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11675200000076

第76章 “首届海峡品牌发展研究论坛”综述

陈亮

品牌是一个地方经济生活的灵魂和经济格局个性的体现,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支撑力和带动力。品牌的带动效应是指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拉动,名牌企业对城市经济,地区经济,甚至国家经济的带动作用。名牌的带动效应也可称作为龙头效应,名牌产品或企业像龙头一样带动着企业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增长。名牌企业的拉动作用除了上述表现,最重要的是对它相关企业、行业的带动,一个名牌企业很容易成为支柱企业,带动相关企业、行业的飞速发展,从而对城市经济、地区经济、国家经济产生拉动作用。

福建省委省政府2008年5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品牌带动若干实施意见的指导文件,标志着福建省开始了品牌强省的战略。全省各县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制定落实各项具体实施措施,掀起了创品牌、用品牌、护品牌的热潮。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福建省企事业单位创建品牌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社会各界都坚持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精心培育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拓展品牌,品牌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为了把品牌企业的经验理论化、系统化,以此来服务福建省的品牌战略和带动福建省的品牌经济进一步发展,为海峡两岸企事业、科研、政府单位构建一个高层次的品牌发展、研究、提升、推广的平台,福建省海峡品牌经济发展研究院从2011年初就开始积极筹备承办一个高规格的品牌发展论坛。在主管部门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下,“首届海峡品牌发展研究论坛”纳入了201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年会,由省社科联主办,福建省海峡品牌经济发展研究院承办,并顺利于2011年7月在福建会堂顺利举办。省领导王美香、省侨联主席李欲晞和著名专家严正、王开明、蒋晓蕙等,以及来自海峡西岸各领域、各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的企事业单位与企业家以及中央、福建省的主流媒体共两百多人出席了本届海峡品牌发展与研究论坛,共同建言献策,探讨福建品牌建设发展之路。

会上,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代表主办方致辞,谢主席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发展打造提升自主创新品牌,争创一个创品牌、用品牌、做品牌、爱品牌的良好社会氛围,旨在通过开展对品牌问题的探讨,引起社会各界对品牌问题的关注,并形成战略共识,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海西建设贡献力量。

本届论坛现场气氛热烈,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结合当前全球格局和国家产业战略,从产业形态和商务模式的角度详尽分析了当前海西品牌现状与发展出路。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美香在论坛上作了重要讲话。王主任指出,品牌是一个国家、城市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品牌经济是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品牌为核心,整合各种经济要素,带动整体经济运行的高级市场形态,是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启动品牌带动战略、推动福建创新体制和争创品牌这项工作,是福建经济发展到当前,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以及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王主任希望通过本届论坛与会代表的集思广益,敢为人先,为福建品牌强省和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建言献策,推动福建自主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与会的专家们纷纷提醒福建省企业: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正逐渐散失;而从世界范围看,现在几乎所有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生产力都处于过剩状态,企业取胜的手段已不单纯靠产品本身,更多在于品牌的树立与营造。

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王开明研究员认为,企业要维持品牌的永久魅力,打造百年老店,还要在信誉、服务和管理等企业核心价值观上下工夫。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蒋晓蕙认为,21世纪品牌国际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体现有三方面:技术创新力、资源控制力、品牌影响力。厦门大学广告学教授陈培爱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企业要创品牌,必须两条腿走路,企业产品质量做上去以后,还需第二条腿,即依托强大的传播力量,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迈士通集团董事长赵剑青从企业的角度表示,企业要有全球格局规划,创新文化,创新思维,要牢牢抓住国家积极推动和鼓励的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高精尖人才的顺利对接,加强文化体系建设,把中国智慧、欧洲技术、日本管理和美国创新思维结合起来,找到新的发展出路,创出中国产业品牌,积极打造世界品牌形象。福建省社科院原院长、教授严正认为,企业要投入巨资,以各种实验手法找到差距所在,再进一步研究缩小差距的措施,尽可能一项一项指标超越国际品牌。一步一个脚印,这就是创建世界品牌的根基。

通过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我们分析了福建省目前品牌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我们的见解和建议。

福建省目前品牌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福建省自主品牌的数量还很少,与发达省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出口总量和企业总数相比,更显单薄。

(2)品牌发展的战略意义还远没有被更多的企业所领悟,更没有在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中深深扎下根,落实在行动上。

(3)品牌的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福建省虽然也在商标保护、技改贴息、广交会摊位分配及资金等方面对品牌企业给予了倾斜和扶持,但与先进省市出台的政策力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建议和对策:

一是增强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是福建省企业在国际上的立足之本,自主创新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作为创新主体,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唱主角。要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承接,提升福建省企业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并逐步培育福建省的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和体系建设,使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既要抓好重点骨干企业的创新工作,又不忽视众多的中小企业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潜在力量。

二是大力打造培育品牌平台。胡锦涛主席指出“要拥有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民族核心品牌”,温家宝总理指出“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品牌发展与产业集群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产业集群是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而品牌的成长和集聚又可以壮大产业集群,两者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在福建省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加快发展品牌经济,走以产业规模创品牌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又要在福建省名牌产品相对集中的产业中,尽可能地延伸其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聚集效应,以品牌带动产业规模发展。同时,要大力打造区域品牌,要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和群众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特别是政府应成为区域品牌建设的最主要推动者,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的主体作用,运用优秀文化和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

三是建立和完善品牌培育机制。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名牌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推进品牌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构建全方位的品牌培育机制。首先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跟踪国内外品牌发展趋势,对福建省品牌国际化路径选择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和理论指导;其次,建立全省品牌战略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借助现代科技和手段,为品牌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周到的政策咨询;再次,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工作,继续在贯彻实施商务领域现行的扶持政策同时,协调财税、金融、保险等有关部门,对自主品牌提供贸易、投资等各方面的便利。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品牌发展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工作。积极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知名企业、知名产品和区域品牌的宣传力度,宣扬优秀企业和区域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强化企业和区域创建品牌的意识,营造了争创品牌和品牌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名牌的评价、协调、服务和推进作用,积极推介品牌产品,进一步推进品牌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四是加大品牌的市场推介力度。首先,注重品牌宣传与“福建制造”宣传相结合。利用境内外知名展会对福建省品牌进行重点宣传,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资助为辅,在重点市场集中投放广告,树立福建品牌的整体形象。其次,把品牌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对福建省境外网点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鼓励、支持名牌企业在福建省主体重点市场逐步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和销售服务体系,实现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再到品牌输出的转变。再次,把出口品牌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支持品牌企业在欧美主销市场开展灵活的品牌营销,同时积极开拓南美、中东、俄罗斯、非洲等市场。在新兴市场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扩大自主品牌出口。

五是切实维护品牌的知识产权。当前,市场规则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对违规、侵犯知识产权监督制裁不力,已经成为制约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的突出问题,不仅加大了品牌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也影响了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积极性。我们要将品牌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保护知识产权的高度在法律部门、政策部门、执法部门、民间支援等多方面构筑支撑体系。加强品牌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维护企业品牌权益。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企业和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媒体单位的共同努力。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福建企业的竞争力在迅速提高,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迅速成长,并不断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本届论坛的举办使得我们对品牌的认识正在不断加深,使我们感到肩负着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我们将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高度出发,一如既往为着力于建立海峡西岸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言献策,为积极推进和实施福建省品牌发展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