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译神奇月球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11689100000030

第30章 月亮与地球的拉引战(2)

现今被称为生物气象学的学科,其鼻祖之一就是彼得生博士。他是首批将人体视为“宇宙共振体”的研究者之一(尽管他强调这样的观念由来已久,而且他把自己许多的研究工作当作“重新探索”)。照他的说法,人类仰赖着周遭环境生活并与之密不可分,而环境则会随着宇宙节奏起舞。他将这样的观念称为宇宙生物学。

俄国人则是发展出了“太阳生物学”,一门本质上专门研究太阳及其对地球生物影响力的科学。许多研究都显示太阳黑子周期与意外事故、致命传染病、农作收获量、滤过性病毒症,和心脏疾病等有关。十一年循环一次的太阳黑子周期,一直都受到全球研究人员的注目。

在一九一五年,苏俄科学家契斯也夫斯基(Chizhevskii)展开了一项系统性调查,以期找出数种生理现象和宇宙变数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太阳活动的变化,与动物体内血液、淋巴,及细胞原型质中胶质电力的变化具有同时性,另外对细菌培养的生长性也是如此。后来他更发现到,白喉杆菌在太阳活动最旺盛的几年中毒性大为降低。

日本的科学家们在一九三五年观察到人体血块和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当太阳黑子通过太阳的中心子午线时,人体中的血块凝结率上升超过两倍。此一效应与太阳的自转周期(二十七年)和黑子活动期(十一年)之间都有相关性。在一九五八年,一项对将近一万五千个案例研究发现,人体中的白血球总数在太阳活动期中减低,而淋巴球数则反向增加。这样的现象也和地理位置特性有关——住在极地地带者身上较为显著,而住在赤道纬度者的身上几乎未有同等发现(这是由于地球磁场结构使然。有如甜甜圈般包住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the Van A11en be11ts ofradiation)在极地出现缺口。因此南北两极较不易隔绝宇宙辐射)。

改变水的物理性质

科学界过去以来都知道,许多各类有机生物族群数会呈周期性增加——非常接近十一年的一种周期。这种周期现象可以在海藻、珊瑚、鱼类、昆虫,和多种动物的繁衍上发现。在过去一个世纪,也不断有人观察到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加与各种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契斯也夫斯基在1930年代晚期,证明了每当太阳黑子活动频繁时,就会爆发瘟疫、霍乱、流行性感冒、白喉,和其他传染病。

伴随太阳黑子活动出现的太阳闪光,不但会造成地球的磁风暴,同时会导致生物体病变。苏联的太阳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杜布洛夫博士(Dr.AlexanderDubrov)相信,地球磁场变化和心血管疾病有绝对关系。他认为磁场有能力造成“血管可渗透性改变”。根据他的说法,引发这种改变的元素就是“水”。他表示:“很明显地是细胞膜的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这个生理上的发现极为重要。细胞膜掌控了人体中这么多的关键生理过程,我们才得以有幸在此讨论宇宙的影响力。杜布洛夫博士的结论是:“控制血管渗透性的地球磁场,对所有活的细胞活动有着决定性影响进而扩及至整个生命体。”

杜布洛夫博士的发现仿佛黑暗中突来的一道光点醒了我。过去我的“生物潮汐”理论一直建立在生物体内水分的部位变换(由细胞膜主导控制)。倘若细胞膜的可穿透性是由我们四周的磁场所主控,而月亮又会影响地球磁场的话,那么月亮和生物体中水分平衡的一连串因果关系便可由此建立。杜布洛夫博士的研究可谓影响了多个生物科学领域,对磁场在遗传上的效应也相当重要。

像水这样看似普通的一种物质,其实也会出现令人不解的变化。此一特性引发了义大利佛罗伦斯物理化学学院院长乔治欧·皮卡迪教授(Giorgio Piccardi)的研究兴趣。他是在被聘请找出清除工业用锅炉中的石灰沉淀物时,开始接触到“水”的问题。皮卡迪教授“启动”水的特性,再用以分解沉淀物。效用虽然很好,但却无法屡试不爽。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采用同一方法,效用高低各自有别。因此皮卡迪教授决定进一步探究水的特质。

他在实验室的许多试管中分别装入蒸馏水,其中一半的试管用金属密封。每一根试管都加入遇水生成胶状沉淀的氯化氧铋。

皮卡迪教授发现在未封装的试管与封装试管二者当中,胶质的沉淀速率有大幅差异。他每日三次都在下同的实验情况下(使用纯水和经“特殊处理”过的水),测量胶质沉淀速率。结果是举凡太阳活动、月亮盈亏、宇宙幅射、恒星相对地球的位置,和其他宇宙现象等,都会造成沉淀速率的改变。皮卡迪教授据此推论,沉淀形成率会受到地球磁场的干扰。和杜布洛夫博士相同的是,皮卡迪教授也发现宇宙现象透过地球磁场作媒介,影响了水的物理性质。因此应该可以作如是臆测:若水会根据其四周磁场自然变化而呈现不同特性,那么在胶质状态当中的水(如同多数动植物体内当中的水)也一样会受宇宙现象影响。

这又是一个对“生物潮汐”理论相当重要的发现。

体内水分物理性质的改变可能导致水分保存、水分通过细胞膜的速度、血压,和心脏送出血液等产生变化。同时受影响的还有细胞接受水分的能力、身体组织的导电力,以及神经感应。从水的“皮卡迪效应”(The PiccardiEffect)上可以看出,宇宙现象可能以电磁场作媒介影响生理过程。

皮卡迪教授也发现到,胶态水溶液的物理特性会依地理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他将此归因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地球磁场强度不同。这个观察结果对阐释“纬度推移”现象来说也至为重要。

法拉第笼里的老鼠

德国萨尔兰大学(university of Saarland)的西格诺·朗博士(Di.SignotLang),也以研究证实了皮卡迪教授的观念。西格诺·朗博士专注于找出静电场对老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被置于“法拉第笼”(Farady cage,可隔绝百分之九十九的地球静电力)当中的动物,体内蓄积的液体相体重会持续上升,生理和行为也有巨幅变化。经过观察,动物体内的荷尔蒙控制力、化学反应过程,及肌肉神经忍耐力都明显不同于平常。“法拉第笼”本身代表了对具穿透性磁场的人为干扰。西格诺·朗博士等于在实验室创造出了类似宇宙力干扰地球的景况。借由扰乱自然环境中的电磁力,“皮卡迪效应”和人为造成的“生物高潮”都可以在动物身上显现。

虽然对地球物理环境如何影响行为的研究近来已告增加,但我们所知仍不过仅止于皮毛而已。多数研究引发出的问题较其所能提供的答案还多,这也是任何领域发展初期的典型现象。罗伯·贝克博士(Dr.Robert Becker)在一九六三年图绘了精神病院就诊人数和太阳磁暴(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引起)间的关系。结果是地球磁场变化与精神病人异常行为间具有相关性,同时磁场也会影响人类异常行为发生时间和程度。此外,精神病人的行为也被发现和宇宙射线活动有关(宇宙射线是一种与地球磁场相关的可量化标的。地球磁场使我们不致受到危险的宇宙辐射侵害,而由宇宙射线的射入剂量上可以判别出地球磁场的相对强度)。

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塞拉耶佛大学(sarajevo University)的两位医学教授,在一九六八年证实了中风与大气压力、气温,和湿度等因素有关。

伊利诺大学电机工程和生物物理学教授佛洛伊德·唐博士(Dr.FloydDunn),与贝尔实验室的约翰·葛林(JohnGreen)发现交通意外和超低音的高出现频率有关。虽然超低音非人耳所能听到,但却在许多方面影响着我们。在适当强度下,它会使我们感到烦躁不安,若振幅太强则可使生物因物理组织剥离致死。幸好自然界中被认为是产生自太阳磁暴的超低音未达此等强度。

正负离子环境下的心情起伏

费利克斯·盖得博士(Dr.Felix Gad)证实出“焚风”会造成人与动物无法获得休息和烦躁感增加。这种在三面环山的空旷地带所生成的现象,不但会对生物的生理与心理产生影响,甚至可能致死。“焚风”明显地改变大气中的离子平衡状态——过多的正离子会停滞在地面上空。根据以色列的苏曼博士(Dr.Sulman)和加州柏克莱大学亚伯特·克鲁格博士(Dr.Albert P.Krueger)的研究,正离子过多的环境会令血液所含的血清素(serotonin,负责传导神经讯息的物质)增加。复合氨过量可能使人紧张、不安,和沮丧。这对本来就患病或濒临精神崩溃的人来说,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相对地,若环境中负离子过多,则能产生舒适感。豫大量冲水就有此种结果。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喜欢长时间淋浴和停留在瀑布四周。)

住在常受焚风侵袭的人们通常会将坏情绪和怪异行为归咎于风。当它来袭时,有些外科医生不愿进行手术,除非是紧急情况。他们相信在这种时候特别象征了不祥之兆。低压锋面也会造成正离子集中生成的情况,所以在暴风酝酿时期,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到心情有所改变。

天气不仅能改变大气中的离子平衡,还能干扰并形成超低频率的电磁场。克劳斯——彼得·欧森寇普和玛吉塔·欧森寇普在研究自发性伤害和月亮周期的关系时臆测,与月亮周期间接相关的电磁场会影响人类行为。在发现女性身上自发性伤害和月亮周期的相关性后,他们更想进一步知道女性荷尔蒙是否对超低频磁场特别敏感。

超低频磁力波可能来自月亮的干扰和天气。欧森寇普写道:“倘使超低频磁力波的变化方式和女性月经期的变化类似,或许便可以解释女性为何会被发现易于因此受到伤害。”

欧森寇普的另一发现是,满月时会导致地球释放带磁性能量粒子。科学家认为此现象可能会影响自杀行为和暴风雨等多种事件的发生频率。

气象学家过去曾推断月亮引力会改变进入地球的太空尘数量。例如,要是月亮阻挡住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风),宇宙尘雨现象便可短暂止歇。这样的影响也许无关紧要,可是我们不该完全忽略。毕竟,在我们一路走来的研究过程中,看到了许多“效应虽小,重要性却极大”的影响力。

人体内的直流电系统

罗伯·贝克博士(发现精神病院入院者人数和太阳黑子周期的相关性)率先从事研究极其细微的电磁场力工作。他在1950年代开始对波尔(Burr)的发现产生兴趣(波尔发现到人体的健康组织与受损组织的电力之间存有差异),于是展开了有关伤口愈合的电力特性彻底研究。在研究之初,他找出了在新组织伤口上的电力变化,并将之称为“伤口电流”(the ourrent of injury)。后来他也证明出,这些电力变化能协助受损组织愈合和再生过程。此处的电力变化,可能和从前以克利安(Kirlian)摄影法所拍下并被称为“能量场”者为同一种东西。

贝克博士找出神经组织能发出短暂的直流电力。此种微弱电流可以溯源至环绕着所有周边神经的神经鞘细胞,以及环绕和协助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的神经胶多核质细胞(glial)和融合(syncytial)细胞。另外,这些电流也独立于普通的神经传导之外。

贝克博士相信,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此一直流电系统先于行动性神经传导系统而生成,而且前者还可能是后者的母质。从研究所得的绘图来看,整个有机体内的电力传导系统路径,和神经系统架构所走的路径一致。

根据研究结果,贝克博士提出了神经系统功能与发展的理论。生物体内的电力传导是一种二体混合式过程。在一方面,直流电传导带动了神经系统器官,和生物体细胞过程的成长与发展。这样的直流电系统,其具有的特性近似于带有电晶体半导性功能的类比式运行方式。而在另一方面,则是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脉波所存在的行动性神经系统,而其运作就像是数位电脑。

贝克博士发现,这二大部分的连结位置,就在沿着神经网路间隔上的“增幅节点”(amplifiernodes),透过这些小节点,直流电系统中发生的改变,可以强化或缓和神经传导。古代和现代文献中有详细图形解说的针灸穴道,正是这些节点的所在。

贝克博士的看法是,人之所以能“感应”环境电磁场的变化,靠的就是这套直流电系统。他说:“这套系统与人体伤害的承受有关,亦即我们所谓的痛楚。它控制着各类组织修复的进展过程,包括骨骼的再生。其本身具有的特性使它易于受到电磁场的干扰。所以我认为连结生物周期和地球磁场周期的一致,就是靠直流电力系统运作。”

当然,我们察觉不出环境对此一系统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仍有无法解释之处。若贝克博士的理论正确,则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生物罗盘的运作方式。由太阳黑子引发的磁暴对人体健康和行为的影响方式,以及月亮与神经系统的关联。贝克博士说道:“月亮对生物的影响乃是‘第二阶现象’(由于地球一月亮——太阳的排列位置使然),此一影响造成了地球磁场的周期性变化。”

贝克博士的研究,主要来说一直是放在伤口愈合和骨质再生的领域上。他曾经利用微弱电流产生的低密度磁场作为医疗之用。他相信这种简单方法可以促进伤口的自然愈合过程,类似生物本身电流系统的作用。此发现虽然颇为成功,但贝克博士还是警告切勿贸然广泛使用,并强调所有可能的后续影响尚未可知。

看不见的电磁场超感应

当贝克博士于1950年代首次发表他的研究发现时,受到了同行科学家的嘲弄。但自那时候起,科学界对贝克博士看法的接受度却是与日俱增。

同样地,苏联科学家们在相关领域的发现上也一直受到排挤。一则由于美苏冷战的缘故,二则由于苏联科学家过去所研究的领域皆为多数美国科学家视为不值一谈。可是到了现在,世人才开始了解苏联科学家累积了丰富的地球物理环境知识。

苏联科学家们知道,动植物和人类的生物机能会受到为实验制造出的电磁场所影响(强度与地球磁场相同)。生物的生长过程则会受到周遭电磁场变化的影响。磁场强度与变化对动植物的细胞结构与生命演化具有综合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