子赵德宝则好吃懒做,无心学艺。兄弟分家后,好心的哥哥把好的窑场留给弟弟,自己选了一个较差的窑场,但是他继承了父亲高超的瓷艺,干活又很勤奋,把窑场搞得红红火火。弟弟和弟媳则好吃懒做,把得来的好窑场弄得十分破败。心中嫉妒的弟弟受媳妇的挑唆,夜里到哥哥窑上破坏。他钻进窑坯房找到釉缸,把黄土、砖等杂物倒进缸中,使劲搅拌,以发泄心中的愤懑。结果哥哥反而因此烧出了美丽的花釉。但是,哥哥不明原因,不知如何重复这种意外的成功。后来,弟弟悔悟了,开始努力钻研花釉的制法,经过多次失败,终于为哥哥烧出了五光十色、行云流水、灿烂夺目的窑变花釉。

碗底儿的来历

从前,磁州窑的青花瓷碗深得皇帝的喜爱,但是皇帝嫌碗底烫手,下令十天内烧造不烫手的瓷碗。窑工宛儿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碗加耳就成了罐,加把又成了锅,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宛儿冥思苦想了好几天,困得睡着了,蜡烛烧着了他破棉袄的领子。老母亲过来救火,用脚踩火,可火越踩越大。宛儿惊醒后发现母亲站在一团火中,鞋底都冒烟了,便一把将母亲抱到炕沿上,把母亲的鞋脱了下来。他惊奇地发现鞋底因缀有一块木头垫而没烧着鞋和脚。宛儿受木底鞋启发,连夜烧成一种带垫的不烫手的碗。后来,窑工们嫌实心的碗底儿太笨重,也不雅观,就改成圆环状的碗底儿,碗底儿跟碗体似连非连,更好地起到了隔热效果。

当地还流传着另一版本的关于碗底的传说。明朝的时候,燕王路过彭城,看上了亮晶晶不带底的描花碗,但在端起碗时被烫伤了。他下令五天内烧成不烫手的碗。当地手艺最高的“捏碗三”应下了任务。夜里,他看到一弯瓜皮似的月亮衬托着一片隐约的扁球状云,因此受到启发,在碗的下端粘上两绺瓜皮形的泥条,这样端起来就不烫手了。从此,彭城的碗就有底了。后来,窑工把不封闭的两绺泥条变成了圆环形,隔热效果更好了。

蜡染的来历

中国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传唱着关于蜡染起源的古歌《蜡染歌》。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不满于衣服的单一色彩,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漂亮的花卉图案。可是,当时的工艺只能一件一件地手工绘制,她一时想不出好办法,因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对着满山鲜花发愣,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将她带到百花园,园中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看得入迷,连蜜蜂爬满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花丛中的蜜蜂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她只好把衣裙放入靛蓝染桶中,想重新染一次衣裙以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姑娘又将衣裙放入沸水中以漂清浮色。当她取出衣裙时,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灵机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式各样的白花。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闻声而至,纷纷来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向她学习描花绘图的技艺,并按照此法染出了花样繁多的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族、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

沈绍安创脱胎漆器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福州一名普通的油漆匠沈绍安,在双抛桥附近开了间老铺,以油漆加工为主,兼营漆器、漆碗、神主木牌之类的小商品。由于店中生意十分清淡,沈绍安常常去官家深宅或宫观寺庙做些漆器活。有一次,他在一座古寺做工时,发现寺庙大门的匾额木头已经朽烂了,但是用漆灰夏布(即麻布)裱褙的底胚却仍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受到启发,便先取粘土捏塑成人物、花鸟或器皿的模型,然后用夏布或绸布分层敷漆上裱,待布漆干透后,凿底浸水溶去泥胎,再将坚硬的布质外壳磋磨加工,髹以彩漆,便成了“脱胎漆器”。沈绍安因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脱胎漆器具有体空、质轻、美观、耐用的特点,备受青睐。从此,福州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陶瓷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以上传说是中国众多工艺传说的代表。在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每一次工艺的发现或发展,都与一个美好的故事相联系,传说随着工艺而流芳百世。这些工艺传说往往蕴涵着巧思、趣味和哲理,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从中我们既可发现工艺创造的关键,亦可寻觅到社会变迁的痕迹。

在成书于周代的《易经》中,已有“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乎圣人”的说法,即大量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器,都是圣人发明的,表达了圣人创物、百艺致用的工艺观点。《幼学琼林》是明清之际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开蒙读物,其中对器用、技艺、工艺之美作出了这样的阐释:“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其核心思想亦是强调百艺致用。

民间工艺传说还受到“技进于道”思想的显著影响,认为器的完美并不是终极目的,器必须进乎道,才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当然,这也与中国古代工艺的传承形式有关。中国传统的传艺,以师傅带徒弟为基本形式,出于手工行业的保守,师傅往往会保留一些技术性较高的工艺,以保证自己的生计得以延续。因此,工艺传说被上升到行业崇拜的高度,听者的心态不仅是知而信,而且往往带有求艺乞巧、祈求保护、祈祷好运的膜拜心理。工艺传说中创造或改进某种工艺的主人公,往往被当作行业祖师而受到敬拜。

百艺致用、技进平道,可谓是中国道器思想的富有张力的两翼,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说中的工艺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活地体现了百艺致用、技进乎道的思想,在民间日用的广阔天地里,对中国人传统的器用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