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译神奇月球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11689100000003

第3章 月球起源之谜(3)

不仅如此,岩石成份分析表明,月球岩石标本(只是随意取回的几块)所含钛金属的量是地球上最优质钛矿岩石含量的10倍;而且,它们不仅含钛,还含有大量的同样的耐高温、耐腐蚀、对地球人来说非常稀有的金属——锆、钇、铍等,而这些金属是人类已知的强度最高、最耐高温的金属。尽管这令人难以置信,但这的确是月面岩石标本带回的讯息。美国《科学》杂志1969年8月也即在“阿波罗”计划首次载人登月成功,并带回月球岩石标本后不久,就宣布了这个发现,该号载文说:“在月球岩石中钛、锆等金属的含量极丰,地球岩石是望尘莫及的,说它在宇宙中首屈一指恐怕也不过分。”

怎么解决“达到过极高的温度(以便使岩石熔化)”与“月球是个小小的冰冷世界”这对矛盾呢?月岩中的金属赋予了科学家们这个神圣的使命。而对尤里博士来说,使之坐立不安的是新的资料的不断发现。在实施“阿波罗计划”之前,尤里曾经宣称,他能通过计算证明不可能喷发出火山性熔岩,因为月球的“个头”太小了,不足以产生如此高的温渡。另一位久负盛名的、在科学分析领域里很有创见的地球物理学家罗斯·迪勒博士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分析说:谁能想象出,将钛加热到如此高温使其熔化,并覆盖大小像得克萨斯州这么大的月海?而且谁能推测月球曾经比地球的温度还高?

有些科学家认为是月球火山的自然活动造成的异乎寻常的高温。而另一些科学家认为,来自宇宙空间的巨型陨石、小行星或彗星经过对月面连续不断的撞击造成了极高的温度。其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天文学系的斯德纳克·柯帕尔就是持这种看法的科学家之一。

然而,“撞击熔化”的看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问题之一就是,真的发生过波及月面1/3的巨大撞击吗?如果发生过这类撞击事件,那么为什么月海背面没有受到撞击呢?我们知道,90%以上的月海都集中于月面,而月背只占到不足10%的月海。同时,由于月面正对着地球,正像我们每天从天空上看到的,这意味着,一切撞向月面的天体如陨石、小行星或彗星,首先必须经过地球的引力场,而地球的引力场要强于月球的6倍,而地球的直径又超过月球直径的4倍!这意味着,月面是得到地球非常强大的保护的。美国宇航局天体力学实验室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分析得出结论:月背被天体撞击的概率要大于月面10万倍以上,但事实上,月面月海却占月球的90%以上。这种因果倒置悬殊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另外,如果在产生高温的过程中含有放射性能量的话,那么在月球背面覆盖着更厚月亮的区域,在大量熔岩流出时对其中应含有当时产生的放射性元素,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然是令“撞击熔化”的看法持有者),在月球背面并没有发现任何放射性元素的踪迹。

月球权威的科学家柯帕尔在1976年出版了《阿波罗登月后的月球》一书,书中几乎列举了当时所有最新的与月球有关的发现和证据。柯帕尔曾持有“撞击熔化”的观点,但他后来完全推翻了自己的理论,将这一理论做了180度的改动。他终于承认,“覆盖着月海的熔岩,显然不是由撞击造成的高温熔化的,因为熔岩中的各种成份毫无疑问是逐渐从月球内部自然流出的,这种情况发生在撞击月面之后很久。”他根据月球岩石的年龄和其他证据引出了这一结论,认为“对玄武岩质的月球熔岩的研究几乎遍及整个月海,同样有必要对月球内部进行调查”。

与柯帕尔研究同一问题的很多科学家,在进一步研究月球熔岩流出的机制时,又碰到更大难题。因为从月海采集到的岩石样本构造表明,月球岩石要至少承受过深达月面下90英里的压力。从地质学角度来看,这些岩石发育得十分完善,这种深度比地球熔岩所处的深度还深。显然,应该有“某种能量”能够把月面下90英里处的熔岩送出月面。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月面上曾产生过使岩石和钛这类耐高温金属熔岩覆盖到月面,形成月壳。

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个确切的比喻,要产生月球熔岩所需的高温,撞击就像一柄木质的锤,无论如何,也难以锤炼出钢材的。接下来,让我们再面向“火山”,看看月球是否存在这样的火山活动,来制造月球坚韧的月面外壳。

目前,仍有很多科学家在不厌其烦地研讨大量熔岩流出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果真,月海是月球内部的自然火山活动形成的吗?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技术协会的杰拉德·瓦萨巴克博士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他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有必要致力于理解这一过程,即为什么月球的热能释放殆尽后,火山活动就会停止?附带的问题是,为什么形成巨大月海的大量熔岩能够从月球内部流出?如果存在月球活动的机制,那么它必然要给我们留下证据,证据之一便是,火山活动把月球内部岩石熔化并将岩浆送至月面的过程中,月面上肯定有大量放射性元素的聚集。但根据美苏的月球轨道探测器的探测,以及对月球岩石标本的测试表明,这种可能性完全不存在。《科学美国人》杂志曾披露了一批岩石放射性测定结果,结果显示,月面上发现的放射性元素的放射剂量已相当衰弱。这表明,月球岩石不是迅速熔化并在短时间内以岩浆形式扩展到月海所在的区域。从这一点上说,也就完全推翻了月球内部“火山活动理论”的全部答案。

从事月球内外壳厚度研究的盖利·莱萨姆博士提出了一种设想:在月球背面引爆一个核装置,这样就可以调查振动在月球内部是如何传导的,如果发生了某种奇迹的话,那么这已在科学家的预料之中,但是许多科学家和科学刊物对此坚决反对,使这个设想化为泡影。然而另一种奇迹发生了。

1972年5月13日,一个巨大的陨石撞上月面,仿佛一下子炸响了200吨TNT炸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地震学家莱萨姆颇有感触地说:“能碰上如此巨大的陨石真是奇迹!”

利用这一天赐良机,以莱萨姆博士为首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终于有机会测量了月球外壳的厚度。数据表明,月球外壳的厚度至少在30英里以上,对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来说,这个结果足令他们目瞪口呆,用莱萨姆的话来说就是“比地球上所有大陆的平均厚度厚2倍以上”。

在对这次巨大陨石撞击月面的资料进行研究后,一些科学家得出结论说,月球不会形成类似火山活动那样高的温度。

假如你是一位曾在电视中看到过那次史诗般月球探险的人,你一定能够回想起来,宇航员们是如何焦急地用电钻钻探月面,而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又如何对月面的坚硬程度大感吃惊和意外。当时使用的电钻,钻头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黑金刚”,几乎不存在它打不穿的物质,但是,尽管宇航员们几次拼尽全力向月面下钻进,但也只能打进2~3英尺的深度。

月壳的硬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与我们看到的火山熔岩简直有着天渊之别。

为什么月亮如此之厚,又如此之硬呢?又是用什么手段进行的高温“处理”呢?实际上直径只有地球1/4的月球是不可能产生如此高的温度的。我们又碰上了一个无法解答的难题。就算这么高的温度自有产生的原因(当然我们并不理解),那么对地球和月球外壳厚度相差悬殊,现代科学又该如何解释呢?科学家们再一次陷入因感。

月球上的痕迹

物理学,特别是专门研究物质结构、原子核和基本粒子世界的一些物理学分支,实际上是一门利用痕迹来进行研究的科学。

正是痕迹,第一次为人类打开了我们感官所无法直接涉及到的奇妙世界。

英国物理学家查理斯·威尔逊是在这个领域内利用痕迹来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他创造的“云室”(原子核物理研究中观测微观粒子径迹的仪器),被学术界称为是“科学史上最惊人、最奇特的仪器”。云室的主体部分充满气体和过饱和水蒸气的混合体,如有带电粒子进入,则会在其经过的路程上使气体发生电离,而产生的离子便成了过饱和水蒸汽的凝集中心。这时,如果光线从侧面照射,带电粒子的径迹就会由其飞经路线上形成的小水珠清楚地显示出来。这样,这种“雾”痕就可以使人们利用普通气体就能看见或拍摄到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的“举动”。须知,这些粒子比用最强大的现代化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物体还要小几亿倍!根据径迹的长短、浓淡以及在磁场中的弯曲等,人们可以分辨出粒子的种类和性质,如质量、电荷和能量等等。

天文学家们指出,月球可称得上是“痕迹的王国”了,因为月球表面屡受巨大的陨石撞击。迄今为止,月面上每平方公里平均每小时有3个拳头大小的陨石和许多陨石坠落。每一次陨石的冲击,都不可避免地会在月球表面上留下痕迹,从而形成人们现在看到的环形山。

由于月球上没有水和空气,所以宇宙轰击的痕迹可以保留很久很久。科学家们早就开始对它们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了许多有关月球昨天和今天的宝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