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11713200000012

第12章 激发教育智慧(2)

需要说明的是,心罚杀伤力极大,既是一种惩罚,教师要慎用之。若是使用不当,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弥补的心灵伤害。对普通学生最好不要采用,对犯错学生也要偶尔为之,而且,使用时最好在专家指导之下或是自己成了专家之后,以防误用。

一名教师,与其说他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则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巧说“谎话”解难题

我们都知道,说谎话是一件令人所不齿的事情,但是,凡事均无绝对,在教育实践中,有时说一些善意的或者“别有用心”的谎言,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时的说谎,堪称是一种教育智慧。

请看下面的案例:

我近日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为了一件小事,班长与团支书针尖对麦芒吵了起来,互不相让,事后谁也不理谁。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校团委布置周六上午全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内容是以班为单位慰问军烈属,并要求由班干部领队。团支书是班上青年志愿者分队队长,班长是副队长。巧的是团支书的母亲生病住院,需要他去陪伴。而班长主张由团支书带队,团支书说我已请假,要班长带队。班长责怪团支书临阵脱逃,怕耽误学习而编造理由;团支书认为班长无端污蔑自己,要班长赔礼道歉。班长说铁证如山,是赖不掉的,气得团支书一蹦三尺高,二人吵得昏天黑地。结果周六上午团支书未到,班长也未出面。群龙无首,大家无精打采勉强完成了任务。

如果只是吵一架,事后雨过天晴,倒也罢了。问题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两人还是泾渭分明,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阵势。就是一般同学不团结,我们也应做好工作,何况是班长和团支书呢!矛盾必须解决,现在已经影响了工作,长此以往局面将不堪收拾。可是我与班长谈话,班长一肚子火;我找团支书谈话,团支书一肚子委屈。谁也不相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非要闹个天翻地覆不可。我焦头烂额,束手无策。怎么办呢?

一天,我翻阅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原理方面的书籍,突然想到:为什么总是直来直去,一条道走到黑?怎么不换条路走一走,换个方法试一试呢?眼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对,用狠劲不如用巧劲,直道不通绕个弯。我又分析:其实两人过去没有矛盾,就这件事看也不是什么大事,两人的症结在一口气,谁都充好汉,宁折不弯。只要一方退让,矛盾立即就会化解。对!明天就这么办。

第二天上午,我悄悄地叫出团支书,悄悄地对他说:“昨天放学后,班长找到我说他自己很后悔,承认误解了你。现在是骑马难下,只好硬挺着。”团支书说:“其实也不全怪他。如果当时心平气和地好好解释解释,也不至于如此。”后来,我又找到班长,悄悄地对他说:“刚才团支书找到我,说实在对不起你。如果我当时心平气和地思考思考,把原委摆出来,两人就不会产生矛盾。”班长说:“其实主要责任在我,我不应该刺伤人家的心。我们俩过去工作上配合得相当默契。为这鸡毛蒜皮小事吵架实在不值得。”我见两人都在进行自我批评,相信了我的“谎话”,心里暗自高兴。我趁机又批评了班长,指出他确实应该负主要责任。这时的班长只是点头称是了。“解铃还需系铃人。怎么解开这个疙瘩呢?”我故意顿了顿,接着说:“半个月针锋相对,未讲过一句话,现在抹不开脸是不是?”班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样吧,呆会儿咱们要开个全体班、团干部会,你去通知团支书,这样就递上话了。”班长高兴地连声说:“好,好,好。”过了一会儿,就见班长和团支书肩并着肩,边说边笑地向这里走来。我知道一场暴风雨过去了,又是晴空万里!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不会总是一马平川,难免会遇到难题;不会总是晴空万里,难免会遇到满天乌云。这时适当说点谎话,会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有时为了缓和学生与家长的矛盾,有时为了解决同学间的矛盾,有时为了促进师生间的感情,或是削弱师生间的某些矛盾……班主任不妨说点谎话。

说谎不等于包庇、纵容,也不是瞒天过海,更非尔虞我诈,而是一种应变、一种策略、一种方法,目的是巧妙而彻底地解决矛盾。

当然,谎要说得巧,说得适度、适量、适时、适人,不能有漏洞;否则,就会弄巧成拙了。

学会留“空白”,可以不教而功成

“空白”原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一个术语,是指画家有意在画面的某些部位,不着笔墨,制造高远幽深、朦胧虚空的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后广泛运用于诗文影视等多种文化艺术领域,成为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概念。教育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巧用“空白”手法,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所谓教育中的“空白”,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的需要,在与受教育者接触时,采用说话的间断、沉默,以及适当的暗示性体态语言的运用,造成教育双方形式上暂时性的“空白”,通过受教育者自己的想像、联想及自我反省予以填补充实,使其情感世界发生质变,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对于班主任而言,掌握并灵活运用这种教育方法,尤有意义。

请看下面的案例:

几年前,我班里曾有一名姓何的学生,他只要有点钱,就买零食吃,同学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馋猫”,而且,据学生反映,他经常偷拿同学的食品。为此,我曾找他谈了好几次,但他都矢口否认。有天下午,我班学生为了在校运动会入场式评比中夺冠,去操场作队列训练,只有何某请假留在教室里。我因为安排晚上给学生作“奥运百年史”的专题讲座,有些资料需要先抄出来,便返回教室。刚进教室门,就发现何某正从一位学生的抽屉里拿出一个苹果。我又怒又喜,怒的是何某不争气,喜的是这回给我逮了个正着,看他怎么耍赖。我准备狠狠地批评他一顿,给他一点颜色瞧瞧。

何某满脸涨红,尴尬地等着我发落。这时,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用“空白”的方法教育一个考试作弊的学生,我灵机一动,决定冒一次险,大胆地尝试一下,或许这对何某更具教育作用。于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便默默地在黑板上抄写资料。等我抄完,何某已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愣愣地看着黑板。我心情复杂地望了他一眼,就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教室。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空白”教育法在何某心里产生何种效果。但从此以后,不再有学生反映何某偷吃别人东西的事。

最近,我收到何某的来信,他告诉我,自从发生那次“苹果”事件后,就没有拿过同学的一点儿食品,有时候看到同学带来好吃的东西,嘴也发馋,但每到这时,就会想起我的沉默、冷峻而充满期望的一瞥。

何某的来信,证实了这位班主任教育的成功。试想如果当时他不克制自己,而是凭着一时的气愤,情形或许就大不一样。何某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做出更出格的事情。其自尊心可能被彻底摧毁,从此不能抬头做人。就这一点而言,“空白”艺术较之于苦口婆心的说教和杀一儆百的惩戒,有其独特的魅力。因为这种方法符合青少年的成人意识和尊重需要,具有深厚的人情味,益于学生愉快地接受。

当然,诚如绘画当中不可滥用“空白”技法一样,在教育领域里,“空白”艺术更应慎用。如果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一概以“空白”应变,那就有“放羊”之嫌,会使一些学生觉得教师缺乏责任心或软弱可欺,另一些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因此,若欲成功地使用“空白”艺术,除了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把握时机,掌握火候,如此,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弘扬“空白”之美,达到“不教”而功成的艺术境界。

别把“教育机智”当成“教育机制”

很多教师都知道这个经典教育故事:

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教师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

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这个故事让我们津津乐道,也看到了“教育机智”闪烁着的智慧光芒。但令人惊讶的是,最近我又从报纸上看到另一条消息:

某地一小学推出“借分制”,即允许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向老师借一定的分数,然后在下次考试后按一定的规定“偿还”。据说实施效果不错,例如有个学生考了79分,因为怕家长责备,在老师借给他1分后,十分努力,期末考了98分。

我想,“借分”策略作为一种随机性的“教育机智”,的确有它的积极意义,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成功感的需要,激励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但它是否适合提升为一种“教育机制”,成为“借分制”呢?

“教育机智”与“教育机制”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它们虽然都属于教育策略的范畴,都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但是,它们又有不同的特征。教育机智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下,教育者灵活而合理地处理教育问题所表现出的智慧,操作上的机械性、重复性很低;而教育机制恰恰相反,它是由各种具体做法总结出来的措施、条例、制度等,具有相对广泛的适用性和操作上的可重复性。

“借分”到底该是“教育机智”,还是“教育机制”呢?从表面上看,在借分行为中,促成积极效应的是借给学生的分数,但稍一静心思忖就会明白,真正激活学生主体精神的,是这一行为所蕴含的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是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效能使然。这种情感效应面向某个个体时,有针对性地随机使用,可能效果颇佳;如果扩大为面向全体,频繁地使用,效果就会逐渐降低,最终变为一种学生毫无感觉的、形式化的东西。

另外,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决定了“借分”不能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策略。对于一个上进心强的、渴求取得好的考试成绩的学生,这一策略可能很有效,能够激励他奋起;但对于一个进取心不强、不在乎考试成绩的学生,借给他再多的分数,恐怕也是爱莫能助。而且,即使是对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使用“借分”策略起到的效果也会迥然不同。比如说,老师在“借分”时是否能尊重学生,是否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都可能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感受,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机智”都能上升为一种“教育机制”。我们回想一下,为了体现出对学生的激励和赏识,老师让学生一起拍手说“向你学习”,或全班学生一起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这些做法都曾风靡一时。作为一种随机使用的“教育机智”,这确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受;但是,如果机械性地重复使用,时间一长,学生肯定会兴趣全无。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们,在学习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案例时,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和理念。我们既需要冷静地思考其中可以总结、迁移、推广甚至可以机制化的宝贵经验,又切不可急功冒进,为了“机制”,丢了“机智”。

经典教育语录

瘙嚔“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瘙嚔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

瘙嚔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

瘙嚔“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瘙嚔“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