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的智慧
11666600000013

第13章 滕文公上(1)

【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①,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规②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③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④,厥疾不瘳⑤。’”

【注释】

①世子:即太子。“世”和“太”古音相同,古书常通用。

②成规:齐国的勇士。

③公明仪:人名,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的学生。

④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

⑤瘳(chōu):病愈。

【评析】

“道性善”与“称尧舜”是孟子思想中的两条纲,而这两方面又是不可分割的。

“道性善”就是弘扬“性善论”。“性善”的正式说法,最早就见于这里。所以,本章还有重要的思想史资料价值。当然,从“性善”的内容中来看,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丑上》)的论述中就已经铺开了。

“称尧舜”就是弘扬唐尧虞舜的“王道”政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仁政”。正所谓“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不忍人之心”的善良本质是“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称尧舜”,这是非常明了的。

至于滕文公再次造访孟子所引述的那些话,其实就是鼓励他要有实施仁政的勇气罢了。因为,古往今来,不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圣贤能做到的,普通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滕国虽然小,但折算起来也有方圆五十里国土嘛,只要是实施仁政,还是可以治理成一个好的国家。

这就是孟子的一片苦心,不管大国小国,只要是有机会就抓住不放,抓住弘扬自己的政治学说和治国方案。

【原文】

滕定公①薨②,世子谓然友③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④,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⑤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⑥也。曾子曰⑦:‘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⑧,齐衰之服⑨,钎粥⑩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注释】

①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

②薨:死。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代以后用于指二品以上官员死。

③然友:人名,太子的老师。

④大故:重大的事故,指大丧、凶灾之类。

⑤之:至,到。邹与滕相距只有四十余里,所以可问后行事。

⑥自尽:尽自己最大的心力。

⑦曾子曰:这几句话在《论语·为政》中是孔子对樊迟说的。

⑧三年之丧:指子女为父母、臣下为君主守孝三年。

⑨齐(qí)衰之服:用粗布做的缝边的丧服。齐,指衣服缝边。古代丧服叫做衰(cuī),不缝衣边的叫“斩衰”,缝衣边的叫“齐衰”。

⑩钎(zhān):稠粥。粥:稀粥。这里是偏义复词,指稀粥。

宗国:鲁、膝诸国的始封祖都是周文王的儿子,而周公封鲁,于行辈较长,所以其余姬姓诸国都以鲁为宗国。

《志》:记国家世系等的一种书。

冢宰:官名。在君王居丧期间代理朝政。

歠(chuò曲):饮。

君子之德……必偃:这几句出自《论语·颜渊》篇孔子的话。“尚”与“上”同;偃:倒下。

五月居庐:居住在丧庐中五个月。

【评析】

领导人要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反复重申的一个话题,孟子也同样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在本章里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正是孔子于《论语颜渊》中提到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修”的翻版。

因此可见,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孟子都非常看中的政治领导原则。所以本章正是这样一个上行下效的例子。

滕国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滕文公)死了父亲,因为他上一次在宋国听了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所以给他留下了很深刻、很听得进去的印象,所以这一次遇事,他就托自己的老师去向孟子请教如何办丧事。孟子的意见回来以后,太子发出了实施三年丧礼的命令,结果遭到了大家的反对,“虽令不从”。太子于是又再次请老师去请教于孟子,这一次孟子讲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的道理,希望太子亲自带头这样做。后来丧事办得非常成功,大家都很欣赏,“不令而行”。

从以上事情上看,我们固然可以看到儒家对于丧礼的观点,但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的,还是领导人以身作则的问题,正如我们在《论语·颜渊》的评析中所描述,这是一种“风吹草动”的统治术。风不吹,草怎么会动起来呢?相反,如果要草动,风就得不断地吹啊!

【原文】

有为神农之言①者许行②,自楚之滕,踵③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④。”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⑤。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⑥,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⑦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⑧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⑨?”

曰:“然。”“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倡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埸,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觖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重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

①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氏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后人常将他与伏羲氏、燧人氏一道被称为“三皇”。神农氏重要的功绩是教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叫“神农”。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托古圣贤之名而标榜自己的学说。“农家”就假借为“神农之言”。

②许行:农家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

③踵(zhǒng):至,到。

④廛:住房;氓:移民。

⑤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穿粗麻衣,靠编芋鞋,织草席谋生。衣(yī):动词,穿;褐(hè):粗麻短衣;屦(jù):草鞋。

⑥陈良:楚国的儒士。陈相、陈辛:都是陈良的学生。

⑦饔飧:饔(yōng):早餐;飧(sūn):晚餐。

⑧厉:病。

⑨釜:金属制的锅;甑:用瓦做的茶饭器;爨(cuàn):烧火做饭;铁:指用铁做的农具。

⑩舍:相当于一方言“啥”,即什么东西、一切东西的意思。

宫中:家中。古代住宅不分贵贱都可以叫“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所居为官。

大人:这里指有地位的人,与下文“小人”相对。

路:指奔波、劳累。

敷:遍。

瀹济漯:瀹(yuè):疏导。济漯(tà):济水和漯水。

后稷:相传为周的始祖,名弃,尧帝时为农师。

树艺:种植。

契(xiè):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