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品读台江
11681500000003

第3章 台江之洲

◎林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美景,一个具有非常想象的传说。这个传说的美景,在台江就可以领略。台江,地处闽江下游,江面非常宽阔,水流平缓。由上游跟江水一起下来的泥沙长期淤积沉淀,使部分河床逐渐增高,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过去,台江一带,从台江码头至南门兜、鳌峰洲、白马河,都是沙洲。最先是"疍民"行舟漂泊居无定处,便在"洲"上搭高脚屋。后来沙洲逐渐硬化,形成一块块陆地,渐渐成了人们集聚、繁衍、生息的村落和集镇,吸引了人口较稠密地区的居民和外来移民陆续搬迁到此安营扎寨。

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迅速增长,街市、村落、田园、学塾、作坊、庙祠等相继出现。经千余年的演变,这些沙洲就发展成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商贸繁荣的闹市区。如今台江的许多地名,就还带着"屿"、"洲"、"湖"、"桥"、"坞"、"埕"等字眼。

这些沙洲初为荒漠之地,杂草丛生,无名无姓。因为慢慢有人聚居,为了方便人们来往,必须起个名字。起的名字很有意思。比如,这个洲过去都是养鸭姆的,传说是4只鸭姆衔草席帮助陈靖姑除妖保民的地方,就叫鸭姆洲;又如鳌峰洲,早年是一片沙洲,后被围垦成大片洲田,由于洲田收入该归附近的闽县还是侯官县而出现纷争。官司打到省城,时任福建巡抚张伯行,正因官办的鳌峰书院经费有限而发愁,二话不说就把这片田产划归鳌峰书院所有,自然就叫"鳌峰洲";再如苍霞台江义帮洲洲,在夕阳下特别美丽,"苍霞夕照"旧为南台十景之一,因此得名;老鸦洲则是因为过去没有人居住,是老树昏鸦的所在;三县洲是个冲积洲,它诞生时,附近的闽县、侯官、怀安三县农民,纷纷登洲插竿围地。人多地少,引起了争执,3个县的县官都认为沙洲是自己的,后由福州府判为三县共有,定名为"三县洲";帮洲、义洲是相邻的姊妹洲,帮洲是行帮和牙栈的聚集地,自然得名;义洲水土适合养鹅,原来名叫鹅洲,福州方言"鹅"和"义"谐音,就雅称义洲。

还有一些洲,就简单地以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先后命名。如中洲、后洲、新洲等。这些故事与地名一起流传下来了。

台江的洲多,便需要交通。洲与洲之间的来往,起先靠舟船。由于时常发生船翻人亡事故,为此热心善举的殷商富贾、寺院僧尼和地方政府官员,出面集资建桥。河水浅江面窄的,建跳墩子(石钉)、浮桥、木桥。河水深江面宽的,建单孔、双孔或多孔石桥。这些桥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如万寿桥、三通桥、彬德桥、白马桥、路通桥、十四桥、洗马桥、透龙桥、小桥、双龙桥、河口万寿桥等,使洲与洲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陆上交通网络。过去白龙江江面比较开阔,从仓前山一直到现在的小桥头,中间隔着一块楞严洲,白龙江水因此被分为南、北两支。1093年,福州郡守、闽县琅岐人王祖道,募钱在这里建南、北浮桥,方便过往行人。

北浮桥从小桥头到楞严洲,南浮桥自楞严洲至仓前山。用粗大藤缆将浮船连接并紧固于江中树立的石柱上。船上铺木板,两旁安扶栏,浮桥中间开两个门,方便上下游行船。《马可·波罗游记》这样描述:"一条一英里宽的大河,河上有一座美丽的桥,建筑在木筏上面,横跨河上。在这里建造了许多船只,航行在这河上……珍珠、宝石的贸易很盛。"时任福州决曹陆游写下:"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前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为方便过往浮桥的行人,在仓前山岸边建济川亭,在小桥头建泗洲亭,在楞严洲建中亭。中亭是闽江码头泊地,鱼、油、豆、棉等客商云集,形成中亭街。"中亭一路腥风满,水袴芒鞋人卖鱼",说的就是当年水产夜市"半盲摊",满街腥湿,人们穿着防水裤、草鞋、木屐忙生意的情景。

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太守时,南浮桥所在已淤沙成洲,因位于江中,称中洲,元代筑有炮城,清代设有税卡,现在叫中洲岛。这样,白龙江江面就二分为三。王祖道因地制宜,设3座浮桥。以田租收入作为修桥经费,交由坞尾婆婆弄万寿寺头陀王法助管理。1303年起王法助奉旨劝募,改建石桥。历时19年,先在中间的江面建成石桥,取万寿寺称万寿桥。万寿桥是闽江上最古老的石桥,1949年福州解放后,称为解放大桥。后来跨中洲建陆桥,把万寿桥、江南桥连成整体拱形桥。小桥是连接台江中亭街和横街的一座桥。福州评话唱道"小桥左边排青果,安民崎顶挂估衣,横街巷口酒米店,惠泽境内择棕毛……"说的就是福州过去从小桥至横山一带的商店、货摊的经营情况。闽江由于沙土冲积和水流的变化,一些地方偶然会出现沙积连洲、人可涉水而过的"沙合"现象。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古谶云: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这里的"南台沙合",就发生在小桥这个地方。"河口路通"指河口尾的"路通桥"。

小桥原是浮桥,潮落时,水冲潮涌形成南北通行的天然"沙堤",于是改浮桥为石墩桥,以便来往,称沙合桥。《挥尘前录》说:"初,闽人谣曰:南台沙合出宰相。章得象相时,沙涌可涉。政和六年沙复涌,已而余深复大拜方务,得帅福唐,南台沙忽再涌,已而朱汉章、叶子昂相继登庸。"就是说,小桥一出现"沙合",福州就有人当宰相。这个余深,是宋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至御史丞等。政和二年(1112年),封卫国公,加少傅。后来他因上谏福建贡花果扰民事,被贬为福州太守,他居住西湖边,至今仍有"余府巷"的地名。

河口地区沙洲密布,水网纵横,人们多靠船只往来,如果能架桥通路,不管是否"先出状元,后出相公",起码是便利百姓的好事。

万寿桥建成时,是当时福州地区最大的桥,所以人们俗称"大桥"。沙合桥与万寿桥相比,当然就显得小了,民间就把沙合桥叫做"小桥"。同样的,人们习惯把万寿桥北地区叫做"大桥头",也就把"小桥"附近的地区叫做"小桥头"。

桥使陆路相通。那水路间的交通怎么办呢?早就有了道头和码头。在古代交通河口万寿不便的情况下,以牛马驮运货物费时费力。福州乃福建省会,闽东、闽北、闽南各地多是通过水运或海运把货物运到省城销售,面江临海的台江便成为各地货物的集散地。在内河的桥旁或闽江沿岸,都建有用简易的条石垒成的拾级而上的"道头",以便闽江上下游各地货物的起卸和转运。据有关统计,台江曾有60多处道头,占福州道头的大部分。五口通商后,舶来品和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货物开始登陆福州。为适应海内外商贸发展的需要,在内河道头逐渐式微的情况下,才有近代意义上的"码头"的建设。

过去台江道头以万寿桥为界,沿江分为东西两列。东为"桥下道头",如苍霞洲的南福道(青年会道)、美打道,台江汛的尚书庙道、婆婆道、南星道、蛏船坞道,三保的三保道、拿公楼道,下杭街的三通桥道、圣公殿道、马祖道、义洲道、帮洲道,中亭街的碗道,白马桥的纸道等,以闽江上游各地的茶、笋、菇、纸、米、糖、木材、京果、南北货为大宗的起卸和转运为主。经营这些商品的行号,称为"溪海行",大部分集中在上杭街、下杭街、三保街、潭尾街、万侯街、义洲、帮洲、苍霞洲一带。这些"溪海行"的栈房、仓库多靠近道头,便于储存货物。西为"桥上道头",是万寿桥东侧闽江岸边的各个道头,主要起卸和搬运中亭街鱼牙需要的鲜、咸鱼货与其他水海产品和大米。

都说"人指南台山与川,大惊喜气异当年"。台江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使当年的洲和由洲引发的桥及码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留下许多悠远的历史故事和人文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