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我学减轻压力
11690000000027

第27章 放松身体,减轻压力(3)

这是一个流浪汉的波斯神秘主义的故事。这个流浪汉在看不见尽头的路上长途跋涉,他背着一大袋沉重的砂子,一根装满水的粗管子缠在他身上。他右手托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左手拿着一块岩石,脖子上用一根旧绳子吊着一块大磨盘,脚腕上系着一条生锈的铁链,铁链上拴着大铁球。他头上顶着一个已腐烂发臭的大南瓜。这个流浪汉一步一挪地吃力地走着,每走一步,脚上的铁链就发出哗哗的响声。他呻吟着,他抱怨他的命运如此艰难,他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着他。

正当他在炎炎烈日下艰难行走时,迎面来了一位农夫。农夫问:“喂,疲倦的流浪人,为什么你自己不将手里的石头扔掉呢?”

“我真蠢,”流浪汉明白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他摔掉了石头,觉得轻了许多。

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农夫。农夫问他:“告诉我,疲倦的流浪汉,你为什么不把头上的烂南瓜扔了呢?你为什么要拖着那么重的铁链子呢?”

流浪汉答道:“我很高兴你能给我指出来。我没认识到我在做什么事。”他解开脚上的铁链子,把头上的烂南瓜扔到路边摔得稀烂。他又觉得轻了许多。但随着他继续往前走,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艰难。

又有一位农夫从田里走来,见到流浪汉十分惊异:“啊,好人,你扛了一口袋砂子,可一路上有的是砂子;你带了一根大水管,好像要去穿越卡维尔大沙漠,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条清亮的小溪,它已伴随着你走了很长一段了。”听到这些话,流浪汉又解下了大水管,倒掉了里面已经变了味的水。然后把口袋里的砂子倒进一个洞里。他站在路上,看着落日沉思。落日的余辉映照在他身上。突然他看到了脖子上挂着的磨盘,意识到正是这东西使他不能直起腰来走路。于是他解下磨盘,把它远远地扔进河里。他卸掉了所有负担,徘徊在傍晚凉爽的微风中,寻找住宿之处。

《六祖坛经》一开始就指出,人要“总净心念摩词般若波罗蜜”,其意思是要人洗涤自己的心灵世界,展现心中智慧,照亮自己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觉得压力大,烦恼多,不愉快,这正表明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背负着许多不必要的“灰尘”,使人对生活和工作倍觉辛劳无趣。其实,生活与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承担和责任,是绝不轻松的,如果再额外加上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日子就很难过了。

生活中的负担是在日日增长,我们要时常清醒心灵、净化自己减轻压力。人如果能让自己的心情像波平浪静的水面,让自己的思想像碧空万里的蓝天,依靠精神的信仰,就一定能净化自己,使自己正确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在二战横扫欧洲时,一位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的年轻人正在欧洲服役,他名叫泰勒。在后来出版的一本书里,泰勒这样写道:

“在一九四五年春天时,我整天处在忧郁之中,以致得了医生们称之为横结肠痊孪症的疾病,它给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巨痛,那时我整个人几乎都是处在虚脱状态。如果不是战争及时结束的话,我的生命大概也要结束了。

“当时我在步兵九十四师的死亡登记处做事,我的工作是记录作战死亡、失踪还有受伤的士兵的姓名,有时也负责掩埋那些被丢弃在战场上的士兵的尸体。我还得收集这些士兵的遗物,送还给他们的亲属。在做这些工作时,我老是担心出差错,我更担心自己会撑不过去而再也没有机会拥抱我惟一的儿子,他那时已经十六个月大了,而我还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那时我心力交瘁,体重连续下降了三十四磅,精神总是恍恍惚惚的,我端详自己的手,它们已经只剩下皮包骨了。我一想到可能没有办法活着回家,我就会像个孩子一样,惊恐地哭出来。最后,我只得住进了陆军的诊疗所。但在那里,一位军医对我说的一句话竟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天在给我做过全身检查以后,医生告诉我,我的身体没有病,病是出在心里。他说,你要把人生想成一个沙漏,上面虽然盛满了成千上万的沙粒,可是它们只能一粒一粒缓慢地通过细细地瓶颈,你我都没有办法让一粒以上的沙子通过瓶颈。我们每个人都是沙漏,每天早上我们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如果我们不是一件一件地处理,像一粒一粒的沙子通过沙漏瓶颈的话,我们就可能对自己的心理或生理造成伤害。

“自从听了那位军医的一席话以后,我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理念中,这就是:‘一次一粒沙,一次一件事。’在作战的时候,这句话真的拯救了我的身心。一直到今天我身为公关广告部的主任,它对我还非常有帮助。我发现工作和作战有许多地方很相似,比如,工作繁重时,时间不够用,存货不多了,还有新的表格要填,要安排新的订货等等。为避免紧张,我常常牢记那位军医的话——‘你是一个沙漏,一次一粒沙。’每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念这句话,我就能提高效率,把工作做完,而不至于像作战时那样凄惨。”

目前医院里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是因为精神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他们被昨日的负担和对明日的恐惧压得透不过气来。其实大部分的人本可以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根本不必住院。

记住,你我永远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会点上,我们不可能活在过去或未来任何一种永恒中,如果你勉强要这样或那样,那只会摧残身心。让我们善用所能够把握的时间,从这一刻到今晚上床。如果只是一天,不论多重的负担,人都能够背负;如果只是一天,无论多难的工作,人都能够努力完成;如果只是一天,任何人都能活得很快乐、有耐心、仁慈和纯洁——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快乐的真谛。

定期发泄内心深处的坏情绪

我们之所以会忧心忡忡、疲惫不堪,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我们人为地把自己装进了自己给自己编制的套子里面。中国有一个很传统很庄重的字——忍,所以中国人凡事皆信奉“忍”,但是久而久之,忍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积怨成山,给身体和精神带来过重的压力。所以,我们必须定期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

有一部叫做《穿越时空的爱情》的美国影片。女主角凯特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她不但有着惊人的美艳,还是一个“女强人”味道十足的白领女性。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她每天都是紧绷着脸,脑子里想的也尽是产品销量、计划等问题,似乎在她的生命里,工作是她的惟一。后来,男主角李奥,通过时空隧道,出现在凯特面前。也许是由于他的出现,也许是由于淤积于凯特心中的压抑已达到了极限,那天下班后,凯特决心要放纵自己的心灵了!她尽力地把皮包抛向空中,然后,解开上衣的纽扣,在大街上边疯狂的扭动玲珑的蛮腰边放声高歌……

我们每天匆匆忙忙地穿梭在城市森林里,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的笼罩中,在追求效率与金钱的心理制约下,使自己渐渐地向工作机械地退化。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身体是血肉筑成的,我们的心灵也是由血肉构成的,我们永远也不会达到钢铁那样的冰冷,即使我们人性的另一半“坏”,也是如此,永远不会消失干净。

大文豪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复活》的开篇部分,曾有一段讨论人性问题的文字。其中他说:“人性都是双重的,有两个方面,一面是兽性,一面是人性,他们始终在对抗……”这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克服人性“本恶”的一面,造福人民是我们永远提倡的,但是,在不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定期发泄一下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坏”,我想,也是一种大好事。因为无论是人生的哪种情绪,当在心中渐渐累积它的时候,就会像给一只汽球吹气一样,如果只是储存而不释放,早晚有一天它会爆的。

道明大师手下有一名终日郁郁寡欢的弟子,认为禅门生活和俗世同样苦闷不堪,好像有无数小虫在心间咬啃,因此他和同门相处,稍有冲突,便耿耿不安,精神萎顿。道明大师于是问他:“为何要学禅?”弟子回答:“世事总不如意,一切不遂己愿。”道明认为他把禅门当作避难所,内心却像个不断加柴加炭的燃烧发烫的火炉。谈话间,一只草蝠跳到弟子的衣袖上。弟子愤然把它捉住。道明问:“你想把它放到哪儿?”弟子说:“放进匣子里去。”道明装作若无其事的感叹:“其实你大可以把自己释放的!”此时弟子才恍然大悟,禅师不过是用那只如同瓶中之鳖的草蝠来比喻自己。

“大可以把自己释放”这句话,能够开解许多人,把自己从自我封闭的境地中解放出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不开心,不是忧心忡忡,就是惶惶不可终日,仿佛自己是一只笼中鸟,或者是一只待宰的羔羊。这种心态,其实都是自己强加于自己,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所致。

银行家史迭孟,某次也在一生客面前,痛诋银行中一个高级职员。他坐在写字台前,不时以铅笔击桌,脸色阴森森的,大声叫骂,冷嘲热讽,无所不用其极,这被辱的职员,惶恐不安,冷汗布满额头。这种情形,连旁坐的人,也忿忿不平,忍不住对史迭孟说:

“你这次狂暴的举动,真的已失去常态,出人意料之外,某君在银行中,地位也很高,你不稍顾他的颜面,在生客前尽情侮辱,他若铤而走险,和你以性命相搏,亦不为过,你这样放肆,几如疯汉,岂是对待属下的态度?而也有失你经理的地位。”

史氏被客责难,神志渐清,马上自动请假休息一星期,并命被骂的职员暂代他的职务,因为史迭孟毕竟有过人的聪明,恍悟这次暴行,是由平素抑压琐细的积忿所致,使得他的行员,受了无妄之灾,所以他必须要修养身心,而使受责者,更感到主管对他的重视,益发不敢怠慢了。

所以,史迭孟在他休息完毕回行视事时又说了两句话:“在别人盛怒时,你切勿被他感应,蔑弃理智,自露弱点,授人以柄。”

“如不能善用忿怒,操纵自己的情绪,切匆滥施,以致误事。”

前者是嘉勉那位银行职员,后者则是警惕自己。我们在无关紧要时,不妨放纵自己,稍舒郁抑,你若平常对于小事,极力抑制,长时间的积愤,将会使你在遇到大事时,爆发起来,以致弄糟了事情,这就本末倒置了。

勃林是民众煤公司的总经理,任职达三十年之久,他有一特性,对于小事,常易发怒,而于严重的大事,却非常镇静,他这样倒不是一种反常的行为,而是他操纵情绪的一种方法,因为胸中的愤怒,已在无关紧要时,发泄净尽,所以他能忍受巨大的剌激,所谓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天,他将一盒烟卷遗忘在他的座车中,事后遍寻无着,他愤怒得七窍生烟,大肆咆哮,人家还以为他失去了无价珍宝,而实在是一个寻常烟卷,损失有限,何必要这样大发雷霆呢?

但又有一次,他卧病在家,这时他经营的银行中,正苦于金融周转不灵,因为他忽然被倒掉好几笔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银行中的职员急来报告,他以手抚顶,沉思了一会,接着很轻松地说:

“由他吧!不捣碎几个鸡蛋,是烹调不成煎蛋饼的。”

他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在情绪上调理平衡。

纽约鲍孟、培尔特摩亚联营旅行社的总经理鲍孟叙述他曾有一位职员,仅因为有了一次辛苦的工作,而愤愤不平,取憎于人。这一天,鲍孟在庭园中散步,无意间,听得他又埋怨被派的工作太苦,而不被上级职员所赏识,当时鲍孟感到他的话非常刺耳,勉自镇静,等到他的怒气已经平息了,他召询这个职员说:

“你近来觉得受了公司主管人员的委屈么?”

这人被询问得面红耳赤,喏喏不知所对,等到鲍孟说明他亲耳所闻,他才承认那天晚上被派在泥泞的道路上,更换汽车轮胎,所以才发了这个无谓而持续的牢骚。

人们的积愤,要随时适当宣泄,才可能避免久积而失控;如果宣泄不当,而铸成大错时,就应该赶快谋求补救。幸亏鲍孟召询他时,已是平息了怒火,否则,那位职员的饭碗,一定会保不住了。

原谅别人,平熄心火

原谅别人,是对待自己的最好方式。因为释放了自己,才能有美丽自由的心态。压力也就在你原谅别人时减轻,在你不原谅时增大。

两个朋友在吵架,吵到最后只想不见对方,原本很好的朋友,却因一次次的争执,而成陌路。

甲是重视隐私的人,乙是喜爱分享的人,常常甲向乙说些秘密时,乙又说了出去。甲一次次地忍耐,乙一次次地再犯,最后,天真的乙说:“把过去的一切都忘掉,我们重新来,我愿意改!”

你想,有可能吗?发生的一切都已发生了,乙只想要甲“忘掉”,那些信任已被乙一次次地破坏了,现在,乙要求一切重来,如果你是甲,你愿意吗?

甲不愿意,乙也很气:“她就是不肯原谅我。”乙忘了,原谅这个东西是不能要求和勉强的,越是如此,越是得不到。也许,乙该做的只是道歉。她如果愿意道歉,一切都会有所不同,但她自觉没有错,甲的态度也令乙不满了,所以,乙也不愿原谅甲。

甲和乙都胶着了,因为不肯原谅。有一位台湾作家曾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例故事:有一个妇人,平时温文有礼,也很懂得持家,常常一大早就在家门口洗衣服,但她有一个不定时发作的毛病:发疯。

她可以黄昏时拿把菜刀、棍子在家门口破口大骂;也可以一大早就如此。刚开始,人们以为那是谁家的广播剧,后来才知道,是这位妇人在发泄情绪。

她最常骂的是:“我不甘心。”“你这疯人,总有一天有报应。”“你去给车撞死。”“你怎可以骗我!”

妇人曾被信任的朋友骗过,向她借钱,借了之后人家就跑了,妇人初期是不能接受,但也算平静,十多年后就成了如今模样,十多年来她不能原谅朋友,将怨气积在心中,将自己积出病来。

有人给宽恕作了一个十分美的比喻,他说:“一只脚采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我们常常自己的脑子里预设了一些规定以为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对方违反规定就会引起我们的怨恨。其实,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规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大多数人都一直以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而实际上,不原谅别人,表面上是那人不好,其实真正倒霉的人却是我们自己,一肚子窝囊气不说,甚至连睡都睡不好。没多久就积出病来。

下次觉得怨恨一个人时,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你的感觉,感受一下你的身体,你会发现:让别人自觉有罪,你也不会快乐。

讲到这里,你或许会问:如果有人做了非常恶劣的事,我还要原谅他吗?那么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1987年1月,一名精神病患者持枪冲进山迪·麦葛利格家,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这场悲剧使山迪陷入痛苦的深渊,几乎没有人能体会他的悲痛与愤怒。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在朋友的劝慰下体会到,要使自己的生活步上常轨,惟一办法是抛开愤怒,原谅那名凶手。目前,山迪把所有时间用来帮助别人获得心灵的平静及宽恕他人。从他的经验可以证明,即使是遭逢剧变所引起的怨恨,在人性中也依然可以释怀。如果你问山迪,他会告诉你,他抛开愤怒是为了自己,希望自己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