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
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元宵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合家团圆的美意。
说到元宵,福州城里最老字号的当属台江"耳聋伯"元宵。考察这家店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民国,由林桂芳本人创办,至今已百年。由于长期以来邻里习惯叫耳聋伯元宵其"耳聋伯",所以店名取为"耳聋伯元宵店"。20世纪60年代,商业局评"耳聋伯元宵"为名牌产品。现由其子林英德继承了耳聋伯元宵丸的特色品牌元宵小吃,又称"英德元宵店"。
元宵丸,以肉为馅,以""为皮。说到耳聋伯元宵可以概括为:一不粘齿,二会"脱核"。
不粘齿,讲究元宵丸以湿米""为皮,福州话说为"",是以七分糯米,三分粳米,混合水浸后研磨,要求磨细,变成米浆,储于米袋中,压干成为"",又叫生""。先用一些生""在开水中煮熟叫熟""。这样生熟""混合研揉,达到不干不软,不粘手,用手捏可成形不裂开。以""搓成小团,加工师傅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旋转捏出小袋形(比拇指略大)。而后用小筷夹上肉馅填入袋中,袋口对压再一折,形似小木鱼。元宵丸就包成了。这一工艺关键在于糯米、粳米配搭适当,米""太软元宵丸一煮就不成丸了,太硬则不爽口。再次,在生熟""的配搭上要讲究,才能捏出元宵丸的外壳。总之,细磨,""揉透,是元宵丸入口不粘齿的条件。说来容易,制作中要靠经验。
其次元宵入口,外皮与肉馅不黏着,叫"脱核"。元宵肉馅汁外溢,味荤带油,肉馅收缩成一团,十分可口。元宵丸的肉馅用后戈肉,去筋剁碎,不用绞肉机绞碎,这也是耳聋伯元宵的特点。
烧煮元宵丸,是最后一道工序。元宵丸下锅,汤一定要滚开,元宵上浮要渗水,两三次后元宵才熟了。耳聋伯元宵店的元宵讲究现包现煮。顾客吃元宵,上桌要等待一些时间。元宵丸的汤是淡的,皮是韧而不粘齿,肉馅味道鲜美,顾客品尝元宵一小碗5只,适可而止,余味犹存。
福州台江风味小吃其实甚多,单说元宵,除了耳聋伯元宵丸,还有福官元宵丸。福官制作的元宵丸"吃起来不黏牙,馅脱心不黏皮"是其特点。早年设点南台美食街,师承新中国成立前福州三成协老师傅依西、曾秋的手艺,内馅的选料精细,采用上等晚米、术米、酱油、戈肉、味精、糖等为原料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