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11713800000011

第11章 家禽类的养殖(2)

应用饲料配方软件进行配方设计时一般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根据饲养对象,选择最佳饲养标准,并且根据实际饲养的环境,确定营养需求量。

于据现有饲料资源选择饲料原料,并根据实际分析结果,修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含量和价格,并确定饲料原料的大致使用量范围。

通过优化计算,获得最佳配方。

榆据实践生产情况,进行实际配方转换,获得实践可行的生产配方。

试差法仍然是大家公认的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的方法。第一,根据日龄或生产阶段查出饲养标准;第二,选择饲料;第三,确定各饲料大约使用量。

二、鸭饲料的配制

一般情况下,鸭子产蛋的时间是在凌晨,为了避免产出沙壳蛋、畸形蛋以及产蛋量下降,必须让鸭在凌晨时保持较高的血钙浓度。在配制产蛋鸭饲料时,既要有吸收快的钙源,又要有吸收缓慢的钙源,通常同时把石粉和贝壳粉用作钙源。

产蛋鸭中经常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这是日粮中维生素D供给不足或家禽接受日光照射不足造成的。患病水禽表现生长发育不良,羽毛蓬乱,无光泽,产蛋下降,产薄壳、软壳蛋,蛋壳容易碎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经常在鸭饲料中添加鱼肝油或者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等。

饲料原料和配好的饲料要存放于通风、避光、干燥的地方,以免饲料中的脂肪氧化,维生素A、维生素E遭到破坏。在饲料与地面之间放置一层防潮材料,以防饲料板结、霉变。霉变的饲料容易使鸭拉痢疾和中毒等。此外,饲料仓库中也要防止虫害和鼠害等的侵袭。

榆鸭经常吃食新鲜的鱼虾和小螺等软体动物,这些动物体内含有一种叫硫胺酶的物质,能破坏维生素B1,故鸭很容易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本病多发生于雏鸭,常在2周龄内突然发病。鸭子如果吃到水生动物,应该在日粮特别是雏鸭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的

含量。

三、鹅饲料的配制

1、各类饲料的大致用量

籽实类以及加工的副产品用30%~70%、干重的块茎类以及加工的副产品用15%~30%、动物性蛋白5%~10%、植物性蛋白5%~20%、青饲料和草粉10%~30%、钙粉和食盐酌加,并视具体需要使用一些添加剂。

2、饲料混合形式

(1)粉料的混合

加工各种原料,成干粉后进行搅拌,压成颗粒状投喂给鹅,使用这种形式既省工省事,又防止鹅挑食。

(2)粉、粒料混合

即日粮中的谷实部分仍为粒状,混合在一起,每天投喂数次,含有食盐、钙粉、添加剂以及动物性蛋白等的混合粉料另外进行补充饲喂。

(3)精、粗料混合

将精饲料加工成粉状,与剁碎的青草、青菜或多汁根茎类等混匀投喂,钙粉和添加剂一般混于粉料中,沙粒可用另一容器盛置。用后两种混合形式的饲料饲喂鹅时容易使某些营养成分摄取过多或者过少。

§§§第四节家禽的孵化技术

一、种蛋的合理管理

1、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来源必须健康,家禽不能带有可以通过蛋进行传播的疾病,如支原体、白痢以及马立克病等。做种家禽需要饲喂全价的配合料,使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种蛋表面必须清洁,蛋壳完整无裂缝,颜色正常,表面钙质沉积均匀,蛋重适中,蛋形正常,蛋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为(1.32~1.39):1。

2、种蛋的保存

(1)温度适宜

温度超过23.9摄氏度时,胚胎就开始发育,虽然发育程度有限,但是细胞新陈代谢会逐渐导致禽胚的衰老和死亡;相反,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则种蛋会因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0~15摄氏度,大型家禽场最好有专用的蛋库,库房安装隔热装置,安装空调,保持蛋库内适宜的温度,防止阳光直射,杜绝老鼠、蚊蝇。

(2)相对湿度适宜

蛋内的水分通过蛋壳不断蒸发,蒸发速度受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低,蛋内水分蒸发就快,反之则慢。湿度过高,种蛋容易变质发霉,一般保存种蛋最适合的相对湿度是70%~80%。

(3)放置位置与翻蛋

种蛋从产下到入孵的储存过程,最好以小头向上放置,实验证明这样放置的种蛋孵化率高些。同样保存7天,种蛋小头向上的孵化率为90%,而大头向上的孵化率只有82%。而大头向上和小头向上翻蛋保存的孵化率没有差异。不过孵化时需要种蛋的大头向上,因而孵化人员都感到麻烦,故生产中很少以小头向上方法放置种蛋,而采取大头向上结合翻蛋的办法保存种蛋。为防止蛋黄粘壳,种蛋保存过程还应注意变动位置。如果种蛋保存的时间短于一周,那么保存期间不需要翻动。如果长时间保存种蛋,则需要在保存期间每天翻1~2次蛋。

蛋库内应设置半自动化翻蛋的蛋架,蛋架上蛋盘与孵化机的蛋盘配套,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3、种蛋的运输

种蛋运输时最好使用专门的种蛋箱,如果没有,可以用木箱或者纸箱代替,每隔一层种蛋放一层柔软垫料,途中防止剧烈颠簸,避免受冻、暴晒和雨淋。

二、孵化条件的控制

家禽的孵化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以及凉蛋。

1、温度

立体孵化的适宜温度为37~37.8摄氏度,出雏时的适宜温度为37.3~37.5摄氏度。胚胎发育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35~40摄氏度的范围内,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过高或者过低,出雏率不高,雏禽也比较软弱。温度比较低的时候,胚胎发育较为迟缓,出雏的时间延迟,雏禽腹部大,站立不稳,出雏率低;温度偏高时,雏禽发育过快,出雏时间提前,雏禽脐带愈合不良,往往带血,有的半个蛋黄在腹腔内,半个在腹腔外,将来育雏条件不良时,容易引发脐带炎,降低雏禽的成活率。因此,只有保证适宜的温度,才能保证孵化的正常进行。

2、湿度

湿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前期1~9天为65%~70%;中期10~18天为60%~65%;后期19~28天为65%~70%;出雏期29~31天为72%。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并且由于孵化机内温度比较高,其相对湿度也应加大;中期,为了排除羊水以及尿囊液,湿度应稍低;后期,为防止绒毛与蛋壳粘连,相对湿度应增大到与前期相同;出雏期湿度应更大些,为72%,25天后可结合喷水来增加湿度。湿度不可过大,超过75%可造成通风不畅,胚胎由于无法正常气体交换,从而引发酸中毒,最终致使胚胎因窒息而死亡。另一方面,出壳时湿度过大,机内细菌大量繁殖,雏鹅容易脐部感染而发生脐炎。

3、通风

一般要求孵化器内氧气含量不低于21%,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0.5%。孵化期间,除前5~6天以外,在其他阶段,胚胎都要和外界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特别是孵化后期,胚胎从尿囊呼吸转为肺呼吸,对氧气的需求量剧增,要特别注意,有条件的孵化场可安装充氧设备,中小型场可通过加大通风量改变机内的空气环境,如孵化室安排风扇,孵化器进出气孔全部打开等。

4、翻蛋

孵化中的翻蛋要求2小时翻一次,进入孵化后期后停止翻蛋。1周前的胚胎发育非常需要翻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后各倾45毅为宜,若为手工翻蛋,以180毅为适。翻蛋的动作要轻、稳、慢。

5、凉蛋

凉蛋可以有效地调整湿度,很大程度地影响孵化效率,在孵化前期,不需要凉蛋,中后期时,蛋温常达39摄氏度以上,由于蛋壳表面积相对小,气孔小,散热缓慢。若不及时散发过多的生理热,就影响发育或造成死胎。凉蛋可以加强胚胎的气体交换,排除蛋内的积热。孵化至17~19天时,需要开箱盖,每天凉一次蛋,25天以后的胚胎,需要每天凉3~4次蛋降低生理热。凉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摄氏度时,继续孵化。

三、家禽的人工孵化

1、检修与试温

在使用孵化器前,应该先检查机器的性能,即加热系统、翻蛋系统、通风系统、风扇、加湿系统以及报警系统。种蛋入孵前2~3天,开动孵化器,将机内的条件调整到孵化所要求的条件,当一切正常时便可入孵。

2、码盘、预温与上蛋

码盘指的是把选好的种蛋大头向上,放在蛋盘里面。码盘要求小心、轻放,保持蛋数一致,是一项细致而费力的工作。种蛋入孵前应先将其置于孵化室4~6小时,这一过程为预温。

因直接从较冷的储蛋室进入孵化机,有较大的温差,不仅会降低机内的温度,也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因此,只有让种蛋回温后才能入孵。

3、入孵

蛋车型孵化器入孵时将蛋车沿轨道推入,用卡子卡好;八角形孵化器将蛋盘插入蛋架,并遵循上下、左右、前后对称的原则,装好后贴好标签,以防弄混,开机加热。

4、管理

孵化室应实行8小时三班倒制度。值班人员每小时观察一次,平均两小时进行一次温度记录。若发现机内长时间高温或低温应进行调整,经调整后仍不能正常者,应检查加温和控温系统。每天早晨向水槽内加水(自动加湿的除外),定时翻蛋,记录翻蛋角度,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地进行处理或者寻求技术人员的帮助。每次进行交接的时候将情况告诉接班人员。

5、照蛋

照蛋是人工孵化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一般进行两次:头照在第6天进行,二照在13~14天时进行。也可以在第一次进行普遍照蛋,在孵化期间对胚胎的发育情况进行抽检,用以确定孵化条件。

当室温在20摄氏度以下时,照蛋前应提高室温。照蛋时要轻、快、准。抽盘要稳,上盘要牢靠,防止碰震。观察时要认真、详细。拣出的蛋可进行一次复照,尽量避免漏照和错照。将死胚蛋和没有受精的蛋分别放,方便登记,不过要尽可能地缩短停机时间。

照蛋用具以手提式照蛋器或箱式照蛋器较为普遍,也可用整盘照蛋器,即一盘蛋不需移动照蛋器可一次照完。整盘照蛋器较适应带蛋架车的孵化机。

6、出雏

在落盘1~2天,将出推器开机,调整好机内的条件,等待落盘。如果有超过80%的家禽出壳,可将干毛的雏禽和蛋壳捡出,其余的拼在一起,继续出雏。捡雏禽的速度要快,以防未破壳的胚蛋温度下降太多。

7、清扫与消毒

出雏结束后将出雏器清扫洗刷干净,用熏蒸法消毒后备用。

§§§第五节鸡的饲养管理

(一)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高产品种蛋鸡的饲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撑,即高温育雏、鸡苗质量选择、饲料营养搭配、饲养管理方法以及疫病防治。

42天的体重决定了一生的产蛋量,42日龄绒毛退换时间(绒毛退完)决定开产日龄,确保育成鸡的营养水平,育成鸡需饲喂育雏鸡的预混料,促进育成鸡的骨骼发育(84日龄胫骼可完成90%的发育)以及腹部脂肪沉淀(腹部脂肪沉淀和高峰期的高度和长度有关);如果体重达标,105天及时更换高峰料;实现开产到高峰40天之内的体重、蛋重和产蛋率的三快;提高产蛋鸡的代谢能水平(代谢能决定产蛋率),可用高能酵素取代油脂,饲料中长期加入微生态制剂(益酶丽维)可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在产蛋期间最好不使用冻干苗免疫,2~3个月注射一次新流二联疫苗,配合中草药拌料,减少疾病发生;蛋白质决定蛋重,提高蛋重可通过提高蛋白质水平和饲料转化率,育成鸡提高骨架发育。

(二)高产肉鸡的饲养管理

1、饲料管理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饲料成本基本占据了养鸡成本的80%,因此,饲料的选择决定了肉鸡饲养管理经济效益的好坏。所以,要根据肉仔鸡的各阶段生长发育需要,适时更换饲料,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增加其采食量,保证肉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2、温度控制

在雏鸡刚刚进入鸡舍的时候,需要使鸡舍内的温度保持在32~35摄氏度,之后每周降温2摄氏度,最终降到20摄氏度左右为宜,同时应处理好鸡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关系,防止鸡群因慢性缺氧而引发腹水症等其他疾病。

3、密度

肉鸡群最好是400只左右设为一群,一般会按照大小强弱分群,饲养肉鸡的密度是每平方米10~15只较为合适,否则因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

4、适时出栏

肉鸡的出栏时间一般是46~52天,如果饲养超过期限,肉鸡的采食量会增加,但是体重减少,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肉鸡出栏时的市场价格对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饲养户要经常了解、掌握肉鸡市场信息,根据饲养量及毛鸡的需求量决定进雏时间,养殖户应多方关注信息适时进雏。

§§§第六节鸭的饲养管理

(一)肉鸭的饲养管理

1、育雏

在雏鸭出壳后的24小时内,需要饲喂0.02%高锰酸钾水进行肠道的清理消毒。喂水后可以开始训练开口采食。开食时,饲料可撒在塑料布上,让鸭自由采食。把握好育雏时的温度关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其温度要求是:1~3日龄35摄氏度,4~7日龄32摄氏度,8~14日龄30摄氏度,15~21日龄28摄氏度,22~28日龄25摄氏度。相对湿度的要求是:1~10日龄70%,8~14日龄65%,15~28日龄60%。光照要求:1~10日龄24小时全光照,11日龄后白天自然光照,晚上可不开灯。饮水:1~10日龄日喂水8次,11~28日龄日喂水6次。冬天及早春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天需要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